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土壤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5525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土壤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土壤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土壤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土壤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土壤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土壤Word文件下载.docx

《浙江土壤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土壤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土壤Word文件下载.docx

1.红壤

2.水稻土

3.滨海盐土

4.潮土

五.土壤分区改良---------------------------------------------------------9

1.肥力状况及低产土概述

2.分区改良

六.总结-----------------------------------------------------------------12

一.概况

本省位于东经118°

一123°

,北经27°

一31°

12’之间,是我国东南沿海省份之一。

根据2013浙江省行政区划,本省共划分为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丽水市11个地级市,以及29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36个县、1个自治县。

全省土地总面积共15,270万市亩;

其中山地占70.4%,平原占23.2%,河流湖泊占6.4%,是我国大陆上最小的一省。

浙江省地理特征非常丰富,东面靠海,海岸蜿蜒曲折,全长达4,755公里;

沿海一带,港湾很多,大小岛屿共有1,800多个,占全国岛屿总数的一半以上。

北部和江苏接壤,同属太湖流域,是一片广阔的水网平原。

西部与皖南、赣东相接,为江南丘陵山区的一部分。

南部与闽北毗邻,通称为闽浙山地。

可谓山河湖海无所不有。

浙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呈阶梯状倾斜。

平原丘陵主要为浙北平原、东南沿海平原、浙西丘陵、浙东丘陵;

中部是金衢盆地、浙南山地。

二.成土条件

浙江省境内山脉河流纵横交错,山岭连绵,丘陵起伏;

影响土壤形成的各种自然条件——地形、母质、气候、植被是极其错粽复杂的。

浙江土壤的成土因素受以下五个因素影响:

1.气候——浙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气候总的特点是:

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

对成土母质的风化和淋溶作用都很大。

浙中、浙南两大湿热带下分布着红壤;

浙北相对雨水少的地带出现富铝化、盐基较高的棕红壤。

2.地形——本省地形的构成,因受山脉、河流的分割,高山、丘陵、河谷、平原、海滩、岛屿兼而有之。

南部和西北部多山,峰岭莲棉,主要山峰的海拔高度多在1,000米以上,其中最高山峰——龙泉百祖山高达1,859米;

中部地区主要是丘陵河谷盆地,一般丘陵的海拔高度多在300米以下(低丘多在100米以下);

北部杭州湾南北两岸和东部沿海狭长地带是水网平原,河港交织;

沿海大小各岛屿,大部分是低矮的山岗,平原狭小。

全省整个地势是从西南向东北倾斜。

本省地形不仅类型繁多,而且同一类型的地形构成也很复杂,加以气候、母质和生产内容的差异,从而决定了本省士壤的形成趋向于多种类型。

盆地内多见红壤,盆地外以黄壤、粗骨土、黄红壤为主。

丘陵的坡度越陡,多为粗骨土;

坡度越缓,土体越厚。

3.母质—— 

浙江省内的成土母质为各种酸性和基性岩,并以第四纪红色黏土与砂岩等硅铁质和硅质富铝风化壳为主。

残坡积母质类是各个自型土的母质,再积母质是平原、谷地中各种水成土的母质。

本省耕地土壤主要是由各种类型的近代冲积层物质发育而成的。

4.植被——本省的原始植被,在人类长期活动的影响下,大部分已消失。

目前除耕作地带外,多为次生林或由人工栽培的用材林和经济林。

但从各地残存的植被树种和由人工栽培次生林的类型来看,全省植被的维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均很明显。

在植被水平分布方面,本省北部平原属于合有常绿阔叶的落叶阔叶林;

西部山地及中部丘陵属于常绿栎类林、油茶林和松林;

东部沿海及西南山地属于常绿栎类林和松杉林。

在不同类型的植被的影响下,各地土壤的形成与发展是不同的,特别是在栽培植被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农业土壤,它的肥力的演变更为明显。

5.其他生物因素——浙江省境内动物有蛇、鼠类、蚁类等,此外还有蛆虫。

6.人为影响——浙江省最典型的人为影响是围垦造田地。

三.土壤分类及分布

浙江省土壤类型十分丰富,主要有红壤、黄壤、水稻土、潮土和滨海盐土、紫色土、石灰土、粗骨土等。

其典型土壤有红壤、水稻土、滨海盐土和潮土等,以黄壤和红壤为主,占全省面积70%以上,多分布在丘陵山地,平原和河谷多为水稻土,沿海有盐土和脱盐土分布。

1)红壤在全省分布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浙南、浙东、浙西丘陵山地,具有粘、酸、瘦等主要肥力特征,旱季保水性能差,不适于作物高产,主要适于种植茶、果等经济特产,以及玉米、甘薯等旱粮作物;

2)在山地的垂直带谱中,红壤上部以黄棕壤为多。

黄壤的利用以多种经营为宜。

丘陵下部缓坡和谷地可种水稻、玉米和麦类;

丘陵中、上部可以发展果树、茶和油菜等经济作物和薪炭林。

已耕种的黄壤为防治土壤侵蚀,宜进行以山、水、田综合治理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多施有机肥料和种植绿肥,并适量施用石灰和磷肥。

3)水稻土分布面积其次,是经过长期平整土地、修筑排灌系统、耕耘、轮作形成的人为土壤,主要分布在浙北平原和浙东南滨海平原,是我省粮、油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

4)滨海平原分布着滨海盐土,土壤性状的主要特征是土体中含盐量高,成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一般未脱盐的土壤以水产养殖为主,土壤脱盐后可种植棉麻、糖蔗、蔬菜、瓜类等作物;

5)潮土类分布在江河两岸及杭嘉湖平原,土层深厚,水源丰富,土质肥沃,是我省种植粮食、棉麻、蚕桑、蔬菜、瓜类等作物及栽种经济林果的重要生产基地。

四.典型土壤理化性质

典型土体构型为:

Ah-Bs-Csq型或Ah-Bs-Bsv-Csv,有机质通常在20gkg-1以下,结构水稳性差,因富含铁铝氢氧化物胶体,临时性微团聚体较好。

红壤富铝化作用显著,风化程度深,质地较粘重,粘粒SiO2/AI2O3为2.0~2.4,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一般可占粘粒总量的80%~85%,赤铁矿5%~10%。

少见三水铝石红壤呈酸性一强酸性反应,表土与心土PH5.0~5.5,底土PH4.0。

红壤交换性铝可达2~6cmol(+)kg-1,约占潜性酸的80%~95%以上;

盐基饱和度在40%左右。

阳离子交换量不高,与氢氧化铁结合的SO42-或PO43-可达100~150cmol(+)kg-1,表现对磷的固定较强。

具有水耕熟化层(W)一犁底层(Ap2)一渗育层(Be)—水耕淀积层(Bshg)—潜育层(Br)的特有的剖面构型的土壤。

土壤下层较为粘重,根据其水文状况又可分为淹育、渗育、潴育、潜育等亚类。

水稻土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腐殖质化系数也高,因有机质量高,所以水稻土的氮素营养主要来自土壤,已有研究表明,在施氮肥条件下,水稻所吸收的氮素60%~80%来自土壤,20%~40%来自化肥,从这可以看出水稻土培肥的重要意义。

水稻土往往缺磷,早春土温低,微生物活动弱,不利于有机磷的转化,而后期水稻土水层的落干管理,Fe变为Fe与PO4结合,形成难溶性的Fe(PO4)。

水稻土也往往缺钾,Fe交换土体中的钾而产生置换淋失。

水稻土中的硅虽多,但溶解度小。

水稻田的pH值除受原母土影响外,而与水层管理关系较大,一般酸性水稻土或碱性水稻土在淹水后,其pH值均向中性变化,即pH值在4.6~8.0范围内,变化到6.5~7.5。

因为酸性土灌水后,形成Fe和Mn,在水中形成Fe(OH)2和Mn(OH)2,使水稻土pH值升高;

碱性水稻土由于灌溉,使土壤中的碱性物质遭到淋失,从而使pH值降低。

海相沉积物在海潮或高浓度地下水作用下形成的全剖面含盐的土壤,是盐土的一个亚类,其特点一是盐分组成单一,以氯化物占绝对优势,二是通剖面含盐,盐分表聚尚差。

滨海盐土积盐状况有很多种:

距海稍远地段,草甸植被较多,土壤积盐程度较轻,含盐量表层为2~3%,土壤有机质和锈斑较多,这种类型叫滨海草甸盐土。

距海较近,经常受海潮侵袭的海陆交接地段,地面植物很少或仅有少量耐盐的,土壤发育很差,积盐程度较重,表土含盐量为7~8%,是典型的滨海盐土。

除此之外还有滨海草甸沼泽盐土、滨海红树林沼泽盐土、叫滨海沼泽盐土等。

除滨海草甸盐土和滨海盐土两种沿海岸呈大面积的带状分布外,其它的多呈斑点状或窄条状断续分布。

除南方滨海地区“咸酸田”呈强酸性反应外,一般pH值为8.0—8.5。

盐土通常表面有盐霜或盐结皮,腐殖质含量低、含可溶性盐过高,不利于植物生长。

有Apk-Ap2-BCk-Cgk剖面构型。

分为潮土(黄潮土)、湿潮土、脱潮土、盐化潮土、碱化潮土、灰潮土及灌淤潮土等7个亚类。

潮土腐殖质积累过程较弱,尤其是分布在黄泛平原上的土壤,耕作表土层腐殖质含量低,颜色浅淡。

常有铁锰斑点与软的结核,在氧化还原层下也可以见到砂姜,一般是地下水的产物。

潮土富含碳酸钙,若其为粘质土则偏高,沙质土偏低,是中性至微碱性反应。

可溶性盐分含量<1g/kg。

五.土壤分区改良

本省耕地土壤的肥力基础大部分较好,一般是土层深厚,地底状况良好,土塥无显著不良性状,耕层泥砂适中,无过酸过碱的毛病,土质一般较肥沃。

但各种土壤之同很不平衡,特别是反映在生产水平上,常涉及到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各方面的因素,就是基本肥力很高的土壤,常年产量也毂低。

如高山香灰土,土壤通气透水性良好,腐殖质含量一般高达5%以上,潜在肥力很大,其土壤理化性质,应为肥沃高产土壤一类,但由于所处地理环境条件差,山高,气温低,农田灌溉和耕作管理条件均受限制,因此,内在肥力不能充分发挥,农业利用价值小,有效肥力并不很高。

本省低产土壤依其主要病根及肥力特征,可归为七大类,即:

①死泥田:

占低产土壤总面积的42.9%,主要病根是粘结僵硬,冷性迟发,缺肥严重;

②烂糊田:

占12.3%,病根是糊烂粘闭,通气不良,肥料分解不正常,有时合有过多的硫化氢、氧化亚铁等毒质;

③冷水田:

占12.2%,病根是士温水温低,井常和浅、漏相联系;

④砂性土:

占11.2%,病根主要是砂瘠松散,漏水漏肥,易遭洪灾;

⑤山砂土:

占9.3%,病根是冲刷严重,土层浅薄,石砾较多,养分贫乏,耕作不使;

⑥咸性土:

占8.4%,病根是合盐太多,井容易返盐,危害作物生长;

⑦山黄泥:

占3.7%,病根是质地粘重,酸性强,养分贫乏。

1)死泥田的改良

改良死泥田应做好排水工作,加强耕作培肥,改变死板僵硬的耕性。

整理排灌系统。

水网平原地区要保持排灌通畅,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

在考虑排水的同时,也应考虑灌溉的布置,使夏季自流灌溉,各季彻底排水。

丘陵地区的死泥田,应根据地形条件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布置排灌沟渠,使灌水直接到田,排水直接到沟,消灭田间过水或串灌现象。

2)冷水田的改良

改良冷水田的主要办法是:

受山洪、泉水影响的冷水田,应根据地形地势,沿山脚开深沟,截断泉水,或筑土填,防止冷水直接流入田内。

解决冶水为害的同时,还要增施有机肥料,进行参耕多种,提倡“早犁多,迟灌水”,以改良耕性。

有条件地区如采用石砌阴沟或瓦筒排水,其效果更好。

一般最好施加草皮泥或肥泥客土,加强多耕多种,增厚耕作层。

深耕还应结合施用腐熟有机肥料及其他热性肥料,必要时施用石灰。

3)砂性土的改良

改良砂性士,首先须做好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涵养水源,防止洪水泛滥。

目前已不受洪水严重威胁的滩地,应结合兴修水利和积肥等工作,逐年施加泥质或粘质肥土,如河泥、塘泥、菜园土、草皮泥以及涂泥淡士、黄泥土等,改砂性为泥性。

其次,通过利用加以改良。

一般在砂土适当熟化后,将旱地改为水田,实行水旱耕作,并在水稻种植期同,引灌浑浊泥水,增施水草、猪牛栏等有机肥料,提高土壤保肥能力。

4)山砂土的改良

目前山砂土虽然地力贫瘠,但由于本省气候条件优越,岩石风化及有机质的生成速度快,如能控制水土流失,要恢复这类土壤的肥力也还容易。

改良的主要措施如下:

全面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改坡耕地为梯地。

加黄泥客土,增厚耕作层,结合施用青草、柴脑、草皮泥等有机肥料,以培肥土壤。

加强土壤管理工作,每次大雨后,要立即修正畦面、畦沟,防止侵蚀沟面的扩大;

选种早生、快长、被复作用大的作物,如花生、番薯等;

实施套种同作,避免前后作物收种期同土面裸露。

5)咸性土的改良

本省自然条件对改良成性土提供了很多有利因素。

具体改良成性土的措施是:

养淡洗盐:

首先建立排灌系统。

分散的成性士,可先平整地面,修高田塍,然后引淡水或挡蓄雨水压盐

加速土壤熟化:

一般在改良初期,应选种先锋作物,如成菁、棉花、大麦等,以成菁抗盐力最强。

合理耕作,根据各地经验,稻棉耕作既能充分发挥成性土的肥力,叉能加速成性土的改良,值得推行。

加强栽培管理,不论水田或旱作,都要增施有机质肥料,如羹秆堆肥、猪牛栏粪、水草以及绿肥等。

6)山黄泥的改良

其基本经验是正确贯彻了“边开垦、边利用、边改良”和“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农、林、牧相结合”的改良利用原则,构筑梯田梯地,保持水土。

六.总结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浙江省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因此,保护耕地成为浙江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内容。

虽然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我相信,跟随科学的脚步,勤劳勇敢的浙江人们一定会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我们要好好保护这片土地,愿这片土地越来越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