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2222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7428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复习2222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期末复习2222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期末复习2222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期末复习2222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期末复习2222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2222Word下载.docx

《期末复习2222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复习2222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末复习2222Word下载.docx

1.教育是纯公共物品。

2.何种机关对何种机关及其人员实施何种监督,以及某种监督的范围、任务、方法等都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这便是公共管理监督的广泛性原则。

3.要界定一种产品或服务是否是公共产品,关键在于确定受益者人数以及能否把这些受益者排除在享用这种产品或服务之外。

4.科教文卫支出属于转移性支出。

5.公务员的辞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在法定的管理权限内做出解除公务员全部职务关系的行政行为。

6.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结构,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就越宽。

7.非营利组织在国外又称为第三部门。

8.按照责任的承担者划分,公共管理责任可以分为工作责任、法律责任、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

9.目前,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施行的政府型体育管理体制。

10.我国公务员分类管理施行的是品位分类管理方法。

11.对北京奥运场馆工程建设我们可以采取网络规划技术法来制订公共计划。

12.立法机构对行政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质询权、调查权、弹劾权和不信任表决权来实现的。

13.P途径和B途径分别指“政策途径”和“商业途径”。

14.公共管理执行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15.当一些个别问题只牵扯到个别人或个别单位时,宜采用谈心法来解决。

16.审计监督属于职能监督范畴。

17.财政部就其所主管的工作,在其职权范围内对其它有关部门实施的监督属于特种监督。

18.司法监督属于内部监督。

19.依法规定应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属于预算外收入。

20.卫生防疫属于保障性公共物品。

四、 

选择题

1.美国公共行政学创始人伍德罗•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通常被认为是进入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标志。

A.《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B.《公共行政原理》

C.《行政之研究》D.《行政行为》

2、公共管理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A.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B.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

C.20世纪80年代末新公共管理运动

D.20世纪90年代的新经济增长

3、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发展过程中有三种研究途径或三种研究范式,即公共行政途径、公共政策途径和()途径。

A.公共管理B.公共组织C.公共问题D.公共事务

4、从()开始,首先在英美等国,然后是在全球掀起了一场深刻而广泛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5.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自由放任时期认为国家充当的是一个()角色。

C.服务型政府D.懒汉

A.全知全能政府B.“守夜人”和“警察”

6、按照责任的承担者划分,公共管理责任可以分为()和个人责任。

A.领导责任B.组织责任C.行政责任D国家责任

7、政府和公共失业组织各机关之间按照直接隶属关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横向交错产生的监督是()。

A.一般监督B.专职监督C.特种监督D.职能监督

8、代理理论的认为()

A政府是以利益集团实现公共利益

B政府主要是为消费者提供公共物品

C选民与政治家的关系也是委托代理关系

D政府是理性选择人,通过理性选择实现公共利益

9、美国管理大师麦克尔•哈默博士在工程再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A.政府失灵B.市场转变C.政府改革D.政府再造

10.确立起自由放任时期的经济原则的是()

A.亚当•斯密B.杰斐逊C.韦伯D.凯恩斯

11.孙中山先生在借鉴国外的“三权分立”之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思想。

A.四权分立B.五权分立C.六权分立D.议行合一

12.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

A.法约尔B.赫伯特•西蒙

C.马克斯•韦伯D.泰勒

13.最早的福利国家为()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14、在70年代末的美国大学中,几乎同时出现了两种明显不通的公共管理途径,其中的一种是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被成为()

A.B途径B.P途径C.S途径D.T途径

15、审计监督属于()类型。

A.一般监督B.专职监督C.职能监督D.特种监督

16、公共管理外部监督体系不包括()。

A.特种监督B.专职监督C.政党监督D.权力机关监督

16.下列产品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为()

A.教育B.国防

C.社会基础设施D.社会福利计划

17、公共人力资源获取的途径包括招聘和()。

A.考核B.试用C.规划D.录用

18.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称为()

A.外部性B.内部性C.排他性D.非排他性

19.()是为完成某一特定计划而规定的一系列步骤。

A.规则B.程序C.规划D.预算

20、按照()划分,公共管理责任可以分为工作责任、法律责任、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

A.责任的承担者B.责任的性质

C.责任的来源D.责任的归属

21.公共管理外部监督体系不包括()。

A.权力机关监督B.专职监督C.政党监督D.一般监督

22.()有权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财政部D.国务院

23.审计监督属于()类型。

24.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为()

A.竞争性和排他性B.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排他性和非竞争性D.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25.财政部就其所主管的国家财政收支,对各部委和各地区依法实施的监督属于()。

26.在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争论激烈的情况下,如果事情不是很急迫,可考虑吧问题暂时搁置,等待双方冷静下来,能够更加理性地解决问题,这种方法被称为()

A.中间数法B.冷处理法C.热处理法D.当面表态法

27、()要求决策时,要认真分析比较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技术等各方面的条件,要稳妥地量力而行,保证决策的实现。

A.目标原则B.预测原则C.信息原则D.可行性原则

28.福利国家时期西方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为()

A.布坎南经济理论B.凯恩斯经济理论

C.詹森经济理论D.韦伯官僚制理论

29.公务员回避制度最早建于我国()时期,一直沿用至清末,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A.秦代B.东汉C.西汉D.唐代

30.公共财政的责任主体是()。

A.社会B.纳税人C.政府D.个人

31、我国公务员处分不包括()

A.警告B.记大过C.留党察看D.开除

32.法律上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也就是征税的标的物,被称为()。

A.管理者B.纳税人C.税率D.课税对象

33.以对进出口中国国境的货物、物品为课税对象的税种被称为()。

A.所得税B.财产税C.关税D.特定目的税

34.某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排斥和不妨碍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消费该种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这是指公共产品的()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

35、卫生防疫安排属于()公共物品。

A.基础性公共物品B.管制性公共物品

C.保障性公共物品D.服务性公共物品

五、简答题

1.简述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2.新公共管理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简述政府再造的背景

4.简述公共管理伦理与责任的控制机制

5.什么是政府失灵?

6.制订公共计划的方法有哪几种?

7.简述公共计划的特性是什么?

8.公共计划的作用是什么?

9.简述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的优缺点。

10.简述公共决策的基本原则

11.政府采购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12.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

13.简述公共管理协调的原则。

14.公共管理监督的原则

15.简述公共管理监督的特征

16.如何完善公共支出管理

17.简答公共预算范围

18.如何建立适用公共财政要求的税收制度

19.简述我国推行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20.简答公共物品供给方式

21.如何完善公共支出管理

22.什么是购买性支出及其范围。

23.自然资源的特点以及它的管理内容

24.信息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六、案例分析

案例一

关于设立禁讨区的理性思考

一、情况介绍

据《大连日报》报道,2005年5月9日召开的大连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大连市关于加强乞讨管理的规定》,这是全国第一个城市加强乞讨管理的规章。

《规定》适用于市内四个区,旨在加强对乞讨管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规定》引人瞩目的是规定了禁止乞讨区域,分别是:

1.火车站地区、客运港站、机场周边200米范围内;

2.主干道及各大广场;

3.三星级以上宾馆、旅游景点周边100米范围内,以及各商业步行街;

4.市级党和国家机关、军事管理区周边100米范围内。

《规定》中规定大连市民政部门负责乞讨的管理工作,公安、城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协助民政部门做好对乞讨的管理工作。

2003年2月广东佛山出台规定对拦车乞讨者予以处罚

2003年12月江苏省公安厅出台《关于妥善处理大中城市流浪乞讨问题的意见》。

苏州市根据这个《意见》,划定步行街、当地火车站、三星级以上宾馆周边等街区及风景旅游区、重要公务场所、交通要道等为禁讨区。

2003年12月17日《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送审稿)》开始在“首都之窗”网站上征求市民意见。

其中第20条规定禁止在车站出入口、车站和列车内乞讨、卖艺、吸烟、躺卧、擅自销售物品。

从2003年12月25日开始,对于在地铁乞讨的行为,连续被查到3次以上者,上海将以“扰乱公共秩序”的罪名处以刑事拘留。

2004年1月9日,深圳市政府发布《关于依法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的通告》。

《通告》称,在公共场所,尾随纠缠、拦截路人强行乞讨的,公安机关将予以劝诫、批评教育或依法处罚,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还将被依法予以治安处罚。

2004年1月14日宁波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宣布,该市将在繁华街区、风景旅游区、重要公务和外事活动场所、交通要道等尝试设立"

限制乞讨区"

宁波市公安局已经援引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条文展开了查处"

非正常乞讨"

的行动。

二、背景分析

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1982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

《办法》共18条,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包括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原则、救助站设立和管理、为求助人员提供的救助内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行为,以及违反者责任追究等,标志着我国对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直面现实

1.乞丐队伍日益壮大,出现乞丐职业化现象

武昌武泰闸井岗村居住着一个靠卖唱行乞的“丐帮部落”,共有20多人,他是其中一员。

他们每天早上6时到7时在井岗村公交站乘车,开始在公汽里“上班”,下午5时左右“下班”。

一般都是两人一组外出行乞,平均每人一天可以讨到100多元,每个月收入为3000多元,一年累计收入近10万元。

2.未成年乞丐数量增多

3.乞讨花样迭出,强讨恶要现象严重

带着高音喇叭和功放设备到闹市行乞,南昌街头乞丐已经花样日新“奇招”频出。

不少市民对此越来越反感。

一些市民质疑有关部门:

治理这种现象难道没招吗?

4.借乞讨之名,行欺骗之实

(二)政府对策

1.2004年城市流浪乞讨成为全国社会治安的工作要点

针对收容遣送措施取消后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2004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部门将积极探索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的有效办法,维护城市治安秩序。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针对当前治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公安部门要做到既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又要依法严格管理,坚决依法查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社会丑恶现象。

2.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相继出台相关对策

(1)设立禁讨区

(2)对乞讨行为进行限制(北京市的相关做法)

(3)积极要求广大市民给与配合

长沙市救助管理站发出了《致市民的一封信》,建议市民不要直接向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施舍钱物,而应劝导其到救助站接受正规救助。

此前,成都市救助管理站也向市民发出了类似的倡议。

(4)为职业乞丐建立档案,实行全国联网防范

辽宁为职业乞丐建档案以加强对行乞人员监控

三、不同观点

(一)支持设立“禁讨区”的理由

理由一、乞讨者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必须遵守法律法规。

倘若我们承认乞讨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的存在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权利为前提。

而乞讨行为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场合对于大众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就必须对其做出相应的限制。

理由二、保障公民的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的需要

从法理上讲,生存方式的选择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也是每一个人拥有的自由,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

但是,个人生存方式的选择并非绝对自由,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影响他人的自由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理由三、通过法规的规定限制乞讨者的某些权利以保证他人权利和自由的应有的承认和尊重。

《世界人权宣言》规定,限制人们行使权利的惟一目的在于保证对旁人的权利和自由给予应有的承认和尊重,并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适应道德、公共秩序和普遍福利的正当需要。

理由四、维护城市社会治安的需要

城市问题之一:

职业乞讨人日益增多,乞讨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了少量的刑事犯罪。

乞讨行为本身不会影响城市的治安情况,而乞讨行为中发生的侵害他人权利甚至违法行为才是城市治安的大敌。

(二)反对设立“禁讨区”的理由

理由一、违反法律,侵犯人权

设立“禁讨区”直接剥夺了乞讨者个人的权利;

公共权利随意侵犯个人权利会导致很坏的结果;

“权力若无节制,权利将无处栖身”。

理由二、会使处于弱势的乞丐失去生存手段

乞讨现象的成因;

有一些确实是弱势群体,需要以此为生,对这部分人民政部门应当予以救助;

禁讨区威胁乞丐生存。

理由三、不能区分正常乞讨行为与违法行为

打击违法行为不能限制整体行为;

维持“禁讨区”是资源浪费;

不能将社会治安不好、环境差归咎于乞丐;

不能以加大一部分人生存的艰难去换取另一部分人的感官愉悦和虚荣心;

禁讨区的设立治标不治本,会使其他地区的秩序更加混乱。

问题:

1、你是否支持设立禁讨区?

2、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你有什么建议来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职业化乞讨现象?

案例二

中国户籍制度,路在何方?

一、案例介绍

(一)我国户籍制度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58年以前,自由迁徙期

第二阶段,1958~1978年,严格控制期

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半开放期

(二)事实案例

1月25日,对于在即将毕业的湖南师范大学学生杨非来说是一个高兴与烦躁同在的日子。

高兴的是,找了近半年的工作终于有一家深圳的房地产公司向她发出了试用通知,烦躁的是,该公司并不会为其解决户口问题。

也就是说,即使她能够进入这家公司工作,但在未来的很多年里她将会与很多在深圳工作的人一样依然是一个“外乡人”。

  “虽然我不太看重户口这个东西,毕竟现在自己还年轻,但没有户口还是意味着自己将失去很多东西,总感觉像个二等公民。

”杨非颇为烦恼地对记者说。

  事实上,为户口问题烦恼的绝不止杨非一人。

对于很多生活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的“漂一族”来说,户口一直都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槛儿。

二、问题分析

(一)历史作用

1.建国初期,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为社会提供了可靠的人口资料。

3.成为工业快速积累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4.有效促进了城市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损害公民基本权利,造成严重不平等;

2.违背市场经济运行基本要求;

3.延缓我国城市化进程;

4.造成户籍管理混乱。

(三)户籍制度:

中国与国际比较

1.“治民”原则VS“便民”原则;

2.利益和资源分配依据VS人口信息管理;

3.世袭等级制VS身份平等;

4.行政命令VS市场加法治;

5.事前迁移制度VS事后迁移制度。

三、改革思路

1.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

2.尊重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和谐

3.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

4.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

5.提高人口信息管理科技含量

6.加强经济手段管理,推动户政法制建设

7.协调配套措施,完善相关制度

四、小结

1.作为基本的社会管理制度,对不合理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首先是政府的职能。

2.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有责任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给所有的公民公平的制度安排,创造让所有人公平发挥其潜能的制度环境。

显然,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政府当义不容辞。

思考题

1.你认为户籍制度改革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在户籍制度建设及改革中如何体现公共管理职能?

案例三

北京市出租车业的发展与政府管制的失灵问题

一、北京市出租车行业概况

北京市拥有全国最大的出租车市场。

目前,登记在册的出租汽车总量约7万辆,占全国出租汽车总数(约78万辆)的8%。

2003年北京出租车客运量达5.4亿人次,营业总收入约81.7亿元,相当于北京市政府当年财政收入的1/5。

由于规模庞大,且利益牵涉面广,因此其中的利益纠葛远比想像的复杂。

事实上,近10家知名汽车生产商、7万辆出租车、1545个运营单位、近13万出租汽车司机,几亿人次消费者的各自利益和需求都会因诸如换车的“大行动”而改变。

二、行业内部的问题所在

1.行业情况概述

北京市出租车行业初期阶段公司和司机相安无事,司机利益丰厚。

1996年,北京市开始控制出租车总量,清理出租车公司向司机“变相卖车”问题,所有由司机出资购买的出租车,一律由公司收回。

经过清算整顿,原来由司机出资购买并拥有实际产权的出租车全部变成了出租公司的财产。

北京市交通局的一份报告显示,现在营运的在册出租汽车共6.7万辆,全市拥有出租车准驾证和服务监督卡的在册出租司机20多万人。

除有1000辆左右由出租司机个人投资、个人经营、个人受益外,其余6.6万辆出租车的司机均要向出租公司交纳约为车价一半的“风险抵押金”和每月的“车份钱”。

北京出租车司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和90年代中期,曾是一个高收入阶层。

然而,近年人们在乘坐出租车时,常常听到司机们的抱怨,每月向公司交的“车份钱”太高了,挣钱太难了。

出租车经营权确实成了管理公司牟取暴利的手段。

有人将北京出租车行业描述为:

富了公司,亏了国家,苦了司机,坑了百姓。

在"

两会"

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就"

保护出租车司机利益"

问题分别向大会提交了议案和提案。

2.在册出租与个体出租的收支比较:

个体投资:

购夏利车款6.7万元,运营配套设施投资2400元,运营证照办理费用1300元,其他费用3400元(请客送礼),总投资约7.5万元;

收入:

每天跑12个小时左右,全天营业收入300元,合计月营业收入为9000元;

支出:

每月固定支出的费用800元,行车消耗1900元。

综合计算,他们每月的平均支出约2700元,纯收入为6300元。

在册银建富康个案:

5万元的风险抵押金,每月给公司上交4890元的"

车份钱"

月营业收入9000元。

固定支出和行车消耗与个体司机大体相同,近2700元,但加上"

,每月支出要7580元。

月劳务性收入只有1400多元。

3.出租公司的赚钱"

秘诀"

对于在册出租来讲,每月的“车份钱”高达四五千元以上。

司机还要出资3万元至8万元缴纳“风险抵押金”、“保证金”和“承包金”,进行风险投资,司机与公司之间已非当初的合作关系,司机原来丰厚的利益明显被公司“切”走了。

北京出租车公司的发家史基本上是两种模式,一种是"

空手套白狼"

,靠司机的"

融资"

起家;

另一种是借款挪款买车,然后倒卖给司机,再以司机的钱还清借款挪款。

三、出租车行业内的政府管制

在美国,出租车都是私人经营,而在中国,出租车公司与政府之间实际上是有某种利益上的默契。

更像是政府部门的“一场游戏”,但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却没有给参与的各方平等的发言权。

1995年以前,北京市出租行业的主管部门是北京市政管理委员会。

1995年至2000年初,主管部门是北京市出租汽车管理局。

2000年,出租汽车管理局被撤销,原有职能由北京市交通管理局行使。

2003年4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交通局的基础上调整组建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简称市交通委),出租车管理的具体业务由其下设的运输局出租汽车管理处办理。

在1992年以前,北京市对出租车行业实行严格的政府管制,政府严格控制投资主体,不批准私人开办出租车企业,结果导致出租车严重短缺。

2000年,北京市又提出,不足200辆出租车的公司由大公司收购,很快公司个数由1400多家变成了如今的200多家,并出现了12家品牌出租企业。

这中间一批被兼并的小公司只顾出卖公司的车及经营权,无视司机的权益,使出租司机与公司之间的矛盾加剧。

问题

1.结合本案例,试论政府是否应当实行市场管制?

应当怎样管制?

2在实际操作中如何保证政府权力不被滥用?

案例四

请阅读书上第115页“孙志刚案件始末”,并回答思考题。

案例五

请分析书上第169页案例1“海城豆奶事件”,并回答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