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0735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练习题参考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2.《学记》

3.《大教学论》

4.康德

5.控制方面的成分

6.重点调查个案调查

7.等组实验法

8.教育措施

9.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10.社会环境

11.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

12.人的活动遗传环境

13.调节

14.基础教育

15.1986

16.课时分配

17.数学自然科学外语

18.上课

1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0.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21.人格感化

22.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23.个人活动

24.教育

25.班级授课制

26.调控功能

27.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28.孔子苏格拉底

29.教育者提出的德育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30.知、情、意、行

31.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32.口头提问

33.笔试(开卷、闭卷)

34.谈话法书面材料分析法

35.全面总结专题总结

三、名词解释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

3.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

4.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5.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

6.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7.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

8.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

9.教育制度是指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

10.广义的课程是指:

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狭义的课程是指:

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习的一门学科或应该从事的一种活动的内容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11.课程标准是指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课程的知识范围、深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要求,一般包括说明、正文两部分。

12.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13.教学原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4.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的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与知识程度变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15.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16.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17.说服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一种德育方法。

18.锻炼是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19.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20.班是学校的细胞,既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五、简答题

1.答: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2.答: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3.答: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

(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制约,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4.答: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生产力对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的制约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③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5.答: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6.答:

(1)课程计划

(2)学科课程标准

(3)教材

7.答:

(1)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

(2)理论联系实际

(3)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

(4)系统性和可接受性

8.答:

(1)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2)互相衔接,相对完整

(3)突出重点,注意联系

(4)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9.答: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0.答:

(1)激发学习动机

(2)感知教材

(3)理解教材

(4)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

(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11.答:

(1)讲授法,其中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学校讲演等方式

(2)谈话法

(3)讨论法

(4)读书指导法

12.答:

(1)练习法

(2)实验法

(3)实习作业法

(4)实践活动法。

13.答:

(1)组织教学

(2)复习过渡

(3)讲授新教材

(4)巩固新教材而布置课外作业

14.答:

(1)个别教学

(2)分组教学

(3)现场教学

15.答:

(1)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

(2)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

(3)各种书面作业

(4)各种实际作业

16.答: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17.答: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和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8)道德教育。

18.答: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19.答:

(一)德育的途径:

(1)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20.答:

(1)说理教育;

(2)榜样示范;

(3)实际锻炼;

(4)陶冶教育;

(5)指导自我教育;

(6)品德评价。

21.答:

(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取新知识;

(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3)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

(4)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22.答:

(1)社会实践活动;

(2)学科活动;

(3)科技活动;

(4)文学艺术活动;

(5)文娱体育活动;

(6)社会公益劳动;

(7)课外阅读活动。

23.答:

(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3)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4)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5)指导本班班委会和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6)做好家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7)评定学生操行。

24.答: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4)家庭与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25.答:

(1)个别教育同集体教育的关系;

(2)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工作。

六、案例分析题

七、论述题

规律:

(1)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3)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教育应该做到的:

(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要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要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

(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1)课程任务全面的改革目标

(2)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目标

(3)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目标及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

(4)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目标

(5)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①基本涵义;

②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②直观手段(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

③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①基本涵义;

②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7)可接受性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1)备课

备课的要求:

①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②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明确、内容正确、结构合理、方法恰当、语言艺术、板书有序、态度从容自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作业的形式

①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

②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

③各种书面作业

④各种实际作业。

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①作业内容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

②作业分量适宜,难易适度,形式多样性,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

③及时批改作业。

(4)课外辅导

辅导内容

①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做好作业

②为基础差和因事、因病缺课的学生补课

③给成绩特别优异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辅导要求

①从辅导对象实际出发确定辅导内容和措施

②辅导只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辅导上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学业成绩检查的方式

①平时考查,包括口头提问,检查书面作业和单元测验等

②考试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

考试的方式有口试、笔试(开卷、闭卷)和实践考核。

学业成绩检查的基本要求

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评价标准;

编制测验蓝图。

德育的途径

(1)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德育的方法

(1)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理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2)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应依时间、地点、条件而定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

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①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②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有:

考核法、观察法、测量法、问卷法、谈话法、实验法、调查法、访问法和书面材料分析法等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有力助手和途径,组织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

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有:

①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②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③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④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①个别教育同集体教育的关系

②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工作

(4)家庭与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①班主任工作的计划

一般分为学期(或阶段)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②班主任工作的总结

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