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四川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4540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次四川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二次四川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二次四川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二次四川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二次四川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次四川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二次四川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次四川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次四川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制造业R&

D经费77.1亿元,占35.9%;

教育26.7亿元,占12.5%(详见表1)。

按市州分,成都、绵阳和德阳三市R&

D经费185.1亿元,占86.4%,其中成都市108.3亿元,占50.5%,绵阳市54.6亿元,占25.5%,德阳市22.2亿元,占10.4%(分市州情况详见表2)。

三、R&

D项目(课题)[6]情况

2009年全省各类单位共开展R&

D项目3.5万项,参加项目人员全时当量7.0万人年,项目经费145.5亿元。

按社会经济目标[7]分,工商业发展项目经费51.6亿元,占36.8%;

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项目14.5亿元,占10.4%;

能源的生产、分配和合理利用项目5.7亿元,占4.0%;

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和农村规划项目3.7亿元,占2.6%;

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及污染防治项目2.8亿元,占2.0%;

其他项目61.9亿元,占44.2%。

四、研究开发机构[8]情况

2009年全省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1461个。

机构中从事R&

D活动的人员5.7万人,是2000年的2.3倍;

其中博士和硕士1.4万人,占24.1%。

机构R&

D经费156.3亿元,是2000年的4.7倍。

机构中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原价153.1亿元,是2000年的2.1倍。

按学科分,自然科学领域58个,占4.0%;

农业科学领域119个,占8.1%;

医药科学领域101个,占6.9%;

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1107个,占75.8%;

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76个,占5.2%。

表12009年分行业R&

D投入情况

D人员全时当量

D经费

总量

(人年)

比重

(%)

(万元)

总计

85921

2144590

农、林、牧、渔业

257

0.3

2944.1

0.1

采矿业

1625

1.9

41559.4

制造业

42201

49.2

770966.4

35.9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52

0.6

5258.6

0.2

建筑业

1799

2.1

30351.2

1.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4

835.8

0.0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80

0.4

5100.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1362.5

2.4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9184.6

22.3

920252

43.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49

2846.8

教育

12404.6

14.4

267151.6

12.5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5468.8

6.4

45723.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7

237.6

表22009年各市州R&

市州

D人员

全时当量

D经费与GDP之比

全省

2144590.0

1.52

成都市

43502

1083011.9

2.41

自贡市

2503

26355.8

0.49

攀枝花市

2267

41318.0

0.97

泸州市

2282

38064.9

0.65

德阳市

6473

222043.6

2.85

绵阳市

15307

546146.6

6.66

广元市

410

3412.9

0.13

遂宁市

618

11200.1

0.27

内江市

1583

19950.8

0.36

乐山市

1558

19712.1

0.32

南充市

910

8594.3

眉山市

467

10617.4

0.23

宜宾市

4731

71022.3

0.99

广安市

266

2464.4

0.05

达州市

585

6373.4

0.09

雅安市

698

7148

巴中市

216

3409.4

0.14

资阳市

959

17755.3

0.33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99

952.0

甘孜藏族自治州

119

842.6

0.08

凉山彝族自治州

239

3987.3

0.06

 

注释:

[1]R&

D,即研究与试验发展,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基础研究:

指为了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运动规律,获得新发展、新学说)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应用研究:

也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目的或目标。

应用研究是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

试验发展:

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2]经国务院批准,科技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教育部和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于2000年联合在全国开展了第一次全社会R&

[3]R&

D活动相对密集行业依据第一次全国R&

D资源清查及第二次全国R&

D资源清查摸底调查结果确定,包括:

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4]R&

D人员全时当量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于比较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标。

指R&

D全时人员(全年从事R&

D活动累积工作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90%及以上人员)工作量与非全时人员按实际工作时间折算的工作量之和。

例如:

有2个R&

D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0.9年和1年)和3个R&

D非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0.2年、0.3年和0.7年),则R&

D人员全时当量=1+1+0.2+0.3+0.7=3.2(人年)。

[5]研究人员指R&

D人员中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学位)的人员。

[6]R&

D项目(课题)指调查单位在当年立项并开展研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仍继续进行研究的研究开发项目或课题,包括当年完成和年内研究工作已告失败的研发项目或课题。

[7]按社会经济目标分组不含工业企业立项经费不足10万元的项目。

[8]研究开发机构包括各类独立的研究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办的非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

(第二号)

根据第二次全国R&

D资源清查结果,现将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R&

D及相关活动主要指标公布如下:

一、开展R&

D活动企业[2]分布情况

2009年,全省开展R&

D活动的工业企业845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4%。

其中,开展R&

D活动的大中型企业324个,占全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22.2%。

在开展R&

D活动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81个,占9.6%;

其他内资企业695个,占82.2%;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2个,占2.6%;

外商投资企业47个,占5.6%(详见表1)。

表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R&

D企业及所占比重

 

有R&

D活动的企业数(个)

占同类型企业的比重

合计

845

 内资企业

776

6.1

  国有企业

61

14.7

  集体企业

5

  股份合作企业

7

4.2

  联营企业

19.2

  有限责任公司

308

9.1

   国有独资公司

20

31.3

  股份有限公司

98

15.1

  私营企业

288

3.7

  其他企业

4

4.4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22

11.0

 外商投资企业

47

11.8

2009年,工业企业R&

D人员5.8万人,是2000年的1.9倍;

其中女性1.2万人,占21.3%。

按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R&

D人员全时当量4.4万人年,是2000年的2.1倍。

D经费81.8亿元,是2000年的6.8倍,年平均增长23.8%;

工业企业R&

D经费投入强度[3]0.47%,比2000年下降0.28个百分点。

其中,大中型企业R&

D经费73.3亿元,R&

D经费投入强度0.77%,比2000年提高0.17个百分点。

在工业企业R&

D经费中,国有企业及国有独资公司R&

D经费32.4亿元,占39.7%;

其他内资企业45.6亿元,占55.8%;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6亿元,占2.0%;

外商投资企业2.1亿元,占2.6%。

按行业分,制造业R&

D经费77.1亿元,占94.3%(详见表2)。

表2按行业分R&

行业

经费

投入

(亿元)

强度

80.8

0.47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7.4

0.62

4.2

0.27

医药制造业

3.8

0.83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3

0.05

化学纤维制造业

0.4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3.7

0.89

橡胶制品业

0.5

0.61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1

塑料制品业

0.7

0.2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0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9

0.17

非金属矿采选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4.5

0.33

其他采矿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0

0.22

77.1

0.53

金属制品业

1.8

0.41

农副食品加工业

0.04

通用设备制造业

8.0

0.78

食品制造业

0.13

专用设备制造业

6.1

0.97

饮料制造业

5.7

0.5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8.8

0.95

烟草制品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9

纺织业

0.1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7.3

1.99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0.03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1.3

2.01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0.81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0.2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0.01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0.8

按市州分,成都、绵阳和德阳三市工业企业R&

D经费56.7亿元,占69.4%;

其中成都市工业企业R&

D经费25.5亿元,占31.2%;

绵阳市工业企业R&

D经费17.3亿元,占21.2%;

德阳市工业企业R&

D经费13.9亿元,占17.0%(分地区情况详见表3)。

表3各市(州)R&

817784

10885

697

255499

15133

2625

21414

18398

15846

37660

4706

阿坝州

388

32841

8387

甘孜州

138636

68015

凉山州

3143

172968

2154

2948

5441

D项目情况

2009年,工业企业共开展R&

D项目6976项,项目人员全时当量3.5万人年,项目经费55.7亿元。

按项目技术经济目标[4]分,开发全新产品的项目经费占58.4%,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项目占20.2%,提高劳动生产率项目占5.6%,减少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项目占4.9%,节约原材料项目占3.2%,技术原理研究项目占2.7%,减少环境污染项目占2.4%,其他项目占2.6%。

按项目来源分,企业自选的项目经费占75.7%,国家科技项目占11.5%,地方科技项目占6.5%,其他企业委托项目占3.4%;

其他项目占2.8%。

按项目合作形式分,企业独立完成的项目经费占67.6%,与国内高校合作项目占14.1%,与国内独立研究机构合作项目占9.7%,与境内其他企业合作项目占4.2%,与境外机构合作项目占1.6%,其他合作形式项目占2.3%。

四、企业办研究开发机构情况

2009年,工业企业办研究开发机构829个,是2000年的1.5倍。

机构人员6.1万人,是2000年的2.1倍;

其中博士和硕士5350人,占8.8%,比2000年提高4.9个百分点。

全年机构经费105.3亿元,是2000年的8.3倍。

机构拥有科研用仪器和设备的原价105.3亿元,是2000年的3.9倍。

五、R&

D活动产出情况

2009年,工业企业完成新产品[5]产值2393.0亿元,是2000年的9.0倍。

全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185.3亿元,是2000年的9.5倍;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2.6%,比2000年下降1.8个百分点。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2]开展R&

D活动企业:

指有组织地开展R&

D活动且有相应经费支出的企业。

[3]工业企业R&

D经费投入强度:

指企业R&

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4]本公报中按项目技术经济目标分、按项目来源分以及按项目合作形式分的数据,均只包括立项经费在10万元及以上的R&

D项目。

[5]新产品:

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

(第三号)

根据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

D)资源清查结果,现将政府属研究机构[1](以下简称研究机构)R&

2009年全省有研究机构161个,其中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机构11个,占6.8%;

农业科学领域52个,占32.3%;

医药科学领域9个,占5.6%;

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55个,占34.2%;

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34个,占21.1%。

2009年全省研究机构有R&

D人员2.2万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1.8万人,占79.3%;

女性0.5万人,占23.1%。

D人员全时当量1.8万人年,其中研究人员1.2万人年,占62.9%。

D人员全时当量比2000年减少16.7%。

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人员0.3万人年,占15.9%;

应用研究人员0.8万人年,占41.8%;

试验发展人员0.8万人年,占42.3%。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分别比2000年增长554.7%、51.1%和减少53.0%。

按市州分,成都、绵阳和德阳三市研究机构R&

D人员全时当量1.7万人年,占94.6%,其中成都市1.0万人年,占55.9%,绵阳市0.6万人年,占31.5%,德阳市0.1万人年,占7.3%(分地区情况详见表1)。

表1按地区分R&

地区

18279

129

10215

58

32

14

1335

42

5750

35

41

26

180

78

184

2009年全省研究机构R&

D经费91.0亿元,是2000年的3.5倍,年平均增长15.0%。

图1研究机构R&

D经费支出(2000-2009年)

按活动类型分,基础研究经费6.2亿元,占6.8%;

应用研究经费44.0亿元,占48.4%;

试验发展经费40.8亿元,占44.8%。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分别是2000年的19.0倍、14.2倍和1.8倍。

按经费来源分,政府资金87.3亿元,占95.9%;

企业资金0.9亿元,占1.0%;

国外资金0.1亿元,占0.1%;

其他资金2.7亿元,占3.0%。

D经费89.7亿元,占98.6%,其中成都市46.0亿元,占50.6%,绵阳35.7亿元,占39.3%,德阳8.0亿元,占8.8%(分地区情况详见表2)。

表2按市(州)分R&

市(州)

909848

2090

460237

338

2223

818

2049

50

79669

183

357298

253

464

142

834

677

2326

196

按机构服务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研究机构R&

D经费89.8亿元,占98.7%;

制造业0.9亿元,占0.97%(详见表3)。

表3按机构服务的国民经济行业分R&

D经费投入

占全部R&

D经费比重

267

0.03

500

8817

569

748

280

金融业

897829

98.7

485

86

0.07

其他

261

D项目(课题)情况

2009年全省研究机构共开展R&

D项目研究1542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