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方案0917042905.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1178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受限空间作业方案091704290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受限空间作业方案091704290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受限空间作业方案091704290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受限空间作业方案091704290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受限空间作业方案091704290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受限空间作业方案0917042905.docx

《受限空间作业方案091704290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受限空间作业方案0917042905.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受限空间作业方案0917042905.docx

受限空间作业方案0917042905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施工方案

一、作业概况

受限空间作业由机修检修人员操作,主要作业内容是进入回转窑窑体检修作业、冷却筒检修作业、球磨机检修作业、磨煤机检修作业、余热锅炉检修作业、布袋除尘器检修作业、精炼炉检修作业、还原炉检修作业、脱硫塔检修作业、生活污水化粪池清淤作业、石灰石浆液池检修作业等受限空间作业为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二、作业组织机构

机修车间为受限空间作业管理成立工作小组。

组长:

陈洪华负责对作业场所的安全工作负总责。

现场监督:

王源彬负责对作业场所的安全工作进行安全监督。

组员:

机修工负责对受限空间进行作业,并按要求穿戴劳

动防护用品。

监护人员:

工段负责人负责对整个作业过程监护,对现场作业过程的风险进行检查和控制,并作好记录。

三、施工步骤

1、准备好工器具:

安全帽、手电筒、安全带、安全绳,空气呼吸器等;

2、对作业场所进行燃气浓度检测:

2.1氧含量18%-21%。

2.2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2的规定。

2.3可燃气体浓度: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

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

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3、在进入受限空间进行作业时必须将设备上所有与生产系统连通的管道、孔洞与外界有效隔离,将设备上与外界连接的电源有效切断。

4、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严禁使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盲板的加装及拆除应形成记录。

5、受限空间带有用电设备时的电源切断可采用取下电源保险熔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挂警示牌,在切断电源时应按规定办理断电票证。

6、必须确保受限空间内的通风作业前应采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间内空气良好流通:

6.1打开设备上的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6.2采用管道空气送风时,送风前必须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同时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7、必须定时监测

7.1作业前30min内,必须对受限空间内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能按程序办理《作业证》后进入。

7.2要求采样点必须有代表性,采样过程中,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7.3所有分析数据必须以公司指定分析人员确认的设备分析数据为准。

分析人员在《作业证》中确认签字。

7.4作业中应加强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作业中断超过30min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

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7.5采样人员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间采样时应采取四中规定的防护

措施

8、以上各项准备好后找安全员开具受限空间作业票,取得作业票后方可开始作业。

9、操作完毕后,人员离开受限空间;

10、填写相关记录作业;

11、受限空间作业完毕;

四、安全施工措施

(一)、安全管理措施:

为了在作业时预防作业人员发生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作业安全进行,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所有受限空间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必须由安全员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受限空间作业规定的教育。

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前由安全员办理受限空间作业票,安全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办手续。

作业前,由安全员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作业,发现有安全隐患及时报告现场负责人,排除后经确认方可作业。

(二)、防护用具的使用:

受限空间作业人员所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由安全员进行查验。

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正确方法佩戴使用。

应符合要求:

1、安全帽:

凡进场人员都必须正确佩戴符合工种要求的安全帽。

正确佩戴安全帽方法:

戴安全帽高度为帽箍底边至人头顶端为80mm-90mm安全帽抵抗冲击的能力必须符合国标规定,要扣好帽带,调整好帽衬间距。

2、安全带:

安全带使用时要高挂低用,防止摆动碰撞,绳子不能打结,钩子要挂在连接环上,当发现有异常时要立即更换,换新绳时要加绳套,使用3m以上的绳要加缓冲器。

在攀登和悬空等作业中,必须佩戴安全带并有牢靠的挂钩设施。

五、作业时的监护

1、确保施工人员必须戴好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

安全帽、安全绳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作业前检查劳动防护用品是否合格,作业用具的检验合格证等。

2、对作业场所进行可燃气浓度检测:

2.1氧含量18%-21%。

2.2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2的规定。

2.3可燃气体浓度: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3、检查受限空间内设备上所有与生产系统连通的管道、孔洞与外界有效隔离,将设备上与外界连接的电源有效切断。

4、检查受限空间内如需加盲板时的盲板加装的状况,盲板的加装及拆除应形成记录。

5、检查受限空间内带有用电设备时的电源切断措施,警示牌悬挂情况,切断电源时办理的第二电气作业票。

6、检查作业场所通风情况

6.1检查设备上的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

相通的设施自然通风情况;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6.2采用管道空气送风时,送风前必须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同时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7、检查定时监测情况

7.1作业中应加强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作业中断超过30min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

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7.2采样人员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间采样时应采取规定的防护措施。

&现场确认,按要求完成了该作业

9、清理作业现场。

六、风险识别

序号

危险辨识

风险影响

控制措施

应急措施

1

人员坠落

造成人员伤亡

1确保安全绳牢固。

2戴好安全帽、安全绳。

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

2

工具使用不当

造成人身伤害

1作业人员劳保着装。

2现场专人监护,并正确使用工具

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3

有毒有害气体泄漏

造成窒息

1作业前确保燃气检测2作业过程中佩戴空气呼吸器

3受限空间作业时对受限空间进行通风

中毒窒息现场处置方案

4

漏电

造成触电

1作业前对受限空间内的电器断电保护。

触电漏电现场处置方案

七、受限空间安全作业技术要求

1、受限空间作业相关检测

1.1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对作业场所进行可燃气浓度检测:

1.1.1氧含量18%-21%。

1.1.2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2的规定。

1.1.3可燃气体浓度: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

1.2必须定时监测

1.2.1作业前30min内,必须对受限空间内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能按程序办理《作业证》后进入。

1.2.2要求采样点必须有代表性,采样过程中,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1.2.3所有分析数据必须以公司指定分析人员确认的设备分析数据为准。

分析人员在《作业证》中确认签字。

1.2.4作业中应加强定时监测,至少每2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作业中断超过30min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

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1.2.5采样人员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间采样时应采取四中规定的防护措施。

等。

1.3必须确保受限空间内的通风

作业前应采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间内空气良好流通:

1.3.1打开设备上的所有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1.3.2采用管道空气送风时,送风前必须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同时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1.4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1.5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受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2、危害评估

2.1实施受限空间作业前,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2.2危害评估应依据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等标准进行。

3、防护设备

3.1生产经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当受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3.2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3.3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八、安全应急

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对伤员进行简单救治,同时向车间主任报告,车间主任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上汇报,并根据事故类别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九、应急预案

1、机械伤害现场处置方案

1.1发现有人受伤后,必须立即停止运转的机械,向周围人员呼救,同时拨打“120”等社会急救电话。

报警时,应注意说明受伤者的受伤部位和受伤情况,发生事件的区域或场所,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1.2值班人员随时和综合办保持联系,并将此信息通报应急领导小组。

必要时,应立即上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并请求支持和救援。

1.3进行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创伤出血者迅速包扎止血,送往医院救治。

1.4发生断手、断指等严重情况时,对伤者伤口要进行包扎止

血、止痛、进行半握拳状的功能固定。

对断手、断指应用消毒或清洁敷料包好,忌将断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细胞变质。

将包好的断手、断指放在无泄漏的塑料袋内,扎紧好袋口,在袋周围放在冰块,或用冰棍代替,速随伤者送医院抢救。

1.5受伤人员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症状后,必须立即进行心脏按摩或人工呼吸。

1.6在做好事故紧急救助的同时,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对相关信息和证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做好事故调查工作。

2、中毒窒息现场处置方案

2.1发生事故后后勤保障组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拨打119和110,以尽快得到消防队员和急救专业人员的救助。

2.2应急救援分为:

自救、无需进入救援、进入救援。

如消防和急救人员不能及时到达事故现场而组织救援时:

尽可能采用非进入救援;救援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救援;以下情况采取最高级别防护措施后方可进入救援:

有限空间内有害环境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