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7245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地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史地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历史地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历史地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历史地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地理Word下载.docx

《历史地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地理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地理Word下载.docx

岸上地势平坦,有些地方多沙洲、浅滩,潮间带宽阔,缺乏天然良港岛屿。

8.贝壳海岸

贝壳堤是由海生贝壳及其碎片和细砂、粉砂、泥炭、淤泥质粘土薄层组成的,与海岸线大致平行或交角很小的堤状地貌堆积体,形成于高潮线附近,为古海岸在地貌上的可靠标志。

 

9.海侵

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因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对大陆区侵进的地质现象,又称海进。

通常海侵是海水逐渐向时代较老的陆地风化剥蚀面上推进的过程。

一个海侵面就是一个不整合面,也是一个典型的穿时面。

海侵的结果常形成地层的海侵序列,其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粗变细或由碎屑掩饰变为碳酸盐岩;

沉积时的海水由浅变深,陆相沉积变成海陆交相互沉积,继续演变成海相沉积。

10冈身

长江口南岸,在长期波浪作用下,自常熟福山起,经太仓、嘉定、方泰、上海马桥、奉贤新寺,直至金山漕泾一线及其山东,形成数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沙堤,俗称冈身。

11.郡县制

中国古代继宗法分封制度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

秦建立开始推行郡县制,实行郡县两级制。

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

12.道路制

指唐代的道制和宋代的路制。

道是唐在行政区划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改动。

贞观元年,开始设立道,北宋初年,承唐代道制而设立路,成为一级行政区划。

唐道制和宋路制合称道路制。

13.行省制

行省制是蒙元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

行省除腹地直属中央中书省,吐蕃和诸王封地由宣政院管理,全国设立行省,它改变了传统的以“山川行使”划分区划的原则,其省制和分省政区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

14.双头州郡

两晋北方地区流行“虚设”之制,出现同一州名在同一时期分属多地。

东晋出现“双头州郡”,即二州、二郡合治一地,如东晋以后梁和南秦州合治南郑。

15侨置州郡

两晋时期,北方士族南渡,大都率领宗族、宾客、乡党同行,这些流民,随同豪强大族南下,自然就成了他们的依附人口,分散南下的也被豪强大族所兼并,这些南下的人们起初大都不上户籍,后来东晋政府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利益,便在人流集中的地方,用他们原籍的名称,侨置州、郡、县。

16.土断

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是将侨置州郡县并入土县,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订户籍,故称土断。

17.羁糜府州

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

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允许世袭其职,还有财政上的自治权,但必须接受唐代在地方设置的最高行政机构都护府的监督。

体现了唐代对少数民族采取笼络政策和松散管理方针,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和平相处和自然融合,包含羁糜都护府、都护府、州、县四级。

18.关东关西

秦汉以来,以函谷关为界,以东为关东,以西为关西。

现在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四盟市(蒙古远于东北),地处祖国东北方,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泛称关东。

19.江左江右

古时地理以东为左,江左也称“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也指东晋、宋齐梁陈各朝统治的全部地区。

江西位于江南地区西部,江右一称应该来自传统中国“东为左,西为右”的文化观念。

南北朝时,当时人们习惯以江右称呼西晋(统治地区主要在长江北面),也指江北。

20.关内关外

秦汉时期以函谷关或潼关以西附近叫“关内”,以东地区为“关外”。

明清称山海关以西、嘉峪关以东地区为“关内”,山海关以东的黑吉辽三省及嘉峪关以西为“关外”。

21.走西口

“西口”主要指长城西部的张家口、独石口,“走西口”是指西北地区移民进入蒙古,移民主要来自华北西部的山西陕西地区和河北西北地区。

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许多人到口外谋生。

晋北各州县贫瘠的土地、恶劣的自然坏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

“走西口”这一移民浪潮,大大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和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对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要看到,口外地区从资源、环境与产业配置来看,主要是适宜发展畜牧业,在一些地区畜牧业的载畜量本来就很低,农业开发后的后果往往带来更严重的沙化,影响了农牧业生态环境。

22.闯关东

由于灾荒等原因,大量汉族人口迫于生计,纷纷在封禁汉人自由迁入东北的背景下用各种办法出关外,便形成了历史上的“闯关东”。

主要经历过三个时期。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满融合,闯关东是人口与经济的平衡学。

23.横断民族走廊

在中国历史上,横断山纵列河谷受东北亚历史气候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次次从北向南的历史大移民,故称“横断民族走廊”。

24.客家

北方汉族移民入赣、闵、粤交界地区,以其人数优势,文化的优势同化了当地原住居民,又吸收了原住居民中的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形成了新的文化载体——客家体系。

体系下的居民是客家人,当客家体系形成后,迁入地汉族被同化,其成员也成为客家人。

25.江西填湖广

元末明初,战乱影响巨大,湖广、四川乃重灾区,对人口消耗极大,而江西人口自然增殖和外来移民比较多,形成了东向西的人口推动力,明代迁入湖广的外来移民中江西籍占绝大多数,故有“江西填湖广”的说法。

26.湖广填四川

明末清初,长江中上游的湖广和四川为重灾区,对人口消耗极大,清康乾嘉三朝,大量移民迁入四川,且湖广籍占绝大多数,故称“湖广填四川”。

首先对恢复四川地区经济和社会稳定期起了积极作用,移民带来了先进技术、农作物和新的民风习尚,特别是各省移民进入后五方杂处,各种文化交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四川人和四川文化。

27.驰道

从秦代开始,中国进入统一封建王朝,驰道是全国统一的交通国道。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的驰道。

驰道著名的由九条,有出今高陵通往上郡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

29.五尺道

五尺道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的官道,公元前246年,秦始皇从筑路入手,治理云南,蜀郡太守李冰在川滇交界地区修筑通往滇东北地区的道路,统一中国后,始皇派常安继续修筑这条路。

五尺道从蜀南下经今四川宜宾、云南沼通到滇池,由于道路仅款五尺,比五十步的“驰道”狭窄,故史称“五尺道”,它是云南与蜀的重要商道。

30卢龙道

出卢龙塞沿滦河左岸北行,再沿滦河支流瀑河北上,直到老哈河上有西岸折西东去,沿大凌河趋向东北。

该道从远古起就沟通着东北和中原之间的联系。

31.褒斜道

南起褒谷口,北到斜谷口,沿褒斜二水行,贯穿褒斜二谷,褒斜道为古代关中通往巴蜀的主干道路,为中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32.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

泉州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海上丝绸之路是当时东西洋间一系列港口网点组成的国际贸易网。

在唐宋元繁盛期,中国境内主要由泉州、广州、宁波三个主港和其他支线港组成。

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为战乱受阻加上同时期中国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而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

特别是宋朝商业科技高度发展,指南者和水密封舱等航海技术的发明和之前牵星术、地文潮流等航海知识的积累,加上阿拉伯世界对海洋贸易的热忱,海上丝绸之路达到空前繁荣,明朝海禁,海上丝绸之路衰落,郑和下西洋实质上是朝贡性质的航海行为,难以为继无法持久,明清仅有几次有限度开禁都是被动的权宜之策。

33.站赤:

元代疆域广大,广设驿站,蒙语译音乐“站赤”,交通通达,一度形成或横跨欧亚大陆的国际邮驿路线。

34.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35.羁縻政策:

“羁縻政策”是自秦朝建立郡县制起到宋、元交替时期前,中央王朝笼络少数民族使之不生异心而实行的一种地方统治政策,处理中央与地方少数民主聚居的关系,以维系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

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36.陪都:

即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的一种复合型的现象。

陪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丰镐」是「丰」和「镐」两个地方,文王坐丰,武王坐镐。

武王灭京,在伊洛河建立邑城,,又称成周,就是陪都,周公旦亲自督建,从此陪都制度建立。

此后在明朝、民国等时期都曾出现过陪都制度。

37.麦克马洪线:

麦克马洪线麦克马洪线是一条由英国探险家为印度当局测量边界时划的一条位于英属印度和西藏的边界。

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接处,沿分水岭和山脊线至云南的尖高山,将传统上中国享有主权的约9万平方公里领土划归印度。

英属印度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均声称这条边界就是正式边界。

对于这条「边界线」,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

英国政府也迟迟未敢公布,直到1936年,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才出现在英属印度的地图上。

直到1954年一直注明是「未标定界」。

中国政府一贯坚持持正确的立场,绝不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38.南方丝绸之路:

1)南方陆上丝绸之路:

也称「蜀身毒道」,是一条起于现今中国四川成都,经云南,到达印度的通商孔道。

其总长大约2000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

早在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发。

它以四川成都为起点,经雅安、芦山、西昌、攀枝花到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

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

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2)南方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

起点是福建泉州,最远可达非洲东海岸。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海上丝路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称为「海上陶瓷之路」。

同时,还由于输入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因此也把它称作「海上香料之路」。

葱岭、草市镇

Ⅲ简答论述题

1.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内容是

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

①历史自然地理学(气候、植被、河流、沙漠、海岸线等)②历史人文地理学(历代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城市、交通、经济、文化、民族、军事地理等)③综合性理论研究。

2.举例说明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

两次气候温暖期,即两汉、明、中唐以后,中原王朝失去了西域的控制权,这是与气候变化分不开的。

两次气候温暖期,即两汉和隋唐,对应于强大的中原王朝,这种王朝至少在其前期将它的势力范围,有效伸展到中国的西域及中亚。

中原王朝的势力伸展与气候关系的合理解释是在较稳定的温暖气候条件下,今干旱气候的西域变得温暖,因而东西域的道路较为通畅,东西域文化交流增多,中原王朝伸展到西域在政治上是必要的。

其次,其后温暖使得东部军队可能开辟西域,东汉年间,中原军队经居延海北侧西进,到唐代,西域驻军。

再次,气候温暖期中国人口、政治中心位于西安附近,人口政治中心的西偏使得中原王朝后勤上可能及时支持西域的中原军队,政治上,也易于控制。

新石器时代文化繁荣

黄河文明产生

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侵。

3.列举4个温暖期和4个寒冷期

4个温暖期:

仰韶文化期到商代(BC3000--BC1100)

春秋战国到西汉末年(BC770--公元初年)

隋唐到北宋初年(600--1000)

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1200--1300)

4个寒冷期

西周前期(BC1100--BC850)

东汉三国南北朝时期(公元初年—600)

两宋时期(1000—1200)

明清时期(1400—1900)

4.简述4000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变迁的大势

①从我国众多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看,当时的森林分布十分茂密。

南方许多地区森林、沼泽相间,特别是华北地区普遍存在着天然的森林植被。

②在先秦时期,我国的森林分布十分广阔。

③到了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森林相当丰富,战国以来,铁农具广泛使用,经济开发加快,华北平原森林减少种植桑蚕。

西北干旱加剧,东汉开始季风气候退缩,森林线上升。

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牧区牧草丰盛,山地森林仍遮天蔽日,但因天气较寒,难以恢复。

④唐宋时期,黄河流域原始森林十分罕见,华北平原破坏严重,,长江中下游森林大量利用,日益减少,而周边的长江上游、珠江、东北、华南仍保存完好。

⑤明清时期,南方加快开发,北方森林不能自给。

“皇木采办”出现,长江上游破坏严重,清朝以后,继续皇木采办,山地垦殖运动,长江流域继续减少,东北、云贵采伐加大,但清前期(1700),森林覆盖率26.1%左右,南方福建、广东、云南、四川超50%,北方黑龙江、吉林超90%。

5.举例说明历史时期森林资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减少,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

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破坏森林的后果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环境恶化,灾害频发,降雨分布变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候异常,洪涝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

6.历史时期黄河善决、善淤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文条件因素:

泥沙淤积。

②河流地貌因素:

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

③下游地形条件:

地势落差大,下游平坦,容易淤积。

2)社会原因

①政治中心的变化:

西安——洛阳——开封,对下游置之不理。

②科学技术因素:

堤坝越筑越高。

③战争原因:

无暇修河。

7.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和规律

①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形成三条泛滥水道:

北流泛滥水道、东流泛滥水道、南流泛滥水道。

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汇入海河河道,必经山东地垒南北两侧。

③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摆动的空间:

从北边的太行山前平原到南面的沙颍河流域。

④决口地点逐渐上移。

⑤黄河中上游植被情况与下游河床稳定程度关系密切。

8.历史时期济水的变迁及其原因

古人把济水和长江淮河黄河并称为“四渎”,是古代巨流之一,济水是黄河分出来的一条支津。

①两汉三国时,自成皋县(今河南汜水西),北从黄河分出,经荥(ying)泽东出陶丘,向东北注入巨野泽,会汶入海。

②北魏时期,据《水经注》记载,济水自荥泽以东至巨野泽,但已分成南济、北济二派,仍皆入于巨野泽。

当时黄河南岸指巨野泽之间的济水已阻塞不通,在晋代,黄河与巨野泽之间的南济和北济就已断流了。

③唐代,济水下游所存留的这一段河道,由于利用菏泽,汶水作为水源,泥沙少而清,因为济水的名称已逐渐为清水的名字所代替。

④北宋以后,受到黄河决徙的影响,伪齐刘豫导引泺(luo)水东行,入济水故道,于是济水的下游河道便分别被大清河、小清河所占夺,自汉口至泺口一段变成了以汶水作为源头的大清河(又名北清河)河道;

大清河泺口向东,由济阳、蒲台、利津入海,与今黄河河道相同;

自泺口以下一段,变成了以泺水为源头的小清河,由章丘(今章丘北)、邹平之北,高苑、博兴之南,东流入海,与今小清河河道大致相同,从此济水不复存在。

原因:

①济水从黄河分流时所携带的泥沙,自东汉以后,荥泽逐渐淤塞,使济水上游失去了沉淀泥沙的所在,济水也就日益感受到黄河泥沙的威胁。

②鸿沟体系中的各渠道皆自济水分出,分泄了济水的容量,使济水的水源日益枯竭,水力微弱,不足以冲刷泥沙,淤塞更势不可免。

③济水的下游,偏于东方,无论在境界或军事领域,都不占重要地位,唐宋两代封建统治者听任它日益湮没。

9.简述历史时期中国海岸演变的趋势

中国的基岩海岸有变化,但总的看来变化并不大,变化大的主要是低(平原)海岸。

低海岸的变化与河流的采砂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它使中国几千年来低海岸发生了大量变化。

辽江三角洲与营口变迁:

苏北海岸推移与盐城的变迁。

珠江三角洲:

原为一浅海湾,成陆已有万年历史,而广州正处在这三角洲上,距今5000年左右,珠江溺谷型海湾已经形成。

渤海湾:

主要是受黄河、滦河口的影响,过去黄河在此流入渤海,一般入口往往发育成三角洲,海岸线外延伸为泥质海岸,而黄河改道后,往往又演变成侵蚀型海岸。

10.从自然和社会角度分析海岸变化对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西沙东去才造就了中国低海岸的扩展,进而有了天津、上海成陆,使类似于津沪的东南地区经济繁荣成长为经济发展中心成为可能。

11.中国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概况

①春秋时代中期到秦朝的郡县制时代,郡县制萌芽于春秋时代中期,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至战国后期除齐外,六国普遍推行,秦始皇统一后作为划一的地方行政制度推行于全国。

②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州郡县制时代,两汉虽设置州,大多时是虚三级制度,东汉末年演变为实三级制度,数量不断增加以致混乱。

③唐宋道路府州县制时代,唐代初年曾设“十道巡察使”等,皆由中央临时派遣,不常置,开源二十一年(733年)分为15道,每道置采访处置使,专检察非法,就成了15个监察区。

安史之乱后,监察权归节度使所兼,独立的监察区就不存在了,宋代设路有三种长官:

转运使、提典刑狱使、安抚使。

④元明清省路府州县制时代,行省制度形成和发展,下级政区的演变,总之,历史时期行政区划时或二级,时或三级(或虚三级),时或四级,循环更迭,变迁繁复,或与山川形胜相合,或与山川形胜相悖,形成了犬牙交错之势,是中央政府对控制地方的信心和防止地方割据的反映。

12.历史上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变迁及历朝管辖情况

主要分为肃慎、扶余、东胡三支

①肃慎一支主要分布在今黑龙江省以北地区,汉代以后改称挹(yi)娄,北朝时称勿吉,隋唐称靺(mo)鞨(he),建立渤海国,后来契丹称黑水靺鞨为女真,女真1115年建金国,灭辽灭宋,留居东北的称为建州女真,1636年名满洲,另外一支女真部落为今天的赫哲,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的祖先。

②扶余:

主要分布在吉林西南部,西汉时建国,5世纪为勿吉所灭。

③东胡:

主要分布在今辽宁省地区,战国与燕争,三国至南北朝乌桓,鲜卑兴起,隋唐室韦、奚、契丹兴起,后来蒙元室韦西迁,为蒙古族祖先。

战国时期燕国击追东胡,设置辽东辽西五郡,秦汉时期仍对这些地区进行地方上的行政管辖,南北朝时,被高句丽所占,唐朝设置安东都护府管辖东北地区,元朝设置辽阳行省,明朝设奴儿干都司,清朝设置黑龙江、吉林、盛京三将军管辖区。

13.中国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的特点

①历代行政区划的建立,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其变化以最高一级最频繁,最低一级最稳定。

②同一王朝行政区划的数量表现,由少到多的趋势(承平时期和动乱分裂时期)。

③发生在朝代之间,也发生在朝代之内。

④由高到低,由虚入实。

⑤三种类型两个循环,时或二级,时或三级(或虚三级),时或四级,循环更迭变迁繁复。

⑥地方行政机构长官权力轻重不同。

⑦划分行政区划的原则,或与山川形胜相合,或与山川形胜相背,形成犬牙交错之势,是中央政府对控制地方的信心和防止分裂割据的反映。

14.论述中国古代州制的演变

①战国时代人民把知的地域范围划分为9个区域,即人们常说的大禹九州,九州的名称说法不一,大致是冀、尧、青、徐、豫、梁、雍、扬、荆九州。

②汉武帝时13个刺史部,俗称十三州,校尉监察,称司隶校尉部,故西汉有11个监察区(虚三级)。

③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为了加强地方权力,以中央“九卿”出任州牧,掌州军民,不仅有省察、举劾、黜陟(zhi)权,同时还有兵权和浴民三权(实三级)。

④三国时期州数增加,至西晋末年共21州。

⑤西晋末永嘉之乱后,北方在十六国统治下,分设许多州,于是州的设置开始发生混乱。

东晋南北朝时期州制更滥。

到了南北朝后期,不少的州只辖一二个郡,一郡只辖一二个或二三个县,有的州甚至无县可领,有的仅存名目,还有一种特殊的地方行政制度即侨州郡县,有的两个州郡合为一地,称“双头州郡”,实行了400多年的州郡县制已完全丧失原意。

⑥唐以后逐渐变为二三级行政区,民国初(1913)将府州厅全改为县。

15.古代户口统计极不准确的原因

①纳税是人丁户口,而非所有“生齿之数”,如未成丁、老丁妇女等未计算在内。

②逃之户、特殊户(奴婢、依附者、僧侣等)未计算在内。

③周边少数民族未计算在内。

④统计手段落后,官员营私舞弊。

16.乾隆后人口大量增殖的原因

①首先康熙晚年实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促成雍正“摊丁入亩”的实现,废除了人头税,原来逃避丁税的人不必隐匿。

②其次,乾隆以前之统计方法只计“成丁”老幼以及女子不计算在内,所以与实际相差很大,乾隆改变这一做法,“大小男妇齐备”,此外,由于疆域扩大,编审扩展到边疆和沿海,户口数自然增加。

③清朝前期采取了一系列鼓励人口增殖的政策,如奖励一户多子的妇女,对高寿者予以表彰。

④乾隆以后,高产旱地作物的广泛种植形成山地垦殖运动高潮,促进了耕地和人口的增加。

17.简述近两千年来中国水陆交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形成原因

①水陆交通都不断发展,数量增多,更密集,纵横交错,呈密集网状分布。

②范围不断扩大,交通线联结的区域不断扩大,由内地向边界扩展,水陆交通线修筑的越来越细致。

①历代统治者重视对水陆交通线的修筑以加强对中国广大地区的统治。

②中国地域面积广大且历代有所增减变化。

③修筑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经济、政治对交通线提出更高要求。

18.中国人口迁移阶段及其特点

①先秦:

迁移范围小而速度慢。

②秦到元: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黄河流域和北方汉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