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市长涧河上段一起治理老西潼桥以上移堤退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1144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0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阴市长涧河上段一起治理老西潼桥以上移堤退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华阴市长涧河上段一起治理老西潼桥以上移堤退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华阴市长涧河上段一起治理老西潼桥以上移堤退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华阴市长涧河上段一起治理老西潼桥以上移堤退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华阴市长涧河上段一起治理老西潼桥以上移堤退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阴市长涧河上段一起治理老西潼桥以上移堤退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华阴市长涧河上段一起治理老西潼桥以上移堤退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阴市长涧河上段一起治理老西潼桥以上移堤退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阴市长涧河上段一起治理老西潼桥以上移堤退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华阴市长涧河上段一起治理老西潼桥以上移堤退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CB01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

(渭水建[2010]技案01号)

合同名称:

华阴市长涧河上段一起治理老西潼桥以上移堤退建工程合同编号:

HY-CJHZHL—Ⅱ

致:

陕西省鑫联建设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我方今提交华阴市长涧河上段一起治理老西潼桥以上移堤退建2标段工程(名称及编码)的:

附: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措施计划

□工程测量施测计划和方案

□施工工法

□工程放样计划

□专项试验计划和方案

□项目划分

请贵方审批。

承包人:

渭南水利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经理:

日期:

年月日

监理机构将另行签发审批

 

监理机构:

签收人:

日期:

年月日

说明:

本表一式份,由承包人填写。

监理机构审签后,随同审批意见,承包人、监理机构、发包人、设代机构各1份。

施工组织设计

1、基本资料

1.1编制依据

1.1.1《华阴市长涧河上段一期治理移堤退建工程Ⅱ标段施工招标文件》(合同编号:

HY—CJHZHL—Ⅱ);

1.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1.1.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汇编》;

1.1.4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及本公司实际情况。

相关的规程、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

1.1.5我公司拥有的技术成果、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以及多年积累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1.1.6陕西省工程建设文明工地标准及当地政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1.2编制原则

1.2.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证施工目标的圆满实现。

1.2.2根据工期要求,在保持人、机、料均衡安排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

1.2.3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尽量减少工程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1.2.4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1.2.5采用平行、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组织施工,进行有序、均衡、连续的施工。

1.3综合说明

1.3.1工程概况

长涧河属渭河一级支流,由华山峪、杜峪、黄埔峪汇流而成,是华阴市的东大门和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

长涧河从华阴市城区西侧穿过,于北社乡王洛坊村注入渭河,全长29.4km,平均比降千分之3.9,多年平均径流量2006万m3,多年平均流量0.64m3/s。

本次长涧河上段一期治理移堤退建工程Ⅱ标段主要建设内容为:

杜峪河左堤退建445米,右堤加高培厚500米;长涧河右堤加高培厚943米,滨河路堤防加高培厚927米等

1.3.2建设地点环境特征

工程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4℃。

冻土期一般在12月至来年2月,最大冻土深为28cm。

年降雨量集中于7、8、9三个月。

全年平均风速2.3m/s,最大风速20m/s.

1.3.3施工条件

工程区周边有陇海铁路、西潼高速公路、310国道、老西潼公路横贯东西,大华工路、朝华公路穿越南北,区内有华阴移民主干道、华阴滩区防汛道路、五合撤退道路和焦镇撤退道路构成纵横交错的道路网,交通便利。

施工用水可就近从河道或机井中取用。

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由发包人指定的主降压变电站接出,必要时可采用柴油发电机组补充。

工程具有线长面广、水源充足的特点,有利于工程场面的布置。

砂、石料可沿线就近堆放。

1.4工期要求

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开工日期为2010年5月6日,完工日期为2010年8月5日,共计92天。

2、施工总体部署

2.1施工部署

针对本工程线长的特点,为保证施工工期,便于施工管理,经现场实地勘察,结合工程特点,我公司经过认真研究确定选调我公司有堤防施工经验的队伍,配备状况良好的机械设备,采取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和严格的科学管理手段,密切与建设单位合作,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快速、安全地完成任务。

2.2平面布置

2.2.1布置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施工图、结合现场考察,按照方便施工流程,运输方便畅通,降低临建费用,便于生产生活,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安全的原则进行平面布置。

(1)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对生产、生活临建设施进行规划布置,其规模容量满足施工总进度计划与施工强度需要,尽量减少临时性设施。

(2)尽量为生产工人提供方便生活条件。

(3)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要注意保护,对周围环境不造成污染,垃圾、废渣、废料不随便乱堆乱放等,做到文明施工。

(4)做好安全防火、安全施工及工地现场防汛、防疫工作。

2.2.2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从业主指定的低压端接用,根据施工需要,另自备75KW发电机2台,作为施工备用电源。

2.2.3生产、生活用水

施工用水可就近从河道、机井中取用。

生活用水为附近村庄人饮自来水。

2.2.4施工通讯、交通设施

拟配备1部固定电话和传真机1部作为对外联系通讯设施,利用对讲机进行生产调度指挥,配备对讲机2部。

交通方面配备生产指挥车一辆。

2.2.5施工道路

场内施工道路以方便施工、减少干扰、节约投资为原则。

施工时合理安排,尽量利用原已成交通道路和堤岸道路相结合。

2.2.6项目部生产、生活设施

项目经理部拟选择在工程区附近租赁闲置房屋,在河堤施工段中间部位平整300m2土地,设置材料库、临时工棚、机械停放场等。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3、工期及进度安排

根据合同施工工期要求,结合工程特点和场地布置,工程施工工期拟定92天。

施工队伍拟于2010年5月5日进入工地现场,进行施工准备工作,2010年5月6日在项目监理下达开工令后正式开工,2010年8月6日全部完工。

3.1施工准备期

安排于2010年5月5日——2010年5月8日:

进驻工地,完成施工准备工作,主要有甲方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建立测量控制网,办公生产用房搭建、生产用地平整、水电路准备、原材料进场。

3.2主体工程施工期

清基工程:

计划于2010年5月8日——2010年5月11日完工。

计划工期3天。

土方弃运工程:

计划于2010年5月11日——2010年5月23日完工。

河槽土方工程:

计划于2010年5月11日——2010年5月18日完工。

观景平台土方工程:

计划于2010年5月18日——2010年6月28日完工。

绿化平台土方工程:

计划于2010年6月15日——2010年7月12日完工。

滨河路规划工程:

计划于2010年5月28日——2010年7月31日完工。

3.3工程完建期

2010年7月31日—2010年8月6日完成施工资料整编、现场清理、施工机械及人员退出工地,申请完工验收。

详细工程进度计划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4、主要项目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4.1总体施工方案

为保证该项工程按照预定方案进行实施,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施工前公司将从技术、物资设备、劳力等各方面做好准备工作,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熟悉招标文件,召开了方案讨论会,结合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和该工程的具体情况。

决定施工采用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进行辅助,计划由2个专业土方施工队(长涧河、杜峪河各1支)进行作业。

堤身填筑采用自下而上分层碾压填筑,自卸汽车运土料,推土机推土、铺料,推土机、羊角碾碾压。

4.2专项工程施工方法

4.2.1土方施工

4.2.1.1施工准备

⑴料场复查

进场后,即对料场进行复查,落实料场的堆料数量、质量及施工条件。

料场复查完毕后,根据复查情况,确定具体料场施工布置和开采施工方法,对料场进行全面规划,并将规划报告递交监理工程师批准。

⑵土料实验

土方填筑前,对业主或项目监理批准的料场进行核查,并对土料场内的填筑土料进行取样试验,确保上坝土料符合设计要求,实验项目包括:

含水率、颗料组成、密度等,并对土质进行现场鉴别和描述,实验完成后,依据成果编写实验报告,提交项目监理审查。

⑶土料开采

①土料采用立面开采,以机械施工为主,推土机推土、运输。

②土料开挖前,采用人工清除表土,彻底清除表面杂草、树根、杂物和废渣,并沿料场周围修筑排水沟。

③定期检查开采土料的含水量,当土料的天然含水量超过规定时,可采用凉晒或掺入干土等方法降低含水量,当土料天然含水量小于规定时,进行加水处理。

土料加水、减水工作均在坝体填筑区外进行。

⑷碾压实验

填筑工程开工前,按照《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作碾压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确定铺料厚度、压实遍数、压实方法等,写出碾压报告,提交项目监理,经项目监理审批后,严格遵照执行。

⑸测量放线

在收到由项目监理提供的堤身轴线、桩号和水准基点等基本数据后,首先进行复核验算,然后进行施工测量工作,进行大坝定线测量和建筑物放样测量,并埋设保护桩,保护桩采用砼桩。

建筑物放线测量后,经项目监理审核、检查无误并办理验收质检手续后,方能施工。

⑹场地清理及准备

在施工前,对有碍施工的已有建筑物、道路、管线、观测设施、坟墓、树木等,进行妥善处理或保护,料场周围作好排水沟、积水井,并配备足够的抽水设备。

4.2.1.2土方填筑

开始土方填筑前,先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堤基清理,清理填筑部位的植被和表土,清理范围不少于填筑坡脚线外侧5m,需挖除树根的范围应延伸至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填筑线或建筑物基础外侧3m。

基础表面的淤积腐殖土、泥岩土等不合格土必须彻底清除,清基深度一般为30cm。

如果堤线通过淤泥池塘或较厚的砂层区时,必须进行必要的堤基处理。

清理的弃土、废物、废渣,按项目监理指示运至指定场地堆放,清理过程中遇到观测设备,应妥善保护且经项目监理验收合格,发现化石和文物,按有关规定办理。

清理后,经项目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土方堤身填筑。

⑴在基础清理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土方填筑,各部位的填筑均按施工图进行,施工时根据碾压试验确定填料的施工参数。

⑵填土采用装载机机结合自卸汽车进行运输、人工结合平地机、推土机摊铺,随卸随平,不能积压,摊铺应按平行堤轴线方向顺次进行,铺筑均匀平整无凹坑。

在堤身与其他建筑物的砼结构上开始填筑土料时,先将砼面清扫干净,涂一层3—5cm厚的泥浆结合层再进行填铺。

压实机具选用推土机碾压,局部及边角部位采用人工铺土,蛙式夯夯实,压实机具顺堤轴线进退式碾压,碾迹搭接宽度不小于50cm,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根据碾压试验确定,铺土厚度不超过30cm,局部和边角部位铺土厚度不超过15cm,夯击时采用连环套夯法,夯迹搭接宽度不小于1/3夯径。

⑶填筑作业按水平分层逐层施工,作业层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严禁留界沟,保证作业层均衡上升。

若遇到分段碾压,顺轴方向搭接长度不小于0.5m,垂直堤轴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5m。

边坡在施工后整平,整平采用人工修整。

⑷冬、雨季施工

雨前应及时压实作业,并作好填筑面和临时坡面的防雨、排水保护工作。

遇大雨时应停止施工,雨后恢复施工时,填筑面应经凉晒、复压处理,必要时应对表层重新进行清理,并待质检合格后方可复工。

负温季节施工时,应取正温土料,装土、铺土、碾压取样等工序都应采取快速连续作业,土料压实时,气温必须在1℃以上。

铺土厚度比常规适当减薄,填土中不得夹冰雪。

下雪天应停止填筑,雨后复工时应先仔细清理积雪和其他杂物。

5、组织机构及管理人员

5.1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针对其施工特点,在组织机构上,成立高精干的项目经理部,下设专业施工队2支,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分工分别见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和主要施工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表。

(见下页)。

在工程施工中推行项目法施工,根据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与动态管理的原则对工程施工进行系统化管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使整个工程始终在统一,协调和平衡中进行。

工程施工阶段定期召开现场协调会,汇总施工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经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