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4金考卷69单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7429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选修4金考卷69单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化学选修4金考卷69单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化学选修4金考卷69单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化学选修4金考卷69单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化学选修4金考卷69单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选修4金考卷69单元Word下载.docx

《化学选修4金考卷69单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选修4金考卷69单元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选修4金考卷69单元Word下载.docx

a.c(B2-)+c(HB-)+c(H2B)=0.1mol/Lb.c(OH-)=c(H+)+c(HB-)

c.c(Na+)+c(H+)=c(OH-)+c(HB-)+2c(B2-)d.c(Na+)=2c(B2-)+2c(HB-)

(3)常温下,已知0.1mol/LNaHB溶液的pH=2,则0.1mol/LH2B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 

(填“>”“<”或“=”)0.11mol/L,理由是 

(4)0.1mol/LNaHB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9.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中;

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Al(SO4)2可作净水剂,其原理是 

(离子方程式).

(2)相同条件下,0.1mol/LNH4Al(SO4)2溶液中c(NH

) 

(填“等于”“大于”或“小于”)0.1mol/LNH4HSO4溶液中c(NH

)。

(3)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几种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甲所示。

①其中符合0.1mol/L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填罗马数字),导致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②20℃时,0.1mol/LNH4Al(SO4)2溶液中2c(SO

)-c(NH

)-3c(Al3+)= 

mol/L。

(4)室温时,向100mL0.1mol/L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

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点,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21.重金属离子会对河流和海洋造成严重污染。

某化工厂废水(pH=2.0, 

ρ 

=1g/mL)中含有Ag+、Pb2+等重金属离子,其浓度约为0.01mol/L,排放前拟用沉淀法除去这两种离子,数据如下:

难溶电解质

AgI

AgOH

Ag 

S

sp

8.3×

10-12

5.6×

10-8

6.3×

10-50

PbI2

Pb(OH)2

PbS

7.1×

10-9

1.2×

10-15

3.4×

10-28

(1)你认为往废水中加入 

     

(填字母序号),沉淀效果最好。

A.NaOH  B.Na2S  C.KI  D.Ca(OH)2

(2)如果用生石灰处理上述废水,使溶液的pH=8,处理后废水中 

(Pb2+)= 

(3)如果用食盐处理只含Ag+的废水,测得处理后的废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0.117%,若环境要求排放标准为 

(Ag+)低于10-8mol/L,问该工厂处理后的废水中Ag+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 

sp 

(AgCl)=1.8×

10-10 

3.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溶液显碱性的是()

A.10mL0.1mol·

L−1NH3·

H2O与10mL0.1mol·

L−1HCl

B.0.1mol·

L−1K2S10mL与0.1mol·

L−1K2SO410mL

C.0.1mol·

L−1KOH10mL与0.1mol·

L−1KHCO310mL,再加入0.1mol·

L−1BaCl210mL

D.0.1mol·

L−1NaOH10mL与0.1mol·

L−1H2SO45mL

6.在一定条件下,Na2S溶液存在水解平衡;

S2-+H2O⇌HS-+OH-.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ZnSO4固体恰好反应后,HS-浓度减小,再加入适量ZnSO4固体有黑色沉淀生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B.升高温度,c(HS-)/c(S2-)增大

C.Ksp(CuS)<Ksp(ZnS)D.加入NaOH固体,OH-浓度减小

9.25℃时,氢氟酸的电离常数Ka=6.8×

10−4mol·

L−1,醋酸的电离常数Ka=1.8×

10−5mol·

L−1,如图表示25℃时氟化钠和醋酸钠溶液的浓度和Y的关系,则Y可以表示()

A.溶液的pH

B.水解平衡常数

C.水解百分率

D.溶液中阴离子浓度之和

12.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化学式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25℃)

1.8×

l0-5

4.9×

l0-10

K1=4.3×

l0-7K2=5.6×

l0-11

根据上述电离常数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25℃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

pH(Na2CO3)>pH(NaCN)>pH(NaHCO3)>pH(CH3COONa)

B.a 

mol/L 

HCN溶液与b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大于b

C.2 

NaCN+H2O+CO2=2 

HCN+Na2CO3

D.2CH3COOH+Na2CO3→2 

CH3COONa+H2O+CO2↑

15.25℃时,用Na2S 

沉淀Cu2+、Zn2+两种金属阳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c(S2−)与lgc(M2+)的关系如图所示。

不正确是()

A. 

Na2S 

溶液中:

c(S2−)+c(HS−)+c(H2S)=2c(Na+)

B. 

25℃时,Ksp(CuS)约为1×

10−35

C.向100 

mL 

Zn2+、Cu2+浓度均为10−5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mol/L 

的Na2S 

溶液,Cu2+先沉淀

D.向Cu2+浓度为10−5 

的工业废水中加入ZnS 

粉末,会有CuS 

沉淀析出

18.

(1)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①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可采用的是___.

A.KMnO4B.H2O2C.氯水D.HNO3

②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溶液至pH=4,使Fe3+转化为Fe(OH)3,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___.

A.NaOHB.NH3•H2OC.CuOD.Cu(OH)2

(2)甲同学怀疑调整溶液至pH=4是否能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2+的目的,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计算确定,他查阅有关资料得到如下数据,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Ksp=1.0×

10-38,Cu(OH)2的溶度积Ksp=3.0×

10-20,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

10-5mol•L-1时就认为沉淀完全,若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mol•L-1,则Cu(OH)2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___,Fe3+完全沉淀[即c(Fe3+)≤1.0×

10-5mol•L-1]时溶液的pH为___,通过计算确定上述方案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3.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

部分实验现象

(1)中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

(2)中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3)中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4)中 

电流计指示在导线中,电流从a极流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b>

c>

d

d>

a

C. 

c

D. 

11.业废气H2S经资源化利用后可回收能量并得到单质硫。

反应原理为:

2H2S(g)+O2(g)=S2(s)+2H2O(l)△H=−632kJ⋅mol−1.H2S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

C.若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则电池内部释放632kJ热能

D.若有17gH2S参与反应,则会有1molH+经质子膜进入正极区

12.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

16Li+xS8===8Li2Sx(2≤x≤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

2Li2S6+2Li++2e-=3Li2S4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g

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的Li2S2量越多

18.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以下每小题中的电池广泛使用于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填写空格。

(1)蓄电池在放电时起原电池作用,在充电时起电解池的作用。

铅蓄电池在放电时发生的电池反应式为:

Pb+PbO2+2H2SO4=2PbSO4+2H2O。

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FeCl3溶液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发生2FeCl3+Cu=2FeCl2+CuCl2,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所用电极材料为_________,当线路中转移0.2mol电子时,则被腐蚀铜的质量为 

g

(3)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烧碱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___________。

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4)已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该电池工作时,b口通入的物质为___________,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工作一段时间后,当6.4g甲醇(CH3OH)完全反应生成CO2时,有___________mol电子发生转移。

20.

(5)锰酸锂离子电池在混合动力车等大型蓄电池应用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电池反应式为:

Li1-xMnO4+Lix

LiMnO4,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

A.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Li1-xMnO4+xLi++xe===LiMnO4

B.放电过程中,石墨没有得失电子

C.该电池也能在KOH溶液的环境中正常工作

D.充电时电池上标有“-”的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2.

8.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电解质溶液,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AlCl3混合液完全电解后,所得的混合液的pH值增大

NaCl溶液电解一定时间后,要恢复到电解前状态,应加入适量盐酸

Na2SO4溶液在电解过程中,阴极区pH值降低

D.电解CuSO4溶液,阳极反应式为:

2H2O+O2+4e−=4OH−

10.清华大学王晓琳教授首创三室电解法制备LiOH,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电极连接电源负极

Y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N为阳离子交换膜

D.制备2.4gLiOH产生的H2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

12.用惰性电极电解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比为3:

1的CuSO4溶液和NaCl溶液的混合溶液,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A.2Cu2++2H2O

2Cu+4H++O2↑

B.Cu2++2Cl-

Cu+Cl2↑

C.2Cl-+2H2O

2OH-+H2↑+Cl2↑

D.2H2O

2H2↑+O2↑

14.天津危险品仓库起火引发爆炸,产生的CN-污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废水中的CN-,控制溶液pH为9~10并加入食盐,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l-+2OH--2e-=ClO-+H2O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2e-=H2↑+2OH-

D.除去CN-的反应:

2CN-+5ClO-+2H+=N2↑+2CO2↑+5Cl-+H2O

15.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池正极反应为

O2+6e-+3CO2===3CO

B.为了使电池持续供电,工作时必须有CO2参与循环

C.甲池中Fe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l--2e-

Cl2↑

D.乙池工作时,CO

不断移向负极

17.如图两个装置中用滴有酚酞的NaCl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进行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研究。

请回答:

(1)写出两个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甲:

  

乙:

(2)乙装置中 

   

电极(填“Fe”或“石墨”)附近的溶液先变红。

(3)检验乙中石墨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及现象是 

  

(4)如果起始时乙中盛有足量的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要使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填化学式)。

(5)“84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剂。

电解氯化钠稀溶液可制备“84消毒液”,装置如图所示。

通电时氯气被溶液完全吸收,若所得消毒液仅含一种溶质,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8.电化学原理具有极为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镀是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方法,铁制品表面上镀铜的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A电极对应的金属是_____(写元素名称)。

②电镀前铁、铜两片金属质量相同,电镀完成后将它们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二者质量差为ag,则电镀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_____mol。

(2)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镁获得金属镁,若电解槽中有水分,则生成的MgOHCl与阴极产生的Mg反应,使阴极表面产生MgO钝化膜,降低电解效率,写出生成MgO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①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

②若用该电池为电源,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向电解液中加入0.1molCu2(OH)2CO3,恰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电解过程产生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

19.

21.如图是甲醇燃料电池工作的示意图,其中A.B. 

D均为石墨电极,C为铜电极。

Ⅰ。

工作一段时间后,断开K,此时C电极质量减少3.2g.

(1)甲中负极的电解反应式为___

(2)乙溶液此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

Ⅱ。

连接K,继续电解一段时间,当A. 

B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时

(3)乙中A极析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

(4)丙装置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则图中②线表示的是___离子的变化;

此时要使丙装置中金属阳离子恰好完全沉淀,需要___mL5.0moL/LNaOH溶液。

5.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方法是将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

B.在此装置中钢管道做负极

C.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D.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O2+2H2O+4e→4OH−

9.将一根较纯铁棒垂直没入水中,由于深水处溶氧量较少,一段时间后发现AB段产生较多铁锈,BC段腐蚀严重,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铁棒AB段发生反应为O2+4e−+2H2O=4OH−

B.腐蚀过程中在铁棒上会产生微电流,且方向是AB段到BC段

C.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硫酸钾固体后,对铁棒的生锈速率几乎无影响

D.产生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是铁棒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

10.某小组设计如图装置研究电化学原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其反应与铁的吸氧腐蚀类似

B.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标准状况下B极产生2.24 

L气体,转移电子0.2 

mol

C.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则该装置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其原理类似于钢铁防护中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14.下列有关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a中,两边铁棒的电化学腐蚀类型一定不同

B.图b中,开始一段时间小试管中导管内的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液面回升

C.为保护钢闸门,图c中的辅助电极要经常更换

D.图d中的铁钉难发生电化学腐蚀,但易发生化学腐蚀

16.将 

NaCl 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滴中的 

Cl-由 

区向 

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C.液滴下的 

Fe 

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 

Fe2+由 

区迁移,与 

区的OH-形成 

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 

NaCl 

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Cu-2e-═Cu2+

17.

(2)钢铁的电化学腐蚀有两种不同的类型,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观察:

①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写出此时的电极反应式,负极:

            

正极:

             

②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此时发生 

(填电化学腐蚀类型),溶液呈 

    

性,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3)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生成Fe(OH)2后的另一个反应方程式为 

  

20.

(2)为使铝制品经久耐用,现代工业生产中常对铝材进行表面处理,具体过程通常为:

①铝材脱脂:

先用碱液洗涤,然后水洗,以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过程中常有气泡产生,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电解氧化:

以铝材为阳极,在稀硫酸中进行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则阳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电解过程中必须使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的原是。

21.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

请回答钢铁冶炼、腐蚀、防护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腐蚀为铁锈(Fe2O3·

xH2O),写出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的电极反应:

___.

(2)生产中可用盐酸来除铁锈。

现将一生锈的铁片放入盐酸中,当铁锈被除尽后,溶液中发生的化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下列各个装置中(如图1)铁棒被腐蚀由难到易的顺序是___(填字母).

(4)在实际生产中,可在铁件的表面镀铜防止铁被腐蚀。

装置如图2:

请回答:

①B电极对应的金属是___ 

(写元素名称),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

②若电镀前铁。

铜两电极的质量相同,电镀完成后,若电镀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0.2mol,将它们取出洗净、烘干、称量,则A. 

B两极质量相差____ 

g.

③若A. 

B都为惰性电极,该电解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

4.为探究NaHCO3、Na2CO3和盐酸(以下盐酸浓度均为1mol⋅L−1)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序号

35mL试剂

固体

混合前温度/℃

混合后温度/℃

2.5g 

NaHCO3

20.0

18.5

3.2g 

Na2CO3

24.3

盐酸

16.2

25.1

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Na2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NaH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20.0℃时,含3.2 

Na2CO3的饱和溶液和35 

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25.1℃

20.0℃时,含2.5 

NaHCO3的饱和溶液和35 

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16.2℃

19(4)已知:

①CH4(g)+2O2(g)═CO2(g)+2H2O(l)△H1=-Q1kJ•mol-1,

②2H2(g)+O2(g)═2H2O(g)△H2=-Q2kJ•mol-1,

③2H2(g)+O2(g)═2H2O(l)△H3=-Q3kJ•mol-1.

常温下,取体积比4:

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______.

1.汽车尾气中含有对环境有污染的CO和NO,可通过下列反应除去:

2NO(g)+2CO(g)N2(g)+2CO2(g)。

在某段时间内以C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1mol/(L·

s),则此段时间内以N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05mol/(L·

min)

B.0.2mol/(L·

s)

C.6mol/(L·

D.3mol/(L·

8.如图表示反应M(g)+P(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