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0998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RP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ERP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ERP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ERP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ERP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RP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docx

《ERP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RP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RP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docx

ERP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

单选10-------10’

多选10--------10’

名词解释5-------10’

简答4/5---------20’

计算1----------10’

论述1-----------10’

实验操作2----------20’

第一章

1、ERP的核心标志是实现两个集成:

即内部集成和外部集成

(1)内部集成:

包括3个主要方面:

实现产品研发、核心业务和数据采集。

已超过MRPII的范围。

(2)外部集成:

主要是打破企业的四面墙,实现企业与供应链上所有合作伙伴共享信息的集成。

{最终目的是实现“全面管理供需链”}

2、ERP的定义:

ERP是MRPII(制造资源计划)的下一代,它的内涵是“采用最新信息技术(IT),打破企业的四面墙,把信息集成的范围从企业内部扩大到企业的上下游,管理整个供需链,实现供需链制造。

换言之:

ERP是一种企业内部所有业务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同外部合作伙伴之间实时交换和分享信息的系统;是管理供需链制造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是优化供需链流程和管理决策的工具;是全球经济环境下,企业实现国际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手段。

ERP的实质是一种解决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应用系统

3、ERP诞生的历史背景(多选、简答)

20世纪90年代,制造业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主要特点是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1)网络技术的发展,需重新定义企业同供应商、分销商的关系以快速响应全球市场多变的形势。

2)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需要更灵活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也就是要简化信息的处理,加快信息处理和传递速度,给予责任人更多的授权以快速决策。

3)需要对传统的业务流程重新设计和重组,减少之恩给你重叠、职责不清、不增值和效率低下的流程和机构,实现企业内外业务流程同步。

4)能够实时、能动地对产品研发和业务流程同时进行监控、管理和优化,使创新的产品更快捷的被设计和生产出来,并快速推向市场。

第三章

1、物料的概念:

物料是所有“物”的统称,产品、在制品、原材料都是物料。

2、MRP的概念

MRP(物料需求计划)就是解决销产供脱节问题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即要做到“既不出现短缺,又不积压库存”,以处理两个对立统一的管理目标。

产品结构

物料清单

3、MRP的主要指导思想:

(产供销一体化)

1)需求与供应平衡。

需求和能力资源必须平衡,物料才可能有序流动,这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命题

2)优先级计划。

按照需求的迫切性安排物料计划,体现需求导向,也是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和增加企业产出的首要前提。

4、MRPII的概念

MRPII(制造资源计划)就是解决财务和业务脱节问题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5、MRP的内涵:

做到资金流信息同物流信息集成,财务同业务的集成,是判断企业是否实现MRPII系统的主要标志,也是区别电算化会计同MRPII系统的主要标志;而成本是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集成的关键切入点,产品成本计算式在正确的产品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

6、ERP的发展过程

从MRP到ERP的发展过程中,其实质是信息集成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

从物流到资金流,从企业内部到整个供需链。

7、协同商务(名词解释)

协同商务是一种各个经济实体之间的实时、互动的供需链管理模式,也是ERP的管理模式。

8、协同商务信息共享的重点(简答)

在协同商务中,需要实时共享的是那些关系经营效益或竞争力的动态信息。

经常遇到需要集成和共享的信息主要是:

1)产品设计信息

2)需求和供应计划信息

3)物流信息

4)价格

9、ERP的5项特点(简答、多选)

1)ERP应用系统专注于业务流程

2)ERP应用系统是可配置的模块化组件

3)ERP应用系统是集成的系统

4)ERP应用系统超出了一个企业的四面墙,包括了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

5)一个完整的ERP套件将涉及企业所有(或主要的)业务领域

第四章

1、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概念

独立需求:

当某个物件的需求与其它物件的需求无联系时,该物件的需求即称作独立需求。

如成品、做破坏性试验的零件、维修用件等。

其需要量来自订单和预测。

相关需求:

当某个物件的需求相关于或派生于其它物件的需求时,称之为相关需求。

如半成品、用于装配的外购件等。

其需要量可由独立需求物件的需要量推算出来。

2、物料信息集成的数据模型(以时间为坐标的产品结构模型)

内涵:

这个模型不仅反映了产品结构上下层物料的从属关系和数量关系,还通过物料之间连线的长短反映每一件物料的加工周期或采购周期,就是说,模型同时表达了“量”和“期”的关系。

3、MRP的核心特征

销售—生产—采购三者的计划既是基于优先顺序的“优先级计划”,也是集成销—产—供众多信息的“一体化计划”,是MRP系统突出的特点,从而不但解决了产供销严重脱节的矛盾,又解决了快速应变的问题,也是物流信息与资金信息集成的基础。

1)优先级计划:

需用早的优先投产;周期长的优先下订单

2)一体化计划:

包括了全部产品及相关物料;销售--生产--采购计划合一;描述了产品形成的全过程,期与量;包含了工艺路线及能力资源(工序/工作中心);成本累加的依据;各个时期预算的依据

4、JIT(准时制生产)

JIT的基本思想是:

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故又被称为准时制生产、适时生产方式、看板生产方式。

JIT的核心是:

零库存和快速应对市场变化。

成本主义:

价格=成本+利润

JIT:

利润=价格-成本

JIT生产方式的最终目标即企业的经营目的:

获取最大利润。

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的,“降低成本”就成为基本目标。

5、MRP快速展开运算流程(计算步骤)

6、物料清单(BOM)

物料清单,即产品结构的报表格式,是描述制造业产品和物料流动特点的基础文件,是所有制造业都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的管理文件。

7、MRP运算的逻辑流程

从图上看,MRP需要回答需求计划的4个问题(制造业计划的通过方程式):

1)要生产什么?

生产多少?

什么时候要货?

2)要用到什么?

多长时间可以完成?

3)已经有了什么?

什么时候可供使用?

4)还缺什么?

什么时候下达计划(订单)?

8、粗能力计划和能力需求计划的概念

粗能力计划RCCP:

粗能力计划是对关键工作中心的能力进行运算而产生的一种能力需求计划,是一种中期计划。

能力需求计划CRP:

是对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进行核算的计划方法,以确定是否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9、MRP不考虑能力限制吗?

(简答)

首先,在一些行业里,能力资源并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而是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扩展的。

例如,原来开一班的设备可以改成开两班或三班,可以周末加班,招聘临时工等。

这些措施都是能力资源的扩展,说明能力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不受限制的”。

其次,MRP计划的第一步是暂时先不考虑能力的限制,看看在客户要求的数量和交货期的条件下,能力资源会出现什么问题,暴露真实的能力需求情况。

如果有问题,有没有可能采取措施,扩展能力资源求得供应与需求平衡,尽力满足客户的要求。

这是MRP系统对能力计划理解的初衷,主要是某些离散型制造行业而言。

暴露能力与需求的矛盾也是企业扩展生产能力和技术改造时决策的依据。

所以说,MRP并不是“不考虑能力的限制”,相反,它正是一种基于“以客户满意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来对待能力问题的;当前,我们提到MRP时,已经默认是闭环MRP,就是MRP/CRP并列运行,进行能力平衡。

第五章

1、总体前期、累计提前期、加工提前期的概念(名词解释、单选)

总体前期:

把从签订客户订单之时起,到把商品交到客户手里的时间。

包括产品研发设计阶段。

累计提前期:

把从采购开始到完成产品装配和测试的时间。

就是完成采购和生产作业的总时间(采购提前器和加工提前期),是编制MRP计划覆盖的范围,也是设定计划时界的参考依据。

加工提前期:

累计提前期中除去采购周期,从下达车间订单开始到产品验收的生产加工周期。

加工提前期中的总装提前期也就是产品结构中从1层到0层的周期,是设定需求时界的依据。

2、计划期的含义和目的

含义:

目的:

为了实现对产品全流程的控制,提高计划的预见性和实现供需链计划;同时有助于了解和管理产品的生命周期,有助于制定长远的产品战略发展目标。

3、时段的目的:

目的:

为了区别“优先级”,实现优先级计划。

4、需求时界和计划时界的含义

需求时界:

近期第1时区的长度一般相当于或不小于产品加工提前期的总装配周期,第1、2时区之间的分界日期。

计划时界:

近期第1时区的长度一般相当于或不小于产品加工提前期的总装配周期,第2、3时区之间的分界日期。

第七章

1、供需链的定义

其要点:

1)供需链是一种有生命周期的流程;

2)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知识流;

3)其目的是通过众多链接在一起的供应商提供产品和服务,满足最终用户的需求。

2、形成供需链的5种流(图)P69-70

1)信息流

把信息流分成需求信息和供应信息两种不同流向的信息,需求信息(如预测、销售合同、计划等)从需方向供方流动,这时还没有物料流动,但是它却是供需链形成的源头,激发物流的产生。

而供应信息(如入库单、完成报告、提货单等)同无聊一起沿着供需连从供方向需方流动。

所谓“商流”即是“需求信息流”。

供需链管理的第一个目的就是不误时机地捕捉机遇,掌握需求信息;而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是一切经营活动和作业的出发点,没有需求,就不要组织供应,这又是精益生产和准时制的基本原则。

2)物流

供需链管理的第二个目的就是要根据需求信息迅速组织供应,并控制物料均衡有序的流动,从数量上来讲,没有过剩,也没有短缺;从时间上来讲,没有停滞,也不“超速”。

3)资金流

供需链管理的第三个目的就是从整个供需链上下游各个环节的总体运营成本或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体拥有成本(TCO)来降低商品成本,而不是仅局限于某一个企业内部或局部流程。

4)增值流

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其组成的供需链,同其竞争对手相比,能用较少的资源为客户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同时,合作伙伴又能获取较多的效益的共赢过程。

追求共赢是供需链管理的合作竞争原则,也是供需链竞争的原则。

5)业务流

供需链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结合对价值流和其他各种流的分析,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始终保持供需链的全球竞争优势。

3、协同文化:

信用互守、目标共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

信息互通、困难互助;风险共担、长期合作。

第八章

1、ERP主要相关管理理念(了解、选择、名词解释)见书P76--87

1960年全面质量管理(TQM)

1986年在丰田生产系统上发展起来的准时制生产(JIT)

1985年哈佛大学M.Porter教授提出的价值链(valuechain)

1985年E.戈德拉特博士提出的约束理论(TOC)

1987年由Motorola公司倡导的6西格玛(sixsigma)

1988—1991年的敏捷制造(AM)

1989年在TPS和JI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益生产(LP)

1993年Hammer教授提出的业务流程重组(BPR)

 

第九章

1、ERP内部集成的扩展功能(简答)

1)产品研发集成

2)数据采集集成

3)排产功能

4)运输管理

5)仓库管理

6)质量管理

7)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8)实验室管理系统

9)人力资源管理(HRM)

10)业务职能(BI)

11)维修维护服务管理

12)支持跨国、跨地区经营

13)移动通信

14)其他

 

第十章

1、信息化管理的特点(且手工管理不具备的特点)(简答,注意展开回答)

1)规范

2)透明

3)共享

4)快速

5)细化

6)唯一

7)模拟

8)分析

9)警示

10)强化竞争力

2、ERP为什么会失败或成功?

(论述)【记得是每个组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