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突破 现代史检测试题A卷 限时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8315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突破 现代史检测试题A卷 限时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突破 现代史检测试题A卷 限时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突破 现代史检测试题A卷 限时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突破 现代史检测试题A卷 限时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突破 现代史检测试题A卷 限时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突破 现代史检测试题A卷 限时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突破 现代史检测试题A卷 限时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突破 现代史检测试题A卷 限时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通史复习 专题突破 现代史检测试题A卷 限时训练Word文档格式.docx

’”据此苏维埃俄国决定(  )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推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市场发挥客观作用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国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解析:

B 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A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市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与材料信息相符,故B项正确;

集体农庄制度是斯大林时期实行的,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故C项错误;

D项发生于斯大林执政时期,新经济政策已经废除,排除。

2.(2018洛阳统考)苏联在实施斯大林经济模式时,实行居民证制度。

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

没有居民证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

苏联当时实施这一居民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  )

A.限制农民自由流动B.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保证农业生产的劳动力D.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

B 材料中“农民没有居民证……不能异地流动”说明苏联希望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发展农业生产以支援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发展,故B项正确;

A项为手段而不是目的,C项不符合斯大林模式的特点,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3.(2018年江苏历史,18)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

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D 1921~1930年,美国盛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但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故A项错误。

1930~1932年,罗斯福还未上台,美国尚未开始实施新政,故B项错误。

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

由于实施新政,美国逐渐渡过经济大危机,故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D项正确。

4.(2018临沂二模)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成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蓝领”工人进一步减少,出现了“白领”“灰领”“金领”“粉领”等称谓,代表工人阶级的不同分层。

这一变化说明(  )

A.科技革命影响社会结构的调整

B.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

C.国家干预导致阶层成分多元化

D.社会流动呈现出增强趋势

A 材料中“蓝领”“白领”“灰领”“金领”“粉领”的出现说明随着科技革命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分工不断变化,故A项正确;

工人阶级分工变化,并不能说明西方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故B项错误;

“国家干预”及“社会流动”材料均体现不出,故C、D两项

错误。

5.(2018年江苏历史,20)“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立与平等的国家之间和平合作的趋势。

”该会议的召开(  )

A.标志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B.预示着冷战期间国际力量的失衡

C.反映了两极格局下政治力量的变化

D.消除了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

C 题干材料“新解放的国家”“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与不结盟运动有关。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在美苏两极之外出现了新的政治力量,冲击了两极格局,故C项正确。

不结盟运动不涉及经济区域集团化,故A项排除。

不结盟运动并没有使国际力量失衡,也不可能消除亚非国家之间的政治分歧,B、D两项与史实不符。

6.如图是发表于西方某报纸上的漫画《欧盟的真实内幕》,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漫画(  )

A.暗示欧盟内部矛盾尖锐,前景堪忧

B.反映了各国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

C.显示了各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D.表明欧盟各国要团结一致共渡难关

B 欧盟是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区域联盟。

从上下层次国旗(第一层为德国,第二层为法国与英国,第三层为捷克等国,第四层为希腊等国),以及鸟的神态与身上的冰雪的多少,说明欧盟内部各国的经济与政治状况的差异,故B项正确;

A、D两项无法从漫画中反映,排除;

C项是从漫画的表面得来的结论,并非漫画的真实意图,排除。

7.(2018黄冈检测)西方学者罗伯特·

赖克在《国家的作用》一书中说:

“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将重新安排即将到来的世界的政治和经济。

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该观点反映出经济全球化(  )

A.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B.打破了贸易的国界限制

C.促进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D.弱化了民族国家的主权

D 依据材料“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信息可知,全球化的趋势与现实的国家体系正在发生冲突,国家主权将越来越多地被让渡和削弱,故D项正确。

8.(2018太原一模)历史学者沈志华对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每年数百个讨论的问题及做出的决议进行粗略统计发现,其中直接涉及中国或中共的议题,1945~1948年每年只有4~5个,最多时也没超过7个,而1949年便陡然增加到70个。

这说明(  )

A.亚洲太平洋地区已经成为冷战的焦点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已开始生效

C.中国在苏联国际战略中地位不断提升

D.美苏争霸呈现出美攻苏守的基本态势

C 由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的焦点主要是在欧洲,故A项错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于1950年2月,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

材料中涉及中国议题的增多表明了苏联对中国的重视,体现了中国在苏联国际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故C项正确;

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9.(2018年福建文综,18)如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

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D 由题干图片信息可知,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农业总产值,此时中国还处于过渡时期,故A项错误;

“三大改造”时期是指1953~1956年,题干图片显示这一时期农业总产值高于工业总产值,B项错误;

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题干图片显示这一时期农业总产值逐渐下降,C项错误;

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兴起,题干图片显示这一时期工业总产值迅速上升、农业总产值呈现下降态势,即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D项正确。

10.(2018上饶三模)下图所示是中国新时期外贸状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B.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C.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外贸大幅度的增长

D.中美建交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C 新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处于持续增长的态势,出口额和进口额比较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

图片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故B项错误;

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大幅度增长,故C项正确;

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中国对外贸易并没有随即出现大幅度增长,故D项错误。

11.(2018郑州预测)阿里巴巴1998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

2018年,中国网络零售总额超过1.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

2018年,中国网络零售总额已超过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10%。

A.电子商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

B.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

D.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

D A项材料无体现;

材料中没有提到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故B项错误;

发达国家是新经济的创造者,也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故C项错误;

信息技术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企业经营从利用传统平台发展到利用新的信息平台,故D项正确。

12.(2018年天津文综,10)对比下列两幅图片,可以看出近三十年来(  )

                  

①市场经济体制影响加深②东西方文化融为一体

③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增强④国际性交流范围扩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D 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国际性交流范围的扩大,第二幅图片体现了中国国际影响力增强。

③④正确。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①错误;

②说法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5分,14题27分,共

52分)

13.(2018河南六市二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早拥有汽车的都是一些富豪。

有人对此作了妙趣横生的诗篇:

富人成双结对而至,而且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一种豪华车型);

他们谈论自己的事务,声音高大刺耳而又无休无止。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

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流水线作业,使得原来需要花12小时28分钟组装汽车底盘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33分钟。

他于1908年推出第一辆农民也能买得起的“平民汽车”。

这样,该诗又被添了几句:

穷人乘坐福特而至,这些车子的外貌跟他们相似;

他们笑个不停,因为看到那么多的老爷太太云集在此。

材料二 1960~1990年间美国的阶级结构分布(%)

阶级位置

1960

1970

1980

1990

非所有者

1.经理

2.监督者

3.专家经理

4.专家

5.技术工人

6.蓝领工人

7.50

13.66

3.87

3.53

13.46

44.59

7.57

14.86

4.41

4.53

14.08

45.13

7.95

15.23

5.06

5.49

12.92

44.05

8.25

14.82

5.99

6.90

12.77

41.38

所有者

7.小资产者

8.雇主

5.54

7.86

4.09

5.33

4.77

5.19

4.71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历史知识评价汽车流水线作业带来的变化。

(8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劳动者结构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影响因素。

(10分)

(3)据材料归纳科学技术在哪些方面推动社会进步。

(7分)

(1)问据材料一中“原来需要花12小时28分钟组装汽车底盘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33分钟”得出提高了生产效率,据“推出第一辆农民也能买得起的‘平民汽车’”得出汽车消费趋于平民化,据“穷人乘坐福特而至……他们笑个不停,因为看到那么多的老爷太太云集在此”得出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和社会。

(2)问第一小问“趋势”,据材料二“蓝领工人”分布所占比例,得出蓝领工人数量比例总体呈降低趋势,材料二中1~5为白领阶层,据其数据变化,得出白领阶层的人数继续增长并超过蓝领工人的比例;

第二小问“因素”,据材料时间结合所学分析可知有: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影响、福利制度、科技革命、垄断组织的出现、制造业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变等。

第(3)问据材料一中“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流水线作业”得出提高生产效率,据“穷人乘坐福特而至……他们笑个不停,因为看到那么多的老爷太太云集在此”得出推动社会平等,据材料二表格得出优化社会结构,结合所学得出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答案:

(1)汽车流水线的问世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了汽车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价格,使平民可以拥有自己的汽车。

(4分)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技术提高的结果,虽然这没有从根本上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但使严格的社会等级差别有所降低和弱化,使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和社会,这是时代的进步。

(4分)

(2)蓝领工人数量比例总体呈降低趋势;

(中产阶级)白领阶层的人数继续增长,并超过蓝领工人的比例;

(4分)因素: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知识经济的影响;

科技革命;

垄断组织的发展,管理阶层壮大;

制造业向服务业经济的转变。

(任答3点给6分)

(3)提高生产效率;

推动社会平等(弱化等级差别);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优化社会结构。

(任答3点得7分)

14.(2018济南二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产生了新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一代人甚至每一个时代,都要对历史进行重新的认识,所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近代中国百年历史进行重新的认识就是必然的了……即便对同一研究对象,也会因视角不同而研究结果有所不同。

如:

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就比它的《天朝田亩制度》更有意义、更受重视也得到更高评价;

对“洋务运动”,现在人们注重的主要是它冲破重重阻力引进现代大机器生产、“求强求富”的努力和成就。

相反,对其兴办者的主要动机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等则不多考虑。

……也就是说,“农民起义”不是这种理论的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材料二 这些年来,学术界在肯定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相互促进的前提下,着重讨论了五四运动所反映的救亡主题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主题的碰撞和同化作用……以金冲及为代表则提出了救亡唤起启蒙的结论,认为在中国每一次救亡运动的高潮,总是能有力地唤起或促进一次伟大启蒙运动的到来。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时期”对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的“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分)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重新认识百年中国的必然性。

(12分)

(3)据材料二指出金冲及的主要观点,结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史实,评述金冲及的观点。

(1)问从材料一可知,“农民起义”不是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而《资政新篇》和洋务运动之所以受到重视,在于其要求促进了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在中国传播,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即研究视角由革命史观向近代化史观转变。

(2)问联系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可知我国当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界恢复了“双百”方针,故而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第(3)问第一小问“观点”,由材料二可知,金冲及认为救亡唤起启蒙;

第二小问“评述”,即评论并叙述,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新文化运动时期,“救亡”的背景如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启蒙”指激进派掀起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促进思想启蒙。

五四运动时期,“救亡”的背景如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启蒙”指学生示威游行,反帝反封,宣传了民主科学思想,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变化:

从关注农民起义到关注现代化建设。

(或从革命史观到近代化史观转变)(5分)

(2)分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将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8分)百家争鸣的文化思想得以恢复。

(3)观点:

救亡唤起启蒙。

(2分)

评述:

民国初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袁世凯复辟帝制。

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们宣传民主、科学,彻底批判儒家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1919年中国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激起了青年学生要求“内惩国贼,外争主权”的五四运动,他们在彻底反帝反封的同时,进一步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促进了中国的思想启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