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30799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管道防腐验收标准

作业指导书

防腐安全操作规程

喷砂除锈、热收缩套现场操作

考试

管工安全操作规程

管道组对、下料

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

理论

司机安全驾驶规程

3.4.4设备进场计划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进场时间

一、焊接设备

移动焊接电站

管道人/ZD-80

15

5日内

林肯焊机

DC-400

30

林肯送丝机

二、工程机械

吊管机

CAT-572G

推土机

D80

弯管机

单斗挖掘机

PC220、CAT320C

7

装载机

气动内对口器

Φ813

三、工程车辆

平板拖车

60t

汽车吊车

16t

8t

运管车

30t

货车

皮卡车

工程指挥车

吉普车

中巴车

四、辅助设备

电火花检漏仪

SL-58

音频检漏仪

SL-5

全站仪

TC1010

喷砂除锈装置

W-6/7

凿岩机

ZS50

空压机

10m3/min

打夯机

HW280

注:

以上按上级要求时间设备机具进场。

3.5施工资源配置

3.5.1劳动力资源配置

3.5.1.1焊接机组主要人员配备(一个机组配备)

工序

工种

人数

工作内容

备注

管理人员

机组长

机组管理

质量检查员

负责现场技术、质量工作

HSE监督员

负责现场HSE工作

设备员

设备管理

材料员

材料管理、采购

兼后勤管理

布管

机手

布管、打土墩

吊管机、挖掘机

起重工

装卸吊具、记录

管工

清口、级配

对口、预热

清管、修管口、管口组对、预热、记录

电工

根焊

电焊工

焊接、打磨

层间焊

盖面焊

焊接、外观自检、返修

含返修焊工2人

防腐补口

防腐工

喷砂、防腐补口、补伤、记录

下沟时检漏、补伤

辅助人员

修理工

兼机手

气焊工

司机

中巴车、皮卡车

普工

10

各工序的辅助配合

炊事员

食堂

合计

43

3.5.1.2运输机组主要人员配备

工种名称

备注

设备维修

管材装卸

管车司机

管材拉运

平板车拖车司机

设备搬迁、材料运输

吊车司机

设备、管材装卸及吊装

8

货车司机

材料运输

9

辅助配合

合计

24

3.5.1.3土石方机组主要人员配置(按三个作业台班总数计算)

分别负责三个作业台班

测量工

测量放线

推土机操作手

扫线、修筑施工便道

装载机操作手

扫线、修筑施工便道、牵引车辆

单斗挖掘机操作手

管沟开挖、回填

设备维护、维修

爆破工

凿岩工

42

3.5.1.4弯管机组主要人员

技术人员

负责数字化管道信息上报

弯管机手

12

3.5.2施工设备资源配置

3.5.2.1手工半自动焊机组设备、机具配置(1个半自动焊机组配备)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PC320

内对口器

自行式焊接工程车

ZD-80

其中1台用于返修

LN23P

其中2台备用

环形火焰加热器

DN1000

郑州日产

红外线测温仪

11

爬犁房

外对口器

13

喷砂除锈设备

带空压机

14

烤把

16

防风棚(保温棚)

自制

17

角向磨光机

φ125/φ150

18

电脑

3.5.2.2运输机组设备、机具配置

吊车

东风8吨

3.5.2.3土石方机组设备、机具配置

型号

CAT-320C

ZL50

25

水泵

4″

TCR702

指挥车

轿车

笔记本

3.5.2.4弯管机组设备、机具配置

3.5.2.5项目部设备配置

计算机

台式

传真一体机

Brother2880

数码照相机

1200万象素

数码摄像机

复印机

第五章施工技术方案和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5.1施工工序流程图

5.2主要工序施工技术措施

工程开工前,按照要求作好各项准备工作。

5.2.1设计交底、交桩

5.2.1.1工作内容和目的

管道施工前,设计要对设计图纸进行交底和现场交桩工作,设计交底和交桩由EPC施工部、设计部组织,共同参加。

交接桩过程中每天做好交接桩记录,各方签字认可,交桩包括中线转角桩、固定桩以及必要的水准点、三角点等。

5.2.1.2设计交桩流程

5.2.1.3交桩准备工作

1)参加接桩人员交桩前充分熟悉图纸及有关资料;

接桩人员应由工程部会同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组成,以确保交接桩工作一次完成;

2)参加交接桩前做好野外工作的各项准备,包括车辆、图纸、地图、GPS定位仪、通讯设备、红油漆、记录表格、现场标志物及有关工具。

5.2.1.4现场交桩

1)现场交接桩的交接内容应包括:

线路控制桩(转角桩、加密桩)、沿线路设置的临时性、永久性水准点。

线路控制桩应与施工图纸对应交接,两者应准确对应,控制桩上应注明桩号。

2)接桩时对线路测定资料、线路平面图和断面图进行详细审核和现场核对,确保接桩正确无误,并做好交桩记录。

3)接桩后采取保护措施,对水准点、控制桩进行保护并设参照物。

4)为了在测量放线时找桩方便,可用红油漆在固定的参照物涂上记号,标明桩号,并用箭头指示方向。

5.2.1.5重点控制

1)交接桩人员必须熟悉线路走向和所经地段的地形地貌。

2)线路控制桩、沿线设置的临时性和永久性水准点做出明显标记。

3)对线路上的所有水准点和控制桩进行保护并在明显位置设参照物。

4)根据施工经验,就地形地貌的变化、临时突发事件提出合理化建议。

5.2.2测量放线

5.2.2.1工作内容和目的

根据设计图纸、相关文件及交桩的水准点和控制桩,测放出管道中心线及边界线,并做好明显而持久的标记,在特殊地段增加标志桩,同时在桩上标注该处的各项技术参数,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

5.2.2.2测量放线流程

5.2.2.3测量放线准备工作

1)准备放线区段完整的施工图;

2)备齐交接桩记录、认定的文件及测量放线记录表格;

3)检查校正测量放线用的GPS定位仪和全站仪;

4)备足木桩、花杆、彩旗、白灰和油漆,备齐定桩、撒灰工具和用具;

5)防晒、防雨、防风沙用具准备;

6)做好野外现场工作的车辆、设备、物资及通讯设备等准备。

5.2.2.4测量放线

1)测量放线应由参加接桩的测量技术人员主持,测量仪器必须经法定计量部门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2)施工人员应依据线路正射影像图、线路施工图、设计控制桩、水准标志桩进行测量放线。

采用GPS定位,全站仪进行测量放线,利用它的高效率、高精度、模块储存和计算机处理数据的功能,绘制测量成果表。

3)放线人员应根据施工图纸,测出管线的走向中心,高程和作业边界,并做好明显的标记。

一般地段每100m打一桩,地势起伏的地段要适当增设加密桩。

除特殊要求外,各桩均应注明里程、地面高程、管底高程和挖深。

对于特殊穿越地段,施工作业带宽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对所有控制桩采用与管道轴线等距平行移动的方法移到施工作业带边界线内1m位置为宜,移桩位置在管道组装焊接一侧,转角桩应按转角的角平分线方向移动,平移后的桩称为原桩的副桩。

5)放线时应对施工段设计图纸的线路和弹性敷设、冷弯管、热煨弯头数量及角度进行复核,将所需要的弯头数量及时上报给EPC总承包商,并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6)当管道沿线遇到地下构筑物或其他隐蔽工程时,放线人员应在交叉点做出明显标志。

并在测量放线时,使用雷达探测仪探测地下障碍物。

7)在放线过程中,施工分包商应与有关部门联系,取得管线穿越公路、河流、光缆、古迹、地面及地下障碍物、林区、经济作物区等的通过权。

8)测量放线时,详细记录沿线管道通过的地貌情况,包括地表植被、山区、农田、戈壁、沙丘、剥蚀山丘等,以及穿越的地上、地下构筑物、河流、古迹、铁路、公路等,详细列出线路通过的省、市、县、乡、镇等区域,并将记录结果详细上报,为征地工作提供依据。

9)在河流、沟渠、公路、地下障碍物穿越段的两端,线路站场、阀室的两端及管线壁厚、防腐层等级变化分界处应设置标志桩。

10)为适应数字化管道要求,所有实际测量好的数据作好记录,包括桩点坐标,高程,转角,站场、阀室、穿跨越、标志桩、阴保桩等关键点位置坐标,以及线路地貌特征变化点坐标和长度等,并填写好测量记录。

11)对于测量过程中由于地方规划、障碍物,以及对线路提出线路优化建议所需要的线路调整,及时、监理,由设计确认后,出具设计变更单或变更施工图。

5.2.3施工作业带清理

5.2.3.1施工内容和目的

按照测量放线所划定的边界线,修建施工作业带,为管道安装作业提供运输条件和安装条件。

5.2.3.2施工作业带清理流程

5.2.3.3准备工作

1)扫线指挥人员在施工前检查管道中心线及施工作业带边界线是否顺直完整,所有桩位是否移到规定的弃土边界线内。

2)施工作业带清理及平整由具有熟悉了解本段区域内自然状况、施工技术要求的人员带队进行。

参加人员及所用机具应根据地段实际情况配备。

清理和平整施工作业带时,应注意保护线路控制桩,如有损坏应立即补桩恢复。

3)熟悉本段扫线区域内的地质状况、地貌、地面设施、地下构筑物及各类情况,预定处理措施。

5.2.3.4施工作业带清理原则及方法

1)施工作业带应在放线并办理征(占)地手续后进行。

2)施工前,承包商组织有关人员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对施工作业带内地上、地下各种建(构)筑物和植(作)物、林木等进行清点造册。

3)施工作业带清理、平整应遵循保护农田、果林、植被及配套设施,减少或防止产生水土流失的原则。

尽量减少农田、果园、林木地段的占地,并对其加以保护。

在戈壁、沙漠、自然保护区、盐渍土、湿陷性黄土地段,应尽量少破坏地表植被和原状土。

4)施工作业带通过不允许堵截的沟渠,应铺设有足够流量的过水管后再回填土或搭设便桥。

5)施工作业带宽度:

5.2.4管沟开挖

5.2.4.1工作内容和目的

按照设计图纸中的要求,开挖符合设计埋深的管沟,以备将已焊接的管道埋入地下。

5.2.4.2管沟开挖流程

5.2.4.3管沟开挖原则及方法

1)根据施工部署的安排,每段管沟开挖前,应编制周密的管沟开挖整体计划。

2)管沟开挖前项目部提交工序报验手续,依照设计图纸对开挖段所有控制标桩及管沟灰线进行核对和验收,确认无误才能进行管沟开挖。

3)在管沟开挖前应进行移桩,转角桩按转角的角平分线移动,其余轴线桩同时平移,移桩位置在管道组装焊接一侧,施工带边界线内1m位置为宜。

对移桩困难地段,可采用增加引导桩、参照物标记等方法来确定原位置。

4)管沟的开挖采用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当沟深大于3m小于5m时沟底宽度可适当加宽,弹性敷设、冷弯管、热煨弯头处管沟应加宽0.2m;

管沟边坡坡度可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5)有地下障碍物时,障碍物两侧各3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

对重要设施应征得其管理方的同意,并在其监督下开挖管沟。

6)管沟开挖时,应将挖出的土石方堆放在与施工便道相反一侧,距沟边不小于1m。

在耕作区开挖管沟时,开挖的表层耕作土装入编织袋,靠边界线码垛堆放,摆放整齐,地貌恢复时便于恢复熟土,下层土应靠近管沟堆放。

石方和卵石段超挖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山区石方段采用爆破方法进行管沟开挖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对可能受到影响的重要措施应事先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并征得其同意后实施爆破作业。

爆破作业应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实施。

8)管沟开挖应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地质情况确定坡比,管沟底宽1.8~2.5m,深度根据图纸确定,石方段管沟开挖宽度、深度必须满足管道敷设要求。

9)按管沟开挖的实际地质情况,详细记录管沟内的土壤和结构状况。

11)管沟开挖完毕后,开挖机组应根据设计要求先进行自检和测量。

自检合格后提交管沟开挖报验资料,组织检查验收,并填写管沟开挖施工验收记录,验收合格后办理交接手续。

5.2.4.4主要技术措施

管沟根据现场水文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开挖。

1)戈壁、石方地段

戈壁、石方管沟采用爆破、人工凿岩、液压镐的方法,单斗挖掘机和人工配合开挖。

2)土方段

土方段管沟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

5.2.4.5重点控制

1)管沟中心线偏移<100mm。

2)管沟底宽度在±

100mm范围内。

3)管沟底标高在+50mm和-100mm的范围内。

4)管沟底加宽裕量符合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

5)在耕作区开挖管沟时,应将表层耕植土与生土分别剥离,剥离后在进行管沟开挖,耕植土的厚度按照300mm计算。

5.2.5防腐管运输与保管

5.2.5.1工作内容和目的

将合格的防腐管从中转站运至施工现场,并进行妥善存放和保管,确保防腐管在安装使用前不被损坏。

5.2.5.2防腐管运输与保管流程

5.2.5.3防腐管的运输

1)防腐管(包括未加防腐的热煨弯头)从防腐厂(预制厂)至中转站的运输由EPC总承包商完成,中转站至施工现场的运输由承包人完成,由监理在中转站组织验收交接。

2)按工程进度,编排不同防腐等级、壁厚管材及设备和管件的运输计划,报EPC总承包商批准后实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防腐管装车前,应认真核对管子的数量、防腐等级、壁厚,防腐层质量和管口几何尺寸,经检查合格的防腐管由监理和EPC总承包商在交接单上签字确认,将不同防腐等级、壁厚的管子分车运输,验收不合格的防腐管不得装运。

4)防腐管运输采用专用管车,管车上护拦和挡管桩一律加垫软质胶皮或旧轮胎,以减少冲击和运输中的擦伤,防腐管应采取包敷橡胶圈措施,捆扎绳外应套橡胶管或其它软质管套,捆绑不少于2处,装卸管使用吊车。

5)防腐管装卸应使用专用吊具轻吊轻放,与管子接触的表面衬上橡胶,并应特别注意管口保护。

吊装过程不得产生造成管体或管端局部凹痕或失圆的冲击载荷,吊装过程,防腐管与吊绳的夹角不宜小于30°

运输弯头、弯管应采取有效固定措施。

6)防腐管运输及装卸过程中应注意与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

装车高度不宜超过3层,管子伸出车后的长度不超过2m。

施工机具和设备与架空电力线路安全距离

7)防腐管现场接收单位对运抵的防腐管应在卸车时逐根检查验收,并与承运商现场办理交接手续。

8)运管主要依靠路线:

主要依靠新修的伴行路。

5.2.5.4防腐管运输的主要技术措施

1)在中转站附近租用一块临时场地,作为冷弯管预制场和临时堆管场地。

2)现场倒运

在一些坡度较大的山区丘陵地段,采用在坡下平坦地段修筑堆管场,吊管机将钢管沿作业带运进的方式。

3)临时堆管场的修筑

(1)修筑原则

a.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运输方式交替点,在公路、河流穿越点等地方,均设置临时堆管场。

b.堆管场尽量选择比较开阔的地势,利用原有场地进行拓展,尽量少占地。

c.堆管场可以在施工便道或作业带上加宽修筑。

d.堆管场不可设在村镇边缘人口密集区。

(2)修筑尺寸:

各堆管场的面积,根据堆管位置的实际地形情况确定。

一般为20m×

30m。

(3)修筑方法

用单斗挖掘机进行场地平整,管垛支撑采用草带子装土,堆管场四周修筑排水沟。

5.2.5.5防腐管的保管

1)堆管场地应尽量设置在非耕作区且方便施工的地点,场地应平整、压实。

2)管子不允许与地面接触,管子与地面的最小距离为0.4m。

防腐管堆管高度不宜超过3层;

管垛支撑应以管子的中部对称布置,管端距端部支撑的距离为1.2~1.8m,管垛支撑4道,管垛支撑采用装细土的编织袋,编织袋与管子的接触宽度不少于0.4m,在管垛两侧各设置一排防止滚管的钢桩。

每垛防腐管数量不超过30根,露天存放时间不超过3个月。

5.2.5.6防腐管装卸有关要求

1)防腐管装卸使用吊钩,各工种严格执行其操作规程,轻吊轻放,严禁摔、撞、磕、碰损坏防腐层。

2)吊钩装卸防腐管时,为防止损坏管端,在与管端坡口接触面上衬垫橡胶。

3)吊钩与管口接触面应与管口曲率相同,且应有足够的宽度和深度。

4)装卸过程中注意保护管口,不得使管口产生任何豁口与伤痕。

5.2.5.7重点控制

1)所有管子必须有防腐层出厂检验合格证。

2)拖车与驾驶室之间设置止推挡板,立柱齐全,与管子接触面有不小于10mm的橡胶板;

管车底部装有运管专用支架,支架与管子接触面垫厚度为15mm,宽度为100mm橡胶板,管子运输时,每根管子包敷3条宽度100mm,厚度20mm的橡胶圈。

3)运输车辆拉运防腐管时,必须采用软质材料的绳索捆扎,不得损伤防腐层,严禁使用钢丝绳直接捆扎防腐管。

4)钢管吊装必须采用专用吊具,尾钩宽度不小于60mm,尾钩与管口接触面的曲率应与管子相同。

5)防腐管应分壁厚分别堆放,靠近村镇、路口堆放时,各管堆前设立警示标志牌,现场堆管间距不超过500m。

5.2.6布管

5.2.6.1工作内容和目的

采用吊管机或其它布管方式按设计图纸要求将防腐管布在施工作业带组装一侧,以保证焊接作业正常进行。

5.2.6.2布管流程

5.2.6.3布管准备

1)参加布管的技术人员和机手要熟悉工作区段的设计图纸,明确控制桩的位置,确认钢管规格、数量、防腐类型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2)在布管前,在每根钢管长度方向上划出平分线,以利于平稳吊装。

3)布管人员要对沿线道路、区段、施工作业带地形、地质情况了解清楚。

4)布管前,由专人测量管口椭圆度,进行级配,确保相临两管口周长误差不大于5mm,超过标准要求的严禁使用。

5)根据现场情况选用适当的布管机具、设备,机具、设备要运转良好。

6)管墩采用软土堆或带有橡胶软垫的枕木或装有软土的草袋。

5.2.6.4布管原则及方法

1)管子不允许与地面接触,布管时应在管子两端距管口1.2-1.8m处设置稳固的支撑,可用软土堆或装填软土的编织袋或草袋,支撑的高度以不接触地面的硬物为准。

为满足管道组对焊接的要求,管墩采用土筑压实或编织袋草袋装土修筑,管底与地面的距离为0.5-0.7m。

所有管墩应稳固、安全。

严禁使用冻土块、硬土块、碎石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