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一轮检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1480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4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月考一轮检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月考一轮检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月考一轮检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月考一轮检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月考一轮检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月考一轮检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月考一轮检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月考一轮检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月考一轮检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

高三月考一轮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xx届高三9月月考(一轮检测)地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以及答题卡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2019-2020年高三9月月考(一轮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虚线圆代表地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回答1~2题。

1.Ⅰ、Ⅱ、Ⅲ分别代表(  )

A.熔融环境、沉积环境、变质环境B.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变质环境

C.变质环境、熔融环境、沉积环境D.沉积环境、变质环境、熔融环境

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

A.Ⅰ—①B.Ⅱ—③C.Ⅲ—⑤D.Ⅰ—⑥

读某区域400米以下的岩层剖面局部图,回答3~4题。

3.从图中的岩层剖面图看,该区域最有可能是(  )

A.背斜B.向斜C.地垒D.地堑

4.上图中甲岩石最有可能是(  )

A.玄武岩B.页岩C.板岩D.大理岩

读沿回归线的东西向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回答5~6题。

5.图中B处山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6.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处都可以打隧道B.图中地质构造只有1处断层

C.A属于向斜成谷,可在此处开采地下水D.台湾岛的形成过程与图中丙岛相似

下图为“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处为向斜成岭B.地质基础很不稳定

C.②处有可能找到石油D.②处岩石比③处岩石坚硬

8.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与下列四幅图配对正确的是(  )

A.甲—ⅢB.乙—ⅣC.丙—ⅠD.丁—Ⅱ

图甲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下的昼夜温度变化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由图甲和图乙可知(  )

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

B.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

C.a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受到①③的影响

D.b曲线表示的昼夜温差大,主要是受到②④的影响

10.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使图乙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下图是我国某市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A地风的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12.造成市中心N处“最热”的原因可能是(  )

城市道路以混凝土、柏油路面为主,热容量小建筑群越密集车流量大植被覆盖率高

A.B.C.D.

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略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气压带,箭头表示A地附近冬季的盛行风向。

读图完成13~14题。

13.下图中和上图中A处气候特点最接近的是(  )

14.关于C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气压带的成因与B气压带的成因一致

B.C气压带控制的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

C.当C气压带被大陆低压切割时,黄河出现了凌汛现象

D.当C气压带的位置偏北时,我国各地昼长夜短

读甲、乙两图,甲图中P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完成15~16题。

15.图中P地气候类型属于(  )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16.若此时甲图所示地区受乙图中“三圈环流”的控制,则(  )

A.N地受西风影响,温暖湿润B.N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C.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D.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

下图是东北亚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百帕)。

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所示地点可能存在锋线的是(  )

A.甲、乙、丙   B.丁、戊、庚  C.甲、丙、庚  D.甲、丁、戊

18.有关图中此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为冷锋,将向东南方向移动B.丙处为暖锋,将向东北方向移动

C.若甲处雨雪,则庚处为副热带高压脊D.朝鲜半岛南端气压在1015~1020百帕之间

水文历线是河流流量与时间关系所组成的曲线,下图是“某一河流的某一观测站在某年7月18日至20日的水文历线图”,据此回答19~20题。

19.该河流泛滥时间长达(  )   

A.10小时       B.16小时C.18小时       D.24小时

20.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该地水文历线的洪峰向右偏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测站上游植被受到破坏B.观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C.观测站上游修建大型水库D.观测站下游围湖造田

下图为甲河示意图,M、L表示支流,a、b是位于支流上的两个观测站。

右表为两个观测站的气温(单位:

℃)和降水(单位:

mm)资料。

粗线P表示洋流,读图表资料,完成21~22题。

 

21.图中a、b两个观测站所属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22.关于甲河和洋流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水量的变化受支流M的影响较大B.甲河水量的变化受支流L的影响较大

C.甲河水量最大时,洋流P的增温增湿作用明显D.洋流P的流向是由低纬流向高纬

洋流是海水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对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读图回答23~24题。

23.若经纬网示意图中粗实线为洋流,箭头表示洋流流向,则关于图中洋流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洋流流向正北B.该大洋环流可能出现在北太平洋

C.②洋流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岸D.该大洋环流中只有一支为寒流

24.若图示洋流位于太平洋,在③洋流强度变大的年份,则热带太平洋(  )

A.东部沿岸易出现洪涝灾害B.东部秘鲁渔场会大幅度减产

C.西部沿岸易出现洪涝灾害D.西部沿岸台风次数减少

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林(针叶林)生长的上限。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

据此并读图完成25~27题。

25.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  )

A.800米B.800~1000米C.1000米~1200米D.1200~1600米

26.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B.地处山地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

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D.来自西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

27.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

A.河流与盛行风向B.降水与土壤类型C.地势与山脉走向D.气温与纬度位置

读北京和张家口(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两地近50年的平均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28~30题。

28.四图中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9.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

A.两地近50年来气温逐年上升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

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30.图示资料显示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

高三一轮检测地理卷

第Ⅱ卷

注意事项:

第Ⅱ卷为综合题,共4道题,40分。

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必须将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答在规定的Ⅱ卷答题卡位置。

3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图乙为地中海沿岸地质剖面图,图甲是图乙岩层局部放大图。

材料二:

“地震真正的故事记录在岩石和土壤中。

”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数年后,沉积物又将裂缝覆盖。

(1)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边界,其边界类型为________边界。

判断依据是________。

(4分)

(2)②④两处分别可能是哪两类岩石(  )(只填代号),请说明理由________。

(3分)

A.花岗岩和石灰岩B.玄武岩和大理岩C.喷出岩和沉积岩D.花岗岩和大理岩

(3)②⑥两处可能存在的矿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只填代号)。

(2分)

A.有色金属B.石油C.金刚石D.大理岩

(4)结合材料二和图甲,判断图乙中①处至少发生过______次地震(只填代号)。

(1分)

A.2B.3C.4D.5

32.读地球上某区域经纬网及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把气候资料与经纬网图中的地点正确配对: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4分)

(2)乙地常见的气象灾害有________。

戊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简述其成因。

(3分)

(3)甲、乙、丙三地位于同一纬度,但气候类型不同,试分析原因。

(3分)

33.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探究课题:

探究非洲西海岸洋流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

材料准备:

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表

距海岸距离(km)

0

52

104

208

312

416

520

626

728

水温(℃)

14.7

16.4

17.4

18.4

19.1

19.7

20.3

20.8

21.2

探究过程:

(1)结合表,描述沿19°S水温的分布规律。

(2分)

(2)该地区位于________气压带与________气压带之间,盛行风为________,受此风的影响,海水会发生运动,在图甲中画出该海域海水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示意图。

(4分)

探究结论:

(3)根据前面的探究,判断该洋流的性质为________,试在图乙中M处画出该洋流的水平流动方向。

(2分)

拓展运用:

(4)分析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有何影响。

(2分)

3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未来(2050年)气候条件下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类型可能分布图

(1)图例中A、B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分)

(2)由C到D植被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这种分异规律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________。

(2分)

(3)与当前相比,未来(2050年)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4分)

(4)试分析导致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受此影响,我国台湾岛和台湾海峡面积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2分)

高三一轮检测地理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变质岩和岩浆岩形成沉积岩要经过沉积环境作用,岩浆岩和沉积岩形成变质岩要经过高温高压的变质环境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在高温下都会熔化成岩浆。

2.A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为沉积环境,由①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3.B由图可知,该区域在水平方向上的岩层呈现出中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