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 鲁科版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 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9051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6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一轮复习 鲁科版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一轮复习 鲁科版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一轮复习 鲁科版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一轮复习 鲁科版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一轮复习 鲁科版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一轮复习 鲁科版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 教案.docx

《届一轮复习 鲁科版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 鲁科版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 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一轮复习 鲁科版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 教案.docx

届一轮复习鲁科版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教案

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1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

考纲定位

全国卷5年考情

1.了解化学平衡常数(K)的含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相关计算。

2.能正确计算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

3.了解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判断。

2017年:

Ⅰ卷T28(3);Ⅲ卷T28(4)

2016年:

Ⅰ卷T27

(2);Ⅱ卷T27(1、2);Ⅲ卷T26(3)

2015年:

Ⅰ卷T28(4);Ⅱ卷T27

(2)

2014年:

Ⅰ卷T28(3);Ⅱ卷T26(1、2)

2013年:

Ⅱ卷T28(2、3)

考点1|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对应学生用书第131页)

[考纲知识整合]

1.自发过程

(1)含义

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于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

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2.自发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无须外界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提醒:

自发反应(过程)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自发进行的倾向而不一定发生,如燃烧反应是自发反应,但在常温下不一定燃烧。

3.化学反应方向

(1)三个判据

提醒:

(1)熵:

衡量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单位为J·mol-1·K-1。

 

(2)熵的大小:

a.同种物质,由固态→液态→气态是一个熵增的过程,即S(g)>S(l)>S(s)。

b.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的ΔS>0。

(2)一般规律

①ΔH<0,ΔS>0的反应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②ΔH>0,ΔS<0的反应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③ΔH和ΔS的作用相反,且相差不大时,温度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当ΔH<0,ΔS<0时低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当ΔH>0,ΔS>0时,高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

说明:

对于一个特定的气相反应,熵变的大小取决于反应前后的气体物质的系数大小。

[高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导学号:

95160190】

(1)电解质溶解于水的ΔS<0

(2)碳、硫燃烧的ΔS>0,ΔH<0

(3)CaCO3(s)加热分解的ΔS<0,ΔH>0

(4)2AB(g)C(g)+3D(g)的反应高温有利于自发进行,则反应的ΔH>0

(5)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6)-10℃的水结成冰,可用熵变的判据来解释反应的自发性

(7)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8)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答案】 

(2)(4)(7)

2.

(1)2NO(g)+2CO(g)2CO2(g)+N2(g)。

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ΔH________0(填“>”“<”或“=”)。

(2)(2016·全国Ⅱ卷,改编)①C3H6(g)+NH3(g)+

O2(g)===C3H3N(g)+3H2O(g) ΔH=-515kJ·mol-1

②C3H6(g)+O2(g)===C3H4O(g)+H2O(g) ΔH=-353kJ·mol-1,上述①②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反应ΔS>0的是反应________。

【答案】 

(1)< 

(2)①②反应均为放热量大的反应 ①

考点2|化学平衡常数及其相关计算

(对应学生用书第132页)

[考纲知识整合]

1.化学平衡常数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符号K表示。

(2)表达式

对于反应aA+bBcC+dD,K=

实例

①Cl2+H2OHClO+H++Cl-

K=

②C(s)+H2O(g)CO(g)+H2(g) 

K=

③CO

+H2OHCO

+OH-

K=

④CaCO3(s)CaO(s)+CO2(g) K=c(CO2)。

(3)转化关系

①对于N2(g)+3H2(g)2NH3(g) K1

2NH3(g)N2(g)+3H2(g) K2

NH3(g)

N2(g)+

H2(g) K3

则K1与K2的关系为K1·K2=1,K2与K3的关系为K2=K

,K3与K1的关系为K1=

②已知A+B2C K1,C+DE K2,则A+B+2D2E的K3=K1·K

(用K1、K2表示)。

(4)意义:

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K

正反应进行

的程度

平衡时生成

物浓度

平衡时反

应物浓度

反应物

转化率

越大

越大

越大

越小

越大

越小

越小

越小

越大

越小

提醒:

一般地说,当K>105时,就认为反应基本进行完全了,当K<10-5时,认为反应很难进行。

2.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对于确定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压强无关。

(1)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增大。

(2)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减小。

3.平衡转化率

对于反应:

aA+bBcC+dD中A(g)的平衡转化率可表示为:

α(A)=

×100%{c0(A)代表A的初始浓度,[A]代表A的平衡浓度}。

[应用体验]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可以是物质的任一浓度。

(  )

(2)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也能改变平衡常数。

(  )

(3)平衡常数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  )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变化。

(  )

(5)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体现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  )

(6)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取决于该反应的反应热。

(  )

(7)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两向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  )

(8)若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化学平衡常数一定改变。

(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高考命题点突破]

命题点1 化学平衡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1.利用醋酸二氨合铜[Cu(NH3)2Ac]溶液吸收CO,能达到保护环境和能源再利用的目的,反应方程式为Cu(NH3)2Ac+CO+NH3[Cu(NH3)3]Ac·CO。

已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温度/℃

15

50

100

化学平衡常数

5×104

2

1.9×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

95160191】

A.上述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15℃时,反应[Cu(NH3)3]Ac·COCu(NH3)2Ac+CO+NH3的平衡常数为2×10-5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压强,CO的转化率减小,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D.醋酸二氨合铜溶液的浓度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常数也改变

B [根据提供数据,温度降低,平衡常数增大,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错误;[Cu(NH3)3]Ac·COCu(NH3)2Ac+CO+NH3为Cu(NH3)2Ac+CO+NH3[Cu(NH3)3]Ac·CO的逆反应,两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则[Cu(NH3)3]Ac·COCu(NH3)2Ac+CO+NH3的平衡常数K=

=2×10-5,B项正确;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但平衡常数不改变,C项错误;浓度改变不影响平衡常数,D项错误。

]

2.(2018·武汉模拟)已知反应A(g)+B(g)C(g)+D(g)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现有两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在Ⅰ中充入1molA和1molB,在Ⅱ中充入1molC和1molD,800℃条件下开始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Ⅰ、Ⅱ中的压强相等

B.容器Ⅰ、Ⅱ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容器Ⅰ中A的浓度比容器Ⅱ中的小

C [由题中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可得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正确;由于反应体系是绝热体系,则容器Ⅰ达到平衡时的温度比容器Ⅱ高,故其平衡常数小,平衡时压强大,A、B错误;容器Ⅰ比容器Ⅱ温度高,故平衡时A的浓度容器Ⅰ大于容器Ⅱ,D错误。

]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CO2的捕集利用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

完成下列填空:

(1)目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2还原,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CO2(g)+4H2(g)

CH4(g)+2H2O(g)

已知H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若温度从300℃升至400℃,重新达到平衡,判断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变化。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v正

v逆

平衡常数K

转化率α

(2)相同温度时,上述反应在不同起始浓度下分别达到平衡,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如下表:

[CO2]/

(mol·L-1)

[H2]/

(mol·L-1)

[CH4]/

(mol·L-1)

[H2O]/

(mol·L-1)

平衡Ⅰ

a

b

c

d

平衡Ⅱ

m

n

x

y

a、b、c、d与m、n、x、y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

【解析】 

(1)H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

(2)相同温度时平衡常数不变,则a、b、c、d与m、n、x、y之间的关系式为

【答案】 

(1)

v正

v逆

平衡常数K

转化率α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2)

[易错防范] 化学平衡常数的3个误区

(1)化学平衡常数与物质状态的关系由于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1,所以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再写出。

(2)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的关系即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但只要温度不变,平衡常数就不会改变,利用此守恒可以计算恒定温度下再次平衡后的转化率等物理量,这也是定量化学的重要定律。

(3)若同一个反应的系数改变,化学平衡常数可能改变,但表示的意义不改变。

命题点2 利用平衡常数判断反应方向

4.(2017·渭南二模)某温度,将2molCO与5molH2的混合气体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CO(g)+2H2(g)CH3OH(g)。

经过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转移电子6mol。

【导学号:

95160192】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v(CH3OH)=________mol·L-1·min-1。

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充入2molCO和1.5molCH3OH,此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

此时平衡向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平衡常数为________。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2molCO与5mol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 

(1)依据化学方程式知,转移4mol电子消耗CO的物质的量为1mol,此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