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铅笔和橡皮教案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5625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铅笔和橡皮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班铅笔和橡皮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班铅笔和橡皮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大班铅笔和橡皮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大班铅笔和橡皮教案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班铅笔和橡皮教案docWord格式.docx

《大班铅笔和橡皮教案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铅笔和橡皮教案doc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班铅笔和橡皮教案docWord格式.docx

提问:

昨天故事中小老虎用什么办法认识了那么多的新朋友?

你们见过名片吗?

那你们知道:

人们为什么要用名片,它有什么用?

小结:

名片有各种用途,可以认识朋友、可以与朋友保持联系?

,它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1.欣赏各种各样的名片

1.说说各名片上有些什么?

2.欣赏各式名片:

讨论1.这些名片和刚才的名片有什么不同?

%1.幼儿设计名片

1.怎样设计自己的名片?

2.名片上应该有些什么?

3.幼儿设计自己的名片,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1.幼儿互送名片。

成长证明

1、在对比中证明自己正在慢慢长大,体验长大的快乐。

2、在讲讲、演演自己长大的证明中,萌发自信心,逐渐形成自我意识。

1、每人一张小时候的照片。

2、收集幼儿小时候穿戴过的衣服、鞋帽等物品,活动前布置成展览。

3、请几个中班或者小班的弟弟、妹妹,共同参与游戏。

4、事先与家长沟通,让幼儿先在家里表演小时候的样子,讲讲自己在哪些方面长大了,特别是内在的长大,如本领大了,更懂事了等方面。

一、小时候的照片和衣物

1、将自己带来的照片贴在黑板上,让大家辨认他是谁,现在他变得怎么样了。

2、幼儿自由走动,观看大家带来的衣服、鞋帽。

3、这些衣服、鞋帽看上去怎样?

现在,我们还能穿戴吗?

二、小时候的我

1、分组表演小时候的自己。

2、集体交流,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神情来表演自己小时候的样子。

三、我真的长大了

1、请幼儿用各种方式来表明自己长大了,如“我会跳绳了”“我能连续拍球了”“我能单独睡了”等。

2、背背、抱抱弟弟妹妹,感受自己力气大了。

3、结束后带着弟弟妹妹玩耍,在午餐时候去给弟弟妹妹喂饭,做弟弟妹妹的榜样,体验做哥哥姐姐的长大的快乐。

教学内容:

常规教育

教学目标:

1.教育幼儿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2.要求幼儿懂的课堂上的常规要求,上课会听老师的

话。

3.幼儿练习起立、坐下等。

教学重点:

培养幼儿懂礼貌、守纪律的习惯。

教学难点:

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坐在小椅子上,跟老师听音乐做拍手点头的律动。

2.引出:

“新学期开始了,小朋友们一起来上幼儿园,我们是小班,大家真高兴,咱们一起互相认识一下吧!

”激发孩子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弹琴,教幼儿会听琴声起立、坐下。

可以反复练习,让幼儿仔细听,跟老师学。

要求幼儿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守纪律的孩子。

2.教师弹琴,教幼儿听琴声,学习问好。

2/41=C

11-1I1-II

师:

小朋友们好!

生:

老师您好!

3.音乐磁带幼儿和老师一起唱歌,找朋友。

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找朋友、认识一下小朋友问问他叫什么名字。

教育幼儿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大方、主动的个性,感受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本节活动的效果,以表扬鼓励为主。

2.活动结束。

组织幼儿到室外去玩,熟悉幼儿园的环境。

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1、图片1幅

2、儿歌《陌生人》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图片上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小姐姐为什么摆手?

教师进行小结:

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二、学习儿歌《陌生人》

1、告诉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儿歌,请大

家一起欣赏。

2、请幼儿跟老师学习这首儿歌,并能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三、引导幼儿讨论:

陌生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

我们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东西?

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

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东西。

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附:

儿歌:

陌生人

陌生人给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领我走,我不去,

陌生人送礼物,我不要,

陌生人来敲们,我不开。

不靠近危险物品

1、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靠近危险物品。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挂图3幅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出示3幅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做的对吗?

二、引导幼儿讨论: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后,总结出:

尖锐的器具、火、电、煤气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危险的。

三、寻找危险的物品

将幼儿分成5人一组,分别到洗手间、各个区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里等地方寻找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危险的物品或玩具等,找到后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危险的预见能力。

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中随时发现危险物品或事情,及时提醒幼儿注意。

家长工作:

请家长经常提醒幼儿家中有哪些危险物品小朋友不能玩和触摸,如:

剪刀、缝衣针、电器、煤气开关等等,给小朋友讲一些安全常识。

进出门时不挤不抢

1、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相互谦让的好品质。

2、教育幼儿进出门时不挤不抢,集体活动时要有秩序。

1、课前带领幼儿有秩序的在户外滑滑梯并注意幼儿的表现。

2、歌曲《滑滑梯》

一、谈话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谈话:

刚才老师和小朋友在外面玩什么啦?

怎样玩的?

咱们又是怎样进的活动室?

引导幼儿说出排着队,有秩序的滑滑梯、进出活动室等。

二、欣赏歌曲

教师告诉幼儿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请幼儿欣赏并尝试学着跟唱歌曲。

三、提问幼儿理解歌词

歌曲《滑滑梯》中,小朋友是怎样滑滑梯的?

为什么要排好队,不推也不挤?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推挤容易将小朋友推倒、磕伤。

四、讨论:

小朋友在什么时候还应注意排好队?

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哪些时候容易发生挤撞,如:

进门出门时;

上下楼梯时、荡秋千时等等都容易推倒,发生意外伤害。

教师小结:

大家集体出动、活动时都应排队,懂得谦让,有秩序的活动,反之,很容易发生危险,也是不礼貌的。

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如:

集体入厕、集体喝水、进出活动室、集体游戏等都给幼儿渗透排队、不推不挤、有秩序的进行活动。

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结合上下楼梯、进出门、公共场所等情景对幼儿进行相互谦让、遵守公共秩序等的品德教育。

着火时怎么办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着火时怎样保护自己的方法,从中帮助积累安全生活的经验。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1、Flash动画课件:

碰到火灾、怎样打电话报火警、。

2、PPT:

碰到火灾逃生的方法。

3、《学习活动》操作材料包4-5岁第9页《着火时怎么办》人手一份;

铅笔;

橡皮等

4、园内备有必要的消防设施

一、播放Flash动画,引出主题。

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影像,看之前老师有个要求:

要仔细看,把看到的记在脑子里,先不要说出来。

能做到吗?

2、幼儿讨论

小朋友刚才看仔细了吗?

我们看到画面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播放Flash动画

1那真正发生火灾时我们该怎么办?

你会采用什么办法来保护自己呢?

2、幼儿讲述商量讨论的办法

3、老师小结:

刚才小朋友真动脑筋,想出了很多保护自己的办法,那我们再来看看画面上的小朋友是用什么办法来保护自己的。

三、老师总结:

介绍方法

我们小朋友能用那些办法来保护自己呢?

1、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鼓励幼儿说出把水浇在自己身上

2、用水或棉被灭火

3、拨打119

4、逃离火灾现场

四、幼儿操作

1、小朋友,你都记住了吗?

接下来,让我们考考自己。

2、分辨图中的方法的对与错,找到正确的方法,用笔圈出来。

3、和好朋友说一说,为什么是对的。

五、延伸活动:

找一找我们幼儿园里有哪些预防火灾的消防设施。

影像画面

、花坛里的消防水龙头、安全出口标志。

我们不玩火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初步了解简单的消防知识。

2.教育幼儿不玩火,避免发生火灾。

1.蜡烛2根,打火机一个,水、沙子、湿布、扇子等。

2.有关灭火的录像。

3.人手一份操作图片。

1.游戏:

灭蜡烛

教师出示蜡烛,点燃。

“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把蜡烛熄灭呢?

幼儿想出办法后,教师提供备有的材料,请幼儿到前面试一下,教师小结。

2.讨论:

“出现了火情,该怎么办?

”“现在天气干燥,如果出现火情,我们小朋友该怎么办呢?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灭火的办法。

刚才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不错,如果出现了火情,我们可以用水泼灭火、用湿布扑灭火、用沙子灭火、用灭火器灭火……但小朋友要记住,如果出现大火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拨打119电话。

3.请幼儿看录像。

“前几天,有个地方着火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想出的办法和我们想出的办法一样不一样?

”看完录像,提问:

“他们想到了哪些办法?

”“哪些办法是我们没想到的?

”。

火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开窗,用水、沙子、湿棉被、灭火器等灭火,火很大的时候,我们拨打119电话,消防叔叔还没到,我们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烟火区,学会保护自己。

4.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看操作图片,图上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在着火的时候采取的不同的办法,每幅图的左下方有一个圆圈,你认为办法好的就在圆圈内打上“V”号。

讨论:

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办法?

“小朋友想一想,爷爷、奶奶生炉子的时候,用扇子轻轻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

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来灭火行不行呢?

着火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

5.怎样避免火灾?

“一旦发生了火灾,对我们的危害特别大,房子没有了,人也受伤了。

那我们平时怎样做才能避免火灾呢?

幼儿讨论回答。

地震自救

1、在看看、说说、学学中了解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

2、情境迁移,进行地震自救演练。

1、幼儿安全绘本《地震自救》PPT图片、相关地震自救的现实照片。

2、地震博士图卡。

3、模拟地震的声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内容:

一、认识、了解地震:

1、师幼共同讨论:

“你们知道去年发生在中国的汶川大地震吗?

2、PPT图片1:

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地震的书〈〈地震自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PPT图片2、3:

观察图片,说一说我们生活的地方有些什么样东西,它们是怎样的?

PPT图片4、5:

观察图片,说一说“某一天,在你居

住的地方突然发生了地震——”,我们的城市发生了什么

变化?

3、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地震确实很可怕,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对策?

二、学习地震自救基本常识: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

认识人民币

妈咪爱婴网013年05月17日3:

15:

26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学具:

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

”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儿依次认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TUo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幼儿逛文具超市。

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

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

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作者:

祝蕊时间:

2012-10-215:

06:

04

科学领域

一、设计思路:

数学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经开始接触到人民币,比如过年时收到压岁钱,跟随大人去超市购物等。

设计这一课题,目的在于让幼儿能够更好地认识、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一些常识,会简单地使用人民币购物,提供给幼儿更大地探索空间。

同时,也将品德教育渗透于其中,正好符合《纲要》中的“各科教学要相互渗透。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种类及用途;

能熟练、准确地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会简单使用人民币,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等。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通过活动对幼儿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认识100元、50元、20元、10元等八种不同面值的纸币和1元、1角的硬币,了解它们的颜色、图案。

2、难点:

练习正确使用人民币,购买家乡特产,。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幼儿人民币学具若干套、压岁包一个。

五、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安静律动《请你像我这样做》。

2、谈话,揭题。

小朋友们,请猜一猜这是什么?

我们再来一起看看里面有什么?

这么多的钱、钞票,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人民币"

3、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并引导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人民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什么情况下用到它?

你能说出它们是多少吗?

师小结:

看数字可以判断人民币的面值,其实在我的数学奇妙屋里还有很多的方法,快跟我来一起看看吧!

4、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其颜色、图案及种类。

%1、认识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正面、背面图案、颜色及数字。

100元红色正面:

国徽毛主席头像

背面:

人民大会堂

50元绿色正面:

布达拉宫

20元棕色正面:

桂林山水

10元蓝黑色正面:

长江三峡

元紫色正面:

泰山

1元橄榄绿正面:

西湖

角紫色正面:

国徽苗族壮族人物头像

国徽

1角棕色正面:

高山族满族人物头像

%1、了解人民币的种类。

长方形,像纸张一样的人民币叫纸币;

圆圆的、硬硬的、金属材料做成的叫硬币。

%1、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

5、游戏:

看谁说得快又准。

师手里拿着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从中随便抽出一张,让幼儿快速、准确地说出人民币的面值。

6、赞家乡,买特产。

刚才大家在看到人民币上那些美丽的风景时都很激动,其实我们的家乡洋县也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好地方。

不信,就快快坐上我的“快乐大巴”一起去瞧瞧吧!

注意,今天还有一位特殊的小客人哦!

Let'

sgo!

%1、逐一了解家乡的各个景点。

梨园景区开明寺宝塔蔡伦墓

华阳

%1、了解家乡的特产。

黄金梨、香菇、紫薯、五彩米、土蜂蜜、枣糕馍等。

%1、帮助外国小朋友购物,正确使用人民币。

幼儿每人一套人民币学具,按照每种特产的价格快速地找出相应的人民币。

7、小结幼儿的收获,并教育幼儿不但要爱护人民币,

更要节约开支,不乱花钱。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活动的教学,使我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下面我结合《纲要》谈一下教学后的感受。

始终将游戏贯穿整堂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

教师以可爱的形象、饱满的热情、夸张的肢体语言与幼儿互动,从他们的笑声中我感受到了成功。

多媒体辅助为整堂活动增添了光彩。

在“赞家乡,买特产”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孩子创设了去旅游的场景,动听的音乐,漂亮的画面迎来了幼儿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组织的操作活动也很好地锻炼了幼儿动手能力。

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是整堂活动的脉搏,幼儿年龄小,在活动中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与教师的预设完全不同,这就需要适时地调控,这点上自己还有待于提高。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人民币》

闻喜县苗圃幼儿园李文霞

一、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元名称:

元、角,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

重点、难点二、活动重点:

感知、认识10兀以内的人民币,并能说出它们的单元名称:

元、角。

三、活动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四、活动准备:

1、教具:

面值为1角、5角、1元、5元、10元的纸币,1角、5角、1元的硬币一套

2、学具:

仿真人民币每人一套,各种各样的书若干

五、活动过程:

、谈话活动,导入主题。

小朋友每天吃早点、坐公交车、买铅笔、橡皮时,我们要用到什么?

幼:

钱。

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玩游戏、逛超市、买衣服等。

你们在买东西时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不知道该怎样付钱?

需要找回多少钱等。

今天这节活动我们主要来学习人民币,学了之后希望可以帮大家解决困惑。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放映幻灯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这些钱一样吗?

什么地方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