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6534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酸碱盐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

(见下图。

短线表示相互间能反应,箭号表示相互间能转化)

1.单质:

1)金属:

氧气→氧化物

金属+

酸→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

②不能是浓硫酸和硝酸)

+2

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

②可溶性盐)

Fe→Fe

2)非金属+氧气→氧化物

2.氧化物:

金属

1)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水→酸

碱→盐+水(可溶性碱)

碱性

酸性

2)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水→碱(可溶性碱)

酸→盐+水

3)水:

酸性氧化物→酸

水+

碱性氧化物→碱(可溶性碱)

3.酸:

CuSO4→CuSO4·

5H2O

石蕊变红;

酚酞不变色

金属→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

酸+

碱性氧化物→盐+水

碱→盐+水

盐→酸+盐(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

难溶反应物能生成↑、H2O)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纯净”:

无色透明液体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工业用盐酸:

黄色(含FeCl3)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特性

挥发性(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强氧化性

①金属除锈

用途

②制造药物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4.碱:

石蕊变蓝;

酚酞变红(可溶性碱)

碱+

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

盐→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O=Ca(OH)2(放热)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①工业:

制漂白粉

②化工原料:

制肥皂、造纸

②农业:

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

③去除油污:

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③建筑:

 

5.盐:

金属→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

②可溶性盐)盐+酸→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

碱→盐+碱(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三、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化合反应:

(有单质时化合价改变)

⑴单质+单质→化合物

Mg+O2

——

P+O2——

⑵单质+化合物→化合物

C+CO2

⑶化合物+化合物→化合物

CaO+H2O——

CuSO4+H2O——

2)分解反应:

⑴氧化物分解

H2O——

HgO——

⑵酸分解

H2CO3——

⑶盐分解

KMnO4

KClO3——

CaCO3

CuSO4·

5H2O——

Cu2(OH)2CO3——

3)置换反应:

(化合价一定改变)

⑴金属+酸→盐+氢气(①H前面的金属;

Fe+HCl—

Al+H2SO4

⑵金属+盐→盐+金属(①排在前面的金属;

Fe+CuSO4—

Cu+AgNO3

⑶金属氧化物+H2(或C)→金属+水(或CO2)

CuO+H2—

C+Fe2O3——

4)复分解反应:

(化合价一定不变)

⑴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2O3+HCl—

CuO+H2SO4—

⑵酸+碱→盐+水

NaOH+H2SO4

Fe(OH)3+HCl—

⑶酸+盐→盐+酸(可溶反应物能生成↓、↑、H2O;

H2SO4+BaCl2

HCl+CaCO3—

⑷碱+盐→碱+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Ca(OH)2+Na2CO3—

NaOH+FeCl3

⑸盐+盐→盐+盐(反应物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之一必须是不溶物)

CaCl2+K2CO3

Ba(NO3)2+Na2SO4—

※不属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

⑴金属氧化物+CO→金属+CO2

Fe2O3+CO——

⑵碱+酸性氧化物→盐+水(可溶性碱)NaOH+CO2—

⑶有机物+O2→H2O+CO2

C2H5OH+O2——

☆氧化还原反应:

得到氧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失去氧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是还原剂,

被氧化,

如:

在2Mg+CO2

点燃

2MgO+C中,

是氧化剂,

被还原。

☆常见的原子团及其化合价:

+1

-1

-2

NH4Cl

NaOH

H2SO4

H2CO3

HNO3

铵根

氢氧根

硫酸根

碳酸根

硝酸根

铵根中N为-3价;

硫酸根中S为+6价;

碳酸根中C为+4价;

硝酸根中N为+5价。

四、金属活动性顺序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⑴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时:

金属必须排在(H)前面;

酸不可用硝酸。

⑵判断金属与盐反应时:

必须同时满足①排在前面的金属;

②可溶性盐。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⑴可溶的反应物,能生成↓、或H2O、或↑(CO2或NH3)⑵难溶的反应物,能生成↑、或H2O

☆复分解反应生成的沉淀:

AgCl

(白色)

难溶于酸

BaSO4(白色)

难溶性盐

BaCO3

Ag2CO3

可溶于酸

Mg(OH)2

难溶性碱

Cu(OH)2

(蓝色)

Fe(OH)3

(红褐色)

五、物质的鉴别、鉴定(检验)、提纯(除杂)、分离:

☆检验物质的试剂:

离子

物质类别

试剂

现象与结论

H+

酸液

紫色石蕊试液

OH-

碱液

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

Cl-

盐酸可溶性盐酸盐

AgNO3溶液和稀HNO3

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

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

硫酸可溶性硫酸盐

BaCl2溶液和稀HNO3

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

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

可溶性碳酸盐

盐酸和石灰水

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鉴别鉴别Cl-和SO42-时须知:

①检验SO42-:

最好用Ba(NO3)2、Ba(OH)2溶液;

②在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

含Ag+或SO42-;

③鉴别Cl-和SO42-:

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④检验SO42-的另外方法:

先加过量的HCl(排除干扰),再滴加BaCl2溶液;

⑤Cl-和SO42-共存时检验:

应先检验SO42-[加过量Ba(NO3)2或Ba(OH)2,不能用BaCl2

溶液],再检验Cl-(加AgNO3溶液)。

⑴鉴别:

鉴别是将不同的物质按其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不同而加以辨别的过程。

写出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鉴别Na2CO3和CaCO3:

②鉴别Na2SO4和NaCl:

③鉴别H2和CH4:

④鉴别Na2CO3和NaCl:

⑵鉴定(检验):

检验是用一定的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将某种物质确定出来的过程。

写出检验下列各物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盐酸:

、②Fe2(SO4)3:

⑶除杂:

除杂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的过程。

①所加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

除杂过程对所加试剂的要求:

②使杂质转化为易与主要物质分离(即状态不同)的物质;

③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写出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除去MnO2中的KCl:

②除去NaOH中的Na2CO3:

⑷提纯:

提纯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并得到某纯净物的过程。

写出提纯下列各物质的实验步骤及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提纯KCl:

②从MgCl2与CaCl2的混合物中提纯MgCl2:

⑸分离:

分离将混合物中的各成分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分开从而得到各纯净物的过程。

写出分离下列各物质的实验步骤及所需的试剂或方法:

①分离KCl与MnO2的混合物;

②分离BaCl2与NaCl的混合物。

六、气体的干燥:

①酸性干燥剂:

浓硫酸、P2O5

⑴干燥剂②碱性干燥剂:

固体CaO、固体NaOH

③中性干燥剂:

无水CuSO4

①酸性气体:

CO2、SO2、H2S、HCl

⑵气体②碱性气体:

NH3③中性气体:

H2、O2、CH4、CO

注意:

酸性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碱性气体;

碱性干燥剂不能用于干燥酸性气体。

七、其他:

1.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⑴水银、汞、Hg⑵金刚石、石墨、C;

硫磺、S;

红磷、白磷、P

⑶干冰、固体CO2⑷生石灰、氧化钙、CaO;

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

Ca(OH)2;

⑸盐酸、氢氯酸、HCl;

氢硫酸、H2S;

亚硫酸、H2SO3⑹氨气、NH3(碱性气体);

氨水:

NH3·

H2O(NH4OH)

氨水、NH3·

H2O(碱)⑺苛性钠、烧碱、火碱、NaOH;

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

10H2O;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

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

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

铜绿、Cu2(OH)2CO3

工业用盐:

NaNO2

⑻甲烷、CH4;

甲醇、CH3OH;

酒精、乙醇、C2H5OH;

醋酸、乙酸、(冰醋酸)CH3COOH

2.常见混合物的主要成分:

煤:

C;

石油:

C、H、O元素天然气:

CH4水煤气:

H2、CO石灰石、大理石:

CaCO3石灰水、石灰乳、石灰浆:

Ca(OH)2

3.常见物质的颜色:

△白色固体:

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

BaSO4、AgCl、CaCO3、BaCO3

△银白色:

镁、铝、锌、铁、汞(液态)△黑色固体:

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红色固体:

Cu、Fe2O3(红棕色)、Fe(OH)3(红褐色)、红磷

△蓝色:

5H2O、Cu(OH)2

△紫黑色:

KMnO4(溶液为紫红色)

△淡黄色:

S

△绿色:

Cu2(OH)2CO3

4.溶液的颜色:

△含Cu2+的溶液呈蓝色(CuCl2溶液为蓝绿色);

△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

△含Fe3+的溶液呈黄色;

△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溶于水放热的物质:

CaO、NaOH固体、浓H2SO4

6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NH3、SO2、HCl(均无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