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大本科《语言学概论》与《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资料多套汇编附答案.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190193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22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电大本科《语言学概论》与《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资料多套汇编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22年电大本科《语言学概论》与《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资料多套汇编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22年电大本科《语言学概论》与《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资料多套汇编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22年电大本科《语言学概论》与《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资料多套汇编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22年电大本科《语言学概论》与《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资料多套汇编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2年电大本科《语言学概论》与《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资料多套汇编附答案.docx

《2022年电大本科《语言学概论》与《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资料多套汇编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电大本科《语言学概论》与《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资料多套汇编附答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2年电大本科《语言学概论》与《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资料多套汇编附答案.docx

2022年电大本科《语言学概论》与《政府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资料多套汇编附答案

2022年电大本科《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资料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词汇:

一种语言中所有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也指某作品或某一作家用语的总汇。

可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大部分。

2符号:

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3语法范畴:

几个相互对立而性质类似的语法意义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为概括的类,就是语法范畴。

二简答(45分)

1地域方言的形成有哪些原因?

请简要说明。

参考知识点:

地域方言参看教材P245

2词语的搭配要受到哪些语义条件的限制?

参考知识点:

词义的组合参看教材P101

3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请简要说明。

参考知识点:

语言与思维参看教材P18

4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参考知识点: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参看教材P38

5请简要说明语法的特性有哪些?

参考知识点:

语法的特性参看教材P106—108

6请简要说明词义的概括性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参考知识点:

词义的特点参看教材P90—93

三论述(35分)

1如何辩证地看待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特点,试举例阐述。

参考知识点:

语言符号的特点参看教材P45—50

2请举例说明语言发展的原因。

参考知识点:

语言发展的原因参看教材P239—243

3请举例说明汉语语音审美形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知识点:

汉语语音审美形态参看教材P82—86

语言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1.历时语言学。

专语语言学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其演变轨迹,例如汉语史、英语史等。

由于它从一个较长的时段研究语言,研究语言的发展动态,因此又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3.符号。

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

4.语言的二层性。

第一,语言的结构二层性指语言是由音位层和由音义结合的符号序列层构成的装置。

第二,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语言的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语素、词、句子三级。

第三,语言结构二层性的核心是以少驭多。

例如汉语的符号层有数千个语素,而这些语素又组成数十万条词,词又组成无穷无尽的句子。

例如语素"山"、"河"可以组成词语"山河、河山",还可以和别的语素组成更多的词,如"山峰、山口、山里、山芋"等,词又可以进一步组成无限的句子。

5.社会现象。

所谓社会现象就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把社会中的个人结成群体的纽带,是人与人互相联系的桥梁,进行沟通的工具,也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6.音素。

从语音的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7.元音。

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不受任何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8.辅音。

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要受某个部位阻碍而发出来的音素。

9.自由变体。

单位的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几个音素。

10.发音部位。

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11.词类。

词类是根据词在结构中所能起的作用,即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12.直接成分。

每一层次中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组成成分。

13.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14.复合词。

完全由词根语素按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词是复合词,例如“白菜”,“电脑”等。

15.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是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概括出来的类别。

二、填空

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哥本哈根学派)、(布拉格学派)、(美国描写主义学派)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内容),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形式),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9.(组合关系)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关系)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10.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11.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重)、(音长)、(音质)四个要素。

12.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发音体)、(共鸣腔)三大部分。

13.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被动)发音器官。

14.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辅音)充当的。

15.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16、(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17、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18、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陈述句)。

19.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20.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21.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例如"学习"中的两个语素是(词根),"being"中的ing是(词尾),"reader"中的er是(词缀)。

22.(词尾)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23.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24.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复合词)。

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派生词),其构词规则又叫作(派生构词法),或叫(附加法)

25.(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26.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成分)。

27.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四种类型,汉语属于(孤立语)。

28.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29.(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30.同义词的"同"主要指(理性意义)相同或相似,不同之处主要有(范围大小)、(词义轻重)和(附加色彩)等方面。

31.(绝对)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32.词语的组合一方面要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要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

33.文字的作用主要是突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和(空间)局限,使出口即逝的语言能够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34.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三个阶段。

35.从语言谱系来分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36.词汇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三个方面。

三、判断正误

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错误)

2.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

(错误)

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错误)

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错误)

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正确)

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正确)

7.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错误)

8.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

(正确)

9.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

(错误)

10.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同约定认同的。

(正确)

11.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从"这类词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

12.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反映,例如像"天堂、地狱、玉皇大帝、夜叉"这类词的意义,并不是客观现实现象。

(×)

13."天、地、水、人"这些词只有一个音节,都是单义词。

(×)

14."小鞋"本义指"号码较小的鞋子",派生义指"故意给别人的刁难",这是隐喻。

(√)

15."铁窗"本义指"安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这是隐喻。

(×)

16.所有的汉字都与语素相对应,都有一定的意义。

(×)

17.从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看,汉字必须立即改成拼音文字,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

18.口语是在书面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促进了书面语的发展。

(×)

19.语言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语言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

(×)

20.语言的发展变化是逐渐发生的,没有突变。

(√)

21.行业用语不能被全民语言吸收而发展成为日常交际用语。

(×)

22.借词不同于意译词。

(√)

23.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融合,主要取决于操这种语言的民族是否居于统治地位。

(×)

24.任何规则都是有例外的,如英语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在后面加上s,但man、knife的复数却不能加s,而是内部元音或辅音发生变化。

(√)

四、问答题

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

同社会有什么样的联系?

第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二,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语言从本质上说是社会的,具有社会性。

一个社会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

语言就是一定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没有社会,也就没有语言。

语言是在劳动过程中因为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与人类社会、人的抽象思维同时产生的。

语言的发展受社会制约,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

总之,语言的一切自始至终都与人类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社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给语言带来影响,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

社会性可以说是语言的本质特性。

语言是社会现象,这是由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语言中的语音表示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来表达,都是与社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斯大林指出:

“语言是属于社会现象之列的,从有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语言的存在。

”语言不可能离开社会而存在,社会的存在也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因素。

人类或者说一定社会集团中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的生产劳动中,需要协调,需要沟通,需要联系,就需要有相互联系的工具。

而语言就起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作用。

没有语言,人类社会就如同一盘散沙,无法结成团体,无法协调行动,社会就会解体,其实没有了语言,也就无所谓社会了。

2.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有没有阶级性?

为什么?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基本含义归结起来就是,语言是全民性的,是全民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没有阶级性。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