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11450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支架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支架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支架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支架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支架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支架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

《支架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架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支架计算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一工程概况

桃子园大桥桥型布置为左幅桥上部结构为(55+100+55)m+(3x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左幅桥全长295m,右幅桥为(55+100+5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右幅桥全长220m。

桥墩下部结构为11号主墩基础采用6根φ1.8m钻孔灌注桩,桩基呈行列式布置:

横向间距4.5m、纵向间距4.5m;

桩底高程147.728m,左右幅桥桩长均为30m;

桥墩基础设计为端承桩基础。

承台为矩形承台,平面尺寸为12.6m×

8.1m。

承台厚3.5m。

墩身采用等截面矩形实体花瓶墩,墩高左幅桥为10.5m,右幅桥为9m,桥墩截面尺寸3×

7.26m,四周设r=0.3m的倒角。

12号主墩基础采用6根φ1.8m钻孔灌注桩,桩基呈行列式布置:

左右幅桥桩长均为30m;

墩身采用等厚度矩形实体花瓶墩,墩高左幅桥为20m,右幅桥为16.5m,单幅墩标准截面3×

7.26m,四周设r=0.3m的倒角。

主桥上部结构为(55+100+55)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采用分离的上、下行独立的两幅桥,单幅桥采用单箱双室截面,跨中箱梁中心高度为2.5m,支点处箱梁中心梁高6.5m,由距主墩中心2.5m处往跨中方向46.5m段按1.8次抛物线变化。

箱梁根部底板厚80cm,跨中底板厚28cm,箱梁高度以及箱梁底板厚度按1.8次抛物线变化。

箱梁腹板根部厚75cm,跨中厚50cm,箱梁腹板厚度在腹板变化段按直线段渐变,由厚75cm变至至50cm。

箱梁顶板厚度30cm。

箱梁顶宽18.49m,底宽9.786m,顶板悬臂长度外侧2.5m内侧2.4m,悬臂板端部厚18cm,根部厚65cm。

箱梁顶设有2%的单向横坡。

箱梁浇筑分段长度依次为:

12m(0号段)+3×

3.0m+4×

3.5m+5×

4.0m。

0号块箱梁长12m(墩柱中心线两边各6米),设计为单箱双室截面,顶宽18.49m、顶板悬臂长度外侧2.5m内侧2.4m,底宽9.786m,梁高6.5m,底板厚80cm,顶板厚度30cm,腹板厚度75cm,悬臂板端部厚18cm,根部厚65cm,箱梁顶设有2%的单向横坡。

二专项施工方案概况

0号块支架采用钢管柱贝雷梁结构。

墩身两侧各设置2排3根钢管柱,靠近墩身处钢管布置在承台上,外侧钢管置于C30砼基础基础或φ120钻孔桩上(12号墩靠中跨侧)。

基础尺寸为3.0×

3.0×

1.0m;

支撑柱顶一次主梁采用2根Ⅰ50b工字钢组合梁,横桥向布置,长18米。

二次分配梁采用14排单层普通型贝雷梁,顺桥向布置。

每两排之间用90cm或135cm跨横撑连接,墩身外侧翼缘板处3排贝雷梁按12米通长布置,墩身处贝雷梁靠墩身布置,多余部分作为操作平台。

贝雷梁上横向布置Ⅰ14工字钢,间距60cm,悬段处设置顶托支架,翼板下搭设盘扣支架。

在纵向铺设Ⅰ14工字钢分配梁,横向铺设10cm×

10cm@20木枋,铺设12mm竹胶模板。

三专项施工工艺及主要施工方法

0号块现浇支架采用钢管贝雷膺架,墩身两侧各设置2排3根钢管柱,靠近墩身处钢管布置在承台上,外侧钢管置于C30砼基础基础或φ120钻孔桩上(12号墩靠中跨侧)。

1.0m。

外侧模用钢模板,内模采用钢管脚手架竹胶模板。

砼采用商品砼,罐车运输,臂架泵输送入模,0号块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4.5,底二次浇筑2米。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方法

(1)临时基础地基处理

外侧钢管除12号墩靠中跨段采用钻孔灌注桩外,其余采用3.0×

1.0m基础,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5Mpa;

内侧钢管设置承台上。

施工前,先平整施工场地,再进行砼基础和钻孔灌注桩测量放样。

扩大基础必须置于原状土上,保证地基承载力需要,基础周围做好排水处理,周边设置排水沟。

在钢管立柱的对应位置预埋80×

80cm厚度10cm的底座钢板,钢板焊接4根长的φ25钢筋,锚固长度50cm,采用塞焊。

(2)支架安装

钢管质量验收合格后,切割下来制作支撑柱。

钢管接长采用内衬外套钢管对接焊接方式接长,确保支撑柱上下同心。

支架柱采用汽车吊拼装就位、焊接组装。

依次拼装钢管立柱、桁撑,钢管柱上座板采用80×

80cm厚度20cm钢板,钢管柱的上下座板各设4块1cm厚15×

15cm的三角加劲板。

钢管安装时要求横、纵向钢管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并保证钢管的垂直度。

支撑柱安装后架设一次主梁(2根Ⅰ50工字钢组合梁)。

横联采用焊接1cm后10×

30cm钢板,达到整体效果,工字钢接长采用1cm厚拼接板搭接焊等强连接。

贝雷梁航姐按设计图逐根组装,每2片为一组,中间设置标准桁撑,以求稳定防侧,然后使用吊车逐根吊装就位。

贝雷梁上设置Ⅰ14工字钢分配梁,间距60cm,悬臂部分搭设顶托,翼板部分搭设盘扣钢管,再铺设Ⅰ14工字钢分配梁,10×

10cm木枋、底模。

(3)支架拆除

待预应力形成后,开始拆除支架。

拆除支架先松顶托,之后拆除模板,拆除Ⅰ14工字钢,将贝雷梁桁架滑移至箱梁外侧—掉下—解开,拆下一次主梁,最后拆除支撑柱。

四支撑架设计验算

(一)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1)施工方案编制依据

1)施工设计图;

2)交通部交计发[1998]23号《交通部国防交通储备器材管理规定》的通知(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

3)《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设计规范》JGJ162-2008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二)施工方案设计参数

1、钢材弹性模量E=2.1×

105Mpa;

2、Q235钢材抗拉、抗压设计控制强度f=210Mpa,剪切强度fv=125Mpa,贝雷梁桁架的允许压应力及弯应力为f=273Mpa,剪切强度fv=208Mpa;

3、钢筋砼容重rc=26KN/m;

4、结构安全系数K=1.3;

5、二次分配梁允许桡度[ω]=L/500;

6、恒载系数1.2,活载系数1.4;

7、施工人员及机械荷载约100KN;

8、模板重量q=2.5KN/m2。

(三)荷载计算

1、计算梁横截面积

梁段支撑部分标准横断面如下:

2、荷载计算

箱梁全宽B=18.49m,梁高h=6.05m,按0B断面积A=262511cm2,12米长共计315方。

0号块砼为530方,墩顶部分砼220方,悬臂部分砼为310方。

①结构横载q1=1.05rcA=716.7KN/m;

②模板重量q2=2.5B=46.25KN/m;

③支架重量q3=15%q1=107.5KN/m,(暂按以往经验估算);

④施工人员和机械荷载q4=100/12=8.33KN/m;

设计计算荷载:

q=1.2(q1+q2+q3)+1.4q4=1056.2KN/m,

计算荷载放大系数:

K=1.47

3、荷载分配

经Midas计算结果为:

弯矩:

Mmax=704.1KN.m,Mmin=-1408.3KN.m;

剪力:

Qmax=2112.4KN,Qmin=-2112.4KN;

支点反力:

RA=RD=2165.2KN,RB=RC=4172KN。

(四)内力计算及结构设计

1、钢管支撑柱

根据荷载计算的支点反力结果判定,纵向钢管支撑柱RB(或RC)点的分担荷载最大。

故以此为计算设计对象。

纵向钢管支撑柱RB及RC点的横断面支撑结构如图。

横向每个支撑点布置3根φ600、壁厚10mm钢管柱。

钢管柱按等面积荷载布置,为设计计算简便,以受载最大的RB及RC截面支撑点为基准计算。

将横截面面积分三等分,每根支撑柱置于对应面积重心位置,实现等面积荷载分配布置法,每一支撑柱分担的标准横断面积为8.75m2,对应分担的最大计算荷载为R=1391KN。

支架最大高度为23米,模板、分配工字钢及贝雷梁的总高度为2.5米,支撑柱受压杆高度为20.5米。

(1)钢管柱几何参数

钢管柱直径φ600、壁厚10mm钢管,其截面特性为:

Ix=80634cm4,A=185.26cm2,ix=41.725cm;

长细比λ=49.13<

150,满足要求,属于短压杆,折减系数ψ=0.86。

支撑柱按两端铰接结构设置,自由受压系数μ=1。

(2)强度简算

允许支撑能力[R]=ψfvA=3341KN,安全系数K=2.4,满足要求。

(3)压缩量

△h=Rh/EA=1391=7.3mm。

(4)扩大基础计算

①基底应力计算

单根钢管桩上部荷载176.5×

1.1=194.2t,扩大基础自重为(3×

0.6+1.5×

1.5×

0.4)×

2.4=11.88t,钢管桩及平联自重为0.128×

21+0.061×

3=3.42t。

地基承受的总荷载为194.2+11.88+3.42≈209.5t,基底应力:

为保证支架安全,因此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25MPa。

若地基承载力小于0.25MPa。

支架基础大小应作适度调整。

②基础抗冲切计算

应计算两个地方的抗冲切能力,一是计算钢管桩底部与基础顶面交界处基础的抗冲切能力,二是计算基础变阶处的抗冲切能力。

计算基础的抗冲切能力时,应扣除相应砼的自重。

砼的抗剪强度一般按抗拉强度值的0.7倍考虑。

A、柱与基础顶交界处的抗冲切能力

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荷载F=194.2+3.42=197.6t=1976KN,扩散角45°

参照2002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交界面C30砼可承受的冲切力:

,基础顶面满足抗冲切要求!

B、基础变阶处的抗冲切能力

基础变阶处的荷载计算时,应考虑变阶顶面的砼,F=1976+1.5×

0.4×

24=1998kN,扩散角45°

,基础变阶处满足抗冲切要求!

③基底抗弯计算

基底的压应力为0.23MPa,将基础倒置,计算模型简化为悬臂梁,如下图:

计算悬臂端根部的最大应力为:

C30素砼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43MPa,因此基础素砼即满足抗弯要求!

考虑到基础砼性能可能较差,存在离析,厚度不够等情况,要求基础底板构造性双向配筋,钢筋型号根据工地现场废旧材料确定,暂且按φ10@30cm配筋。

遇软硬不均地基时,为防止基础裂断,要求基础底板及顶板双向构造性配筋。

2、一次主梁

由于纵向钢管支撑柱RB(或RC)点支撑分担荷载最大,横向主梁在此处分担的荷载也最大,经Midas软件计算,最大内力为:

最大负弯矩Mmin=-571.8KN.m;

最大正弯矩Mmax=152.7KN.m:

最大剪切内力Tmax=743.2KN。

一次主梁选用Ⅰ50b工字钢,材质Q235。

其几何特性:

横截面积A=129.25cm2,横截面惯性距Ix=48556cm4,Ix/Sx=42.3cm,d=14mm。

工字钢水平放置。

①求所需Ⅰ50b工字钢数量

假设需要n跟。

以最大负弯矩Mmin=571.8KN.m为控制值,采用允许应力法求所需根数n。

由公式σ=kMmaxYmax/nIx≤f得到:

nIx=72830cm4,所需根数n=1.5根,选用2根Ⅰ50b工字钢。

②验算剪应力

最大截面剪应力:

τmax=Tmax/nd(Ix/Sx)=62.7Mpa<fv=125MPa,满足要求。

③验算扰度ω

a、外悬臂端(Mmax=-571.8KN.m)下扰度(L=385cm)

由力法可得:

在q=1状态下,M1=-ql2/2=-,ω1=ql4/8EI=0.09。

由ω/Mmax=ω1/M1,ω=ω1Mmax/M1=6.9mm,小于L/500=7.7mm。

满足要求。

b、跨中最大正弯矩(Mmax=152.7KN.m)最大扰度(L=251cm)

在q=1状态下,M1=ql2/8=787500,ω1=5ql4/384EI=0.003。

由ω/Mmax=ω1/M1,ω=ω1Mmax/M1=0.6mm,小于L/500=5mm。

3、贝雷梁计算

(1)贝雷梁的物理参数

型号

几何特征

容许内力

单排单层不加强型

Ix(cm4)

W(cm3)

弯矩(KN.m)

剪力(KN)

抗压应力f(Mpa)

剪应力fv(Mpa)

250497.2

3578.5

788.2

245.2

273

208

(2)计算所需贝雷桁架梁数量

根据荷载分布简图计算得到各个支撑点分担荷载为:

RA=RD=2165.2KN,RB=RC=4172KN,根据支撑架布置,RA及RD支点的贝雷桁架承载能力每片为310KN,RB及RC的贝雷桁架承载能力每片为620KN。

A及D点需要贝雷桁架梁:

n=7片。

B及C点需要贝雷桁架梁:

在实际布置中,考虑外侧翼缘板下外悬臂较大以及两片横向连接形成稳定结构,实际按14片布置。

(3)验算贝雷桁架整体抗弯能力

经计算,贝雷桁架截面最大弯矩为RB及RC支撑处的柱顶负弯矩,为Mmax=1408.3KN.m。

14排贝雷桁桁架的总抗弯能力为:

M抗=14M1=14×

788.2=11034.8KN.m,远大于荷载最大弯矩,满足要求

(4)抗剪切能力验算

经计算,贝雷桁架截面最大剪力Tmax=2112.4KN,14排贝雷桁桁架的抗剪允许应力[τ]=14×

245.2=3432.8KN.m>Tmax,满足要求。

(5)验算最大扰度ω

验算向下弯曲扰度,向下最大弯矩Mmax=704.1KN.m。

在q=1状态下,M1=-ql2/8=20000,ω1=5ql4/384EI=0.0063。

由ω/Mmax=ω1/M1,ω=ω1Mmax/M1=2.2mm,小于L/500=8mm。

(6)贝雷桁架梁的布置

横断面全幅宽度共计14片贝雷桁架梁,按等面积布置。

3、贝雷梁上横向分配梁

贝雷桁架梁上横向分配梁采用Ⅰ14工字钢,间距60cm,最大支撑跨度135cm,每根工字钢承担的荷载Q=0.6×

1056.2=634KN。

Ⅰ14工字钢几何特征:

横截面积A=21.5cm2,横截面积惯性矩Ix=712cm4。

经Midas计算,Ⅰ14工字钢最大弯矩Mmax=6.5KN.m,最大剪力Tmax=39.9KN。

①验算弯曲应力

最大弯曲应力:

σ=MmaxYmax/Ix=73.03MPa<f=210Mpa,满足要求。

最大剪切应力:

τ=Tmax/A=3.02Mpa<fv=125Mpa,满足要求。

a、外悬臂端(Mmax=-1KN.m)下扰度(L=85cm)

在q=1状态下,M1=-ql2/2=-361250,ω1=ql4/8EI=0.04。

由ω/Mmax=ω1/M1,ω=ω1Mmax/M1=0.1mm,小于L/500=1.7mm。

b、跨中最大正弯矩(Mmax=6.5KN.m)最大扰度(L=135cm)

在q=1状态下,M1=ql2/8=227813,ω1=5ql4/384EI=0.029。

由ω/Mmax=ω1/M1,ω=ω1Mmax/M1=0.8mm,小于L/500=2.7mm。

(五)结论

以上验算结果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设计方案安全可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