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精品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4001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雅舍精品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雅舍精品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雅舍精品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雅舍精品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雅舍精品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雅舍精品教案Word下载.docx

《雅舍精品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雅舍精品教案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雅舍精品教案Word下载.docx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和作品,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雅舍》这一课,在这之前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陋室铭》吗?

下面齐读《陋室铭》。

刘禹锡说: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因主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而高雅之气弥漫其中。

一千多年后,梁实秋写了散文《雅舍》,那么,这“雅舍”又如何呢?

现在,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欣赏梁实秋的《雅舍》,一起走进“雅舍”。

2.介绍作家作品

梁实秋(1903一1987),北京人,原籍浙江省杭县。

名治华,字实秋,笔名秋郎、子佳、程淑。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翻译家。

1940年同社会学家吴景超夫妻在重庆北碚主湾(今梨园村)购置平房一栋,以吴景超夫人龚业雅之名,命名为“雅舍”。

梁实秋在雅舍寓居了7年,翻译、创作了大量作品,《雅舍小品》为其成名之作,名噪于世,久传不衰。

被称为现代散文的不朽经典。

3.检查预习

《雅舍》全文之精髓便着一“雅”字上,如此“雅致”之文又岂可不读?

我们不妨请几位同学来为大家读读。

这么有味道的文章,我也忍不住读上两段。

(学生个别朗读1、2、3段,老师范读4、5两段,全班一起读6、7段)

(在学生们一段段的朗读后,纠正学生读错的音节,在黑板上注明。

4.整体感知

出示几个难理解的词语解释,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提问:

(1)文章写了什么?

(雅舍)

(2)雅舍是什么?

(简陋的房子)

(3)什么是雅?

(美好的、不俗的、高洁的、雅致、雅观、文雅、雅趣、雅事、雅量,分别包含了人的外在的形态美和内在的气质美,以及人宽宏的气量、旷达的情怀。

5.深入研讨

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以下问题:

(1)此文既题为“雅舍”,则作者写作重点自为“雅舍”,那么大家能否快速浏览第一段,找出一句最能体现“雅舍”特点的语句来?

(学生读读,找找,划划)

明确:

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

有个性就可爱,这“个性”两字足以概括雅舍的特点,因而这两字也就成了全文的文眼所在。

(2)既然“雅舍”的可爱之处在于它有个性,那么“雅舍”到底有怎样的个性呢?

提示:

综观全文,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极其有趣的现象,文中所有出现的“雅舍”两字上都标有引号,大家有没有思考过:

这引号是否和“雅舍”的个性有关?

“雅舍”到底是“雅”还是“陋”呢?

(3)请大家跳读全文,品味雅舍之独特个性。

找找雅舍之“陋”与雅舍之“雅”分别体现在哪里?

请同学找找体现“雅舍”之陋及“雅舍”之“雅”的语句,并作简要的概括。

——学生找“雅舍”不雅(陋)

外形:

简陋,不蔽风雨(第1段)

地点:

荒凉,地势偏高(第2段)

条件:

艰苦(隔墙传声、鼠子瞰灯、聚蚊成雷(第3段)

大雨倾屋、满室狼藉(第4段))

陈设:

简朴(第5段)

小结:

这不就是一栋典型的陋室吗?

这样一个居所究竟“雅”在何处呢?

——学生找划,讨论,交流

雅舍实雅(雅)

(1)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夜,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

(友访之趣:

情真 

)(第2段)

(到如此荒凉之所访友的必是主人的知己,俗话说“人以群分”,这梁实秋乃是典型的文人,这客想必定是雅客,如此一群雅人点缀此居所,何陋之有呢?

(2)“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此时尤为幽绝。

(月夜之趣:

幽极)

(3)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

(细雨之趣:

朦胧 

)(第4段)

(面对月夜幽绝之景、细雨生趣之情,我们油然想到的是……这样的情景不就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

雅)

(4)“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

(陈设之趣:

不俗)(第5段)

(好一句不复他求,好一句俱不从俗,屋内陈设简朴却脱俗,而这简朴陈设的内涵便是梁实秋思想情趣之雅,如此雅人才能欣赏雅舍,才能以雅舍命名之。

(5)写作之趣:

自由

可见“雅舍”之“雅”体现在自然风光之雅、陈设脱俗之雅,更体现在主人思想情趣之雅上。

大家再看看前面,作者笔下的雅舍其实形态上并不算雅,但在作者的眼里,作者的心里,雅舍不管在哪些方面都很雅,这是用了什么手法呢?

大家知道吗?

这是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6.归纳总结

作者以简陋为美、以清贫为乐的独特审美心态,抒写了既亲切又闲适的生活情趣。

“雅舍”外观不美,结构不牢,位置偏僻,但就是这样的房子,作者却能体会到别人所不能体会到的乐趣。

7.延伸教学

(1)请为自己的居室、宿舍取一能够体现其独特个性的“雅”名。

(2)思考:

作者为何会认为“雅舍”很雅?

八、板书设计

雅舍

梁实秋

陋(抑)雅(扬)

外形:

简陋月夜之趣:

幽极

环境:

荒凉友访之趣:

情真

条件:

艰苦细雨之趣:

朦胧

陈设:

简朴陈设之趣:

不俗

写作之趣: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欣赏本课的语言特色,学会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

(二)教学步骤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梁实秋的《雅舍》,我们认识到雅舍在外形上并不雅,但作者却能从中找到雅趣,大家知道梁实秋先生是以什么心态对待雅舍的吗?

下面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雅舍》,走进梁实秋先生的内心世界。

2.自由朗读课文

3.深入思考,体会本文中所蕴藏的作者的人生旨趣。

思考:

如此“个性”突出的陋室,作者身居于此却处之泰然,更欣欣然命名为“雅舍”,这其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旨趣?

我们不妨通过几个难句来体会这种旨趣。

(1)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

(经济在文中体现在哪里,从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经济便体现在砖柱、木头架子、竹蓖墙、泥灰以及孤零零、瘦骨嶙峋、单薄、可怜等词语中,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无奈之情。

(2)……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

(好感一词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无奈的自嘲式幽默便体现在这里,其实也是一种苦中作乐。

(3)……我则久而安之。

——坡度甚大,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

逼真细腻地再现了房子的简陋和不方便,但作者却以近似于赞美的笔调描绘它,幽默自嘲,别有味道。

(4)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

……在雅舍则格外猖獗……但是我仍安之。

——对现实不满、无奈,但能安然对待,一种豁达心胸也油然突现了。

(5)……试问还有什么法子?

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是“没有法子”?

——没有直接表示对战争、对生活的不满,转而欣赏清风明月,这便是随遇而安的超脱了。

(6)我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

其实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

——梁实秋却能从苦难中寻觅诗意,安然视“雅舍”为家,可见雅舍对于梁实秋已经超出了一种物质的寄托,已然成为了他心灵的家园,精神的依附。

这里,梁实秋身上那种豁达平和、苦中作乐、随遇而安的心态体现得非常突出。

(提示:

抗战次年,即1938年,梁实秋先生被迫内迁重庆,在那他购平房一栋,命曰雅舍,这一住便是整整八年)

4.总结

作者闲适、散淡的心态与随遇而安、知足长乐的情怀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

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居室情景的描绘,形容其特征,表达出你的心志和情趣。

5.欣赏语言

问题:

《雅舍》之所以动人,还因其行文的幽默诙谐。

这种语言风格体现在那些文字上?

请大家找一找,读一读。

点拨:

本文语言风格无外乎典雅清朗而又富于幽默感。

文笔轻松洒脱,或自嘲自解,或正话反说或文白相间,或巧用典故。

文中第4段堪称经典。

(稍加分析,让几位学生朗读)

(1)骈散结合:

对偶、排比句式几乎每段都有。

如第1自然段:

“风来则洞若凉亭……雨来则渗如滴漏”等等。

足见梁先生语言老到,舒卷自如,行云流水,正体现他吐纳之间的泰然自若、心境高远。

 

(2)雅俗共赏:

主流词藻典雅,又有浅俗的口语。

体现了梁先生在雅俗之间出入自如的能力。

如有充满人间烟火味的“粪坑”、“鼾声”、“喷嚏”等。

又有描写月夜、细雨的充满诗意的文词。

(3)引用自如:

各种资料信手拈来。

如“聚蚊成雷”的活用;

巧妙引用《诗经》中的“相鼠有牙”;

引李渔《闲情偶记》,只引其题,不征其句,有意雪藏;

引李白的文、刘克庄的词,只引其句,不述其题,惜墨如金。

体现了梁先生的饱学多识。

(4)幽默丛生。

幽默诙谐,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表达手段,它体现的作者的智慧和胸襟。

如对雅舍不避风雨的描写,充满风趣之词,而不是抱怨;

又如对蚊鼠的描写,令人回味无穷……

雅舍小品,今古语言可以交错使用,像李清照一样,以寻常的语句度入声韵,也可以用北京的土话带入他平时的散文当中,梁先生又能够以点带进了他的文章,而不让人觉得不自然,这就是他的成就,他的创作。

6.齐读课文第四段

7.拓展延伸

比较《雅舍》和《陋室铭》有什么共同点?

8.作业实践

(1)以“我理想中的雅舍”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500字左右,要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和注意细节描写、环境描写。

(2)背诵文章第4段

八、板书设计

雅舍

托物言志

物:

“雅舍”

志:

随遇而安、豁达乐观、苦中作乐

语言:

典雅清朗、富于幽默感

九、教学反思

本文虽然篇幅不长,但告诉我们的却是深刻的道理。

作者一方面极力描写雅舍环境的陋(如外形简陋、环境荒凉、条件艰苦以及陈设简陋等),另一方面更渲染作者从陋室中发现的雅趣。

这种似陋实雅的情感体验正突出作者对待生活中困境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是豁达勇敢的,以此来引导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附课文:

梁实秋

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磷磷,单薄得可怜;

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

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

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茆草棚”,“玉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

我不论住在那里,只要住得稍久,便对那房子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

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

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

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

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

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

客来则光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

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

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yong二声)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

入夜则鼠子瞰灯,才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使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的承认,我“没有法子”。

“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

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

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

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一个洞洞。

试问还有什么法子?

洋鬼子住到“雅舍”不也是“没有法子”?

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

“雅舍”的蚊风之盛,是我前所未见的。

“聚蚊成雷”真有其事!

每当黄昏的时候,满屋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

在别处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上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

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

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

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xu一声)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

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

我非显要,故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

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

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

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

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之一征。

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

中国旧式家庭,陈设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边一把靠椅,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

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忌排偶。

“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从俗。

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

但思“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我所有。

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睛日“雅舍”所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

刘克庄词:

“客里似家家似寄。

”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

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小品”四字,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