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0306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旅游费用》教学案例

刘淑芬2014.10.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58-60页《旅游费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能够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优惠方案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设计通过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购买门票”和“租车问题”入手,来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的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索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活跃思维,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目标:

1、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优惠方案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发展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尝试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优惠方案中选择比较经济的方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中生成问题

1、师:

我们的祖国富饶美丽,有许多名山大川,在陕西省眉县就有风景秀丽的太白山,今天,老师给给大家带来一些太白山风光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师问:

你们觉得美不美啊?

3、师谈话:

真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现在去太白山旅游购买门票有两种优惠活动。

[课件出示两种优惠方案]大家一起读一遍

A:

太白山一日游 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

 B:

太白山一日游团体5人以上(含5人)每位100元

师:

B方案中“团体5人以上(含5人)”是什么意思啊?

4、师问:

请你自己设计一个去太白山旅游的方案,我们需要考虑那些问题呢?

5、学生思考后汇报,提出问题:

(1)一共几个人?

(2)选择哪个方案?

(3)怎样最省钱?

6、教师揭示并板书课题:

《旅游费用》

7、你设计的方案中共有几个人,几个大人,几个小孩?

8、学生汇报,教师随机和学生解决少于5人的选择方案问题,并据学生的汇报梳理板书学生5人或多于5人的想法想法(共几个人、几个大人、几个小孩)

【案例简析】在创设情境中生成问题这一教学环节中,以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创设了一个学生比较熟悉且感兴趣的情境,首先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教学情境,逐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现和提出问题。

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随机解决了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可以解决的问题,把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梳理出来,作为探究的内容,既是对学生成绩的肯定,更是对学生的挑战。

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围绕问题高速运转,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

1、选择大人多、小孩少的方案,共同尝试解决。

(多于5人,选B方案)

(1)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应该选择A方案还是B方案?

为什么?

(2)学生汇报各自的思路和结果,教师随机引导:

先计算每种方案需要的钱,再比较。

2、选择小孩多、大人少的方案,共同尝试解决。

(多于5人,选A方案)

3、学生汇报方法和结果,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计算比较法

4、比较两个问题的结论,提问:

你觉得A方案省钱还是B方案省钱?

5、学生谈想法。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6、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P58“试一试”

7、教师创设情境:

现在,老师想设计一个组织全班同学租车去太白山旅游的方案,要求每位同学有一位家长陪同,我们一共有多少人啊?

8、现在有两种车可以选择,租车的时候应该考虑什么问题?

大客车:

限乘客40人,每天每辆1000元

小客车:

限乘客25人,每天每辆650元。

(1)能不能有的人没有座位?

(2)每辆车上正好坐满,最好没有空位

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设计一个租车方案

9、学生尝试自己设计方案,要租几辆大客车,几辆小客车,一共需要多少钱?

10、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最省钱的租车方案

11、师:

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12、学生思考,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出列表法的表格

大客车/辆

3

2

1

0

 

 

 

小客车/辆

0

2

3

5

 

 

 

乘客/人

120

130

115

125

 

 

 

每天租金/元

3000

3300

2950

3250

 

 

 

13、学生用教师课前发放的表格解决问题

14、小结归纳:

列表法

【案例简析】自主探究中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

这个环节的操作有两个关键性的条件,一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探究过程,二是教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的及时恰当的引导。

学生不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就达不到探究活动的预期目的,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恰当的予以引导,就会使探究活动停滞不前,甚至影响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的探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或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方法。

本节课探究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和独立思考、自主验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灵活选择不同的探究形式。

每一个探究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新的问题,这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更是问题探究法课堂教学模式中提出问题的一种有效形式,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些问题,因势利导的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

三、实践应用中拓展问题

1、师:

我们刚才设计的全班同学、家长和老师共112人去旅游的方案,怎样买门票最省钱 ?

2、学生尝试解决后汇报。

3、引导:

能不能同时选择A和B两种方案呢?

4:

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

大人多选择B方案,小孩多选择A方案

5、教师归纳:

在生活中,把多种知识综合应用,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案例简析】这个教学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阶段。

在习题的设计上,遵循循序渐进,梯度上升的原则,先掌握最基本的通过比较选择方案,再自主设计方案,最后结合生活实际综合应用和选择方案。

在习题出现的形式上,可以是学完后再练,也可以是边学边练,本节课中采用了边学边练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四、谈话小结本节课

学生谈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

 

例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探究的有效性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

刘淑芬2014.10.10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探究的有效性,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

我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这课中,进行了尝试,对提高课堂有效性颇有感触。

一、尝试猜测,激疑引入

学生对未知的探究一般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他们常常借助已知对未知进行猜测、实验、推理,并作出解释。

“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2、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学伊始,我试着让学生猜一猜3的倍数有哪些特征。

同学们受2、5的倍数的特征影响,只是从个位上的数去思考,猜测可谓五花八门。

有的学生说:

“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有的学生说:

“个位上是1、3、5、7、9的数是3的倍数。

”还有学生说: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3的倍数。

”在未得到正确答案前,同学们都以期待的眼光看着我。

这时,我提醒他们:

“找3的倍数的特征用找2、5的倍数的特征的老办法是行不通了”。

于是同伴之间相互质疑,学生就在这样一种想知而未知、想得而未得的气氛中进入探索状态。

  二、全体参与,经历过程

有效的探究应是全体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

因为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

在探索过程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究材料,并为学生创设了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圈一圈,想一想。

同桌两人合作在一张1--100的“百数表”上圈出3的倍数并仔细观察,想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吗?

【案例简析】通过仔细观察与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3的倍数不完全跟个位数有关,个别学生提出了“可能跟每位数字都有关”的大胆猜想,激发了大多数孩子的探索热情,他们跃跃欲试,想弄个明白。

(二)拨一拨,填一填。

同学们先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几个(100以内)3的倍数,观察思考后再拨几个较大的3的倍数,看看各用了几颗珠,并填在下表中。

拨出的数

所用珠的颗数

【案例简析】让学生把拨珠与填表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地感知3的倍数与所用珠子的颗数有关。

(三)想一想,说一说。

对照“百数表”上圈出的数和上表的结论,思考三个问题:

1.每个3的倍数所用珠子的颗数有什么共同点?

2.计数器上珠子的颗数是怎么得到的?

3.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及全班讨论交流。

同学们通过观察、推理、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顺理成章地初步发现了“3的倍数与各位上数字和有关”的特征。

【案例简析】学生探究的成功,得益于上述新问题的引导,尤其是第二个问题,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

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把珠子颗数与每一位的数字和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四)实验验证。

学生的探究虽不同于科学研究,但要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新发现的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还应反复验证。

在学生初步发现规律后,我要求学生进一步举例验证。

分两个层次进行:

1.正面验证。

让学生举出一些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四位数,看看这些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2.反面验证。

找几个不是3的倍数的数,看看这些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

  【案例简析】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对其发现的规律确信不疑,还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应用规律,分层练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练习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练习不仅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手段,而且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

  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的练习。

  

(一)基础练习。

  1.判断自己的学号是不是3的倍数。

  2.判断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

45、51、396、67。

  在练习中,我引导学生重点说说为什么67不是3的倍数,你为什么把396判断为3的倍数,用了什么特殊的方法。

学生通过思考,进一步巩固了判断3的倍数的方法,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数,学生悟出可以采用弃“3、6、9”后判断的简化方法。

  

(二)变式练习。

  不计算,你能不能很快说出下列哪几道题的结果有余数?

  48÷3342÷3802÷3567÷3

  教学时,我启发学生思考:

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点?

“结果”有余数说明了什么?

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灵活变通的思维能力。

  (三)开放练习。

  1.在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7□□123□5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很快找到答案的思考过程,并优化思考方法。

  2.从0、5、6、7四个数字中选出三个,组成一个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

你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这样的三位数?

  (四)拓展练习(课外作业)。

  你能用今天的研究方法研究一下9的倍数的特征吗?

【教后反思】这节课我把数学知识的构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数学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授——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感知、领悟、构建的有效探究过程,学生的心智、情感等都得到了良好发展。

我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紧紧围绕“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这个问题来开展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并不断组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逐步发现、归纳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