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研究重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732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研究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护理研究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护理研究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护理研究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护理研究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研究重点.docx

《护理研究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研究重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研究重点.docx

护理研究重点

护理研究重点

一、名解

1、护理研究:

是用科学的方法反复地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

2、文献:

文献是记录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由知识或信息、载体和记录构成。

3、文献检索:

是指将文献根据其外部特征(如著者、标题、来源、卷期、页次、文种等)或内容特征(如主题、关键词等),按照一定的方式编排并储存在一定的载体上,通过一定的方法,从检索系统中查找出特定文献的过程。

4、总体:

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

5、样本:

是从总体中按某种方式抽取出来的部分观察单位,是实际测量值的集合。

6、概率抽样:

又称随机抽样,是指随机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使总体中每一个研究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以保证被抽取的这部分个体能够代表总体的特征,使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7、信度:

是指使用某研究工具所获得结果的一致程度或准确程度。

8、效度:

是指某一研究工具能真正反映它所期望研究的概念的程度。

9、误差:

是指对事物某一特征的度量值偏离真值的部分,即测定值与真值之差,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差。

10、依从性:

是指患者或研究对象对规定执行的医疗护理或科研的实验措施,其接受和服从的客观行为和程度。

11、循证护理:

是一种护理理念和工作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护理实践中遇到问题时,不能单凭临床经验、直觉或惯例作出护理决策,而应当遵循科学原则和研究证据。

12、偏倚:

当某一研究(观察)结果,与它的真值之间出现了某种差值,这种差异的现象或结果,称为偏倚。

13非实验性研究:

研究设计对研究对象不施加任何干预和处理的研究,研究结果可用来描述和比较各变量的状况。

二、填空或简单:

1、护理研究的基本程序:

(1)立题、构思阶段

(2)科研设计和计划阶段

(3)预试验阶段

(4)研究资料的收集阶段

(5)研究分析阶段

(6)研究成果总结和应用阶段

2、选题的原则:

(1)创新性

(2)科学性

(3)实用性

(4)可行性

3、选题的程序:

(1)设疑提问阶段

(2)研究题目形成阶段

a建立科研假设

b进行科学构思

(3)立题论证阶段

a研究问题的先进性评价

b研究方案的科学性评价

c研究问题的实用性评价

d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评价

e预试验

f确立研究题目

4、选题的注意事项:

(1)结合自己的专业和专长根据自己工作的特点选题。

(2)立题要有新意,内容要有创新,研究要专一。

(3)选题范围要合适。

(4)选题要结合本学科的发展动态。

(5)要注重科技以人为本。

5、文献检索方法:

(1)常用法

a顺查法

b倒查法

c抽查法

(2)追溯法

(3)分段法

6、护理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

(1)确定研究对象

(2)设立对照:

设对照组的目的是为了甄别出研究因素和各种干扰因素(非研究因素)的效应,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尽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观察,为突出研究因素的效应,凡与实验无关的因素(非研究因素),两组应尽可能一致。

(3)随机分组

(4)确认变量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混杂变量

7、护理研究设计分类:

(1)实验研究和非实验研究

a实验研究属于干预性研究,分实验性研究和类实验性研究。

b非实验研究

(2)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

(3)量性研究(又称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又称定性研究)

8、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对照原则

(2)随机化原则

(3)重复原则

(4)均衡原则

9、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

(1)处理因素

(2)受试对象

(3)实验效应

10、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

(1)优点:

实验性研究是检验因果假设最有说服力的一种研究设计。

由于这种设计通过随机取样和随机分组,以及设立对照组,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外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从而比较准确地解释了处理因素与结果即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局限性:

实验性研究在护理问题的研究中尚不能广泛地应用,主要原因如下:

a实验性研究需要严格控制混杂变量,但是由于大多数护理问题的研究对象是人,较难有效控制混杂变量,如心理社会状况、环境等问题,因此降低了在护理研究领域应用实验性研究的普遍性;b由于伦理方面和实际研究情况的考虑,很难做到完全应用随机的方法分组;c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难以找到完全相等的对照组而使实验性研究的应用受到限制。

11、调查设计的内容:

(1)明确调查目的并将其具体化到指标。

(2)确定调查对象。

(3)确定调查方法。

(4)估计样本含量。

(5)调查表的设计与评价。

(6)确定资料收集方式。

(7)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8)组织实施计划与质量控制。

12、抽样方法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为概率抽样,另一类为非概率抽样。

a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及多阶段抽样。

b非概率抽样又称非随机抽样,常用的非概率抽样方法主要有方便抽样、配额抽样、目的抽样、网络抽样。

13、信度的计算方法:

(1)稳定性:

研究工具的稳定性的大小常用重测信度来表达。

(2)内在一致性

(3)等同性

14、效度的测定方法:

(1)内容效度

(2)效标关联效度

(3)结构效度

15、误差的分类:

(1)系统误差

(2)随机测量误差

(3)抽样误差

(4)过失误差

16、偏倚的分类:

(1)选择偏倚

(2)信息偏倚

(3)混杂偏倚

17、提高依从性的方法:

(1)使患者充分认识治疗的目的和意义,积极主动接受有效的治疗。

(2)改善医疗的各个环节。

(3)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保持医师与患者间的良好关系。

(4)社会和家庭的督促和支持。

18、问卷编制的步骤:

(1)明确问卷编制的框架。

(2)运用其他问卷的条目。

(3)编制新条目。

(4)条目排序。

(5)问卷长度。

(6)文字润饰。

(7)专家效度验证。

(8)问卷性能测试。

19、个别问卷法:

(1)优点:

a保证比较高的回收率;

b调查具有一定的匿名性;

c可以减少调查员所带来的某些偏差;

d被调查者可在方便时填答。

(2)缺点:

花费较多时间、经费和人力。

20、不同类型资料统计描述的常用指标:

(1)计量资料:

描述目的包括:

集中趋势(描述指标:

算数均数)和离散程度(描述指标:

标准差)

(2)计数资料:

描述目的包括:

比重(比例)(描述指标:

构成比)和强度(程度)(描述指标:

率)

21、不同类型资料统计推断的常用方法:

(1)计量资料:

分析目的包括:

a两组资料的比较(完全随机设计):

假设检验的方法:

成组设计的t检验。

应用条件:

例数较小,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

b多组资料的比较:

假设检验的方法:

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应用条件:

各组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

(2)计数资料:

a两个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完全随机设计):

假设检验的方法:

四格表x2检验。

应用条件:

n≥40且T≥5.

b多个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完全随机设计):

假设检验的方法:

行x列表x2检验。

应用条件:

全部格子T≥5或少于1/5的格子1≤T<5。

22、护理论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1)内容具有科学价值。

(2)文题简洁鲜明。

(3)结构繁简得当、层次分明。

(4)文字表达准确、简练、生动。

(5)图、表、文字三者处理得当。

23、循证护理的基本要素:

(1)获得最新、最佳护理研究证据。

(2)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

(3)充分运用护理人员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实践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