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练习题3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17645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练习题3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练习题3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练习题3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练习题3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练习题3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练习题3Word下载.docx

《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练习题3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练习题3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练习题3Word下载.docx

  A.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B.供货单位责任造成的存货短缺

  C.运输单位的责任造成的存货短缺

  D.意外事故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

  6.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是()。

  A.先进先出法

  B.个别计价法

  C.移动加权平均法

  D.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7.某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并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期末存货计价。

该公司2008年12月1日A种材料的结存数量为150千克,账面实际成本为30000元;

12月4日购进该材料300千克,每千克单价为140元(不含税,下同);

12月10日发出材料350千克;

12月15日又购进该材料500千克,每千克单价为150千克;

12月19日发出材料300千克,12月27日发出材料100千克。

若2008年12月初“存货跌价准备——A材料”科目的贷方余额为500元,2008年末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每千克210元,则该公司2008年12月31日A材料的账面价值为()元。

  A.17500

  B.30400

  C.42000

  D.75200

  8.2007年,甲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停止生产丙产品。

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决定将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产丙产品的外购D材料全部出售,2007年12月31日其成本为200万元,数量为10吨。

据市场调查,D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0万元/吨,同时销售10吨D材料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1万元。

2007年12月31日D材料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99

  B.100

  C.90

  D.200

  9.2007年9月26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08年3月10日,A公司应按每台56万元的价格向B公司提供乙产品6台。

2007年12月31日,A公司乙产品的账面价值(成本)为448万元,数量为8台,单位成本为56万元,2007年12月31日,乙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60万元。

假定乙产品每台的销售费用和税金为1万元。

2007年12月31日乙产品的账面价值为()万元。

  A.453

  B.447

  C.442

  D.445

  10.某股份有限公司发出材料采用加权平均法计价;

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按单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在结转成本时结转。

2006年末该公司有库存A产品的账面成本为600万元,其中有70%是订有销售合同的,合同价合计金额为39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40万元。

未订有合同的部分预计销售价格为20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30万元。

2007年度,由于该公司产品结构调整,不再生产A产品。

当年售出A产品情况:

订有销售合同的部分全部售出,无销售合同的部分售出20%。

至2007年年末,剩余A产品的预计销售价格为170万元,预计销售税费25万元,则2007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万元。

  A.-8

  B.10

  C.70

  D.80

  11.A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

2007年12月31日

  A

  B.C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

A存货成本15万元,可变现净值12万元;

B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22.5万元;

C存货成本27万元,可变现净值22.5万元。

  B.C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5万元、3万元、2.25万元。

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07年12月31日计入损益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万元。

  A.0.75

  B.-0.75

  C.3.75

  D.7.5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存货的组成部分的有()。

  A.委托外单位加工的物资

  B.企业的周转材料

  C.企业外购用于建造厂房的工程物资

  D.企业生产产品发生的制造费用

  E.企业已经支付购买价款,尚在运输途中的材料

  2.A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一批产品(属于应税消费品,且为非金银首饰)。

A企业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一定会增加收回委托加工材料实际成本的有()。

  A.实耗材料成本

  B.支付的加工费

  C.负担的运杂费

  D.支付代扣代缴的消费税

  E.支付的增值税

  3.可以计入存货成本的相关税费的有()。

  A.资源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E.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4.下列项目中应计入一般纳税企业商品采购成本的有()。

  A.购入商品运输过程中的保险费用

  B.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

  C.采购人员差旅费

  D.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5.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企业生产车间发生的原材料盘盈,应冲减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费用

  B.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燃料和动力费用应先计入制造费用

  C.企业直接从事生产人员的职工薪酬均计入生产成本中的直接人工

  D.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季节性停工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E.企业供销部门人员的差旅费应计入期间费用

  6.下列有关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基础的表述,正确的有()。

  A.无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为基础

  B.有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

  C.用于出售的无销售合同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D.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E.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以该产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

  7.企业每期都应当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企业在定期检查时,如果发现了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考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有()。

  A.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B.使用该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售价

  C.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材料的市价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D.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需求变化,导致市价下跌

  E.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

  8.企业进行材料清查时,对于盘亏的材料,应先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待期末或报批准后,根据不同的原因可分别转入的科目有()。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营业外支出

  D.其他应收款

  E.营业外收入

  9.下列存货的盘亏或毁损损失,报经批准后,应转作管理费用的有()。

  A.保管中产生的定额内自然损耗

  B.自然灾害中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

  C.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毁损净损失

  D.收发差错所造成的短缺净损失

  E.因保管员责任所造成的短缺净损失

三、计算题

  1.A股份有限公司将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产品所用原材料委托B企业加工。

11月10日A企业发出材料实际成本为51950元,应付加工费为7000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税率为10%,A企业收回后将进行加工应税消费品甲产品;

11月25日收回加工物资并验收入库,另支付往返运杂费150元,加工费及代扣代缴的消费税均未结算;

11月28日将所加工收回的物资投入生产甲产品,此外生产甲产品过程中发生工资费用20000元,福利费用2800元,分配制造费用18100元;

11月30日甲产品全部完工验收入库。

12月5日销售甲产品一批,售价200000元(不含增值税),甲产品消费税税率也为10%。

货款尚未收到。

A股份有限公司、B企业均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

编制A股份有限公司、B企业有关会计分录,同时编制A公司缴纳消费税的会计分录。

  2.甲公司对存货按照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

8年年末关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资料如下:

  

(1)库存商品甲,账面余额为300万,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

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售价为40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为10万元。

  

(2)库存商品乙,账面余额为500万,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库存商品乙中,有40%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价款为230万元;

另60%未签订合同,按照一般市场价格预计销售价格为290万元。

库存商品乙的预计销售费用和税金为25万元。

  (3)库存材料丙因改变生产结构,导致无法使用,准备对外销售。

丙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20万元,预计销售价格为110万元,预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5万元,未计提跌价准备。

  (4)库存材料丁20吨,每吨实际成本1600元。

全部20吨丁材料用于生产A产品10件,A产品每件加工成本为2000元,每件一般售价为5000元,现有8件已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每件为4500元,假定销售税费均为销售价格的10%。

丁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计算上述存货的期末可变现净值和应计提的跌价准备,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3.大华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07年12月31日,大华股份有限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

  存货品种  数量  单位成本(万元)  账面余额(万元) 备注

  A产品   1400件   1.5          2100

  B产品   5000件   0.8          4000

  甲材料   2000公斤  0.2           400  用于生产B产品

  合计                      6500

  2007年12月31日,A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2万元,预计销售税费为每件0.1万元。

B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件1.6万元,预计销售税费为每件0.15万元。

甲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0.15万元/公斤。

现有甲材料可用于生产350件B产品,用甲材料加工成B产品的进一步加工成本为0.2万元/件。

  2006年12月31日A产品和B产品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分别为40万元和100万元,2007年销售A产品和B产品分别结转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和60万元。

计算大华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31日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1

  [答案]B企业(受托)会计账务处理为:

  应缴纳增值税额=7000×

17%=1190(元)

  应税消费税计税价格=(51950+7000)÷

(1-10%)=65500(元)

  代扣代缴的消费税=65500×

10%=6550(元)

  借:

应收账款   1474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7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90

  ——应交消费税      6550

  A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方)会计账务处理为:

  

(1)发出原材料时

委托加工物资51950

原材料     51950

  

(2)应付加工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

委托加工物资           7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90

  ——应交消费税      6550

应付账款                14740

  (3)支付往返运杂费

委托加工物资150

银行存款   150

  (4)收回加工物资验收入库

原材料59100

委托加工物资59100

  (5)甲产品领用收回的加工物资

生产成本59100

原材料  59100

  (6)甲产品发生其他费用

生产成本40900

应付职工薪酬22800

  制造费用  18100

  (7)甲产品完工验收入库

库存商品100000

生产成本100000

  (8)销售甲产品

应收账款234000

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20000(200000×

1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0000

  注:

题目中说“12月5日销售甲产品一批”,而没有交待所销售产品的成本,所以不用作结转成本的分录。

  (9)A公司计算应交消费税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13450(20000-6550)

银行存款           13450

  2

  [答案]

(1)库存商品甲

  可变现净值=400-10=390万元,库存商品甲的成本为300万元,小于可变现净值,所以应将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转回。

存货跌价准备30

资产减值损失30

  

(2)库存商品乙

  有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30-25×

40%=220(万元)

  有合同部分的成本=500×

40%=200(万元)

  因为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无合同部分的可变现净值=290-25×

60%=275(万元)

  无合同部分的成本=500×

60%=300(万元)

  因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25元,须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5万元

资产减值损失25

存货跌价准备25

  (3)库存材料丙

  可变现净值=110-5=105(万元)

  材料成本为120万元,须计提15万元的跌价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15

存货跌价准备15

  (4)库存材料丁,因为是为生产而持有的,所以应先计算所生产的产品是否贬值

  有合同的A产品可变现净值=4500×

(1-10%)×

8=32400(元)

  无合同的A产品可变现净值=5000×

2=9000(元)

  有合同的A产品成本=1600×

20/10×

8+2000×

8=41600(元)

  无合同的A产品成本=1600×

2+2000×

2=10400(元)

  由于有合同和无合同的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都低于成本,说明有合同和无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期末应均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4500×

8-2000×

8=16400(元)

  有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成本=20×

1600×

(8/10)=25600(元)

  有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须计提跌价准备25600-16400=9200(元)无合同的A产品耗用的丁材料的可变现净值=5000×

2-2000×

2=5000(元)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成本=20×

(2/10)=6400(元)

  无合同部分的丁材料须计提跌价准备6400-5000=1400(元)

  故丁材料须计提跌价准备共计10600元。

资产减值损失10600

存货跌价准备10600

  3

  [答案]

(1)A产品:

  A产品可变现净值=1400×

(1.2-0.1)=1540(万元)

  由于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2100万元,所以,A产品应计提跌价准备。

  应计提跌价准备=(2100-1540)-(40-20)=540(万元)

  

(2)B产品:

  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5000×

(1.6-0.15)=7250(万元)

  由于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4000万元,所以本期不再计提跌价准备,同时将已有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转回。

转回的金额=100-60=40(万元)

  (3)甲材料:

  用甲材料加工成B产品的成本=400+350×

0.2=470(万元)

  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350×

(1.6-0.15)=507.5(万元)

  由于用甲材料加工成B产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所以无需对甲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会计分录:

资产减值损失—A产品540

存货跌价准备——A产品540

存货跌价准备——B产品40

资产减值损失—B产品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