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自学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7075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护理学自学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儿科护理学自学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儿科护理学自学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儿科护理学自学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儿科护理学自学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学自学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儿科护理学自学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学自学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护理学自学指导书文档格式.docx

1.何谓儿科护理学?

2.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3.小儿年龄分级期?

各期有何特点?

4.作为儿科护士应具备哪些素质?

第二章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是小儿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

生长一般是指小儿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可测出其量的改变;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为质的改变。

生长和发育两者紧密相关,不能截然分开,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而发育成熟状况又反映在生长的量的变化上。

生长发育过程非常复杂,并受许多因素影响,监测和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是儿科工作者的重要之者之一。

本章主要介绍了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及测量方法。

2学时

1.生长发育的规律:

不同年龄阶段的发育速度及各系统、器官发育的先后顺序均不同。

生长发育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且各系统器官发育具有不平衡性、生长发育具有顺序性和个体差异。

2.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遗传、性别、孕母情况、营养、环境、疾病和药物。

3.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及评价

体重:

除身体中,生理性体重下降。

两岁前后体重增长的规律,估算小儿体重的公式。

响体重增长的因素,体重测量法。

身长:

出生身长,两岁前后身长增长的规律,估算小儿身长的公式。

上、下部量的意义各年龄的特点。

影响身长发育的因素,身长测量方法。

头围、胸围、腹围的发育和测量方法。

4.小儿神经生理发育规律:

着重于运动功能,语言思维和神经反射的发育。

一岁以下小儿逐月的发育,以岁以上小儿不同年龄的发育。

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和测量方法,体格生长的评价方法;

小儿骨骼发育特点。

1.填空:

(1)10个月小儿体重为kg,身长为cm,出牙颗。

(2)2岁小儿头围为cm,腕部骨化中心约个。

2.问答题

(1)生长发育应遵循哪些规律?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3)写出小儿体重及身高的计算公式。

第三章儿科护理技术

本章着重介绍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

头皮静脉输液法、温箱使用法、光照疗法、换血疗法。

1.头皮静脉输液法:

目的、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2.温箱使用法:

目的、准备、操作步骤、出温箱条件、注意事项。

3.光照疗法:

目的、准备、操作步骤。

4.换血疗法:

目的、换血指征、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换血后护理。

1.患儿出暖箱应具备哪些条件?

2.患儿进行光照治疗时应如何进行病情观察?

3.换血疗法适用于哪些患儿?

换血时应注意什么?

第四章儿童营养

营养对处在不断生长发育动态阶段的儿童来说十分重要。

它可以使摄入的膳食足够用于新组织的增生和旧组织的修复,产生能量,进行各项正常的生理活动。

由于小儿代谢旺盛,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相对较大,而自身消化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发生营养紊乱。

本章主要介绍热能与营养素的需要、小儿喂养与膳食安排、小儿营养状况的评价。

4学时

1.热能与营养素的需要:

热能的需要(分为基础代谢、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活动、生长、排泄五部分所需能量)、营养素的需要(包括产能营养素及非产能营养素)。

2.小儿喂养与膳食安排:

(1)婴儿喂养

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断奶时间、注意事项。

混合喂养:

补授法、代授法

人工喂养:

牛、羊乳及其它代乳品的成分、优缺点及其使用方法。

辅食添加:

目的、原则、时间、种类和循序。

(2)幼儿膳食

(3)儿童膳食

3.小儿营养状况的评价

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量、婴幼儿喂养方法、小儿营养状况的评价方法

1.小儿的能量需要分几部分?

各部分占总能量的百分数为多少?

2.各年龄段小儿所需总能量应如何计算?

3.母乳喂养的优点有哪些?

4.辅助食品添加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请写出5个月婴儿(出生体重为3500g)在人工喂养时所需鲜牛乳量的计算方法。

第五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本章重点介绍新生儿分类;

足月新生儿、早产儿特点及其护理措施;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等新生儿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以上各疾病的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10学时

1.新生儿分类

根据胎龄分类:

早产儿、足月儿及过期产儿。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低出生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及巨大儿。

根据出生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分类:

适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及大于胎龄儿。

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早期新生儿及晚期新生儿。

高危儿:

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特殊监护的新生儿。

2.正常足月儿、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特点:

外观特点、体温调节、呼吸、消化、循环、泌尿、血液、神经、免疫的特点。

足月儿和早产儿护理

3.生儿窒息:

病因:

产前、产时的原因,包括母亲、胎盘、胎儿三个方面及医源性原因等。

病理:

呼吸改变、各器官缺血缺氧改变及血液生化和代谢改变。

临床表现:

胎儿缺氧表现、新生儿缺氧表现、窒息程度的判定及并发症表现。

治疗要点:

预防及治疗孕母疾病、早期预测、及时复苏(按A、B、C、D、E步骤进行)、复苏后处理。

常见护理诊断: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体温过低、有感染的危险、恐惧

护理措施:

维持自主呼吸、保暖、预防感染、安慰家长。

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缺氧、缺血

轻度、中度、重度表现

支持疗法、控制惊厥、治疗脑水肿

潜在并发症、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加强监护、控制惊厥、早期康复干预。

5.新生儿颅内出血:

缺氧缺血、产伤、其他

常见症状(意识改变、眼症状、颅内压增高、呼吸改变、肌张力改变、瞳孔、其他)、常见几种类型颅内出血的特点(脑室管膜下及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脑膜下出血)

镇静、止惊,降低颅内压,止血,应用脑代谢激活剂,其他

潜在并发症,低效性呼吸形态,有窒息危险,体温调节无效

密切观察病情,降低颅内压;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呼吸形态;

保持体温稳定;

健康教育。

6.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新生儿黄疸分类:

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感染性、非感染性

治疗原则:

以治疗病因为主并迅速降低胆红素浓度,辅以支持疗法。

新生儿溶血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潜在并发症、知识缺乏

密切观察病情,预防胆红素脑病;

减轻心脑负担,防止心力衰竭;

健康教育

6.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寒冷、早产、感染、窒息

发病机制

低体温、硬肿、多器官功能损伤、病情分度。

复温、支持疗法、纠正器官功能紊乱、合理用药

护理评估:

从健康史、身体状况、心里社会状况三方面进行评估。

体温过低、皮肤完整性受损、有感染危险、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潜在并发症、知识缺乏

积极复温,消除硬肿;

保证热能供给;

预防感染;

密切观察病情;

新生儿分类;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等新生儿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1.名词解释:

新生儿、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正常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适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高危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HIE。

2.足月儿与早产儿外观有何特点?

3.简述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

4.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如何护理HIE患儿?

5.颅内出血患儿常见症状有哪些?

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是什么?

6.如何鉴别生理性黄疸及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有哪些?

7.新生儿溶血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8.如何护理新生儿黄疸患儿?

9.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常见的护理诊断有哪些?

其护理措施有哪些?

第六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营养障碍性疾病在小儿时期为常见病、多发病,本章主要介绍营养不良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其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VitD的来源和生理功能,VitD缺乏性佝偻病、Vit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其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1.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的病因:

长期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需要量增多、消耗量过大。

病理生理:

新陈代谢异常、各系统功能低下。

体重不增、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分度。

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物质;

祛除病因,治疗原发病;

控制继发感染;

促进消化和改善代谢功能;

治疗并发症。

健康史、身体状况、心理社会状况

常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护理问题:

营养失调、有感染的危险、潜在并发症、生长发育改变、知识缺乏。

护理目标

饮食管理、促进消化、改善食欲、预防感染、观察病情、促进生长发育、健康教育。

2.VitD缺乏性佝偻病

VitD的来源和生理功能

Vit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日光照射不足、VitD摄入不足、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生长过速、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分初期、激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各其表现不同。

治疗原则

营养失调、潜在并发症、有感染的危险、知识缺乏

定期户外活动、补充VitD、预防骨骼畸形、加强体格锻炼、预防感染、健康教育。

3.Vit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病因、发病机制

惊厥、手足搐搦、喉痉挛、体症

急救处理、钙剂治疗、VitD治疗

潜在并发症、有窒息的危险、营养失调

控制惊厥、喉痉挛;

防止窒息;

定期户外活动,补充VitD;

营养不良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VitD缺乏性佝偻病、Vit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1.引起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病因有哪些?

2.根据临床特征,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分几度?

各度有何特点?

3.如何评估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

4.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常见护理诊断有哪些?

5.如何护理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患儿?

6.VitD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7.Vit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有哪些?

8.简述Vit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的临床特征。

9.VitD缺乏性手足搐搦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10.病例分析

8个月男孩,因“睡眠不安,夜间出汗过多1月余”就诊。

查体发现:

发育营养中等,方颅,前囟2×

2cm大小,平坦;

出牙2颗;

轻度肋缘外翻,心肺听诊正常。

其余查体无异常发现。

请问

(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请为该患儿做出护理诊断。

(3)如何护理该患儿?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小儿消化系统尤其自己的解剖生理特点,易患消化不良及各种感染性疾病。

本章重点介绍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小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液体疗法的护理;

小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6学时

1.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口腔、食管、胃、肠、肝、胰腺、肠道细菌、健康小儿粪便。

2.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体液组成与成人相似、水的需要量大,易出现脱水、体液调节功能较差。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脱水、低钾血症、酸碱平衡紊乱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的常用溶液

小儿液体疗法的护理特点:

评估患儿、解释目的,合理安排24小时输液量,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密切观察病情,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3.小儿腹泻

易感因素、感染因素、非感染因素

临床表现

调整饮食、控制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腹泻、体液不足、体温过高、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潜在并发症、知识缺乏

护理目标:

患儿腹泻、呕吐次数逐渐减少至停止,大便性状正常;

患儿获得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脱水、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体重恢复正常,尿量正常;

患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患儿能保持皮肤的完整性,无红臀发生;

患儿不发生酸中毒、低血钾等并发症;

家长能说出婴儿腹泻的病因和易感因素、预防措施和喂养知识,能协助医护人员护理患儿。

控制腹泻,防止继续失水;

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维持皮肤完整性;

严密观察病情;

小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液体疗法的护理;

小儿腹泻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及其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1.简述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2.何谓等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

3.低钾血症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有哪些?

4.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5.简述ORS液的配制。

6.重型腹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7.简述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征。

7.何谓生理性腹泻?

8.简述小儿腹泻的静脉补液原则。

9.如何对腹泻患儿进行病情观察?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常见病,尤以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发病率高,由于各年龄时期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的不同,使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和护理方面各具特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熟悉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措施,掌握其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1.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生理特点、免疫特点。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多由病毒引起,也可继发细菌感染,存有一些诱发因素。

一般类型上感的表现,两种特殊类型的上感:

疱疹性咽峡炎、咽结合膜热

辅助检查

健康史、身体状况、心理社会状况。

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护理措施

3.支气管肺炎

分类:

病理分类、病因分类、病程分类、病情分类。

多分为细菌、病毒感染,另有支原体、真菌、原虫等。

炎症使呼吸膜增厚、下呼吸道阻塞,导致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表现为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支气管炎表现,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特点。

辅助检查:

病原学检查、外周血检查、胸部X线检查。

控制感染、对症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防治并发症

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体温过高、潜在并发症

患儿气促、紫绀消失,呼吸平稳;

患儿能及时清除痰液,呼吸道通畅;

患儿体温恢复正常;

患儿住院期间不发生并发症或发生时能被及时发现,得到及时处理。

改善呼吸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畅;

降低体温;

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1.如何护理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2.简述肺炎的分类。

3.简述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

4.简述肺炎伴发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5.病例分析题

6月,女孩。

因“咳嗽3天,加重伴发热、喘憋1天”收入院。

查体:

T38.7℃,P182次/分,R65次/分。

呼吸急促,口周微绀;

双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细小水泡音;

心率182次/分,心律规整,心音低,未闻及杂音;

腹软,肝脏右肋下2cm,质地软。

其余无异常。

(1)写出该患儿的诊断。

(2)写出该患儿可能出现的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第九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本章主要介绍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及其分类;

临床常见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

1.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心脏胚胎发育。

胎儿血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

正常各年龄小儿心脏、心率、血压的特点。

2.先天性心脏病

概述

临床常见的几型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

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供给充足营养;

注意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

心理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及其分类;

1.简述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2.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3.何谓艾森曼格综合征?

4.法洛四联症有何临床表现?

5.如何护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第十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了解急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熟悉其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掌握其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1.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解剖特点: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

生理特点

小儿排尿及尿液特

2.肾小球肾炎

A组ß

-溶血性链球菌的某些致肾炎菌株,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

发病机理

典型表现:

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

严重表现:

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

非典型表现:

无症状病例、肾外症状性肾炎、具肾病表现的急性肾炎

控制链球菌感染和清除病灶、对症治疗

体液过多、活动无耐力、潜在并发症、知识缺乏

患儿尿量增加、水肿消退;

患儿肉眼血尿消失,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

患儿无高血压脑病、严重循环充血及肾功能衰竭等情况发生或发生时得到及时发现与处理;

患儿及家长了解限制活动的意义及饮食调整方法,配合治疗及护理。

休息、利尿、控制水盐摄入;

观察健康教育;

病情变化。

3.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病因、发病机理

单纯性肾病;

肾炎性肾病;

并发症

一般治疗、利尿、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

体液过多、营养失调、有感染的危险、潜在并发症、焦虑

适当休息;

调整饮食、减轻水肿;

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急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

1.名词解释:

少尿,无尿,单纯性肾病综合征,肾炎性肾病综合症。

2.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3.如何护理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

4.肾病综合症易并发哪些疾病?

为什么?

5.如何判断激素治疗的疗效?

6.病例分析题:

XXX,男,4岁,因“面及全身浮肿1周”收入院。

T36.4℃,P130次/分,R30次/分,Bp85/57mmHg。

轻度贫血貌,面及全身皮肤中度水肿;

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30次/分,律规整,心音有力;

腹部彭隆,无压痛,肝脾不大,腹水征(+);

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

阴囊水肿明显。

(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若想确诊还需做那些辅助检查?

(3)写出该患儿常见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

(4)针对该患儿应制定哪些护理措施?

第十一章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本章内容概述: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

掌握贫血的定义,熟悉贫血的分度及分类;

熟悉营养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