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02089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Word下载.docx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Word下载.docx

或者是老师我的计算机怎么和你的界面不同呀,这样我就不会了。

于是,一节课内容我要重复若干次这样的示范,累得口干舌燥,学生呢,已经习惯了等待老师一步一步地教。

类似的现象数不胜数,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信息技术课程到底应该怎么教?

中职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侧重于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利用能力为根本目标,使学生在持续的信息技术应用实践中,把握具有普遍迁移意义的技术文化要素,体验信息文化,提升信息素养与利用能力,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可见,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培养现代中职学生信息素养与利用能力的重要,是中职学生信息素养与利用能力提升的基础。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下,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更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和依托设计好的学习环境学会利用多种信息资源来“学习”,并且应用到实践中。

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均备齐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专业的教师投入教学,应该说信息技术课程已经具备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条件,普及中职生信息素养的养成形势非常乐观。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值得我们思考。

1、师资力量不足;

(1)人事制度限制

由于事业单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有限的编制数量难以适应学校日益发展的规模的要求,高层次的师资人才因编制所限而难以引进;

职业学校的教师职称结构中,高级技师人数相对偏少;

“双师型”教师数量偏低。

(2)“绩效”与“按劳分配”制度不和谐

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因为专业的市场应用性很强,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承担这门学科的教学,还要承担诸如学校机房的整理、维修以及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特别是专业示范型学校还要承担为当地政府事业单位,做不定期的相关服务,严重影响信息技术教师的教科研活动。

信息技术教师做的事多而烦,而得到的报酬却是最低的,这样严重的破坏了教师的积极性,有些学校的教师出现了改行和外流现象,这不能怪教师没有敬业精神,因为信息技术教师是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的职工,而不是学校的维修工和看机房的小工。

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专业人才奇缺是一个普遍的共性问题。

在信息技术课专任教师中,多数人是由其他学科转行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并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教师很少,教学水平偏低,师资整体水平不高,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教育普及的需要。

2、观念更新转换滞后

很多教师不愿研读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标准,固执的认为传统的技能教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式的“师傅带徒弟”最实用有效。

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认识不足,具体表现为:

(1)概念原理过多,操作步骤工艺过程少;

职业教师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毕业后就从事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远胜于实践经验,教学设计倾向专业理论,概念原理的讲解,即使是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也仅仅是对技术知识的讨论,在学习方法上也侧重于掌握理论的技巧,很少或缺少操作步骤、工艺过程的方法指导,忽视实践能力操作和信息利用能力的训练。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教学内容不可能与社会严格同步,而且也没有必要传授给学生所有的信息化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信息素养和掌握利用信息去学习的方法,即学会利用信息学习的能力。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从对口单招角度来讲,当今提倡中职教育更高学府继续教育,推行终身学习能力。

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升学考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类课程中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都不愿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类专业课具体怎样去上,大家都不会很重视。

少数教师关注少数优等生的是“升学前途”,而不是“信息素质”更但不上是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在他们看来,前途与素质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而对待信息技术硬件条件上却成为学校领导关注的重中之重。

有些领导和老师仅仅关注建机房,购设备,网络综合布线等硬件设施建设;

片面追求“形象工程”而忽视“内涵建设”,管理上考核不到位,教学上教师消极的使用多媒体,使用PPT简单的在现教材内容,钟情于专业理论课的满堂灌式教学,更有甚者仍停留在"

黑板+粉笔"

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少数专业教师将排斥使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手段,归因于学生素质太差,进入计算机机房上网严重,不好管理,对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不但不重视,甚至排斥实践课操作,误导学生认为专业课就是专业理论课,师生的信息素养不但没有获得,利用能力更遥不可及。

很多学校都步入了这样一个“怪圈”:

一方面叫喊投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短缺;

另一方面花费大量资金建成的计算机机房、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电子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电子备课室,校园网等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和各种大量的教育信息资源却大量闲置,仅成为检查参观、炫耀的奢侈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将面临升级换代贬值的风险。

具体表现在:

一些教师信息素养和利用能力方面的知识匮乏;

很少主动去使用学校已有的教育信息资源,很少利用资源实践应用;

更谈不上去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资源了。

管理层虽然重视信息技术专业课程的开展情况和教师掌握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能力情况,对教师能否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及是否使用了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情况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可执行性的考核制度。

(2)教师示范太多,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过少;

一些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单纯的追求学生的实践操作而采用“边教边学”的教学方法,在信息技术课程单位时间内供给的信息量非常巨大,忽视了学生从这些供给信息中自主提取信息的比例以及在单位时间内自主获得的信息,导致优秀的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后进的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在一遍又一遍的演示中体验的,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利用能力的接受性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是为“教”而教学,甚至把社会上速成的计算机培训教学模式搬到中职课堂,他们很少精心设计一节课,照本宣科,在实践操作课上只留了教材和作业,简单示范辅导一下,学生就自主探究学习了,很少花时间去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与利用上机时间,也不能立足实际应用让学生在学技术,学软件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遇到教材以外的信息就无从下手,不知所措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利用能力并没有真正养成。

更有甚者将信息技术课变成放任自流的游戏课,上网课,聊天课,欣赏音乐电影课。

应该说这是在现行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大多陷入信息化技术知识传授,轻视了信息素养和利用能力教育的误区。

在技能教学中,一些教师对于培养学生的利用信息意识,信息素养漠不关心。

很多教师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情感态度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导向,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教学。

它直接关系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效果与成败,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3)视频演示频繁,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单一;

除去传统“教学做”之外,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单一。

信息技术课程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其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信息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讲解—演示—练习”式教学法是当前最主要的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应用也很广泛;

主题式、研究式、探索式、协作式学习正在探索之中,这是积极的一面。

同时也有教师没能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有的认知水平,把社会上速成的计算机培训教学的模式搬到课堂中,在讲解软件的操作时,即使是讲练相结合,但由于没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没能从整体上考虑教学效果,以至于软件操作全部学习了,学生呢,只是知道这个软件,知道大概都能实现哪些功能,但却不能独立完成一个作品的制作,遇到一点问题就等待教师来解决,很难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更多采用将信息技术教学变成视频教程灌输式教学,通过借助既定好的信息技术类课程的理论,借助完成程序性选项当成是考试手段。

测试内容毫无意义,缺少启发式,探索式和参与式等有效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单一成为目前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普遍的现象。

3、生搬硬套国外教学模式,水土不符,流于形式。

我们目前试用的是德国双元制模式,课程设计以职业需求为核心,创造性的推行“工学结合”。

一般主体为中学毕业生以上,其智力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培养目标为技术管理人员。

教学分别在企业和职业学校里交替进行,约60%-70%时间在企业,40%-30%时间在学校。

在培训的组织方式上,采用由企业进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培训学校完成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培训,企业与职业学校两方面共同完成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培训工作。

(1)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确切保证。

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

虽然我国目前了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制是“2.5+0.5”模式,与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

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如今,我们尝试推广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回家不做功课,看教学影片代替上课,上学时则是做练习,再由老师或已经懂得的同学去教导其他同学不懂的地方这样的教学模式。

教学者本人不出现在影片中,用的是一种电子黑板系统。

其网站目前也开发了一种练习系统,记录了学习者对每一个问题的完整练习记录,教学者参考该记录,可以很容易得知学习者哪些观念不懂。

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教学评价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利用能力

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质量。

任何一件事情成功的关键都在于人的能力和努力。

因此,要改变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必须从转变观念做起,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利用能力。

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观念的转变首先来自于领导,领导重视是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实现的关键。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首先应转变角色观念,真正打破“传道,授业,解惑”的旧角色观念,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要及时了解信息技术的最新进展、补充新知识,为学生能够解决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准备。

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交流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信息判断能力;

适应性自我学习、终身学习能力

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则必须依靠自身的学习来实现,能在教学研究中解决问题,及时反思总结,通过不断的积累来完善自己,养成搜集和利用信息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2、教学内容上联系实践,拓展思路,设计资源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技术教材不断更换,但始终不可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步。

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有的学生早已经熟练掌握,一些学生又从未接触过,面对这样的现状,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现状,准确地把握各阶段教学内容,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注意初中,中职内容的衔接问题。

其次,结合实践拓宽新思路,扬弃新理论,新知识。

因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有别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较强的动态性,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信息素养和利用能力,利用自身相对稳定的状态去影响学生。

通过创设综合性,特色鲜明的教学内容,如引入国外最新的信息技术动态等,影响学生主动去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知识,做到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使信息技术课堂变为信息素养和利用能力养成的阵地。

再次,在展开模块化教学内容时,应以信息素养和利用能力为主线,以基本操作为切入点,以“任务驱动”展开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掌握有关操作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获取,传输,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因此,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建议不要将一个模块或一个应用程序从最易到最难连续完成,这种学习方式既不符合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也容易出现“熊掰玉米——一得一失”的尴尬局面。

教学实践中不妨将应用程序的学习分难易级别,同一难易水平的学习内容放在一个学习层面上,学习起来既不费力而且还容易形成综合运用程序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有机结合

在任何一节课的教学中,都不可能只应用一种教学方法,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的特点,技术性实践操作性都很强,因此更多的要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

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协作性,自主性,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利用能力培养,尤其是协作能力和自主探索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在掌握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学生学习素养的养成,考虑如何有效利用信息环境,要始终渗透学习意识与情感的教育。

下面讨论的教学方法只是本人在实践中的一点尝试。

讨论教学法

案例1游戏利弊谈

掌握信息技术是通向21世纪的钥匙之一,对于十六七岁的中职生来说,学计算机几乎都是从玩游戏开始的,学生当中有很多人认为计算机就是用来上网玩游戏,而且对此的兴趣较大,如何引导使他们不成为游戏的傀儡,至关重要。

对此,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游戏的利与弊,使其自觉意识到游戏对于学习信息技术有很大的益处,但若控制不当,迷恋到不能自控的地步时,游戏则就是百害了。

教学过程:

1、教师宣布讨论题目,安排任务

师:

对于游戏,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可是学校家长都极力反对学生玩游戏。

游戏真的就像家长们认为的那样百害而无一利吗?

事实上,大多数的计算机高手学习信息技术都是从玩游戏开始的。

同学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以辩论的方式进行讨论。

我们分成两个小组,正方的观点为游戏弊大于利,反方的观点为游戏利大于弊。

信息技术学习委员负责将同学分组,并主持辩论。

给大家一周的时间准备。

2、分组,明确任务,搜集整理素材。

信息技术学习委员将同学分组之后,各小组明确各自的观点,正方、反方各选出一名负责人组织准备,选择辩手,查找相关的资料信息。

3、辩论

在第二周的信息技术课上,由信息技术学习委员主持辩论赛,教师适时控制学生的行为言论和课堂纪律。

主要观点:

游戏弊大于利的原因主要是很多学生沉迷于游戏之中不能自拔,影响了学业,有的因为玩游戏耽误学习,不得以自费读重点中职;

而且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容易形成近视。

游戏利大于弊主要有游戏能够启发人的思维,在游戏中能够体验到各种成功的喜悦,是学习信息技术的最佳入门课程,同时游戏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进而学习各种相关知识。

4、对辩论进行总结

师:

今天的辩论很精彩。

其实这题目本身就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我们不能笼统地说游戏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关键在于玩游戏者,取决于玩游戏者对待游戏的态度和自控能力。

我们只希望通过这次讨论,能够使同学们意识到游戏的两面性,正确看待游戏。

可以说,在辩论的过程中,同学们的热情高涨,气氛热烈。

既有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也有助于对不同意见形成新的理解和思想的转变。

但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讨论法时,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使用,其讨论的内容应该是适合讨论性的题目,特别是针对学生态度、行为、价值观等设置的题目,培养学生正确地看待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

使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教师要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讨论就会失败;

有时候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但是没有实质内容,流于形式。

合作竞争教学法

案例2设计接龙

word软件主要是进行文字处理的。

学生在掌握了各项基本功能之后,要及时练习,学以致用。

在教学中进行word设计接龙活动,既巩固了技能操作,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具体如下:

首先由教师指定一定同学选择设计的主题,并开始设计制作,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向其他同学进行展示。

然后这位同学指定下一名同学接着设计,要求按照选定的主题进行设计,所用到的技巧不能与前面的操作相同,必须有所创新。

这样学生必须注意观看前面同学的操作,思考如果下一个被指定的是自己,该如何接着设计?

最后,设计出一个完整的作品。

当然,在接龙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加以引导和控制,否则就有可能变成学生的一节玩闹课。

“导师”教学法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差异非常大,有的学生擅长美术,有的擅长编程,有的喜欢动画制作,各有所长。

由于学生各自的经历不同,有的对信息技术依然处于茫然的状态,从零起步;

有的学生则可以堪称计算机某一领域的“专家”。

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层次的不同为教学带来了难度。

这些“专家”对教师讲授的知识早已是轻车熟路,运用自如,所以在课上经常是无事可做。

而让这些“专家”成为其他同学的“导师”,做教师的得力助手,既发挥了他们的特长,又能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于比较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知识,教师可采取向这些“导师”讲授讲解要点,然后由“导师”进行授课,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补充;

同时,在学生的操作练习过程中,安排“导师”辅导其他同学的学习,利用学生不服输的心理,人人争当“导师”,促进信息技术的学习。

4、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为主,小组学习个别指导相结合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快,同一班级中,学生小组条件不同,信息技术基础不同,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很大,这种差异远远超过学生在其他学科中的差异。

如果完全采用班级授课制,必定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吃力,另一部分学生又“吃不饱”。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本身的特点,尝试在一节课中采用三种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小组学习、个别化指导。

教师可以事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要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设一名组长(通常是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学生)。

课堂开始,采取班级授课形式,对本节主要内容进行讲解;

之后,由同学分组学习,各组组长负责本组的纪律和学习讨论,有问题尽可能组内解决;

对个别学生,教师有针对性地单独指导。

这样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弥补单一教学形式的不足,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四、结束语

教育是本良心账,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使用时代的发展,模式终将改变,教育工作者能做的就是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利用能力,言传身教,积极投身到教学实践中,去实施学生信息素养和利用能力的养成教育。

仅限借鉴现代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而不考虑国情的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一味埋怨研究的形式化,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只要得法,必有成就"

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会做人,善合作一定能生存下去。

宿迁市宿城中等专业学校陆启龙

2013年7月30日

 

【参考文献】

1、《当前国内外流行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特征》,吴必尊,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2、《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李艳丽,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2006年6月16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