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项目的成本管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36957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项目的成本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五章项目的成本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五章项目的成本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五章项目的成本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五章项目的成本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项目的成本管理文档格式.docx

《第五章项目的成本管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项目的成本管理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项目的成本管理文档格式.docx

在表格中找出给定贴现率在当年的贴现系数,用这个系数简单乘上该年资金预期值就可以求出资金的现值。

例如在给定贴现率为10%的情况下,查表可知:

●第5年的贴现系数为0.6209,用该年预期值300万元乘上系数0.6209,求出的现值为186.3万元。

也就是说,五年后预期获得300万元,在扣除10%的资金时间成本之后,只相当于今天的183.6万元。

●第4年的贴现系数为0.6830,用该年的预期值250万元乘上系数0.6830,求出的现值为170.75万元,也就是说,四年后预期可以获得的250万元,只相当于今天的170.75万元。

5.1.5、贴现率的概念和构成

未来的效益预期值到底能值今天的多少钱,即能折多少现值,关键在于你所设置多少贴现率。

那么贴现率到底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

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资金的安全成本

1、比如当前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或者国债利率等被称为资金的安全成本,就是把钱投进去,就可以稳稳当当获得收益的投资产品。

2、投资者的逻辑不难理解:

如果不把这笔钱投入到项目中去,无论是投入银行还是购买政府债卷,到期后都可以稳稳当当的获取收益,其风险要远小于该项目,那么为什么投资者宁愿放弃风险更小的项目而选择风险较大的项目呢?

3、其关键原因在于投资者认为从该项目中所能够获得的收益以及回报要远大于上述安全投资的收益。

4、所以资金的利率或贴现率应至少大于资金的安全成本。

二、资金的机会成本

1、假如投资者不把钱投入到该项目中,那么这笔资金就把持着流动性。

2、我们可以用它来炒股票、购买物业等等,我们可以有很多其他盈利的机会。

3、但是现在投资者选择了该项目,那么至少他认为在该项目上的收益或回报要高于他所了解和熟悉的其他项目。

4、所以,资金的利率或贴现率应大于资金的机会成本

三、资金的风险成本

1、试想一下,投资者放弃了银行的安全收益,投资于该项目,为什么?

2、是因为他知道从该项目中,他得到的收益会远高于银行的利息。

但是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

收益在高,那毕竟是五年后的画中之饼。

3、而这五年内又有多少风险在等着他,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管理风险、金融风险等等。

随意任何一个都能够让该项目血本无归。

4、而投资者愿意冒这样的风险,就说明该项目的资金成本将大于资金的风险成本。

四、贴现率的确定

1、那么资金的贴现率有没有可以量化求值的公式呢?

答案是没有。

2、现实中,除了安全成本之外,机会成本和风险成本都是无法量化出来的,因此说白了,贴现率都是由投资者拍着脑门算出来的。

3、那么既然没有公式可以依靠,投资者会不会贪得无厌,信口雌黄?

4、非也。

金钱也是一种商品,而金钱的价格就是利率或贴现率。

世界上没有一种商品的价格是依靠公式算出来的,但也没见过每个商品的价格会一直居高不下或一直跌入谷底,其原因就是价值规律。

5、所以资金的贴现率也是这个道理,说到底,它其实是投资者在考虑项目的事业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所制定出来的心理预期值。

5.1.6、资金的加权平均成本

在大多数的情况之下,企业的资本构成并不是单一形式的。

它是存在多种资本形态的,需要根据不同资本的具体成本和其权重,计算出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然后在此基础上设定贴现率。

资本形式

金额

比重

个别成本

加权成本

企业债卷

6000000

24%

10%

2.40%

银行信贷

5000000

20%

8%

1.60%

优先股

4000000

16%

12%

1.92%

普通股

10000000

40%

6.40%

合计

25000000

100%

12.32%

运行资本

83.33%

10.27%

沉没资本

16.67%

总计

30000000

26.94%

如上表格所示,我们可以看出资本的加权平均成本是如何算出来的。

一、假设一个企业投资于某个项目的资金总额是2500万元,由四种成分构成:

企业债卷、银行信贷、优先股、普通股

二、各自的数额比重如上表所示

三、什么是个别成本?

个别资金成本是指各种的,主要包括债券成本、银行借款成本、优先股成本、普通成本和留存收益成本,前两者可统称为负债资金成本,后三者统称为权益资金成本。

四、什么是资金的加权成本

用该资金的比重乘以其个别成本,就等于该资金的加权成本。

五、项目的综合成本

在将所有资金的加权平均成本累计相加,最后求出该项目的综合成本。

24%*10%+20%*8%+16%*12%+40%*16%=12.32%

六、资金的沉没成本

现实中还有一种成本需要考虑,就是沉没成本。

以前项目中所投入的成本,如果已经无法收回,并且无法对目前进行的项目产生贡献,即可判定为沉没成本。

七、我们不妨将现在用于本项目的2500万元资金称为项目的运行资金,假设以前所投入的沉没成本为500万元,则两者所占的比重为83.33%:

16.67%。

八、运行资金的综合成本我们已经算成来了,为12.32%,而沉没成本的因为应经无法收回,所以其资金的成本应为100%。

九、分别用两者各自的比重乘以两者的个别成本,得出运行资金和沉没成本的加权成本分别为10.27%和16.67%。

十、在将这两者的加权成本相加,则获得整个项目的综合资金成本:

83.33%*12.32+16.67%*100%=26.94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计算全部投资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益的话,资金的贴现率至少应该设为26.94%。

5.1.7、贴现率与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组成

如图P136所示为一个现金流量表,统计期为5年,资金的贴现率为10%。

现金流量表的数据结构如下:

1、现金流入合计=硬件销售收入+软件销售收入

2、现金流出合计=资产投资+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营业税

3、净现金流量=现金流人合计

(1)—现金流出合计

(2)

4、净现金流量累计=之间各年净现金流量(3)的累计值

5、净现金流量现值=净现金流量(3)折现后的净现值

6、净现金流量现值的累计值=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5)的累计额

二、对于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分析现金流量表中最右侧合计栏中的汇总数字,我可以看出:

2、五年内现金流入的总额为400万元,现金流出的总额为284万元。

两者之差构成了净现金流量的累计值116万元

3、请注意,这个数字尚未扣除资金的时间成本,是折现之前的金额。

可以视为该项目所获得的会计利润总额

4、如果以10%的贴现率折现,净现金流量累计额116万元的净现值就变成了73万元。

也就是说如果扣除资金成本,该项目盈余的资金只剩下了73万元。

三、从该表中可以看出的

投资者第一年投入了80万元,由于该年没有收入,所以这笔钱必须垫付。

其余年份净现金流量都为正数,所以这80万元可以看成是投资者的总投资成本。

以下几种说法正确吗?

Ⅰ:

该项目投资80万元,五年后将获取116万元的利润?

Ⅱ:

而这116万元折现后成为了73万元,那么这73万元与该项目所投资的80万元相比,是不是亏了?

也就是说,净现值大于零,项目可行这一说法不成立?

Ⅲ:

这是多期不等值现金流模式,不能够用五年后的终值折现与现值比较判断项目可行性,而要用净现值是否大于零来判断

5.1.8、项目评估三项指标

一、项目决策中的三项核心指标

●财务净现值—即在给定贴现率的前提之下统计期末获得的净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内部收益率—于统计期末使财务净现值达到零的贴现率

●投资回收期—从资金投入之日,净现值累计额达到正数的时间跨度

二、实例图解的方式说明这三项指标

如图P137所示,是基于上节现金流量表所制作的坐标图,通过这个坐标模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资金贴现率、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这三者间的关系。

5、当贴现率为0%的时候,即不计资金的时间成本,财务净现值为116万元,与纯会计利润是相等的

6、当贴现率为10%的时候,116万元的会计利润折成了73万元的净现值,相当于会计利润的63%

7、当贴现率为20%的时候,116万元的会计利润折成了43万元的净现值,相当于会计利润的37%

8、当会计利润设为30%的时候,116万元的会计利润折成了22万元的净现值,相当于会计利润的19%

9、当会计利润设为44%的时候,116万元的会计利润折成了0,而这个44%就是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

三、如何证明项目的效益

内部收益率或净现值并不能单独证明项目的收益,它必须相当于贴现率才有意义。

如图P138页所示:

10、三个项目,项目A的内部收益率为10%,项目B的内部收益率为20%,项目C的内部收益率为8%,若不计资金的成本,这就是项目的会计利润,则这三个项目都是可行的

11、如果考虑资金的成本因素,设10%的贴现率,项目A变成了盈亏相抵、项目B的盈利率变成了10%,而项目C则出现了2%的亏损。

由此可知,只有项目B是值得投资的。

12、公式:

资金盈利率=内部收益率–贴现率

13、我们可以人性化的理解贴现率和内部收益率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认为自己的投资收益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钱本身所创造的收益,它属于资金的成本。

其二是投资者凭借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所创造的收益,而这两部分确是相矛盾的。

14、而这两者间的差额越大,就说明属于投资者自己的那部分收益回报越大,因此该项目也就越值得投资。

四、投资回收期与贴现率间的关系

1、投资回收期的概念与贴现率也是相关的,它是指净现金流量累计值从负数变成正数的那个时间点,即投入资金连本带利全部收回。

2、如图P139所示,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由三个资金流曲线所构成

●销售收入曲线–又被称为是市场曲线

●经营利润曲线—又被称为会计曲线

●现金流曲线—也被称为是投资曲线

3、三个曲线与项目的阶段

●当经营利润曲线突破零点的时候,经营成本与经营收入刚好相等,项目开始良性循环,收支平衡,这个里程碑意味着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前所投入的资金全部收回了。

●投资额连本带利全部收回发生在现金流曲线突破零点的时候,而这个里程碑就是动态的投资回收期。

●上述三条曲线,构成了投资项目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当利润曲线越过零点的时刻,项目度过了风险最大的创业期而进入了良性运转的培育期。

●当现金流曲线越过零点的时候,项目从培育期进入了成熟期,投资者收获的季节到了,此时前期所有的投资都连本带利全部收回了。

●当销售额曲线出现明显滑坡的时候,项目从成熟期进入了衰退期,项目的生命周期已经进入了尾声,此时,投资者需要考虑战略转移了。

5.1.9、现金流量的决策功能

当我们了解了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这三项指标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现金流量分析在项目决策中的作用了。

一、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动态预测项目的效益

二、贴现率的设定,为项目投资效益设置了一个盈亏平衡点

1、只要对比内部收益率与贴现率就可以判断项目的资金盈利效率

2、如果内部收益率高于贴现率,就说明资金的盈利率较好。

3、如果低于贴现率,就说明该项目的投资效率低于资本成本,应该放弃。

三、现金流量表提供了选择项目的决策工具

1、面对若干待选项目,只要对比现金流量表中的三个指标就不难判断这些项目孰优孰劣。

2、现金流量表中的三个指标,都有不同的侧重面,财务净现值侧重于评估项目的效益,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则侧重于评估项目的风险。

3、例如,两个项目的财务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指标出现了相反的趋势。

该如何判断?

4、甲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30%,财务净现值为100万元,乙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25%,财务净现值为150万元。

5、由此可以判断,甲项目尽管效益低,但是资金回收较快,风险是较小的,乙项目的风险相对较高,但是其后期的效益更好。

6、两个项目该如何选择,关键在于投资者更注重投资的安全,还是更加注重投资的收获。

四、现金流量分析还可以作为项目风险评估的工具

很多风险评估测算的方法,比如盈亏平衡分析法和要素敏感性分析,都是在现金流量表的基础上计算的。

5.2、成本管理计划的编制

5.2.1、成本计划编制三部曲

一、成本计划编制的过程与步骤

项目的成本计划由三个部分组成:

资源计划、成本估算、成本预算。

成本计划的编制过程就是依次完成这三个计划的过程,所以称为成本计划编制三部曲:

15、第一步是编制资源需求计划

即根据WBS工作分解结构列出所需要使用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设备硬件、工作软件、原材料等等,最后形成一个项目资源计划清单。

16、第二步是进行成本估算

将资源计划清单上列出的所有资源都乘以各自的单位价格,然后汇总成为整个项目的成本估算总值。

17、第三步是编制项目的成本预算

是指在成本估算的基础上,将成本金额按照WBS的工作清单和工期安排分配到各项任务中去的过程。

是成本估算的细化过程。

二、成本估算与成本预算的关系

1、如果站在项目团队或项目公司的立场上:

成本估算是给别人算的账,成本预算是给自己算的账。

2、成本估算通常是着眼于要钱,而成本预算通常是着眼于花钱,成本估算自下而上,注重结果,成本预算自上而下,注重过程。

3、项目公司给项目发包方算账,是为了拿到项目;

项目团队给投资者算账,是为了融到资金。

4、但是如果是给自己算账,则是为了把拿到的钱花的更加经济,更有效益。

5、因此成本估算以宽为宜,需要预备足够的风险准备金;

而成本预算则是需要以紧为宜,精打细算才能出效益。

6、如果成本估算和成本预算之间是顺差,对于项目公司来说可以增加利润,如果成本估算和成本预算之间出现逆差,少则侵蚀利润,多则赔本赚吆喝。

三、目标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1、成本估算是项目的目标成本

成本预算是项目的计划成本

成本核算是项目的实际成本

2、目标成本(成本估算)与计划成本(成本预算)之间的偏差为计划偏差

计划成本(成本预算)与实际成本(成本核算)之间的偏差为实际偏差

实际成本(成本核算)与目标成本(成本估算)之间的偏差为目标偏差

5.2.2、资源需求计划的编制过程

编制资源需求计划的过程只要包括三个方面:

备选方案选择—形成项目WBS—根据WBS工作包形成资源清单

1、备选方案

实现一个项目的目标一般不会只有一种方式,在编制资源计划时,可以准备多种不同的备选方案。

其方案不同,所需要的材料、设备、资源不同。

例如传输一个文件,可以用邮件快递、可以用QQ、可以用传真、也可以用扫描仪+互联网等多种方式,其方案不同,所需要的设备材料、资源就不相同。

我们可以通过对比选择性价比最优的方案。

2、自上而下法

根据WBS把各项工作所需要的资源罗列出来,然后汇集成为整个项目的资源计划。

5.2.3、成本估算的编制过程

一、资源计划的编制与成本估算的互动

1、成本估算是资源需求计划的后续流程,理论上只要将资源需求计划中各个资源的单位价格乘以其数量,在进行汇总即可得出结果。

2、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资源计划的编制和成本估算往往是存在互动的,因为资源价值的估算在很大程度上也能作用于资源的选择。

二、成本估算涉及的方法与工具

●类比估算法

1、参照其他各种项目中类似资源的性能和价格,组成一个性价参考体系,以此为依据推算出各项资源的成本。

2、例如,资源计划中列出了两个高级工程师的名额,成本估算就需要为他们制定工资待遇。

3、这时只需要参考一下其他企业或机构同等职称或同等学力的工程师是什么待遇,就不难算出这两个高工的人力资源成本。

4、类比估算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但缺点是很难找到类似的参照为,因此容易牵强附会、准确性较低,而且无法应用于那些没有参照物的资源。

●自下而上法

1、又称为工料清单法,是指严格按照资源清单逐一估价,然后将每项资源的数量乘以单位价格,最后将所有资源的总价相加,整合成为整个项目的总成本估算。

2、自上而下法的优点是操作过程非常细致,数据可靠,符合实际。

3、但其缺点在于信息采集量较大,耗时费力。

4、同时,自下而上的工作程序容易使得一线人员产生虚报价格的动机,为自己争取相对宽松的资源配置权。

此种趋势若不能有效遏制,会使得成本估算总价过于膨胀。

●参数估算法

1、参数估算法是根据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参数建立函数模型,然后将代数值引入计算成本估算的方法。

2、比如土建工程,其建设成本往往是根据每平方米的单位造价的行业参数来进行估算。

只要将建设面积乘以这个参数,就可以估算出整个工程的造价。

3、参数估算法的优点是数据采集量小、简单易用、省时省力、计划效率较高。

4、但缺点在于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存在这样的专业性参数,而且一旦出现了革命性的新材料或新工艺,整个函数模型会随之倒塌而失去权威性和现实性。

●单位费率法

1、其计算原理与参数估算法类似,首先核定单位资源的费率,然后乘上资源的数量来估算成本。

2、例如租用推土机,是按照租用的时间来进行收费,先确定每天的租金,然后乘上所需要设备的数量和工作日,估算总的租金成本。

3、单位费率法与参数估算法的区别在于,单位费率法属于内部协议标准,相对来说比较灵活,而参数估算法属于外部先导型标准,更具权威性和普遍性。

●投标分析法

1、是指根据供应商的竞标价格来进行成本估算的方法

2、该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轻易的获得多方验证的估算数据,等于免费获得了供应商或分包商的咨询服务

3、但缺点是有时容易受到供货方或分包方的误导

5.2.4、成本预算的编制过程

1、如果说成本估算解决的问题是项目需要多少钱?

那么成本预算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来使用这些钱。

2、一般情况之下,预算成本不会超过估算成本,两者间的顺差是正常的现象。

道理很简单,是因为成本估算中是包括风险准备金的

3、比如你问一个将军,需要多少人能够打赢一场战争?

他若回答一万人,这就属于成本估算

4、而这一万人中,有两千人实际上是预备队,而具体的军事行动是按照八千人所部属的。

这就是成本预算。

5、在实际的战斗中,最终可能动用了九千人,这就是成本决算。

6、成本预算可以使用甘特图作为工具,目前最为通用的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2003,就是以甘特图为主体来编制项目的计划的。

而在该计划中就存在每一项工作的成本预算项。

5.2.5、两种成本预算的分配方式

成本预算就是将成本估算进行分配的过程。

在实际的操作中,若是把成本预算落实到财务制度中,有两种资金的分配方式:

18、切段分配法

1、如图P147所示,根据工作进度按照时间阶段来分配资金

2、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财权是比较集中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资金分配制度

3、切断分配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财权集中。

4、缺点是灵活性较差,难以适应大型项目的管理,而且容易忽略一线的具体情况

5、切段分配法往往适用于成本刚性约束的项目

●切块分配法

1、根据工作性质按照工作部门来分配资金

2、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财权相对分散,按照工作负荷自下而上申报开支预算

3、切块分配法属于职能式架构的传统模式,其优点是由于财权分散,因而资金的使用相对灵活并且比较符合实际

4、但缺点在于难以控制成本,各下属单位本为利益作怪,为了争夺资源,往往岁初虚报预算、岁末突击花钱。

●现实中两种方式的选择

1、现实项目管理中,小项目往往直接采用切段分配法

2、而大项目比较常用的做法是将切段分配法与切块分配法结合起来使用

3、其原则是固定成本部分以切块分配为主,而变动成本部分以切段分配为主

5.2.6、成本计划引进的新概念

如图P149所示,现代项目成本管理中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

一、资金的成本概念

1、本章在开始就介绍了资金贴现率的概念,并由此引入了项目评估的三项指标:

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

2、在传统项目管理中,成本对于项目的决策影响微乎其微,而资金成本概念的引入,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了价值分析和效益评估的有力工具。

3、这就使得项目管理理论更加适用于现代企业项目管理,而非传统的军事国防项目。

二、风险预测的概念

例如,把资金贴现率作为一个衡量风险指标和防范风险的门槛,再比如建立项目的风险储备金制度等等,在项目的成本管理中加入了许多风险管理的内容。

三、优化组合的概念

从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向现代的项目成本管理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成本管理的理念和工具是从计划到策划、再从策划到优化的过程。

而优化组合的核心思想就是如何在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基础上使得项目的综合成本达到最低点。

例如:

最优化的劳动组合、最优化的库存比例、最优化的订货批量、最优化的配料比例。

19、最优化的劳动组合

1、即如何配置人力资源,才能在劳动者的边际效益达到最高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劳动工资成本。

2、这个最优化的概念,并不是简单的追求成本最大化节约,而是要追求效益和人力资源成本的最优化比例,是在追求一种最佳的境界。

3、关于优化劳动组合的概念,我们将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