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国际商务考研重要知识点大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5676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国际商务考研重要知识点大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复旦国际商务考研重要知识点大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复旦国际商务考研重要知识点大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复旦国际商务考研重要知识点大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复旦国际商务考研重要知识点大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旦国际商务考研重要知识点大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复旦国际商务考研重要知识点大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国际商务考研重要知识点大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旦国际商务考研重要知识点大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俄林则在他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中,假定各个国家在生产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一样的,因而排除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4.1水平型国际分工:

是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表现为工业部门之间或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

4.2垂直型国际分工:

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它们之间表现为工业与农业、矿业之间的分工。

4.3混合型国际分工:

是把垂直型和水平型混合起来,表现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垂直型,对发达国家-水平型。

4.4对外贸易依存度:

也叫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二、保护贸易政策:

1.重商主义:

保护贸易/货币即财富/贸易顺差/零和博弈

16~17世纪

代表人:

早期“货币差额论”威廉•斯塔福-少买/贮藏货币;

晚期“贸易差额论”托马斯•孟;

多卖-贸易顺差

晚期重商主义执行的奖出限入与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A.允许奢侈品的进口 B.课征保护关税,限制国外商品的进口 C.征收出口产品附加税 D.扶植出口 E.发展航运

BDE

2。

幼稚工业保护政策:

18~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美国、德国等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保护贸易政策

主要代表:

汉密尔顿(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最早提出者)和李斯特

保护幼稚产业的贸易政策理论:

(一)国民经济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把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

(二)保护的对象与时间:

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保护的对象及条件是:

一是农业不需保护,只有那些刚从农业阶段跃进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时日尚远,才适宜于保护;

二是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

三是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竞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30年为最长期限。

(三)保护幼稚产业的主要手段:

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产业,以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的方式鼓励复杂机器的进口。

3.超保护贸易政策/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

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垄断时期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保护贸易政策

主要内容:

对进出口贸易实行许可证制及外汇管制;

对进出口商品规定进口限额,征收高额关税或禁止进口;

对出口商品予以补贴或关税减免。

产生原因:

1.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

2.国际经济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

3.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化,使超保护贸易政策发展到空前的规模。

在大危机以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提高了关税,实行外汇限制、数量限制;

同时,国家积极干预外贸,鼓励出口。

新重商主义盛行。

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贸易保护主义相比,超保护贸易主义有以下特点:

:

(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

超保护贸易不仅保护幼稚工业,更多地保护国内发达的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

(2)保护的目的变了。

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3)保护转入进攻性。

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扩张。

(4)不是保护一般工业资产阶级利益,而是保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5)保护措施多样化。

不仅有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其他各种奖出限入措施。

(6)组成货币集团,划分世界市场。

理论依据:

1.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对外贸易乘数:

是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在对外贸易方面的运用。

凯恩斯认为,投资能够增加一国的国民收入,他把反映投资增长和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乘数理论。

在此基础上,引伸出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即当对外贸易为顺差时,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为贸易顺差的若干倍。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为凯恩斯的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4.新贸易保护主义/新重商主义/超贸易保护主义

产生时间: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自由化倾向的反省,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

产生原因:

1.国际竞争加剧2.主要工业国经济低速发展,失业率高3.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4.双边主义与区域主义的兴起5.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表现形式:

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

主要特点:

1.手段更加隐蔽2.从过去的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双边与多边谈判和协调成为扩展贸易的重要手段3.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贸易壁垒,实行区域内的共同开放和区域外的共同保护

===============================================================三、其余国际贸易理论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雷蒙德·

弗农时间:

20世纪60年代中期

适用:

解释国际间的产业转移现象

2.新贸易理论:

20世纪70年代

观点:

规模经济能够增加产品种类和降低成本;

第一进入者获得优势

意义:

对政府干预和战略贸易政策的肯定

3.国家优势理论/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还有两大变数:

政府与机会。

机会是无法控制的,政府政策的影响不可漠视。

===============================================================四、国际贸易政策与壁垒

1.国家制定政策与壁垒的原因:

经济上:

幼稚工业论、战略贸易政策(帮助获得第一竞争者优势;

挤入未成为第一竞争者的产业)

政治上:

保护就业与产业、国家安全、报复、保护消费者、推动对外政策目标、保护人权

2.关税

强制性、无偿性、预定性

分类:

按征收方法分类:

1.从价税2从量税3.混合关税(依各种需要对进出口货物进行从价、从量的混合征税)

4.选择关税(对同一种货物在税则中规定有从量、从价两种关税税率,在征税时选择其中征税额较多的一种关税,也可选择税额较少的一种为计税标准计征)税

5.滑准关税(可以稳定进口商品价格,比如国内市场价格低时,提高其进口税率;

国内市场价格高时,降低其进口税率)

按征税商品流向分类:

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

按差别待遇和特定情况分类:

最惠国税率和普通税率、特惠税、普惠税、

进口附加税/特别关税(包括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紧急关税、惩罚关税和报复关税)、

差价税/差额税(保护国内生产)、抵消税/补偿税

财政关税、保护关税

按照关税保护的程度和有效性分类:

名义关税、有效关税

-征收财政关税需考虑的因素:

1.征收低税率进口税:

1、需大量进口2.国内不能生产或无代用品3.关税税率要适中或较低。

2,征收出口税:

生产技术水平高、工艺先进、价格低廉、质量好的产品,以及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拥有垄断地位的商品.

3.非关税措施:

特点:

(1)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2)更能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3)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种类:

进口配额、关税配额、“自动”出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国产化规定、行政管理政策(进口押金制、外汇管制、最底限价制(加附加税)、海关估价制、苛刻的技术、卫生、检验标准)、反倾销政策

五、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

1.服务贸易:

含义:

狭义,传统的为国际货物贸易服务的运输、保险、金融以及旅游等无形贸易

广义,如承包劳务、卫星传送和传播等。

特点:

(1)产品的无形性。

(2)服务的生产、交易和消费同时进行。

(3)服务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

(4)服务贸易保护更具刚性和隐蔽性。

(5)营销和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类型:

1.过境交付,又称跨境提供。

指一国向另一国提供服务,无人员流动,而是通过电讯、邮电、电脑网络等完成的服务。

2.境外消费,是指一国消费者到另一国接受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

例如就医、留学、旅游等

3.商业存在,是服务活动中最主要的形式。

指允许外国企业到东道国投资开业,设立合资、合作或独资企业。

4.自然人流动,是指允许本国人到外国,或外国人到本国提供服务,例如境外务工、讲学等。

发展的特点:

1)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加大2)国际服务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展

3)在国际间发展不平衡4)各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视和研究在加强

战后的主要特点:

(1)增长速度超过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

(2)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间双向对流的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大大快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单向移动的服务贸易。

(3)由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新型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远快于传统形式的服务贸易项目。

(4)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增长较快,而发展中国家劳务贸易发展较快。

2.技术贸易:

指技术供求双方按照一定的商业条件买卖技术的商业行为。

主要方式:

许可证贸易\特许专营\有偿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与协助\国际直接投资\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劳务合作

与商品贸易的区别:

(一)贸易标的物内容:

一个是无形的技术知识即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和专用技术。

一个是有形商品。

(二)贸易标的物的使用权和所有权:

前者授方保有技术所有权,接受方有使用权,后者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同时转让。

(三)贸易双方当事人关系:

前者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双方结成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和技术限制、反限制的关系。

后组合合同的履约期通常较短。

(四)贸易标的物作价原则:

前者采用利润分成方式,即利润越大技术使用费越高。

后者的价格=成本+利润,与利润的高低无关。

(五)从贸易所涉及的法律上看:

前者涉及的法律、公约较之后者更加广泛、更为复杂。

(六)国际收支平衡表:

前者不列入对外贸易收支平衡表中,反映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性项目中。

后者则是—国贸易收支平衡表的重要项目

与服务贸易的异同:

前者只是使用权的交易,后者涉及使用权和所有权的交易;

技术的支付,是双方关系的开始,服务的交付是双方关系的了结;

技术贸易不能一次收回总开发费用和预期利润,而服务贸易则要一次收回成本和预期利润。

2.1许可证贸易:

定义:

亦称许可贸易,是指技术的提供方与接受方之间签订的。

允许接受方对提供方所拥有的技术享有使用权及产品的制造权和销售权,许可证贸易的核心内容是转让技术的使用权,以及产品的制造权和销售权,而不是技术的所有权。

分类:

按照交易的标的划分,包括专利许可、专有技术许可、商标许可和综合许可;

按照授权范围划分,包括普通许可、排他许可、独占许可、分许可(可转让许可)和交叉许可。

独占许可:

一定期限和区域内,接受方享有独占使用权,许可方不在该时间、该地区使用此技术,也不向第三方转让。

排他许可:

许可方可以自已继续使用,但不得将这项技术转让给第三方。

普通许可:

许可方除可以自已继续使用外,还可以转让给第三方。

交换许可:

是指双方通过许可证协议相互交换各自的技术使用权,一般不收取费用。

可转让许可:

是技术贸易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指技术接受方可以再转让给第三者使用。

2.专利权和商标权具有时间性特征,一般来说:

2.2专有技术

又称秘密技术,是一种没有申请专利的知识产权,专有技术的所有人依靠自身的保密手段来维持其所有权。

与专利技术的区别:

比较内容

专有技术

专利技术

存在条件

保密

法律保护

时效性

无时间限制

有时间限制,即有关法律的管辖地域

保密性

技术内容保密

技术内容公开

技术要求

不一定是发明创造,但必须是成熟的、行之有效的

必须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技术形态

是动态的,其内容可以发展改进,是可变的

是静态的,其内容是固定不变的

存在方式

以书面表示或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

以书面表示

2.3技术价格:

以技术的价值为依据,是技术接受方向技术提供方所支付的全部费用,也是双方超额利润和新增利润的分成。

2.4国际工程承包

一国的承包商以自己的资金、技术、劳务、设备、原材料和许可权等,承揽外国的工程项,并按承包合同所规定的价格、支付方式收取各项成本费及应得利润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方式。

(一)项目内容复杂广泛

(二)工程周期长、风险大(三)对项目的水平要求比较高

按价格的构成和价格的确定方法来划分,包括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

按承包的内容,包括施工合同、设备供应与安装合同、工程咨询**、工程服务**、交钥匙**、交产品合同、BOT合同。

按承包方式划分,可分为总包合同、分包合同和二包合同。

2.5商标权种类与内容:

使用权,禁止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

2.6开展国际劳务合作的好处:

对劳动输出国:

增加外汇收入、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学习并掌握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扩大商品出口、提高输出国劳务服务者个人的收入

对劳务输入国:

弥补国内劳动力不足或某些行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解决技术难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调整产业结构、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或获取高额利润。

2.7招标的方式:

1)竞争性招标,包括公开招标、国际限制性招标、两段招标;

2)非竞争性招标:

谈判招标。

六、区域经济一体化

特点形式

减少贸易壁垒

消除所有贸易壁垒

共同的对外贸易壁垒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政策方面高度协作

由中心机构决定共同的货币、财政政策

由中央政治机构协调经济、社会和对外政策

举例

优惠贸易安排

APEC,中国-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巴基斯坦、秘鲁、港澳

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安第斯条约》

共同市场

南方共同市场

经济联盟

欧盟

政治联盟

欧洲议会

1.贸易创造:

贸易创造效果由生产利得和消费利得构成。

关税同盟建立后,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行专业化分工。

这样,关税同盟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便被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的进口所替代,从而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扩大了生产所带来的利益;

同时,通过专业化分工,使本国该项产品的消费支出减少,而把资本用于其他产品的消费,扩大了社会需求,结果使贸易量增加。

2.贸易转移:

假定缔结关税同盟前关税同盟国不生产某种商品而采取自由贸易的立场,免税(或关税很低)地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关税同盟成立后,同盟成员国该产品转由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进口。

如果同盟内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不是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进口成本较同盟成立前出加,消费支出扩大,使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这就是贸易转移效果。

3.欧盟

1991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主要机构:

欧盟理事会:

部长理事会,代表各成员国的利益,拥有欧盟内部最终控制权

欧盟委员会:

提出和执行、监督欧盟的法律

欧洲议会:

咨询机构,并非立法机构

欧洲法院:

非国家利益的代表

统一欧元的好处:

1.整个欧洲—企业和个人节省开支(货币汇兑和套期保值成本)

2.消费者—方便比较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度

3.企业—逼迫企业降低成本,长期内提高经济效益

4.资本市场—促进具有高流动性的泛欧洲资本市场的发展

5.给个人和机构提供范围更广的投资选择

七、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1.国际直接投资

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

方式:

新设、并购。

最新的形式是以利润进行再投资,一部分或全部用于对原企业的追加投资。

实体性、控制性、渗透性和跨国性

理论:

垄断优势论/所有权优势理论:

美国学者海默,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

一是由于独占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另一是企业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

内部化理论:

英国巴克莱、卡森,是指跨国公司运用所有权特定优势,以节约或消除交易成本的能力。

内部化理论认为技术授权的三大缺陷:

1.技术/技能外泄2.无法作全球战略,无国外制造、营销和战略控制权3.不适用于有其他比较优势的企业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是指两国互相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即两国达成相互提供市场的协议,实行协议性国际分工。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英国邓宁,核心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内部化的根源在于外部市场失效。

邓宁把市场失效分为结构性市场失效和交易性失效两类,结构性市场失效是指由于东道国贸易壁垒所引起的市场失效,交易性市场失效是指由于交易渠道不畅或有关信息不易获得而导致的市场失效。

区位优势是东道国拥有的优势,企业只能适应和利用这项优势。

它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产生的优势,如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方便等;

另一是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政策法规灵活等形成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基础设施等。

企业必须同时兼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才能从事有利的海外直接投资活动。

如果企业仅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而不具备区位优势,这就意味着缺乏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加以利用,而后依靠产品出口来供应当地市场。

如果企业只有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则说明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难以在内部利用,只能将其转让给外国企业。

如果企业具备了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着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海外扩张无法成功。

2.跨国公司:

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

跨国公司是资本主义经济国际化的主体,目前跨国公司控制了50%的国际贸易,80%的工艺研制,90%的生产技术,75%的国际技术转让。

按经营项目分:

资源开发型、加工制造型、服务提供型

按经营结构分:

横向、垂直、混合

地位:

a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b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c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d加速了资本的国际流动;

e促进了技术转移;

f扩大了国际贸易

新特点:

a对外直接投资以购并为主b视发挥集群效应c直接投资转向服务业d研发活动国际化

产品出口、非股权经营和股权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三种类型。

2.1产品出口:

优点:

运营成本低,能取得规模经济;

缺点:

可能有更低廉的生产地+高运输费用+关税壁垒

2.2非股权经营:

技术授权、管理合同、服务合同、生产建设合同等。

2.3交钥匙工程:

化工、医学、炼油加工业。

优:

适用于管制FDI的的市场+风险低缺:

短期收益、树立竞争对手、出售竞争优势

2.4技术授权:

多用于制造业,包括专利、商标、秘诀、管理技能、营销技能等。

具体形式可以分为许可和特许经营等。

无开拓费用、适用于1)无钱开拓海外事业的企业2)应对未知的市场3)有投资壁垒4)闲置无形资产

缺:

技术、战略无法控制、不能做全球战略、泄露技术诀窍。

对策—交叉技术授权协议、建立合资企业

2.5特许经营:

多用于服务业,优:

无开拓成本、风险;

难在质量控制—对策:

可建立分支机构(全资、合资皆可)

2.6股权投资:

是指企业以资本作为投资,在国外公司中占有一定的股权份额,并对其拥有所有权和控制权(,是企业跨国经营的高级形式,要求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和高水平的管理团队)。

2.7合资企业:

获得东道国信息,分摊开拓成本和风险,政策上限制的唯一进入模式

技术控制权,缺乏自主性,做全球战略,冲突

2.8.1战略联盟:

合资企业+短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