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教案 岳麓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12452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教案 岳麓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教案 岳麓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教案 岳麓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教案 岳麓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教案 岳麓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教案 岳麓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教案 岳麓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教案 岳麓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8课 笔墨丹青教案 岳麓版必修3Word文件下载.docx

但却很生动。

最有意味的是舞蹈着的两腿中间多了一个小尾巴,这可能是他们的一个化妆舞会,人们正在扮成动物模样在舞蹈和歌唱,而这些舞蹈的人所扮演的是息息相关的动物形象,这就是他们的图腾,以此表达对图腾的崇拜)。

新石器时代绘画特点:

线条稚拙色彩简单、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当时生产力相关,平时在一起,集体劳动,集体生活。

想奢华也奢华不起来)

2、新石器之后,中国进入了阶级社会(夏商周),到了战国秦汉时期,绘画又有了怎样的发展?

(同学阅读)。

战国时期出现了毛笔绘画在绢帛上的作品(《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这两幅作品都是陪葬物,引导死者灵魂升天)。

3、汉代:

《马王堆汉墓帛画》(这个可以画出来,并且解释:

画面上部绘日、月、升龙及蛇身神人,象征天上境界,日中有金乌,月中有蟾蜍。

月下有一乘龙的妇人形象,另有仰首而鸣的仙鹤,两个兽首人身的司铎骑在异兽上,八个小太阳坐落扶桑树间,天国的门口,则绘有神人、神兽守卫,瑞云缭绕,体现出仙园的气象,真可谓气象万千。

帛画中部则寓示着人间,以墓主的形象和祭祀为中心,饰以谷壁蛟龙、华盖玉磬以及神兽仙禽,构成一特殊的布局,向天界冉冉欲升。

墓主人身着锦衣拄杖而行,前仆人捧案跪迎,后随侍女,气派十足。

下面厅堂里,设鼎、壶及耳杯之类酒器食具,左右各三人拱手而坐。

另一人在侧,表现出主人将离家园升天,家人设宴送别之情景。

画的下部绘一神人双手抵地,又画有鱼龙水属之类,表明此处为黄泉。

整个画面,天、地、人间融为一气,神、人、兽同处一台。

表现出墓主灵魂升天,祈求墓主死后的福泽。

但也含夸耀死者生前生活之意。

从刚才我们所描绘的这个帛画,我们能够看出汉代的作品有怎样的特点:

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体现出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的特色。

(四)、绘画艺术发展繁荣:

(魏晋—隋唐)

1魏晋:

(一个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其所存在的时代背景社会的动荡和佛教、道教的发展,引发了人们对儒学的反省,一些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屡屡碰壁,却不愿与流俗为伍,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和我们所说的书法的背景有些相似)(也可以让同学回答)

特点:

出现凸显文人个性的文人画,绘画理论进一步完善——“以形写神”,绘画抓住人的精神气质。

代表人物:

顾恺之(约346—407),东晋人,小名虎头。

博学多才。

有“才绝、画绝、痴绝”的美誉。

人称“虎头三绝”。

还善于点睛传神。

他将绘画推向了自觉,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有作品可考的大画家。

(有一年,建康城里要修建一座寺庙,主持和尚因找不到资金而没了办法。

这时候来了个贫苦的年青人,说要捐一百万钱。

主持以为他吹牛,起初不相信。

青年人提出要在一面粉刷好的墙上画一幅维摩诘(传说中一个佛教徒)像,可以向前来观看他作画的人征集捐款。

就这样,一连三天,观众人山人海,把寺庙挤得水泄不通。

等到最后,这个年青人为维摩诘点上眼珠的时候,画上的人物就像活了一样,观众的赞叹声、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这时募集的钱早超过了一百万,书中还讲到顾恺之给裴楷画像时注重三笔毛)

代表作品:

《女史箴图》(根据晋人张华<

女史箴>

而创作,歌颂古代贤德妇女,为后世借鉴的)《洛神赋图》(曹植所爱的女子甄氏,在他的父亲曹操的决定下,为他的哥哥曹丕夺去。

甄氏在曹丕那里,没有得到稳固的爱情死得很惨。

曹植在回归他自己的封地的路上经过洛水,夜晚梦见了甄氏来会他,悲痛之余作了一篇《感甄赋》,以后被魏明帝改名为《洛神赋》。

2、唐朝:

背景: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展。

创制法度,凸显盛唐气象。

(唐时的楷书)

吴道子:

盛唐人物,被后世称为“画圣”从名字上我们也可能看出来其是崇尚道教的,他的作品大多是关于宗教的。

那位同学读一下小字部分。

《送子天王图》(天王送释迦穆尼,画中的人物已经本土化,不再是眼眶深凹、脸色黝黑,而完全是汉人模样)

阎立本:

《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王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水墨山水画

过渡:

到了宋朝绘画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继续学习。

(五)绘画艺术鼎盛(宋元明清)(主要体现在文人画和民间风俗画)

1、宋朝:

(1)文人画:

宋朝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

理学兴起,文人注重内心修养。

(以前我们到了理学对于塑造人的气节、道德、责任心等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很多人将作画看成是修身养的手段而不是升官发财的工具。

文人山水画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

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

(在有限的绘画空间中蕴育无限的诗意。

北宋和南宋两种不同的风格。

北宋:

政治统一、经济发展。

所以作品往往气场很强大。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站在大凌河上,心情好坏的区别,大江东去)南宋:

偏安江南,多数描写江南风光,构图不要求对称,景物放在画的一侧,不画全,“残山剩水”。

代表人物、作品:

马远《山径春行图》;

夏圭《山水十二景》

在文人画成为独立画种的同时,民间风俗画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2)民间风俗画:

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出现了很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这幅画是风俗画中的千古不朽的艺术极品,注意不是精品,被后人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巅峰之作。

这幅精美的画卷全长528.7厘米,高24.8厘米,他描写了北宋时期都城汴梁的繁华景象。

分三部分,该画的价值,在于华而不板、繁而不乱、长而不冗。

画卷上有人物550多个,有赶集的、买菜的、闲逛的、饮酒的、剃头的、扫墓的、搜书的、卖唱的、乘轿的、骑马的、推车的、拉纤的、挑担的,男女老少、职业表情各不相同。

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官府、卦摊、瓦舍。

真正是士农工商、医卜僧道、牛马骆驼、诸色杂卖、一应俱全。

现在保存在故宫博物院。

说完了宋朝是元朝,我们知道蒙古族统治中国,将人分为四等。

所以当时的文人比较郁闷,作品比较愁苦。

简单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下面我们看一看明清时候的绘画。

2、明清:

文人画:

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动荡(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和发展、传统社会秩序的松动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明清变革带来的冲击,以及异族统治下的思想文化专制)

艺术风貌不拘成法,与正统画风形成强烈对比。

(更加随意)

朱耷(同学书中小字)《松鹰图》(表达对清统治者的不满,)

扬州八怪:

郑板桥(难得糊涂: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郑板桥以画竹为生度过了他贫寒而很有气节的一生。

他一生只画兰、竹、石。

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石万古不败。

及表现了自己的刚直不屈,也表达了对文化专制的不满)

(2)明间风俗画:

(同学阅读书中文字)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剪纸画。

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六)

1、风格特点:

⑴有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主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⑵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

2、作用:

国画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等方面起了

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8课笔墨丹青(板书设计)

一、国画的分类

1、画科/题材: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2、表现手法:

工笔、写意、兼工带笔

3、画家阶层:

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

二、绘画的起源(魏晋以前)

1、

(1)起源:

新石器时代

(2)特点:

2、战国:

(1)出现了毛笔绘画在绢帛上

(2)代表作品:

《》、《人物御龙图》

(1)代表作品:

《马王堆汉墓帛画》

(2)特点:

色彩鲜艳,气势宏大,形态飞扬,浪漫、神秘又不失古拙的特色。

三、绘画艺术的繁荣:

(1)特点:

出现凸显文人个性的文人画,新的绘画理论——“以形写神”,绘画抓住人的精神气质。

(2)

作品:

《女史箴图》、《洛神赋》

“以形写神”;

顾恺之:

{

(1)背景: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发展

创制法度,凸显盛唐气象

(3)代表人物、作品: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阎立本:

《步辇图》/王维

五、绘画艺术鼎盛(宋元明清)(主要体现在文人画和民间风俗画)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北宋);

马远《》、夏圭《山水十二景》(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动荡

朱耷《松鹰图》/扬州八怪:

郑板桥

种类:

木刻版画、年画、布贴画、剪纸画。

六、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教案岳麓版必修3

【课标要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诗歌与小说发展的历程,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在各个不同时代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各有特点。

分别认识各时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体会文学来源于现实,同时反映现实的特点。

【学习重点】诗歌与小说的时代特征。

【学习难点】诗歌与小说的史料价值

【学法指导】1、学习本课需要对比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不同特色,寻找其内在的继承性和批判性,概括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注意不同时代文化背景的变化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2、文学的发展和政治、经济、民族、社会风气、作者个性和社会地位的关系:

文学是一定时代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属于思想意识方面的产物,受社会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从根本上说文学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生活、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发展变化。

同时,政治统治、政治斗争和政治思想也对文学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作者个人的个性、素质和所处的社会地位等因素则直接影响着作品的风格、内容、倾向等。

【课前预习】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1.《诗经》

(1)地位: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_________。

(2)内容:

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分为____________、雅、颂三部分。

(3)影响(特点):

①它以____________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句式,语言质朴丰富,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②它的____________倾向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都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楚辞

(1)产生:

是战国时期____________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诗歌体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

开创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______风格的先河。

“骚体”(楚辞)与“风”(《诗经》)合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3.汉赋

(1)原因:

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奢靡之风盛行。

(2)产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点:

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带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题▪链接】.

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B.甲骨卜辞C.《楚辞》D.《诗经》

2.从《上海县竹枝词》中,可以知道许多古代的节日习俗,其中与端午节相关的是()

A.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B.月饼堆盘月样圆,南园向最盛香烟

C.童儿接队放风筝,风卷纸钱灰满路D.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

二、唐诗、宋词与元曲

1.唐诗

(1)唐诗兴盛原因:

①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②_______________取士制度的确立,使得许多来自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他们把丰富的_______________体验、_______________乐观和_______________进取的精神融入诗歌。

(2)代表人物:

①李白:

放荡不羁,诗风飘逸。

李白的非凡气魄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_______________、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②杜甫:

是一位_______________的诗人。

他长期生活中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之中,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

③白居易:

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了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2.宋词

(1)词的起源与特点:

词起源于民间,又称长短句,便于更加灵活自如地表达情感,并可配乐演唱。

(2)宋词的代表:

①豪放派的代表有北宋的_______________和南宋的_______________,合称“苏辛”。

②婉约派的代表有北宋的_______________和南宋之交的李清照。

3.元曲

(1)兴起:

在宋词、金元_______________基础上经文重新制作而形成,是与音乐、_______________结合比较紧密的诗歌形式。

(2)兴盛原因:

在元朝,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他们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典题▪链接】.

1.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2.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B.李清照C.陆游D.辛弃疾

【深化探究】

1.《历代词话》中记载:

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

“我词比柳词何如?

”对曰:

“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在这段材料中,幕士为苏词与柳词配了不同的伴奏乐器,并用“大江东去”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来代表二者的不同,这说明苏词与柳词分别属于哪个流派?

各流派有哪些代表人物?

2.有学者认为“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和政治为基础的”。

你认为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唐宋时期文学的突出的特色是什么?

举例说明当时的政治、经济是如何影响文学的内容及风格的?

三、明清小说

1.繁荣背景:

明清时期,_______________城镇和_______________阶层兴起。

2.代表作:

《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西游记》《金瓶梅》_______________;

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_______________《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既“三言”、“二拍”)《聊斋志异》_______________等。

3.评价:

在_______________和艺术成就方面达到新的高峰,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深化•拓展】

请思考,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1.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②市民文学兴盛③印刷工艺提高④专制政治强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3.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

当堂检测

1、下列关于唐朝诗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王昌龄的诗体现了宁静平和的自然之趣B。

李白的诗体现了盛唐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C.安史之乱打破了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D.白居易的诗关心民间疾苦

2、下列关于元散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元散曲又称“长短句”B.元时汉族文人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

C.元散曲局限于宫廷范围D.散曲在宋代广为流行

3.明清小说兴起和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经济的繁荣,为话本和小说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B、市民阶层兴起为话本和小说的兴起与繁荣提供了阶级基础 

  C、通俗文学的兴起 D、话本和小说通俗易懂

4、明清时期“三言”、“二拍”等作品反映出了时代新变化是()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科举考试走向衰落

  C、商品经济空前发展 D、对外政策趋向闭关

5、“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屈原的这首诗()

A、抒发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B、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C、体现了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D、体现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6、下列有关《诗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B、保存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C、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三百余篇诗歌D、内容丰富,句式自由灵活

7、关于汉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汉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B、其突出特点是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

C、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的表现手法D、汉赋主要是描述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

8、宋代城市生活繁荣对词曲创作造成的影响有()

①大批士子留恋于山水田园②一些词人长期混迹于市井下层

③诗词内容反映了都市风情④士大夫的词作经常流传于民间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9、关于宋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起源于民间,适合于配乐演唱

B、其描述的内容自始至终都体现了太平气象下的歌舞升平

C、宋词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城市生活的繁荣发展

D、南宋时期的诗词大都反映了严峻的社会现实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10、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小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明清时期通俗文学蓬勃发展B、作品中商人被作为歌颂对象

C、短篇小说备受冷落D、批判现实小说兴起

11、“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该材料出自的文学作品的体裁是()

A.楚辞B.诗C.词D.散曲

12、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这样一段材料“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

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

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

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哪一本书()

A.《元曲赏析》B.《诗经》C.《全汉赋》D.《全唐诗》

【读史感悟】

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此凝结、积淀和升华;

小说把宫廷官宦、才子佳人和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纳入创作范围,从另一个方面让我们了解历史、了解社会。

因此诗歌和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要的社会作用。

希望同学在日常的历史、语文学习过程中,对中国历史上出现并纳入教材中的诗歌、小说加以重视。

了解和学习古代诗歌和小说,不仅能够陶冶我们的思想道德情操,而且还能使我们了解作品反映的当时社会风貌,理解作者作品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和尖锐批判。

探究题答案:

正确特色:

唐朝诗歌,宋词。

影响:

(1)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大唐帝国的诞生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生命。

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使得许多来自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他们把丰富的生活体验、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精神融入诗歌,弹奏出开朗奔放,刚健清新的时代音调。

李白的诗歌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2)安史之乱打破了诗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他们在颠沛流寓和饥寒交迫中,体味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

(3)中唐以后,战乱的平息并没有带来往昔的盛世华年,人民的生活依旧悲惨,社会政治黑暗和社会动荡使得诗人自居易关心民间疾苦,在对黑暗现实的批判中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4)宋代城市生活的日趋繁荣吸引了大批的士子。

他们于山水田园之外,更加迷恋都市歌舞宴饮的生活。

(5)两宋之际,歌舞升平的大平景象被金人南侵的铁骑踏破,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明清小说繁荣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①商品经济的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②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③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速发展。

④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小结:

我国诗歌发展源远流长,上下绵延4000余年,从诗经到楚辞,从汉赋到唐诗,历代诗歌体制一再演变,诗歌风格、表现手法亦随之而异。

诗歌的发展变化深受创作者性格、兴趣、素养、阅历和社会现实以及诗歌文体自身的演变规律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唐诗渐衰后,宋词和元散曲相继兴起,它反映了诗歌由简趋繁,由粗趋细的内在发展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