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调研生物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8036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调研生物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二上调研生物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二上调研生物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二上调研生物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二上调研生物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调研生物文档格式.docx

《高二上调研生物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调研生物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调研生物文档格式.docx

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200只

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

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6.下图反映了竞争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发生生态位变化

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因竞争而被排除现象

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7.下列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之前应振荡试管,有利于正确计数

B.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轻盖盖玻片防止气泡产生

C.当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数量过多时,应将培养液按比例稀释处理

D.压在方格边上的酵母菌,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数

8.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的种群增长速率[增长速率=(出生率-死亡率)/时间]1~7年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下列对该鸟种群描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B.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C.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D.第3~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

9.池塘养鱼,若要稳定和长期地保持较高的鱼产量,应采取的最佳措施是()

A.大量地增加鱼苗的投入量B.大量地投入鱼的饲料

C.及时、适量地捕捞出成鱼D.大量地增加池塘的水量

10.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分类依据是()

A.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B.组成生物的细胞结构

C.生物的代谢类型D.生物个体中含有能量的多少

11.下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12.棉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植株的汁液为食。

因为其排泄物为含糖量很高的蜜露,这能吸引一种个体较小的黄蚁来取食。

而这种小黄蚁为了能与棉蚜长期合作,反过来常常帮棉蚜驱赶多种瓢虫天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这些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复杂,其中有捕食、寄生、种间互助等

B.科研小组需用样方法对某棉田蚜虫的种群数量进行定期调查,用于构建数学模型

C.喷施农药后,会使棉蚜和瓢虫产生耐药性变异

D.通过保护棉蚜天敌的生存环境,能够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更多流向棉花

13.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

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cm×

50cm×

30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

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

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

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改变采样的时间不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14.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下图。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

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

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

15.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

16.如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

现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注:

图乙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c1表示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

C.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

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是包含在其所同化的能量中的

17.春季,雄鸟长出鲜艳的羽毛,不断鸣叫,并对雌鸟摆出各种姿态。

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雄鸟感受物理信息,并能发出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

B.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繁衍和种群基因库的发展

C.雌鸟接受信息后,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会增加

D.雌鸟体内性激素含量过高会抑制垂体的合成与分泌活动

18.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

19.如果海洋被有机物轻度污染,会连续发生的变化顺序是()

①水中的含氧量下降②分解有机物的细菌迅速繁殖③水中的含氧量增加

④浮游藻类迅速繁殖⑤NH4+等无机盐离子增多

A.②①④⑤③B.②①⑤③④C.④③②⑤①D.②①⑤④③

20.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芦苇湿地构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B.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C.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正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D.大量种植芦苇的原因是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21.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22.某同学做了如下的三个实验装置,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可得到的结论是()

①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

②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③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后,可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

④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惟一因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3.“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比喻,使人们想到牧童在放牧时,只管放牧而不顾草原的破坏。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

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沙尘暴频发B.火山爆发C.温室效应加剧D.湿地内物种减少

24.某地的一个生态种植养殖大棚里,水底养螃蟹,水面漂浮着无土栽培的某种蔬菜,而水面上方,黄瓜藤枝枝蔓蔓。

蔬菜和黄瓜生长所需的肥料就来自螃蟹的排泄物。同时,大棚里种了一种特殊的辣椒能起到驱虫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需输入太阳能即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

B.特殊辣椒的驱虫作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蔬菜和黄瓜从螃蟹的排泄物中获得养分,所以蔬菜和黄瓜也可作为分解者

D.该生态系统中螃蟹、蔬菜、黄瓜构成了生物群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5.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的关系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较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B.人口增长→人均耕地较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

C.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较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

D.人口增长→人均耕地较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

26.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27.下图表示基因工程中获取同种目的基因DNA片段的不同方法。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片段均不含内含子

B.①②③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均相同

C.获取真核生物的目的基因一般使用方法b

D.三种方法都用到酶,都是在体外进行

28.下列关于限制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但微生物中很少

B.自然界中限制酶的天然作用是用来提取目的基因

C.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后都会形成黏性末端

D.限制酶本身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

29.下列作为基因工程中载体的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中,不正确的是()

A.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B.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地保存

C.具有某些标记基因D.具有多个相同的限制酶切点

30.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完全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b完全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相同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和b切出的DNA片段不能相互连接

C.该DNA分子中a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有3个

D.仅用b酶切割该DNA分子至少可得到三种DNA片段

31.在已知某小片段基因碱基序列的情况下,获得该基因的最佳方法是()

A.用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DNA

B.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人工合成

C.将供体DNA片段转入受体细胞中,再进一步筛选

D.先建立基因文库,再从中筛选

32.若采用反转录法人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应该在人体什么组织或器官中获取相应的信使RNA?

()

A.下丘脑B.垂体C.血液D.胰岛

33.下列关于基因文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某果蝇X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组成的文库是部分基因文库

B.取出果蝇某细胞中全部mRNA,通过反转录产生的全部DNA片段称为该果蝇的基因组文库

C.cDNA文库中的基因可以在不同物种间进行交流

D.可以根据基因的碱基序列、基因的功能、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以及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等特性来获取目的基因

34.在高光强、高温和高氧分压的条件下,高粱由于含有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其利用CO2的能力远远高于水稻。

从高粱的基因组中分离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pc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将其转入水稻体内,从而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此过程中会用到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等工具

B.此技术与单倍体育种技术相结合,可以快速获得纯合子,缩短育种周期

C.Ppc基因导入受精卵是此技术的关键,否则不能达到该基因在各组织细胞都表达的目的

D.此项技术是否成功必须测定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植株同化CO2的速率

35.已知基因表达载体中的复制原点处比较容易打开双链,可以推断该处()

A.A+T的比例较高

B.C+G的比例较高

C.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D.位于基因的尾端,是转录停止的信号

36.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动物乳腺生物发生器和膀胱生物发生器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可在含有目的基因的哺乳动物的乳汁或尿液中获得所需产品。

有关二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育这两种转基因生物的方法基本相同

B.培育二者所用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都是受精卵

C.培育前者所用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乳腺细胞,后者是膀胱细胞

D.二者体细胞中都含有目的基因,但前者在乳腺细胞中表达,后者在膀胱上皮细胞中表达

37.右图表示细胞膜上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受体基因的克隆技术操作过程,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获得该mRNA的最佳材料是受精卵

B.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最可能使用的载体是大肠杆菌

C.完成过程①、②必不可少的酶分别是逆转录酶、DNA聚合酶

D.探针筛选的目的是淘汰被感染的细菌,获得未被感染的细菌

3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基因工程培育的抗虫植物也能抗病毒

B.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体型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C.基因工程可用来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抗逆性强的作物

D.科学家将必需氨基酸含量多的蛋白质导入植物中,或者改变这些氨基酸合成途径中某种关键酶的活性,以提高氨基酸的含量

39.下列哪项不是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主要应用()

A.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   B.生产某些天然药物

C.改良农作物的品质D.作器官移植的供体

40.关于基因治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其操作对象是基因

B.进行基因治疗时,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

C.基因治疗并不是对患者体内细胞的缺陷基因进行改造

D.基因治疗时可只对患者部分细胞输入正常基因

41.下列有关动物基因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可提高动物生长速度

B.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中,使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乳糖含量大大降低

C.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得到的乳腺生物反应器可以解决很多重要的药品的生产问题

D.用转基因动物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时,由于导入的是调节因子,而不是目的基因,因此无法抑制抗原的合成

42.下列有关转基因植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科学家可以利用一些调节细胞渗透压的基因,来提高作物的抗盐碱和抗旱的能力

B.由于抗虫棉可以抵抗一切危害棉花植株的害虫,所以抗虫棉已经推广应用

C.科学家往往将必需氨基酸含量多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导入植物中,以提高农作物的营养价值

D.引起植物生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病毒、真菌和细菌等

43.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

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了30多倍,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以下与此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白蛋白基因开始转录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B.所谓“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指设法使牛的乳腺细胞中含有更多的人白蛋白基因

C.人们只能在转基因牛的乳汁中获取到人白蛋白,是因为人白蛋白基因只在转基因牛的乳腺细胞中是纯合的,在其他细胞中则是杂合的

D.如果人白蛋白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该目的基因

44.下列关于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枪法导入植物体细胞的方法比较经济有效

B.显微注射技术是转基因动物中采用最多的方法

C.大肠杆菌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

使细胞的生理状态发生改变

D.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

45.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获得重组质粒不需要()

①DNA连接酶 ②同一种限制酶 ③RNA聚合酶 

④具有标记基因的质粒 ⑤目的基因 ⑥4种脱氧核苷酸

A.③⑥B.②④C.①⑤D.①②④

46.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

A.改造蛋白质B.改造mRNAC.改造基因D.改造氨基酸

47.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载体与目的基因可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

B.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一定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

C.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

D.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其抗性基因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48.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变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

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

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D.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又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49.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一般都发生改变

B.植物细胞只要在离体状态下即可表现出全能性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始终要保持适宜的光照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50.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是一团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

B.愈伤组织有叶绿体,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C.培育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细胞分化等过程

D.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第Ⅱ卷(共40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51.(9分)回答下列基因工程的有关问题。

(1)步骤①和②中常用的工具酶是和。

(2)质粒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上图中质粒上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两个标记基因,经过①和②步骤后,有些质粒上的基因内插入了外源目的基因,形成重组质粒,由于目的基因的分隔使得该抗性基因失活。

(3)步骤③是的过程,为了促进该过程,应该用处理大肠杆菌。

(4)步骤④:

将锥形瓶内的大肠杆菌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C上培养,能在C中生长的大肠杆菌有种。

(5)步骤⑤:

用无菌牙签挑取C上的单个菌落,分别接种到D(含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和E(含四环素)两个培养基的相同位置上,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状况如图所示。

含目的基因的菌落位于(填D或E)上,请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圈出来(标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52.(9分)某兴趣小组长期对某草原进行调查,下列分别是草原生态系统中人的食物结构示意图(图甲)和草原物种数与样方面积关系图(图乙),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草原属于。

草原具有的防止水土流失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兴趣小组用标志重捕法对草原内的某草食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若所选用标记物容易脱落,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

直接决定草食动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包括

、。

(3)在图甲中,如果人的膳食结构为:

70%来自植物、20%来自草食动物、10%来自肉食动物,若能量传递率为10~20%,则人获得能量至少占生产者所固定的总能量的(用分数形式表示)。

(4)图乙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

所以,在为调查该草原物种丰度而确定样方面积时,应取为宜。

(5)该小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生理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草本,小组成员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下表。

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下列选项中最可能的结果是。

A.甲占优势B.乙占优势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D.不能确定

以上也表明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进行。

53.(11分)2009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

下图表示该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杀虫基因(crylA)是人们根据几种Bt毒蛋白的分子结构,设计并人工合成的,这属于

工程技术范畴。

除了上述方法,有些目的基因可以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基因文库包含和等类型,其中前者的基因中含有启动子。

(2)图中③过程中,能促进农杆菌移向植物细胞的物质是类化合物。

Ti质粒是农杆菌中的一种质粒,其上有T-DNA,把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中是利用T-DNA

的特点。

(3)植物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除了农杆菌转化法之外,还可采取的方法是(任举一例)。

(4)对目的基因转录和翻译产物的检测分别采用、技术。

(5)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

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在上图所示基因表达载体中还应添加。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之一是除去或破坏质粒上的(填相应基因的简写字母),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

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黏性末端为

,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54.(11分)某省有大量的盐碱地,科学家利用耐盐碱植物中的耐盐基因,培育出了耐盐水稻新品系。

下图是培育过程简图,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阶段Ⅰ的核心步骤是。

在构建重组质粒b的过程中,一般需用同种限制酶切割个磷酸二酯键。

如果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是平末端,则起“缝合”作用的DNA连接酶来自。

(2)为保证耐盐基因的正常转录,重组质粒b上耐盐基因的两端应含有。

(3)阶段Ⅱ的核心过程是和,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除了必要的营养物质和琼脂外,还必须添加。

(4)在植物组织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同细胞所含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有明显差异,其原因是

由耐盐水稻细胞培育成了耐盐水稻植株,说明植物细胞具有。

(5)现有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