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内部审核物流部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6531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9内部审核物流部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ISO9内部审核物流部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ISO9内部审核物流部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ISO9内部审核物流部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ISO9内部审核物流部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SO9内部审核物流部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ISO9内部审核物流部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9内部审核物流部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SO9内部审核物流部检查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质量目标应:

a)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b)可测量;

c)可考虑适用的要求,

d)与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以及增强顾客满意有关;

e)得到监视;

f)得到沟通;

g)适当时进行更新。

组织应保持质量目标的文件化信息。

●组织是否设定了质量目标和指标

●设定目标指标时应考虑的一些方面(可测量,与质量方针一致)

●目标、指标是否得到落实?

●质量目标、指标是否定期评审、修订?

●目标、指标是如何确定的?

●是否经领导批准?

●是否形成文件并受控下发?

●有关职能和层次是否均有相应的目标、指标?

●目标是否具体、指标是否量化?

●是否设置了可测参数?

●是否明确了执行部门和负责人?

●是否已向有关人员传达?

●有关人员是否清楚?

●是否规定了目标指标的实施的期限和监测的频次?

6.2.2策划如何实现质量目标时,组织应确定:

a)采取的措施;

b)需要的资源;

c)由谁负责;

d)何时完成;

e)如何评价结果。

●组织是否制定了质量目标管理方案?

●质量目标管理方案的内容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方案是如何监督实施的?

●方案能否保证目标、指标的实现?

●方案是否及时修订?

●有无各相关部门和岗位的实施计划

●方案是如何制定的?

●是否所有的目标、指标都有相应的方案?

●方案是否经过充分论证和批准?

●是否明确了责任人?

●是否明确了实现目标、指标的措施、方法?

●是否明确了时间要求?

●由谁负责方案实施的监督?

●如何验证方案实施的效果?

●如果方案在实施中发生偏差如何解决(由谁提出纠正和预防等)

●是否存在一个评审方案的过程?

●计划是否分年度?

●计划是否经批准?

 

7.4沟通

组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包括:

a)沟通的内容;

b)沟通的时机;

c)沟通的对象;

d)如何沟通;

e)谁负责沟通。

●检查是否制定了文件化信息对沟通进行了规定。

文件是否明确了沟通的内容;

沟通的时机;

沟通的对象;

如何沟通;

谁负责沟通。

●检查是否保留了沟通的记录。

●是否制定了文件化信息对沟通进行了规定?

谁负责沟通?

●有沟通的记录吗?

7.5文件化信息

7.5.2编制和更新

在编制和更新文件时,组织应确保适当的:

a)标识和说明(例如:

标题、日期、作者、文件编号等);

b)格式(例如:

语言、软件版本、图示)和媒介(例如:

纸质、电子);

c)评审和批准以确保适宜性和充分性。

●文件编写的质量要求

●文件管理的具体工作是否到位

●文件是否有固定的保管场所和保管方法?

●是否规定重点岗位都应得到现行有效文件?

●能否防止文件误用?

●所有文件是否字迹清楚?

●所有文件标识是否明确?

●所有文件是否均注明制定或修订日期?

●文件的标识、分类、归档、保存、发放、回收、更新、处置等是否有具体规定,执行情况如何?

8.2产品和服务要求

8.2.1顾客沟通

与顾客沟通应包括:

a)提供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信息;

b)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更改;

c)获取顾客关于产品和服务的反馈,包括顾客抱怨;

d)顾客财产的处理或控制;

e)相关时,制定应急措施的特定要求。

●检查如何获得客户信息,如与产品、服务的要求。

●检查合同、订单的处理。

合同、订单的更改处理。

●检查客户投诉的处理。

●检查是否存在客户财产,如何保护客户财产。

●检查是否有客户财产的应急措施。

●通过什么渠道获得客户信息,如与产品、服务的要求。

●如何进行合同、订单的处理?

如何进行合同、订单的更改处理?

●是否有客户投诉?

如何处理?

●是否存在客户财产?

如何保护客户财产?

●是否有客户财产的应急措施?

8.2.2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在确定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时,组织应确保:

a)产品和服务要求得到确定,包括:

1)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2)组织认为必要的要求。

b)组织能够满足其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声称要求。

●检查如何确定与产品、服务有关的要求。

●检查是否有符合标准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如何确定与产品、服务有关的要求?

●是否有符合标准的要求?

8.2.3与产品和服务有关要求的评审

8.2.3.1组织应确保其有能力满足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组织应在向顾客承诺提供产品和服务之前实施评审,包括:

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组织规定的要求;

d)适用于产品和服务的法律法规要求;

e)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

组织应确保与以前规定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要求已得到解决。

顾客没有提供其要求的文件化信息说明时,组织应在接受前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

8.2.3.2适用时,组织应保留以下方面的文件化信息:

a)评审结果;

b)产品和服务的任何新要求。

8.2.4产品和服务要求的变更

若产品和服务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的文件化信息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

●检查是否在向客户提供承诺前对产品、服务要求进行了评审?

●检查是否有文件化信息,在接受前对产品、服务要求进行确认;

参与评审或确认的部门是否包括销售、设计、采购、生产等。

●检查是否保留文件化信息;

内容包括:

评审结果;

产品、服务的任何性要求;

相关部门的确认等。

●检查发生合同、订单要求变更,如何确保相关人员知道的沟通渠道或流程是什么。

●是否在向客户提供承诺前对产品、服务要求进行了评审?

●是否有文件化信息,在接受前对产品、服务要求进行确认?

●是否保留文件化信息?

●发生合同、订单要求变更,如何确保相关人员知道的沟通渠道是什么?

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4.1总则

组织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

当以下情况时,组织应确定要应用的对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a)外部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纳入组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中;

b)由外部供方代表组织直接提供给顾客的产品和服务;

c)组织决定将过程或职能外包,由外部供方提供的过程或过程的一部分。

组织应根据外部供方按照规定的要求提供过程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确定和应用外部供方的评价、选择、绩效监视和重新评价的准则。

组织应保持这些活动和由评价引起的必要措施的文件化信息。

●检查如何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符合规定或标准的要求。

●检查是否制定文件化信息,控制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外部供方。

●检查是否对外部供方进行了评价;

是否建立了“合格外部供方名录”;

合格外部供方是否经过了批准。

●检查对外部供方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是否予以保持。

●对外部供方是否有评价的流程和要求的文件化信息?

●对外部供方是否有评价的流程和要求是什么?

●外部供方包括外包方、运输方等过程、服务的外部合作方吗?

●评价记录是否保留?

8.4.2控制类型和程度

组织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稳定地向顾客交付符合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没有不利影响。

组织应:

a)确保将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其质量管理体系控制范围内;

b)确定拟对外部供方及其形成的输出实施的控制;

c)考虑:

1)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持续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潜在影响;

2)外部供方实施的控制的有效性。

d)确定必要的验证或其他活动,以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

●检查通过什么方法进行确认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是符合要求的。

●检查组织确定并哪些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是否留下记录。

●是否存在在外部供方处的验证。

●是否对所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原辅材料等进行了检验?

●是否对外部提供的过程、服务进行确认?

●是否保留检验、确认的记录?

8.4.3外部供方信息

在与外部供方沟通前,组织应确保要求的充分性。

组织应与外部供方沟通其以下方面的要求:

a)将要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

b)对下列内容的批准:

1)产品和服务;

2)方法、过程和设备;

3)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c)能力,包含所要求的人员资格;

d)外部供方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

e)组织实施的对外部供方绩效的控制和监视;

f)组织或其顾客拟在外部供方现场实施的验证或确认活动。

●检查采购信息是否表述了拟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

适当时是否包括了标准要求的内容。

●检查如何确保规定的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要求是充分的和适宜的。

●采购信息是否表述了拟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

●采购信息是否包括了标准要求的内容?

●如何确保规定的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要求是充分的和适宜的?

8.5.3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

组织应爱护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

组织应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和服务的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

若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丢失、损坏或发现其他不适合使用的情况时,组织应报告顾客或外部供方,并保持有关已发生状况的文件化信息。

注:

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可以包括材料、组件、工具和设备、顾客的场所、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

●检查有无顾客财产,包括客户的知识产权、个人信息等。

●检查是否建立文件化信息,对顾客财产进行控制及发生问题的应急预案。

●检查是否按照要求对顾客财产进行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

●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时,是否向顾客进行报告。

●检查是否保留记录。

●公司存在顾客财产吗?

●公司建立了文件化信息,对顾客财产控制提出规定了吗?

●公司如何执行规定的?

●有相关记录吗?

8.5.5交付后活动

组织应满足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在确定所需的交付后活动的程度时,组织应考虑:

a)法律法规要求;

b)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潜在不期望的后果;

c)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用途和预期寿命;

d)顾客要求;

e)顾客反馈。

交付后活动可包括诸如担保条件下的措施、合同规定的维护服务、附加服务如回收或最终处置。

●检查产品、服务是否存在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检查是否满足这些要求。

●产品、服务是否存在交付后活动的要求有哪些?

●这些要求被满足了吗?

8.5.6变更的控制

组织应对生产或服务提供的变更进行评审和必要的控制,以确保与要求的持续符合性。

组织应保持描述变更的评审结果、有权变更的人员以及评审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文件化信息。

●检查是否制定文件化信息,规定变更的评审结果、有权变更的人员以及评审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

●检查是否在执行,是否保留记录。

●是否规定了变更的有关流程?

●是否按照规定的流程执行?

9.1.2顾客满意

组织应监视顾客对其要求和期望得到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组织应确定获取、监视和评审该信息的方法。

监视顾客感受的示例可以包括顾客调查、顾客对已交付产品或服务的反馈、顾客交流会议、市场占有率分析、赞扬、索赔担保和经销商报告。

●检查是否对顾客满意度进行测量,所用的方法是否能够反映顾客真实的感受。

●是否定期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

●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的?

●能够反应顾客真实的感受吗?

9.1.3分析和评价

组织应分析、评价来自监视和测量的适当数据和信息。

应将分析结果用于评价:

a)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b)顾客满意程度;

c)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

d)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e)所采取的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的有效性;

f)外部供方的绩效;

g)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

分析数据的方法可以包括统计技术。

●检查是否确定、收集和分析了哪些数据以证实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检查是否寻找改进体系有效性的机会。

●确定、收集和分析了哪些数据以证实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是否寻找改进体系有效性的机会?

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0.2.1发生不合格(包括来自投诉的不合格)时,组织应:

a)做出响应,适用时:

1)采取措施控制和纠正不合格;

2)处置产生的后果;

b)通过下列活动,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措施,以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避免其再次发生或者在其他场合发生:

1)评审和分析不合格;

2)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3)确定是否存在或可能潜在发生类似的不合格;

c)实施所需的措施;

d)评审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e)必要时,更新在策划期间确定的风险和机会;

f)必要时,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变更。

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的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10.2.2组织应保持文件化信息作为以下方面的证据:

a)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

b)纠正措施的结果。

●检查组织是否建立了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文件化信息。

●检查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是否得到实施。

●检查组织是否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信息进行必要的更改。

●检查伴随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的文件化信息更改和信息交流。

●检查更改后的文件执行情况及记录。

●是否包含对不符合的原因进行调查的内容?

●是否明确要求须针对不符合的原因采取防止再发生的纠正措施?

●是否明确规定调查和采取纠正措施的职责权限?

●在日常监督和内审时是否发现了不符合?

●对已经发现的和潜在的不符合是否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何?

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纠正措施的上述效果如何?

能否防止不符合的再发生?

●对潜在的不符合风险是否进行了原因调查?

是否采取了风险控制措施?

●措施是否与该问题的严重性和伴随的质量影响相适应?

●所有措施是否完成?

是否生效?

有无记录?

●文件化信息中有无关于纠正预防措施涉及文件更改的规定?

●是否按规定对相关文件化信息进行更改?

●更改后的文件是否得到实施?

有否记录?

10.3持续改进

组织应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组织应考虑分析和评价的输出,以及管理评审的输出,以确定是否有成为持续改进部分的需求或机会。

●检查是否有持续改进的证据。

●检查管理评审输出是否提出改进的需求。

●是否有持续改进的证据?

●管理评审输出是否提出改进的需求?

●改进是否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