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标准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10682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标准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标准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标准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标准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标准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标准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标准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标准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标准精编版Word文件下载.docx

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3产品分类与标记

产品分类

根据外壳形式分类,胜强阳光公司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分为铝型材边框式平板集热器、整体背板式平板集热器。

根据应用系统分类,胜强阳光公司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分为阳台壁挂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简称阳台板)、工程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简称工程板)。

如图3-1所示为面对阳台板的基本形式,进出循环口为G1/2″外螺纹端面密封,位于集热器同侧(右侧或左侧)。

阳台板的进出循环口接头一般配钎焊式接头。

a.左侧侧边进出工质b.左侧上边进出工质

c.右侧侧边进出工质d.右侧上边进出工质

图3-1阳台板的基本形式

工程板的基本形式,如图3-2所示,进出循环口为G3/4″外螺纹端面密封,双侧对称4出口。

工程板进出循环口接头一般配卡压式接头,应用时可将卡压式接头作为附件,在工程现场安装。

图3-2工程板的基本形式

产品标记

型号命名规则

依据《GB/T6424-2007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规定,平板集热器的型号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P:

表示平板集热器

用下述字母表示吸热体结构类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以MPa为单位的集热器工作压力

G:

管板式

Y:

翼管式

B:

扁盒式

S:

蛇管式

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表示吸热体材料的类型/吸热体涂层类型,对于不同材料组成的吸热体,应采用下列形式表达:

管材代号/板材代号

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以㎡为单位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采光面积,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该型号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改进序号

规格命名规则*

为方便内部交流,平板集热器的规格由四部分组成:

板芯吸热涂层类型

HG:

黑铬

LT:

蓝钛

YJ:

阳极氧化

边框颜色

YB:

银白色

CF:

咖啡色

GT:

古铜色

XBJ:

香槟金

HS:

黑色

出口类型

GC:

工程板4出口

ZC:

左侧出口

YC:

右侧出口

ZS:

左上出口

YS:

右上出口

集热器的尺寸

按照“长×

宽×

厚”表示

*规格命名原则目前试行,除特别提出要求的产品外,暂不要求必须进行标记。

、标记示例

a、型号标记示例:

b、规格标记示例:

4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技术要求(参照GB/T6424-2007)

编号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1

外观与尺寸

表1的IT14级精度选用。

尺寸用最小刻度为1mm的钢直尺或钢卷尺测量。

2

耐压

传热工质应无泄漏,集热器应承受的工作压力。

GB/T6424-2007标准的

3

刚度

集热器应无损坏及明显变形。

4

强度

集热器应无损坏及明显变形,透明盖板应不与吸热体接触。

5

闷晒

集热器应无泄漏、开裂、破损、变形或其他损坏。

6

空晒

集热器应无开裂、破损、变形或其他损坏。

7

外热冲击

集热器不允许有裂纹、变形、水凝结或浸水。

8

内热冲击

集热器不允许损坏。

9

淋雨

淋雨试验持续时间持续120min,集热器应无渗水和破坏。

依据GB/T6424-2007标准的进行试验

10

耐冻试验

集热器应无泄漏、损坏、变形、扭曲,部件与工质不允许有冻结。

11

热性能

a)集热器的瞬时效率截距η0,α应不低于;

集热器的总热损系数U应不大于(m2·

℃);

其中:

η0,α为集热器基于采光面积、进口温度的瞬时效率截距;

U为以Ti*(归一化温差)为参考的集热器总热损系数;

b)应作出(te-ti)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给出集热器的时间常数τc;

c)应给出集热器的入射角修正系数Kθ随入射角θ的变化曲线和θ=50°

时的Kθ值。

注:

本标准中所用符号和单位依据GB/T6424-2007附录A中的规定。

12

压力降落

应作出集热器压力降落特性曲线Δp~·

m。

GB/T4271-2007标准的

13

耐撞击

集热器应无划痕、翘曲、裂纹、破裂或穿孔。

14

涂层

涂层太阳吸收比(≥,涂层工艺为真空镀、电镀的涂层在80℃时法向发射比≤,其他工艺的涂层80℃时法向发射比≤。

GB/T26974-2011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更详细,此处直接采用。

依据GB/T26974-2011标准进行试验

15

透射比

要求太阳透射比τ≥0.78。

5原材料及零部件的技术要求

铝型材

铝型材的牌号:

6063,供应状态为T5,材质检验以厂家提供的材料证明为准。

铝型材的化学成分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1的规定。

表5-1铝型材的化学成分及允许偏差(参照GB/T3190-2008表1)

牌号

化学成分%

Si

Fe

Cu

Mn

Mg

Cr

Zn

Ti

其它

Al

6063

~

余量

铝型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2的要求。

状态

抗拉强度?

bMPa

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

伸长率%

不小于

T5

160

110

表5-2铝型材的力学性能要求(参照GB/T6892-2006)

铝型材表面处理技术要求。

分为阳极氧化、电泳涂漆、粉末喷涂三种工艺,应分别符合表5-3、5-4、5-5的要求。

考虑性价比,一般选用阳极氧化工艺,颜色为黑色,以封样为准。

表5-3阳极氧化型材材料技术要求(参照)

性能指标

平均膜厚

≥10μm

封孔质量

阳极氧化膜经硝酸预浸的磷铬酸试验,其质量损失值应不大于30mg/dm2

耐磨性

落砂试验磨耗系数≥300g/μm

耐候性

经313B荧光紫外灯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后,电解着色膜变色程度应至少达到1级,有机着色膜变色程度应至少达到2级

检测方法:

按照进行检测。

表5-4电泳涂漆型材材料技术要求(参照)

漆膜硬度

经铅笔划痕试验,A、B级漆膜硬度≥3H,S级漆膜硬度≥1H

漆膜附着性

漆膜干附着性和湿附着性均达到0级

落砂试验后,落砂量A级≥3300g,B级≥3000g,S级≥2400g

经氙灯人工加速老化试验1000h后,粉化程度达到1级,光泽保持率≥80%,变色程度≤1级

表5-5粉末喷涂型材材料技术要求(参照)

涂层厚度

装饰面上涂层最小局部厚度≥40μm

漆膜干附着性、湿附着性和沸水附着性均达到0级

耐冲击性

经冲击试验,涂层无开裂或脱落现象

抗杯突性

经杯突试验,涂层无开裂或脱落现象

耐盐雾腐蚀性

经1000h乙酸盐雾试验后,目视检查试验后的涂层表面,应无起泡、脱落或其他明显变化

耐湿热性

经1000h湿热试验后,目视检查试验后的涂层表面,应无起泡、脱落或其他明显变化

经氙灯照射人工加速老化试验1000h后,变色程度≤5级,光泽保持率>

50%

透明玻璃盖板

透明玻璃盖板尺寸及其允许偏差

a)透明玻璃盖板边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6的规定

表5-6透明玻璃盖板边长的允许偏差(参照表2)

厚度

边长(L)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L≤1000

1000<L≤2000

2000<L≤3000

L>3000

3、4、5、6

+1

-2

±

b)透明玻璃盖板对角线差的允许值应符合表5-7的规定

表5-7透明玻璃盖板对角线差的允许值(参照表3)

玻璃公称厚度

对角线差允许值(单位为毫米)

边长≤2000

2000<边长≤3000

边长>3000

c)透明玻璃盖板厚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当玻璃公称厚度为3、4、5、6毫米时,厚度允许偏差为±

d)透明玻璃盖板选用低铁布纹钢化玻璃时,公称厚度不得低于毫米。

依据GB/T6424-2007进行耐冲击试验后,透明盖板应无划痕、翘曲、裂纹、破裂、断裂或穿孔等现象。

太阳透射比

透明玻璃盖板的太阳透射比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吸热体

紫铜管:

应符合GB/T1527-2006的要求。

紫铜带:

材料应符合GB/T2059-2008的要求。

防锈铝板:

材料应符合GB/、GB/的要求。

吸热体:

要求符合表5-8的规定。

表5-8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体技术要求(参照GB/T26974-2011表7)

吸热体外表面平整、无划痕,焊接点表面均匀、不粗糙,板芯涂层颜色均匀,无剥落和发白现象。

吸热体与流道的焊接应采用铜铝复合压力焊、超声波焊、激光点焊、钎焊工艺。

集热器吸热体与外接管路连接应采用卡套、螺纹、插接等方式,板芯进出口亦采用相应的机械结构。

吸热体的对角线长度误差按GB/表1的IT14级精度选用。

吸热体翘度误差按GB/表1的1T16级精度选用。

(本表格试验方法所列章节号为GB/T26974-2011标准中对应章节)

水质

应无锈、异味或其他有碍人体健康的物质。

同本标准。

吸热体工作压力应不小于。

涂层附着力

涂层应无剥落,达到GB/T1720-1979规定的1级。

吸热体耐盐雾

涂层、基材及焊缝应无裂纹、起泡、剥落及腐蚀。

高温耐久性能

吸热体表面光学性能的衰减系数不大于。

涂层老化性

涂层太阳吸收比不小于原值的,法向发射比值不大于原值的

焊接强度

集热器吸热体的流道和吸热材料焊接处在拉力为500N的条件下,应不脱落、无损坏。

隔热体

选材: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保隔热体材料可选用聚氨酯、玻璃棉。

聚氨酯材料:

应符合表5-9的规定。

表5-9硬质泡沫聚氨酯材料性能要求(参照GB/T26709-2011表1)

单位

全水发泡剂体系

其他发泡剂体系

导热系数

制造后7d

W/(m?

K)

制造后28d

压缩强度或形变10%的压缩应力

kPa

150

130

尺寸稳定性

(100士3)℃,48h

%

—(30士3)℃,24h

表观芯密度

kg/m3

?

闭孔率(体积分数)

90

吸水率(体积分数)

玻璃棉材料:

应符合表5-10的规定。

表5-10玻璃棉材料技术要求(参照GB/T17795-2008)

密度/(kg/m3)

≥32

导热系数/[W/(m?

K)]

质量吸湿率/%

≤5

憎水率/%

≥98

燃烧性能级别

A级(不燃材料)

材料环保要求:

隔热体不允许使用石棉和含有氯氟烃化合物(CFCs)类的发泡物质。

背板

镀锌板

镀锌板应符合GB/T2518-2008的要求。

镀铝锌钢板

a)镀铝锌钢板材料应符合GB/T14978-2008的要求。

b)耐中性盐雾试验240h,缺陷面积不超过表面1%,保护评级不低于6级。

彩色涂层钢板:

应符合附录A中表5-11的规定。

表5-11彩色涂层钢板技术要求(参照GB/T13448-2006)

≥20μm

光泽度

≤70

弯曲试验T弯值

≤5T

反向冲击试验

冲击功≥6J,涂层无开裂或脱落现象

铝型材边框平板型集热器,优先选用镀铝锌板作为背板材料,厚度不得低于毫米;

整体背板平板型集热器,优先选择防锈铝板作为背板材料,厚度不得低于毫米。

橡胶密封件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橡胶密封件,一般包含用于玻璃与边框密封的密封胶条,和用于铜管与边框密封的橡胶密封件。

应符合表5-12的规定。

表5-12橡胶密封件材料技术要求(参照GB/T24798-2009)

拉伸断裂强度

热空气老化性能

(100℃×

72h)

拉伸强度保留率

≥85%

伸长率保留率

≥70%

加热失重

≤3%

压缩永久变形(压缩率30%,70℃×

24h)

<75%

耐臭氧性(50×

10-4,伸长20%,40℃×

96h)

不出现龟裂

铜管接头

应符合GB/的规定。

6标志、包装

产品铭牌

通用技术要求

产品应在明显位置设有清晰、不易消除的铭牌。

铭牌应包括但不限于制造厂家,产品名称,商标,产品型号,集热器采光面积/总面积,工作压力,制造日期或生产批号等信息。

铭牌技术文件

铭牌具体内容及字体、尺寸、粘贴位置,以技术图样为准。

包装

a)平板型集热器包装应符合GB/T13384-2008的要求。

b)平板型集热器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2008的要求。

a)半包装:

如图6-1所示,双瓦楞纸箱,配合泡沫使用(经确认可采用简化方案)。

当采用半包装方式时,为保护裸露的集热器,应采用塑料薄膜包装袋或热缩膜等方式进行防护。

图6-1集热器半包装

b)全包装:

集热器也可采用完整的双瓦楞纸箱进行包装。

c)托盘包装:

集热器可以采用托盘包装,如图6-2所示。

当采用托盘整体包装时,集热器之间,集热器四角应有适当防护。

集热器数量宜为10-12块。

集热器整体托盘包装应有牢固的固定,并在外部以缠绕膜等方式进行防护。

图6-2集热器托盘包装

集热器具体包装形式、尺寸、技术要求,以及包装箱印刷内容,以技术图样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