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语义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7000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汇语义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词汇语义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词汇语义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词汇语义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词汇语义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词汇语义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

《词汇语义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汇语义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词汇语义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探讨Word文件下载.docx

人们在桥两旁各忙各的,世代相传,分别发展出一套不同的习俗风尚以及语言文化来[1J。

翻译的这座桥正是要跨越两端之间的崇山峻岭,湍急河流。

在实际翻译中这些障碍有的来自语言的形式、结构,更多则的来自语言所孕育、涵括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

所以翻译之难在于文化的差异。

而在所有语言要素中,与文化关系最为密切,最直接的是词汇。

词汇是体现文化的最小也是最有效的单位。

有些词汇反映的概念在一种文化中是不言而喻的,在另一种文化里却是很难理解的;

看似对等的语言形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其涵义却不同。

因而文学翻译者必须在具备语言知识的基础上还是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

如此才能充分将深层次的词汇语义表达出来。

一、文化词汇——差异的集中体现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语言中,词汇和语义最能充分、生动地反映出生活的各个侧面。

词汇可分为一般词汇与文化词汇,一般词汇几乎不包含任何文化伴随意义,比如“太阳”、“沙发”等。

文化词汇指在某一特定文化中带有一定文化伴随意义的词汇,比如“牛”、“雅皮士”等。

词汇意义通常作“指示意义”(denotation及“隐含意义”(connotation的区分。

在词义中最主要的是概念意义或理性意义和内涵意义。

理性意义,即概念意义就是一般辞典中对词的释义;

内涵意义是附加在理性意义上的一部分指物语义成份,是理性意义的外围或延伸。

Leech认为内涵意义是附带的,不稳定的,不是意义的基本组成部分,经常随着文化、历史时期和个人经历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理性意义则相对稳定[2](P17-1”。

这说明词汇的内涵意义映射了自身文化演变的过程,同时反映人们在价值观念、民族文化特征上的差异。

因而要将词汇翻译到位必须正确选择理性意义,还要试图把某些词的内涵意义尽量地表达出来,以达到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的真正沟通。

1.内涵纵向演变导致的差异

内涵意义随着历史、文化的演变而改变是各种语言中的共同现象。

这是文化动态性特征的一种体现。

改变是人类存在的一大特征,为了能够更快地适应任何环境,人们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衣着、饮食以及价值观念等以自身生存的环境。

高一虹女士曾对“同志”与“个人主义”这两个词义的评价

收稿日期:

2001一03—20

作者简介:

王征(1973~,男,江苏苏州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

 万方数据

第3期王征严轶伦:

词汇语义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探讨57

作过调查,结果是:

母语是英语的被试对“comrade”一词的贬义评价高于母语是汉语的被试对“同志”的贬义评价,而在母语是汉语的人群中对“同志”的贬义评价1991年则大大高于1988年的调查。

这向我们说明了某些词义在中国社会的逐渐改变【3HPl”。

在英语中此类现象也层出不穷。

例如“swap”一词原指“物物交换”(bartersystem,但在七十年代出现的青少年离家出走,过集体“群居”生活的现象中,“swap”演变为集体“换妻”的意义;

随着美国毒品的泛滥,大量的一般概念词汇附带了毒品文化的烙印。

“IloveMaryJane.”中的“玛莉・珍妮”成了“mari—juana”(大麻的代名词;

计量单位“crack”(夸克成了一种掺杂了大量杂质,尤其是杀虫剂的海洛因。

面对这一现象,译者不仅要掌握这些词汇的原始意义,还必须了解它们的时代意义。

2.理性意义的横向差异

有些词汇是我们通常说的带有附加色彩,蕴含丰富文化联想的词汇。

它们在各自的文化中都带有特定并相对固定的意义。

在说者、听者的文化知识基础上,这些词汇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人们某种特定的感受。

因而要完全接受一个词所承载的全部语言信息量,译者必须了解联想意义在原语言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中的差别。

译者面对一个语言符号的形式就意味着面对其内涵,包括褒或贬的感情意义。

这种中西文化的横向差异可分为三种:

词义相反,词义部分雷同部分相异,词义在某一文化中缺失。

对于翻译而言,如果译者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底,前两种情况,即非等同词和部分等同词比较好处理。

比如“owI”和“猫头鹰”在英语和汉语中都含有不吉利、死亡的联想意义。

而在俄语中却与汉语截然相反,猫头鹰是智慧的象征。

“松”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与“气节”,而“pine”则没有此涵义。

而第三种情况则甚为复杂。

像中文中的“走资派”、“双向选择”,英文中的“punk”,“woodstockgene卜ation”都是各自文化中特有的词汇,也是在目的语文化中的词汇缺项。

这是最需要译者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的语言现象,在可译性上始终有争论。

二、词义文化差异的不可译观点

早在1986年,奈达就指出“翻译就是翻译意义”;

“翻译的目标是‘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

他认为为了尽可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逐字逐句翻译出的语言形式必须有所改变。

然而面对不同语言的词义文化差异,这种翻译理论在实践层面上存在诸多的困难,因此很多人提出翻译的“不可译”理论。

这种“不可译”是在“等值”概念的指导下所预设的某一类翻译的不存在性。

我们无法像拼装机器一样在另一个语言系统中重新“拼装”原作,词汇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是难以克服的障碍。

最被人们认为不可译的现象是词义空缺(1exi—calgap。

它的原因有三类:

①由于生活经验的差异而引起的不可译;

③由于人们世界观的不同而引起的不可译;

③由于语言、文化本身的原因而引起的不可译[4]。

比如中文的“民族气节”很难以英语来表达,即使我们翻译成“nationalspirit”也无法展示“气节”的全部内涵,如果采用音译则意义、味道尽失。

还有上文所提的“同志”一词,根据高一虹的调查,它在汉语和其他语言中有着特殊社会文化涵义。

“同志”是褒义词,英文中相对的“comrade”则是贬义词。

“同志”令人联想的是“平等”、“友爱”和“春天”。

而在英语的文化中,comrade的联想意义却是“专制主义”和“危险的前苏联间谍”。

英语中的某些词也具有此性质。

“propaganda”是大家都很熟悉的词,大家也清楚它在英文中有明显的贬义,但是中文的对应词“宣传”却是个褒义词,或者至少是个中性词语。

如果把“communistpropaganda”译为“共产主义宣传工作”或“共产主义的宣传说教”,就不能全面地真实反映其内涵与感情色彩。

再如“daffodil”一词,它的中文对等词“黄水仙”对中国人来说很熟悉,但仅仅是一种冬天开花有淡淡香味的块茎植物。

而“daffodil”在英国人的心目中却代表着春天,代表着快乐。

因此直接的翻译根本无法体现原文、原词的真正内涵。

那么具有文化差异的词汇就无法翻译或无法成功地翻译以达到交流的作用了吗?

三、从“不可译”到“再创造"

尽管词义的文化差异成为翻译可能性的一大障碍,很多学者仍然承认一定的可译性,理由是“人互相之间存在着不同”,但“一切人类语言都具有同等的表达能力”。

文化、语言共性的存在决定了一定可译性的存在。

在此基础上,有些翻译工作者放弃了“等值”概念,因为“等值”概念仍然希望通过一定的手法来“还原”原作品,而这种复制只能导致形式与语言的二元对立。

由此有学者提出文学翻译的再创造。

他们认为∞再创造不同于单纯的“创造”,翻译家的创造与作者相比是有限的。

再创造是整个翻译的流动整体中的一个环节,这是指以原文本为依据,“再创造”一部意义相当的作品来。

可以这么

 万方数据

5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

说,文学翻译家应是学者加作家的结合体。

同样,词汇语义的再创造应结合原作的整体,即它所建立的文化语境,把它放到翻译的大概念中去考虑,以求得完满统一。

这样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因“再创造”概念的整体性而得到化解[s]。

四、词义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解决涂径

翻译是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方式,它之所以不像许多人所想象的那么容易,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并受文化的制约。

翻译中的再创造只是翻译理论中的一种观念,如何再创造必须落实到具体翻译实践的具体方法上。

笔者认为再创造的关键在于对词义的文化差异的理解与超越。

只有真正理解词义在不同文化中的文化伴随意义,感情色彩以及文化历史内涵,翻译时才能有所把握,采取音译、字译、意译、自由翻译以及一些补偿手段填补词义空白等各种翻译常用的手法,或者结合使用上述各种手法以译出相关的意义,联想意义,和象征意义。

然而无论使用何种翻译手段,翻译的成品毫无疑问反映了译者的价值取向。

不同的价值取向在相同的理解程度上会导致不同的超越文化差异的结果。

自然在读者身上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我们仍以“同志”为例,为了避免中文中的褒义色彩转为英文中的贬义,翻译时可以采取比较灵活的手法。

如果是“某某同志”,便翻成Mr.或Miss;

如果“……是个好同志”则可翻成“agoodfellow/guy”。

这样既避免了感情色彩的改变又符合了英文的表达习惯。

其实“同志”一词的词义在中国社会已发生改变,与十年前相比它的褒义色彩已减弱,有些人联想到“老正经”、“拘谨”或“过分严肃”。

而在某些语境中“同志”的翻译则需要包含这层含义。

这是翻译面临的又一难点,即在认识词义的文化差异的同时还要注意语义系统演变过程。

因为任何一个文化发展过程都同时具有新观念的输入和传统观念的

重构这两个方面。

另一个是前面提到的“crack”,如果查字典,它只有音译的“夸克”,表示一种计量单位。

当它表示杂质毒品,我们也可以采用音译加注释,但如果仍然译为“夸克”就不符合它的毒品文化特征,端木义万教授和笔者探讨时曾把它译为“垮克”,意在影射毒品击垮人的物质、精神等一切的能力。

也许这是一种较为恰当的翻译方式。

要超越词义的文化差异,必须理解静态的差异,还要洞悉差异的动态发展过程。

不断了解词汇的新涵义,不断进行动态的语义对比研究才有可能在翻译中超越这种差异达到再创造的境界。

似乎香港人对词汇翻译的处理方法最为简单。

由于近似于双语社会,很多英语词汇直接音译过来不加任何注释。

例如常用词“party”他们一概用“派对”来打发,很多人以为它等于“开舞会”。

大陆人通常翻译成或理解成“晚会”、“集会”。

理解到这一层次,“party”的文化内涵还未被全部领会。

“party”可以是大宴亲朋,也可以是三五知己小聚,可能有跳舞的节目,也可能没有。

中文中没有直接对应且涵括它所有意义的词。

因为鸡尾酒会、茶会、冷餐会、晚会、舞会的活动形式皆来自于西方,人们可能听过这些名词,但未参加过也无法区分,因而翻译时便一概而论,成了“晚会”或“舞会”。

这说明单纯的音译不可取,因为常常会产生误解。

译者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甚少会成为成功翻译的拦路虎。

参考文献:

[1]金圣华.桥畔译谈[A].翻译散论八十篇[c].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

[2]LeechG.semantics[M].London:

PenguinBooks,1981.[3]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谭载喜.翻译中的语义对比浅析[M].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论文集[c].j£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5]袁筱一.“不可译”与“再创造”[J].中国翻译,1997,(4.

FurtherProbeintotheCulturalDifferenceofLexicalSemantemeinTranslation

WANGZhen91YANY订un2

(1.SchoozofH乇‘manities&

SocinzSciences,NanjingUn沁ersityofAero扎duticsa住dAstronautics,NQ哟ing,Jinngst‘21Q016

2.Forei

gtlLatlguageDepartment,Na,幻;

ngUniuersi‘,ofscience鼍LTech,Iolog,,N‘mjing210Q941

Abstract:

TranslationisthecommunicationbetweentwoculturesasweUastwolanguages.Culturaldif—ferencehasIongbeenthebIockadeoftranslationandwordsarethe“nguisticeIementthatcanmostlyre—flecttheculturalrelation.Thisessayattemptstofindoutanappropriatewaytotacklethisproblem.Keywords:

I。

exicalsemanteme;

lexicalgap;

untranslatable;

re—creation

作者:

王征,严轶伦,WANGZheng,YANYilun

作者单位:

王征,WANGZheng(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16,严轶伦,YANYilun(南京理工大学,外语系,江苏,南京,210094

刊名:

英文刊名:

JOURNALOF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

ASTRONAUTICS(SOCIALSCIENCES年,卷(期:

2001,3(3

被引用次数:

1次

参考文献(5条

1.金圣华桥畔译谈1997

2.LeechGSemantics1981

3.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2000

4.谭载喜翻译中的语义对比浅析1985

5.袁筱一"

不可译"

与"

再创造"

1997(04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王宇英汉烹饪词汇语义对比研究—兼谈英汉饮食文化差异-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4(2

从对英汉烹饪词汇的语义进行的对比研究发现,总体上汉语的词化程度高于英语.这种差别可从历史和饮食文化两方面追溯原因.了解两种语言在烹饪词汇上的共性和特性,将有助于以两种语言作为外语的教学、英汉互译和词典编纂.

2.学位论文罗姣试论俄语词汇-语义体系中的隐喻2003

该文研究隐喻在俄语词汇-语义体系中的功能和规律性.在语言学中,通常将隐喻分为文学作品隐喻、始源型隐喻和语言型隐喻.前者指修辞现象,而后两者则属语义学和词汇学的研究范畴,该文将语言型隐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隐喻,人们可以用已有的词语来谈论新的、尚未有名称的事物,或是更加形象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其次,隐喻性转移是词义演变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词义演变的手段,隐喻的特点和规律性表现在:

第一,隐喻化,即新词义产生的过程,建立在相似性联想基础之上,包括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隐喻意义的产生是基础概念和辅助概念以及二者各自的特征互相作用的结果.第二,根据隐喻转义与基本意义之间语义联系的不同,隐喻可以分为三个基本语义类型:

有理据型、心理通感型和联想型.第三,隐喻性转移不是杂乱无章的,根据隐喻双重所指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它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由一个语义域转向另一个语义域,其总的特点是由简单喻复杂,由具体喻抽象,由可感知的喻不可感知的.论文最后粗略探讨了俄汉语中隐喻的异同.其相同之处源于人类对世界的共同体验,主要表现在对喻体的选择、隐喻性转移的共同规律性.同时,强烈的民族文化差异也导致了两种语言中隐喻词汇的不同.对汉语和俄语中的隐喻作系统比较,揭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使俄语学习者避免许多母语负迁移现象,在跨文化的交流中避免由于民族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文化休克.

3.期刊论文关孜慧文化差异与词汇语义翻译的理解-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23(3

本文通过实例揭示了词汇、语义、汉英双语在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论述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4.期刊论文曹刿生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翻译中词义的确立-科技资讯2006,"

"

(9

本文从汉英词汇语义现象出发,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英汉语言词汇的偶合、并行、空缺等方面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比较.特别是从词汇的翻译意义出发,探讨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便在翻译中找到正确的方法,有助于外语教学和文化交际.

5.学位论文侯雪菲从英汉烹饪词汇语义差异看中式菜名英译2009

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饮食文化的交流是最直接的,也是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

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吸引了无数外国人的目光,菜肴的命名则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一种直接体现。

做到既能准确的翻译中式菜名,同时也能传达出中国文化,势必会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有着重要意义。

虽然一些语言工作者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研究,但是远远不够,特别是英汉烹饪词汇语义差异对中式菜名英译影响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本文主要研究英汉烹饪词汇语义差异以及中式菜名英译。

作者从分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入手,对英汉烹饪词汇按烹饪技法进行分类并分别研究每个语义场下各个义位的具体语义差异。

然后对中式菜名按命名进行分类,分析了适用于指导中式菜名英译的翻译理论,同时根据菜名的特点提出了主要的翻译方法:

直译、意译、加注解等。

作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引起对英汉烹饪词汇语义差异及中式菜名的英译的重视,从而更好的传播中国饮食文化。

6.期刊论文祁伟.Qiwei从社交称谓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5

称谓语足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语言学问题,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社交称谓也称社会称谓,它是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社交称谓语存在着种种差异.我们应了解和熟悉社交语境中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尤其是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词汇语义及它们的内涵意义,对掌握外语大有裨益,也有助于中国和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

7.期刊论文祁伟.QIWei从社交称谓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

称谓语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语言学问题,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它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社交称谓也称社会称谓,它是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中英社交称谓语存在着种种差异.我们应该了解和熟悉社交语境中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尤其是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词汇语义及它们的内涵意义,对我们掌握好外语大有裨益,也有助于中国和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

8.学位论文陈一萍大学生过渡语语义能力的研究2008

过渡语研究在二语习得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已经有了系统的过渡语语音学、过渡语语法学以及过渡语语用学,而相关的过渡语语义方面的研究却很少。

而在语义学里,语义能力的相关理论也不是很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Katz和Fodor(1963把语义能力定义为四种能力,即判定每个句子的意义的数目的能力;

判定每个意义的内容的能力;

检测句子的语义不规则性的能力以及感知句子之间同义转译关系的能力。

林懿、司联合(2005把语义能力分为词汇语义能力和句子语义能力两个模块。

词汇语义能力又包括六个亚模块,它们是词汇意义和句法意义,意义关系,系统意义和

指称意义,语义特征,意义种类以及意义搭配模块。

句子语义能力也包括五个亚模块,确定句子意义的数目,确定句子的每个意义的内容,辨别句义的不确定性,句子意义关系和感知句子之间同义转译关系。

笔者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来探讨大学生的过渡语语义能力的水平,以及语言能力与语义能力是否有相关性等。

本文采用马艳芳(2006的语义能力的调查问卷,该问卷采用林懿、司联合的观点,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与导师合作建立了语义能力的理论框架,包括上面提到的所有项目,每个项目中又有不同的子项目,对于这些子项目给出相应的问题。

由于问题的难度不一样,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修改每部分问题的分值,力求逼近学生的实际语义能力。

从上面的描述性表看出,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语义能力水平普遍不是很高,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语义能力水平比较低;

英语专业学生的语义能力不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而非英语专业的大一学生的语义能力要高于大三的;

重点本科学生的语义能力和民办本科学生的语义能力有显著差异。

另外比较非英语专业文理科学生的过渡语语义能力的表显示,大一的P值为0.000,T值为4.448,说明大一文理科学生的语义能力水平有显著的差异。

而大三的P值为0.292,T值为1.061,说明大三文理科学生的语义能力水平没有明显的差别。

从相关性的分析来看,从整体情况来说,语义能力和语言能力成正比。

P值为0.000,r值为0.647**,说明语义能力和语言能力有相关性的。

文化因素与语言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差异也是导致中国学生英语语义理解偏差的原因之一。

因此,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结合文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学生语义能力水平也有帮助。

在英语课上老师应该适当加入文化知识的教学,尤其是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课上,而英语专业的一般会专门开设英美国家概况等课程,因此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的了解会比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了解多些。

此外,语境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笔者相信本研究对大学生的过渡语的语义能力这项研究会对英语学习和教学有所裨益。

9.期刊论文戴清娥.杨成虎.DAIQing-e.YANGCheng-hu从文化角度比较《红楼梦》饮食名称的翻译-宁波大学学

报(人文科学版2009,22(3

文章以杨宪益和Hawkes的两个<

红楼梦>

英译本为依据,从文化差异的视角出发,对小说中一些典型的饮食名称如六安茶、老君眉、奶子糖梗米粥、饺子、莲叶羹、茄鲞等的翻译进行了比较与分析.认为,由于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存在差异,词汇语义必然打上文化烙印,隐含不同文化内涵,所以语言翻译必须是建构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的信息交流.

10.期刊论文蔡媛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文化差异-现代企业教育2009,"

(14

在跨文化交往中,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容易产生误解甚至造成交际失败.本文试从英汉文化的词汇语义、社会准则、人际关系、价值观念、形体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