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⑦人贵有淡泊之心。
有了淡泊之心,面对失败才能不灰心丧气,面对成功才会不骄做自满,始终保持一种平和淡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有了淡泊之心,才能用一种超然的心态去对待眼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做世间功名利禄的奴隶,也不为凡尘中各种烦恼左右,使自己的人生不断升华;
有了淡泊之心,我们才能挑开一切名利的束缚让人性回归本真状态,从而获得心灵的充实、丰富、自由、纯净。
⑧学会淡泊,你就获得了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
拥有淡泊,才能体会超然的人生。
(1)文章开篇引用高僧慧能的一首偈子,其作用是什么?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淡泊。
(3)试分析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请围绕文章“淡泊之心自高远”这一中心,仿照示例,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示例:
陶渊明因为有了淡泊之心,主动远离官场,才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自得。
【答案】
(1)①引出论题,充当道理论据。
②因为人物身份,故事,还能充当事实论据。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心永远纯净,目光永远辽远;
思维永远清晰,信念永远坚毅,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
(3)用了道理论证及比喻论证。
两者融合在一起,既有道理的严谨和无可辩驳,又有比喻的通俗易懂,振聋发聩,又引人深思。
(4)王维因为有了淡泊之心,主动放弃晋升,才有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飘逸……
【解析】【分析】⑴要结合文体从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议论文开头段一般有引出论点或者论题的作用,有的起到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如果是引用了名人名言或事例,还能起到论证论点的作用。
本文开篇引用唐朝高僧慧能的一首偈子,从其内容来可以看出,是为了引出本文的论题,同时又可作为论据,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
引用的内容属于诗文,所以还有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⑵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筛选。
根据第四段中的“但无论如何,淡泊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心永远纯净,目光永远辽远,思维永远清晰,信念永远坚毅”这句话即可得出答案。
⑶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
阅读第五段的划线句子,可见它是一句名言,运用的是引用论证。
而句中的“贪如火”“欲如水”又是比喻的修辞,所以还是比喻论证,以此来从反面论证了淡泊的重要性。
⑷补充论据,要调动我们的积累,选择一位有淡泊之心的名人,用与示例相同的句式,表述出其淡泊之心的具体事例即可。
比如刘禹锡因为有淡泊之心,所以才会身居陋室而不觉“陋”。
故答案为:
⑴①引出论题,充当道理论据。
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⑶用了道理论证及比喻论证。
⑷王维因为有了淡泊之心,主动放弃晋升,才有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飘逸……
【点评】⑴本题考查分析议论文开头段落的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议论文开头作用: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
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作为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引出下文论述。
⑵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文章信息。
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概括作答。
⑶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
⑷本题考查补充论据。
答题时应注意,补充论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自
立
①常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
同样,人也是如此,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②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
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
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
他用这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也层出不穷。
由此可见,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③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
球王贝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的。
”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
④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
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们样样操心,尽力为子女们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
殊不知我们当代的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
视子如宝的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基础。
⑤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
(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二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
“富二代”指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富一代”们的子女,他们靠继承家产来拥有丰厚的财富。
“富二代”在《鲁豫有约》栏目播出后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词,但随着一部分“富二代”的负面新闻事件的曝光,“富二代”几乎成了堕落、炫富的负面词汇。
结合本文思考,你认为当今的“富二代”们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健康地成长成才?
【答案】
(1)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2)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爱迪生自立自强的事例,论证了“要想成才,先得自立”的观点(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3)开篇借俗语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立的重要性,并向青年一代发出号召。
(4)要有吃苦的精神,要自立、自强,要摆脱父辈的庇护;
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感恩社会、报效国家;
要学好文化知识,练好创业本领,科学地、发展地继承家业、创新家业等。
【解析】【分析】
(1)这篇文章的题目“自立”点明了文章的论题,那么对于这个论题的观点和看法即中心论点,第①段“同样,人也是如此,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这句话明确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因此,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2)结合这段话的内容分析,这段话首先提出“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的观点,然后举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有力地证明了这个观点。
最后总结了自立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
据此分析答题即可。
(3)分析论述思路要看文中的标志性语句,同时还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性语句,如本题中的“同样,人也是如此”就是关键的提示。
答题时先把文章整体感知一遍,然后分成几个部分,即第一自然段为提出论点部分,第二至四段为论证部分,最后一段是总结归纳。
符合议论文是基本的论证结构。
然后把各部分的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4)能结合文章“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的观点并结合社会现实表达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富二代”的父辈们已经为他们创造了很好的物质条件,他们有条件享受父辈的成果,但是如果不摆脱父辈的庇护,那么结果就守不住父辈创造的家业,更不能提发展和壮大父辈的创下的家业。
因此他们首先也和普通孩子一样,①要有吃苦的精神,要自立、自强;
②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感恩社会、报效国家;
③要学好文化知识,练好创业本领。
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才能肩负着继承、发展壮大父辈基业的责任。
⑴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
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爱迪生自立自强的事例,论证了“要想成才,先得自立”的观点(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的重要性),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⑶开篇借俗语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人不求自立是不会成才的”,接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立的重要性,并向青年一代发出号召。
⑷要有吃苦的精神,要自立、自强,要摆脱父辈的庇护;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
论点应满足三点:
①作者的观点;
②明确的判断;
③完整的句子。
议论文的论点位置有三处:
题目、开头、结尾,论点的出现在文中往往有标志性词语,如:
“可见”“所以”“总之”“我觉得”“我认为”等。
有些还需要根据文章内容去概括。
⑵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
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有: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是突出强调了论点。
⑶此题考查分析议论文论证思路的能力。
一般议论文的结构为: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做这类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⑷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联系文章内容和现实生活谈自己的看法,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
3.议论性文体阅读
家庭教育不能没有科学导航
张贵勇
中秋遇国庆,对于中小学生们来说,本是好好放松的假期,没想到却被亲爸亲妈们“毁”了。
“8天时间太长,孩子学习过程中断那么久,思维也松懈下来,还没来得及巩固的知识点,回到课堂还得花更多时间找回来”,一些家长高大上的理由,使孩子的黄金周不再“黄金”。
假期补课真的有用吗?
孩子休息几天就是罪过?
孩子一刻不得闲地学习,才不负光阴?
其实,闲暇出智慧,苏霍姆林斯基就反复强调: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取决于他能自主掌握的时间。
”不放过假期补课的机会,孩子成绩才会快速提升,此种想法或许源于家长多年的切身经验,此种望子成龙之心情也能理解,但在经验与规律之间,后者才是值得坚守的不二法门。
许多家长常告诫孩子,学习要从硬记转向理解,从死学转向会学,殊不知家长自己也要从操控转向激励,从依循经验走向尊重规律。
多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多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才是合格家长的标志,才能给孩子终身受益的能力与智慧。
相对而言,孩子能不能成才,很多时候真不在孩子本身,而在于家长的教育理念。
其实,许多家长的教育焦虑,源于脱离家庭实际与孩子个性的无谓攀比。
一位家长的话似乎代表了不少父母的心声——“许多同事的孩子不但会背唐诗宋词,还能唱歌跳舞,有的学会了简单的英语对话,让我既羡慕又担心,生怕自己的女儿落在别人后面”。
这种无视孩子教育规律、只求脸上光鲜的做法,就像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结果只会落得两败俱伤——父母劳心费力、焦虑不堪,孩子没有闲暇,没有幸福感,变得厌学乃至厌世。
而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赚得盆满钵满的培训机构。
大到孩子的身心成长,小到某门学科的学习,家长们都要认清规律,懂点“科学”。
以外语学习为例,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只要是外国人就是外教;
从幼儿园开始就要上外教课;
中国老师不如外教,教不好英语……种种认识均陷入了误区。
家长们不会过于看重牌子、招生宣传简章,而是审查外教资格证。
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之前提,是家长自己有一双火眼金睛,了解孩子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让家庭教育回到“科学”的轨道上来。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让他们多游戏,多感受世界。
学习外语时,给孩子找一个靠谱的外教,抑或陪伴孩子从听读英文绘本开始;
到了假期,不妨带孩子走出家门、走出校门,通过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眼下,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该过度宣扬“废寝忘食”“争分夺秒”的学习经,而是要回到教育常识上来,让孩子有玩耍、发呆的闲暇,有一定的自主空间。
倘若家长们都有尊重规律的意识,家庭教育有了“科学”导航,兼顾孩子的年龄、性别等普遍规律和个性、爱好等特殊规律,那么家庭教育是另一番可喜的面貌。
(选自2017年10月9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①段有何作用?
(3)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任选一种分析其作用。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期补课,会让孩子成绩快速提升,这种想法源于家长多年的切身经验。
B.一个合格的家长在于,多了解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多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C.不懂“科学”的家长会陷入知识的误区,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
D.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应让孩子有一定的自主空间。
【答案】
(1)家庭教育要有科学导航。
(或:
家庭教育不能没有科学导航)
(2)①自然地引出文章的论题。
②充当证明中心论点的(反面)论据。
(3)举例论证、比喻论证。
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一位家长的话,证明许多家长的教育焦虑,源于脱离家庭实际与孩子个性的无谓攀比,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运用比喻论证,将家长无视孩子教育规律、只求脸上光鲜的做法比作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证明其危害性,从而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
(4)A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把握中心论点。
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寻找论点的一般方法,看题目、看开头句、看第一段的末尾句、看文章各个段落的开头、看文章的结尾等。
其次结合选文内容进行分析,确定论点。
这篇议论文的标题,很明确地提出了“家庭教育要有科学导航”这一观点;
然后看③~⑥段,作者从教育理念、教育规律、孩子成长规律等方面,具体论述“家庭教育不能没有科学导航”这一观点;
最后在第⑦段中,做了“家长们都有尊重规律的意识,家庭教育有了‘科学’导……”的总结。
综合来看,本文的中心论点可以用标题来概括,当然也可以以“家庭教育要有科学导航”的肯定句式进行概括。
⑵本题考查分析第①段的作用。
解答时分三步:
第一步,在通读全文,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明确文章是论述“家庭教育要有科学导航”这一观点的;
第二步,细读第①段,叙述中秋国庆假期家长强迫孩子送去补课的事件,进而引出第②段的最后一句“但在经验与规律之间,后者才是值得坚守的不二法门”;
第三步,分析第①段的作用,联系论题“家庭教育”,明确这一段起了引出论题的作用;
联系中心论点,明确起了论据的作用,从反面论证论点。
综上,分条目作答即可。
⑶本题考查议论方法及其作用。
题干中“哪些论证方法”表明此段应运用了不止一种的论证方法。
解答类题目,要掌握基本的论证方法,要明确论证方法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具体答题要先从论点的角度总结论证内容,再说明论证了什么论点。
第④段先是举例子,直接引用了一位家长有关教育焦虑的心声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许多家长的教育焦虑,源于脱离家庭实际与孩子个性的无谓攀比;
然后把家长无视孩子教育规律、只求脸上光鲜的做法比作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证明因攀比而产生的教育焦虑的危害。
⑷本题考查文意判断。
A.文中“这种想法或许源于家长多年的切身经验”,这里去掉“或许”就与文意及现实情况不相符了。
⑴家庭教育要有科学导航。
家庭教育不能没有科学导航);
⑵①自然地引出文章的论题。
②充当证明中心论点的(反面)论据;
⑶举例论证、比喻论证。
运用比喻论证,将家长无视孩子教育规律、只求脸上光鲜的做法比作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证明其危害性,从而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⑷A。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
通读全文,可以明确第一句就是论点,但是要用完整的陈述句进行表达;
⑵本题考查的是语段的作用,首先要明确这段论证了什么内容,然后结合全文的行文思路进行分析,可以从结构严谨的角度解答;
⑶解答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题目,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还有比喻证论、道理证论、对比论证等。
根据具体内容判断。
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
⑷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要点,答题时应注意,看到题目首先在审题后确定答题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的语段,找到关键语句,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将最关键的核心的语句提取出来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作答。
4.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别在流行中失去自我
范思翔
①高手在民间”的“炫技”拍摄,到跳、唱、抖不能停的“鬼畜”剪辑,以“快手”“抖
音”为代表的短视频APP迅速征服了大量9500后。
最新数据显示,“快手“拥有近7亿累计用户,1.2亿日活跃用户,“抖音”正向此靠近。
②当深度用户捧着手机“刷一天根本停不下来”“坐地铁看,走路也看”时,他们是在迷恋什么?
③“记录普通人的生活”,某短视频APP如是宣称。
只是放眼望去,那些十来秒的短视烦中,真正的普通生活、优质记录倒在少数,多半还是自虐式吃异物、无意义搞笑以及刷底线猎奇。
如果说此前网络上为人诟病的“三俗”内容还是打打擦边球、尚显“含蓄”的话,那么这些短视频无疑是在赤裸裸地进行感官剌激。
回顾这些年网络流行的一些风向,不难发现其中也有一种趋势:
載体从文亨、图片到视频,浏饩时间从以分计到以秒算,提供的信息日渐低俗,用户的时间被越切越碎,品位似乎也一降再降。
互联网大潮起起落落,低俗短视频的风潮终会过去。
只是,若按这趋势发晨,下一次的流行物是否会更让人大跌眼镜?
④潮流代代不同、年年变化,不变的是年轻人始终能够敏感地追上潮流、乐在其中。
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轻人正处于观”塑造期,他们所追逐的流行风潮,必将“润物细无声”般内化于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之中。
相较于过往,如今的潮流风向标主要发源于网络,更新更快、花样更多,却也泥沙俱下、良莠不齐。
如若不加选择地终日追逐,部分年轻人空虚迷茫的状态只怕更甚
⑤“人活着总要有个主题,使你魂梦系之。
”当下,价值多元、选择爆棚,如果每次都随流行而去,任凭人生的主题被一次次冲散,那很可能就失去了自我。
青年人朝气蓬勃、风华正茂,本应“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般给人以希望。
生命的这一阶段,正是学本领、长才干、拓视野的黄金年龄,正是大展拳脚、实现抱负的关键时期。
青年人的生活,除了眼前的搞怪视频、偶尔的轻松娱乐,还应该有科学、文化、艺术等饱满且值得追寻的日常。
与其在屏幕后“坐井观天”、被流行文化消费,倒不如躬耕于自己的人生主题,努力实现价值与尊严。
⑥有媒体研究者曾说: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所热爱的东西”,直接影响着人生的主题能否深化。
警惕“娱乐至死”、拒绝浮躁,静下来寻找值得交付的热爱,无论是一首好诗、一篇好文、一曲好歌,恐怕都比十来秒的视觉冲击有意义得多。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3月27日)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第①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简要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最后一段画线句子“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的意思。
【答案】
(1)青年人要躬耕于自己的人生主题,努力实现价值与尊严。
(2)①通过举“快手”“抖音”的例子引出话题:
流行文化。
②作为论据证明了文章的论点:
青年人要躬耕于自己的人生主题,努力实现价值与尊严。
③写出了大量年轻人沉迷于网络流行短视频的现象。
④以社会真实现象开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首先提出人每次都追随流行,就会失去自我的观点。
然后通过道理论证,论述了青年人除了偶尔的轻松娱乐,还应该有饱满且值得追寻的日常。
最后再次强调论点:
(4)“热爱的东西是指当前大量年轻人沉迷于网络短视频的低级趣味。
“毁掉”是指不加选择地终日沉溺于即时快感中,就会导致“娱乐至死”。
作者借这句话倡导年轻人要寻找值得交付的热爱,进一步论证“青年人要躬耕于自己的人生主题,努力实现价值与尊严”这个观点。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观点的提取。
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常见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中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纸巾的语言进行概括,这篇文章在结尾处点明了中心论点。
即:
青年人
躬耕于自己的人生主题,努力实现价值与尊严。
⑵本题考查文段作用的理解。
议论文开头列举现象,讲故事,作用是多重的,答题模式常是列举了.....事例,引出论点;
具体有力的论证了....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章开头列举的事例都是人人们熟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