TS艾略特与《荒原》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9062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S艾略特与《荒原》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TS艾略特与《荒原》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TS艾略特与《荒原》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TS艾略特与《荒原》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TS艾略特与《荒原》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TS艾略特与《荒原》Word格式.docx

《TS艾略特与《荒原》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S艾略特与《荒原》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TS艾略特与《荒原》Word格式.docx

1943年出版的长诗《四个四重奏》是其后期创作的最重要的作品,以宗教为题材,宣扬“原罪论”,要人们忍辱负重,受苦受难,才能在赎罪的净火中获得拯救。

自三十年代后期,艾略特的创作转向戏剧,但内容则主要是宗教剧。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

《大教堂凶杀案》、《一家团圆》、《鸡尾酒会》。

1948年,由于“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艾略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和英王“劳绩勋章”。

1955年获歌德奖。

1965年去世,葬于西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

艾略特的文艺观:

其文艺观主要集中在他早期的论文中,著名的有:

《传统与个人才能》和《批评的功能》。

1、提出了自古以来一切诗人都是有机的整体的概念。

2、诗的“非个人”理论。

针对浪漫派诗人把诗当作自我感情表现的个性化倾向,艾略特提出,在诗的创作中,“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又说,“艺术的感情是非个人化的”。

并由此主张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应把兴趣从诗人身上转到诗本身上去。

3、“客观对应物”技巧。

二、《荒原》评析:

是献给庞德的,共分5部分。

第一部分“死者的葬仪”可分5节。

(1)败落贵族玛丽对往昔浪漫史的回忆:

“四月是残酷的月份,不毛之地长出了香花来”暗示了上流社会生活的空虚和西方文明的衰落。

(2)借《圣经》中的典故,描写荒原景象:

什么树枝牢牢抓着大地,什么树枝

从这片乱石的垃圾中长出的人子呵,

你说不出,也猜不到,因为你只知道

一堆破碎的意象,那儿阳光灼热,

枯树没有阴凉,蟋蟀的叫声也不让人宽心,

干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

只是

在这块红岩下有影子,

……

我要让您在一把尘土中看到恐惧。

(3)描写纯洁爱情的小诗。

写了一次失败的爱情经历:

“我不死,也不活,什么都不知道,”“空虚而荒凉是那大海。

”(4)写核斯脱里斯夫的困惑。

她是能用纸牌算命的预言家,著名的千里眼,但她占卜的结果是“找不到那被绞死的人,害怕水里的死亡。

”指出“这年头人得小心啊”。

(5)写“并无实体的”伦敦城。

“在冬日拂晓的黄雾下,一群人流过伦敦城,那么多人,我没想到死亡毁了那么多人,……每个人的目光都固定在自己脚前。

”这里展示了当今西方世界的荒芜全貌:

人们鼠目寸光,虽死犹生,他们的生存并无实际意义。

诗中的我追问“去年你在花园里种下的尸体抽芽了吗?

”一事,暗示了寻求拯救的努力。

第二部分“对弈”可分两节:

(1)写上流社会里一对夫妇的生活场景:

两人死缠硬磨、无法沟通。

“我今晚的情绪很坏,是的,很坏,别离开我。

同我说话。

你为何不说话?

说呀。

你在想什么?

想什么?

什么?

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

想呀。

“现在我该做什么?

我该做什么?

我就这样冲出去,冲到街上去,

将头发这样放下来。

明天我做什么?

我今后究竟该做什么?

他们不知所措,精神空虚、生活无聊。

(2)写了伦敦下等酒吧里一对女子的对话:

其中一个叫丽儿的背叛在军队服役的未婚夫,与人通奸,已打胎5次,荒唐的生活已使她未老先衰,现正为如何向丈夫隐瞒私情而苦恼。

这段场景发生在酒馆打烊的时间,隐隐表现出这是死亡前的最后时刻。

第三部分“火诫”。

(1)在泰晤士一片狼籍的背景中,“我”作为渔王的形象出现,暗示对拯救的追求。

(2)先写顾客与妓女的两性关系,再写一个女打字员和一公司职员的淫乱过程。

此处以古希腊神话中两性人帖瑞西士的视角来写。

(3)以泰晤士女儿为失去黄金宝藏的哀悼之歌,写出了对昔日豪华、圣洁的回忆,暗示了今日。

(4)最后以东方圣哲谴责“情欲之火”的短句结束。

诗人指出,只有通过宗教,才能点化荒原上执迷不悟的人生;

只有弃绝一切尘世的欲念,才能过一种有意义的圣洁的生活。

第四部分“水里的死亡”,仅10行。

昔日腓尼基水手由于纵欲而葬身大海。

叙述者用悲哀的语调告诫他的同胞:

“想想弗莱伯斯,他曾经同你们一样英俊和高大”。

暗指现代人因纵情作乐,已离死亡不远,含蓄地进行规劝。

第五部分“雷霆的话”。

先描绘荒原景象:

(1)引《圣经》典故,耶稣死后,只有山,没有水,只有雷,没有雨,“死了的山满山都是龋齿吐不出一滴水”。

(2)东欧和俄国革命后,倒悬的城堡里钟声在空的水池、干的井里歌唱;

(3)寻找圣杯的武士走后,空的教堂仅仅是风的家。

荒原上没有水,人们在恐怖和绝望中仰望头顶的乌黑浓云,等着雨来。

叙述者又一次以渔王的形象出现:

我坐在海滩上

钓鱼,背对着一片荒芜的土地。

最后雷霆说了话:

施舍、同情、克制。

诗人对宗教寄予了全部的希望,规劝人们要施舍、同情、克制。

这是解救荒原的最后希望。

在《荒原》中,诗人着意渲染了“荒原”景象的衰败、凄凉:

没有水,树木干枯,大地龟裂。

“荒原”上的人没有信仰、没有希望、放纵肉欲、醉生梦死、犹如行尸走肉。

诗作高度概括了一战之后的西方社会生活,表现了西方文明的危机和信仰的危机,认为只有皈依宗教,才能获得生命之水,获得新生。

因此,诗作的主题是拯救荒原,以便使道德、精神和文明在荒芜的社会中复活更生。

在《荒原》中,艾略特采用“我”作为全诗的叙述者和各个章节之间的重要媒介,以“我”的意识为中心,对战后西方社会的现实加以描述,而且还充分利用诗中其他人物的声音来从各个侧面来展示现代荒原的本质。

诗中的“我”时而向读者直接陈述,时而陷入沉思或回忆之中,时而却失去了踪影,让其它人物代劳片刻。

然而,“我”的中心意识几乎是贯穿了诗歌的全部过程,起了极为重要的透视作用。

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希腊神话中的帖瑞西士,他的观感与“我”的意识经常交织成一片。

《荒原》是一首典型的现代主义诗作。

它独树一帜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其现代题材的表面结构下,隐含着一个对应的神话结构,它使作品突破具体内容,获得广泛的象征意义。

《荒原》的创作曾受到英国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的《金枝》和韦斯顿小姐《从仪式到传奇》两书的启发。

诗人从两书中汲取了“死而复生”和“寻找圣杯”两个神话原型,这二者构成了诗歌各章的意象群的象征主义和作品主题的基础。

据《从仪式到神话》和《金枝》两书讲:

传说中有一片干旱的土地被一个失去生殖能力的老渔王所统治着。

这片土地的命运是与它主人的命运相联系的。

除非渔王的病治愈,否则这片土地便只有受诅咒:

牲畜不能繁殖,庄稼不能生长,永远只能是一片荒凉的所在。

只有当一个骑士佩带利剑到凶险的教堂寻找到圣杯,并在那里对显示给他的各种东西询问意义的时候,这种诅咒才能消失,荒原才能重获生机。

在《荒原》中,诗人在处理现代的人和事件时,不断在其中插入相应的神话内容,使二者在意义的比附中相互阐释,使作品把纷繁的意象纳入一个章法井然的框架。

诗作揭示现代生活的腐败、探索人类出路的主题始终与“寻找圣杯”和“死而复生”的神话传说紧密结合,引出一组组意象,构成一幅幅图景,形成一个个“客观对应物”,为人们理解诗人的意图提供了一条曲折的线索。

2、大量典故和各种语言的运用。

诗中广泛运用了西方文学和《圣经》文学中的典故、传说,涉及东西方56部作品,35个作家,6种语言。

3、《荒原》体现了诗人“非个人化”的创作主张,即诗人不直接在作品中直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遵循“思想感性化”原则,寻找“客观对应物”。

艾略特重视形象的作用,主张用质感的活生生的形象表现、暗示思想。

暮色黯蓝,当眼睛和脊背一起

从写字桌上抬起,当人肉发动机等待着,

就像一辆出租汽车微微颤动地等待着时。

诗人并没有对现代文明对人的异化做直截了当的批判,但读者自会得出上述结论。

全诗始终保持这种客观、冷静的风格。

诗人的态度一直隐匿在“客观对应物”里。

4、加注。

艾略特《荒原》中的“自我情结”与“非我”之路

美国著名诗人T.S.艾略特在批评文章《传统与个人的才能》、《批评的功能》中曾提出过这样一种观点,即作家的创作活动绝大部分属于批评性质的劳动,艺术家虽然可以在自己经验的范围内进行操作,但是真正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则必须与自身的经验保持一定的距离。

艺术生产能够把一大群经验集中起来,而在这一过程中,艺术家的心灵仅仅起到一种催化的作用,虽然通过集中能够产生新的东西,但是艺术家的头脑却并没有因此而受到任何影响,它保持着中性,没有变化。

所以“诗歌不是感情的宣泄,而是对感情的摆脱,诗歌不是个性的表现,而是对个性的摆脱。

”[1](p21)总之,艺术是非个人化的。

两篇文章,一篇写于1917年,另一篇写于1923年,而其诗歌名篇《荒原》的写作也正处于这一时期,所以,学术界一般认为,《荒原》正是这种文学观念的贯彻、实践。

艾略特是美国新批评派的创始人之一。

新批评派主张文本内批评,反对将作家的生平遭际纳入到文学研究的范围中来,再加上艾略特本人的文学观点,所以,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荒原》的研究,大都集中于诗篇本身的分析、阐释,而较少联系作者的创作过程、创作心态。

1971年,艾略特夫人ValerieFletcher女士将《荒原》原稿连同有关的书信影印发表,学术界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认识到《荒原》并不是“非个人”的,而恰恰是“个人”的。

至此,艾略特的生平遭遇连同他创作时的精神状态才开始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现代心理学证明,创作者的心理状态、思想观念与文学作品的主旨倾向乃至文本的结构状况不可能不发生关系。

作者在创作中虽然企图摆脱自己的情绪控制及精神状态的遮蔽,以便能够以一种局外人超然的状态来处理材料、控制创作流程,但事实上,该种企图只是一种不科学的想法,并不符合创作实际。

文学作品源自作者的心灵,它也只能是作者心灵的反映。

那么,《荒原》的实际情况也是这样。

其实,在这一点上,就连艾略特本人也有供认,在一次谈及《荒原》时,他本人就曾明确表示:

《荒原》“是个人对生活所发的一通毫无意义的牢骚话”,是“一阵有节奏的怨声”。

[2](p1)有人据此认为,艾略特在批评与创作实践上存在脱节、错位现象,有的甚至怀疑艾略特的人格问题,并常常联系该诗的第76行“你!

虚伪的读者!

——我的同类!

我的兄弟!

”来加以讨论。

[3](p118)

艾略特的文学观念与创作实践存在差距,这是事实,但是据此怀疑艾略特对于自己理论信仰的忠诚,这也有失妥当。

作家进行创作,意识与无意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已被现代创作心理学所证明,艾略特创作《荒原》的情况也应该是这样。

个人化是无意识的,而非个人化则是有意识的。

个人化决定了诗歌的基本思想、情感走向,而非个人化则成就了诗歌的材料处理方式以及语言的运用、结构的创造。

那么,无意识性的“个人化”决定了诗歌文本怎样的思想、情感走向?

而这种思想、情感走向在诗歌文本中又有着怎样的具体体现?

有意识的“非个人化”又包括什么样的具体内容?

这种“非个人化”在何种程度上决定了诗歌文本的形式及诗歌文本的思想、情感呈现及性质?

本文试图就《荒原》所包含的此等问题展开分析、论述。

一、“两性诗”:

挥之不去的婚姻阴影

《荒原》一诗共5节、434行,有学者认为,“艾略特在434行的长诗中,几乎都在抒写令人厌恶的男女之爱”,[4](p78)其主题“最后一切都归结到性上”。

[5](p16)这种论断有些夸张,但也确实道出了一个事实,即诗歌的主题与两性关系密切相关。

《荒原》5节,集中描写、谈论两性关系问题的就占了两节(对弈、火诫)。

而第1节“死者的葬仪”、第5节“雷霆的话”也局部地出现了对于两性关系问题的谈论、描写。

实际上,就连第4节“水里的死亡”也在某种程度上与两性问题有着内在的关联。

所以,将《荒原》视为“两性诗”大致还算准确。

两性问题是人类的一个基本问题。

两性生活是人类生活中一项最为基本的内容。

“性”可以使人感觉到生命的美好、灵魂的升华,从而促人奋进;

也可以使人感觉到情欲的丑恶、灵性的堕落,以致失望、沮丧。

艾略特的《荒原》对于两性关系的描写、处理,更多立足、着眼的是后一点。

在艾略特笔下的荒原上,两性关系沦为了一种性爱关系,而性爱则变成了色欲与厌恶的结合。

男女之间,除了仅存的一点肉欲之外,所谓心灵上的沟通、道义上的忠诚已荡然无存。

诗歌第2节名为对弈,实则是男女之间性的博弈。

诗歌第3节名为“火诫”,描写的则是炙烤人们的情欲之火。

两性关系在这里已沦为了情欲关系,而欲望似乎已成为了婚姻仅存的一点东西。

在诗歌的这一部分,荒原上的人们已个个深陷性湖欲海,放荡堕落而不知悔改,整个荒原似乎成了一个丑恶的淫欲沸腾的世界。

这里有背叛:

丽儿置婚约于不顾,背着入伍的未婚夫而与人私通;

这里有丑恶的色情交易:

城市董事们的后裔与“仙女”们结伴游玩后不给她们留下地址,而波特太太和她的女儿们则欢天喜地、梳洗打扮以迎接她们的客人斯威尼;

这里有肮脏机械的性行为:

小伙子直接进攻,女打字员尽管对他没有爱情,却机械地接受,而事后竟没有一丝的羞耻之情;

这里有厚颜无耻的同性恋追求:

尤金尼先生邀请我一同用午餐、度周末;

这里有失败的婚姻、失败的爱情:

妻子歇斯底里、大吼大叫,丈夫却沉默不语、无动于衷,而经历了两性结合的瞬间之后,男主人公却不死不活,感到凄凉空虚象是大海。

那么,艾略特为什么会对两性关系、两性问题有着如此着迷的兴趣?

为什么令大多数人向往、促人奋进的爱情在艾略特的笔下却居然显现地那么可恐、可憎?

这和艾略特自身的婚姻、爱情经历有没有关系?

而在这些描述中,有没有渗透进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理查德·

艾尔曼就曾指出,“在《荒原》套用的圣杯传说中,渔王的病症在于其性功能的丧失。

而在艾略特的情况里,其病症就是她的婚姻。

”[6](p61)我们相信,艾略特也和平常人一样,对美好的爱情、幸福的婚姻充满向往,但糟糕的经历却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他的这种心境。

据各种资料显示,艾略特的第一次婚姻应属于一次彻底失败的婚姻。

妻子维芬性格外向、聪颖好动,但有高度神经过敏的毛病,艾略特则喜好沉思、过于严肃,两个人的性格不合。

他们的结合比较草率,再加上艾略特家人的反对,结果他们很快陷入了婚姻悲剧。

据庞德描述,维芬身体极弱,基本上是一个长期病号。

但她的自尊心很强,不能忍受冷漠;

她的神经也很脆弱,常常歇斯底里。

在《荒原》第2节“对弈”的前半部分,诗歌描写了一对上流社会夫妇的日常生活。

妻子心神不宁,焦躁不安。

她先是恳求,继而追问,最后大吼大叫。

面对妻子的无理和喋喋不休,丈夫除了内心独白外,便以沉默处之。

很显然,这一对夫妻已失去了共同语言,在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难以沟通的隔膜。

这是一种没有语言、情感、思想交流的、死缠硬磨式的婚姻生活,对于这种生活状况,艾略特送给了一个“对弈”的雅称。

在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妻子和丈夫对于没有思想、情感沟通的这种婚姻生活都有着痛切的感触和不满。

妻子发出了“我现在该做些什么?

”“我们明天该做些什么?

”的呼声。

而与之相对,丈夫的内心回答却是,除了这种程式化的夫妻对弈——死缠硬磨之外,便只有“等着那一下敲门的声音”了。

至于这敲门声音是死神还是希望之神,这是我们无法确切判断的一个问题,也许两者都有。

在这一部分,对于不相沟通的夫妻生活,艾略特可以说是写尽了它的可恐、可憎和给人带来的无奈。

庞德认为此处所写正是艾略特夫妇日常生活的写照。

[2](p126)而据说,维芬读罢此段居然拍手叫绝。

[2](p11)由此可见,此处所写极有可能就是艾略特夫妇之间一段日常对话的实录。

或者,至少可以说是部分的实录。

艾略特与维芬结婚是在1915年,《荒原》的发表是在1922年初。

在此期间,维芬的病情开始加重,其性格的神经质趋向也日益明显,这无疑给艾略特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烦恼。

而据北京大学张剑教授考证,在此期间,维芬还与大哲学家罗素之间建立了一种暧昧关系。

张剑曾留学英伦,熟悉西方“荒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占有大量第一手英文资料,其研究不会无凭无据。

倘若果真如此,那么,艾略特对于此事不可能不明白,不可能不产生反感的情绪。

但是大量的史料却没有有关艾略特对于此事大喊大叫的记载,他采取的是一种缄默和洁身自好的态度。

艾略特的嫂子曾经指出:

“维芬毁了一个作为男人艾略特,但是却造就了一个作为诗人的艾略特。

”[7](p47)艾略特在给自己一个朋友的信中也曾承认:

婚后六个月的体验使他获得了足以写二十首长诗的素材。

在艾略特经历了如此这般以后,不可能不会因此而改变对于婚姻、爱情的看法,不可能不会因此而形成自己内心的郁结。

作家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他可以抒写自我,也可以反映外部世界。

艾略特主张创作的非个人化,反对在作品中直接表现自我,在创作中,他总是试图以局外人自居,只想表现别人、描写外部世界。

但是世界之大、方式之多,作家不可能穷尽。

他只能加以选择,而作家的内心郁结、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正决定了这种选择、决定了选择后对于素材的处理。

所以,艾略特的理论实际上很难实现。

而他对于两性关系题材的选择、他对于两性生活材料的处理,正流露出了自己对于婚姻的厌恶、对于生活的惧怕,展示出了他深深的性恐惧、性压抑的心理情绪。

二、荒原景象与荒原情结

《荒原》名为荒原,描写的对象实为伦敦。

整首诗共5节,其中明白指出地点是在伦敦或伦敦附近的就有3节。

第2节“对弈”地点不明,第4节“水里的死亡”地点是在大海,但仅有10行。

所以,《荒原》基本上是一首描写伦敦风貌的“都市诗”。

和波德莱尔描写巴黎一样,艾略特的笔下也汇聚了都市中的丑与恶。

这里既有衰老的两性人、厚颜无耻的同性恋者、嫖客与妓女、患了重感冒的女巫、失身的少女、不忠的妻子、偷情的男女,还有充满鬼影的梦幻街道以及死尸与白骨。

但是,与《恶之花》中的城市环境描写不同,在艾略特的笔下,人物所身处的是一片令人恐怖、令人沮丧的荒原之地。

在这片荒原之上,土地干涸、杂草滋生,骄阳直射、枯树无荫,“这里没有水只有岩石/岩石无水只见一条沙路/……人在这里既不能站也不能卧也不能坐/山中甚至连宁静都没有/有的只是无雨的干雷。

”很明显,诗中所写不是现实中的伦敦景色。

艾略特似乎也并不刻意“准确”、“客观”地描写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外部世界,而是着意来描绘一个他所能体会到、所能感觉到的内心世界——一个荒原般的心灵世界。

在传说中,曾有一片土地,被一个衰老的、失去生殖能力的渔王所统治着,而这片土地的命运与它主人的命运密切相联。

除非渔王的病治愈,否则这片土地便因受诅咒而永远是一片荒凉的所在。

只有当一个年轻骑士佩带利剑到凶险的教堂寻找到圣杯,这种诅咒才能消失,荒原才能重获生机。

与这一神话相应,《荒原》中也两次出现了渔王垂钓的悲伤镜头。

在作者所描写的荒原上,年老的渔王苦苦地在等待着年轻骑士的到来,以便使自己的生命活力得以复归,使荒凉的原野重获生机。

那么,我们禁不住要问,艾略特透过这一心理形象意在传达什么?

艾略特与渔王之间有没有相近之处?

渔王失去了青春、失去了性能力,那么,艾略特失去了什么?

他在苦苦地期盼着什么?

荒原荒凉、干涸是因为无水。

而据《圣经》“彼得后书”、“耶利米书”、“约翰福音”、“启示录”中先知所言,上帝及上帝的道乃为活水的源泉,背弃上帝便会井枯、池裂,永远干涸。

在艾略特描绘的荒原上,也出现了空了的水池和干了的井以及无水的沙地、山岗。

那么,艾略特的荒原因何而无水,其失去的活水之源又具体是指什么?

《圣经·

诗篇》第137篇有“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一追想锡安就哭了”的诗句。

说的是作为“巴比伦之囚”的犹太人对于家园的怀想,为失去的家国而感伤。

在艾略特所描绘的荒原图景上,叙事主人公也“坐在莱芒湖畔哭泣……”。

而据史料记载,莱芒乃为瑞士洛桑的一处风景,是艾略特休假疗养并最终写就《荒原》的地方。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作为诗歌叙事主人公的诗人因何而哭泣?

他失去而又怀想的又是什么?

以上所有这些,如若我们仅仅遵循艾略特的批评理论,放弃对于作家生平遭际的考察、分析,那么,我们将会很难予以回答。

据各种有关文献显示,艾略特创作荒原的时候,可以说正处于其一生中的荒原时期。

为了从事文学创作,艾略特决定留在英国,庞德为了挽留艾略特在英国定居,而鼓励其与维芬结婚。

而所有这一切都遭到了家人的坚决反对。

为了向家人尤其是父亲证明其决定的正确,艾略特努力创作试图追求文学上的成功,但是刚刚成立的家庭又需要维持,这就又要求他不得不四处兼职。

生活与事业出现了严重的冲突,艾略特不得不白天工作,晚上写作。

但是,其诗歌创作因艺术上的创新性,一开始并没有马上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而其父亲恰在此时又突然去世。

丧失亲人的痛楚、事业上的不如意、工作上的劳累、经济上的拮据,再加上夫妻生活的紧张,所有这些使得艾略特对生活悲观失望,并促成了艾略特在《荒原》创作前后的一次严重的精神崩溃。

此时此地的艾略特就如同荒原上的渔王一样,因生活中的种种不得志,种种情感打击而深感自己未老先衰和创作上的枯竭。

生活的意义何在?

自己的精神家园又何在?

身处困顿之中的艾略特迷惘了、甚至是绝望了!

生活成了无水的枯井、干裂的水池、恐怖的沙地、光秃的山岗。

面对着这般凄惨的生活场景,疲惫、沮丧的诗人坐在洛桑的莱芒湖畔禁不住泪水沾满了衣裳。

刘勰云: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伟大的作品与其所处的时代、所处的社会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关系,都会尽可能地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现实。

艾略特与《荒原》也是这样。

一战之后,西方社会衰败、传统价值观念解体、人们精神颓唐理想幻灭,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艾略特写作《荒原》的背景,同时也在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反映。

但是,这些反映都是通过诗人特殊眼光过滤后的反映,所以,名为反映,实际上也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展示。

学术界往往强调《从祭仪到神话》、《金枝》两书对艾略特构思《荒原》的启发,但毋庸置疑,艾略特内心的荒原体验,则是促使其创作的内在情感动力。

而“寻找圣杯”的神话结构、圣经荒原的类比等无疑成了作者对青春、对生命意义呼唤的客观对应的象征表达,成了其内心“荒原”的一种间接的展示。

三、叙事、语言、互文、取材:

“非我”之路

《荒原》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流露出了作者内心的郁结,《荒原》的创作是“个人化”的。

但是,这些却并没有阻止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在该诗中的运用。

那么,这一矛盾是如何解决的呢?

我们经过仔细推敲发现,其方法途径大致有四:

其一,特殊叙事视角的设定。

关于这一问题,首先有两点需要加以辨析:

一是《荒原》诗体的性质问题——是叙事诗、抒情诗还是写景诗?

在这一问题上,学术界大都倾向于强调《荒原》的创新性质,否定将《荒原》置于传统的诗体类别中辨析归属。

“创新”这自然是艺术的首要要求,但创新并不一定要拒斥传统。

艾略特的批评及诗歌创作遵循的正是这一逻辑。

在《荒原》中,艾略特对于西方传统的吸收、继承主要表现之一乃是对于西方文学“叙事”传统的接受与运用。

当然,诗歌的这一整体结构线索因省略而基本上为表层的“蒙太奇”剪接拼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