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教育的病根 邓晓芒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08773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当代教育的病根 邓晓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当代教育的病根 邓晓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当代教育的病根 邓晓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当代教育的病根 邓晓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当代教育的病根 邓晓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教育的病根 邓晓芒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当代教育的病根 邓晓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教育的病根 邓晓芒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当代教育的病根 邓晓芒Word文件下载.docx

这体制一般认为是官本位体制。

大家都认可。

但是为什么有这样一种教育体制,为什么有这样的病兆,它的形成有它的病根。

我觉得它的这个病根其实一直要追溯到传统文化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心理模式。

我又要谈中国传统文化了,熟悉我的同学们都知道,几乎每一场讲座都要讲这个问题,三句话不离传统文化。

什么心理模式呢,就是“忠孝立国”。

下面我展开我的论证。

中国当代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人到底要把自己的下一代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在今天已经完全失去了目标。

已经不考虑这个问题。

不关是一般的大学中小学老百姓包括家长,现在都是去了目标。

你要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很少有家长考虑,一般的是我的孩子将来出去弄不弄得着饭吃,找不找得到工作。

当然是要考虑的。

但是很少有人考虑你究竟要把你的孩子教育成什么样的人。

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从幼儿园教育开始,就在把青少年儿童往高考的独木桥上赶,从幼儿园开始就想到高考了,比如去学个钢琴,练个什么特长,然后就可以加分。

据说现在加分已经不时新了,它危险。

大学教育多半成了一种职业培训。

有的连职业培训都不如,只站在那里做培训状,纯粹是为了混文凭。

文凭是一个人受过教育的凭据了,到社会上要拿出你受过教育的证据。

但受过什么样的教育是需要考虑的。

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我估计起来主要是两点。

第一点就是服从,也就是无条件服从地位比自己高、权利比自己大的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班长组长,在小学一年级就把组长选出来了,你们大家都要服从他,他就有了权力。

受过这种教育的孩子就会认为官本位理所当然。

天经地义。

一心想自己将来成为更大的官。

光是服从,它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教育孩子服从有权的人,另一方面,教育孩子你要成为有权的人。

那么另外一点呢,就是潜规则。

从小就培养孩子要懂得潜规则。

明规则是可以违反的。

当然小孩子从小也教你一些明规则。

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到处大小便,不要怎么怎么样,这个都是明规则,还有一些学生守则,应该怎么怎么样。

这当然是一开始就要知道的。

但是真正通过教育你会发现,他教育你明规则是可以违反的。

他教育的目的是告诉你明规则定在那里,但是呢可以把它当做幌子你可以说假话空话大话,可以做缺德的事情,甚至违法的事情,没有任何底线。

但是潜规则是不可违的,就是听话听音,要善于体会明规则底下的言外之意。

这是我们从小受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当然也可以说教给他很多明规则。

我们经常讲德育教育,各种条款,四美三热爱普及法制八荣八耻等等,这些从小就要告诉他。

但是告诉他是不够的,孩子们从小要体会出这些话里头潜规则的含义。

所以明规则规定的是冠冕堂皇的,但你不懂得底下的潜规则你是不能够适应这个社会的。

我又要讲到前几年的大学教学评估了。

明明是劳民伤财的,公然造假,从明规则上是说不过去的,但是有的老师在会上就提出了,把档案改过来,这不违反档案法吗,但是还是要这样做。

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该违背还是要违背一下。

因为这个事情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和集体的名誉集体的地位,面对检察大员来了,从上面到下面的学生干部都必须干这种事,天花乱坠。

这种利害关系在校内动员的时候就已经向广大教职员工学生暗示出来了,这个大家都有头脑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利益攸关。

这些检察大员其实也都心知肚明,看看你们做的都符合规范,他们也知道你这是做出来的,但是不能在场面上说破。

谁捅了漏子谁负责。

这是一种训练,就是从小学到大学,中国的青少年一直在接受这样一种系列的训练,在中国教育领域中每天都在进行,孩子们看在眼里,悟在心里,孩子都是很有悟性的,一下就感悟到了,他觉得这是起码的社会知识和起码的人生经验,不懂这个就别想到社会上去混。

比如说最近周洋获得了奥运的速滑冠军,面对着电视镜头她说她首先要感谢爸爸妈妈,要使他们生活得更好一点,国家体育总局的官员呢就不高兴啦,就在政协讨论教育问题的时候不点名的批评了她,说运动员首先应该感谢国家,而且带有一点检讨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体育总局忽视了对运动员的德育教育。

这个网上正在讨论的火热。

周洋的父母面对记者的时候就解释了,周洋的年纪小,经历少,我会教育她下次要先感谢国家再感谢父母。

果然,后来面对记者,周洋就被成熟了,她也会说假话也会说大话了。

首先感谢国家,然后感谢领导,然后感谢教练,最后父母排在了第五位。

这不是她真心话了。

开始讲的是真心话,开始大家都叫好,后来这一出来大家都感到恶心。

中国的孩子就是这样被教育的。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

感谢父母,父母生了她,这当然是要感谢的,国家培养了她这当然也是要感谢的。

但是谁是国家。

当然是父母官了。

国家就是父母官,代表国家的那个官员。

是有权力的官员培养了她。

所以要感谢父母官。

但是有权力的官员是谁给他们权力的呢,理论上是人民。

官员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官员是人民的公仆和代言人。

所以按照明规则,周洋应该感谢的是人民,是纳税人,而不是国家。

就像我接受了一笔捐款,那么我应该感谢谁呢,我应该感谢捐款人啊,我不能去感谢银行的职员,他们保管了款子,他们从银行里把这笔款子拿给我,我就感谢职员,这不搞倒了吗。

那我感谢人民是感谢谁呢,感谢人民就是感谢自己,感谢父母,父母是人民啊,这不对吗?

这是对的,按照明规则来讲,顺理成章,周洋应该说没有什么错。

但是按照潜规则,不是这样。

明规则是人民赋予了国家权力,潜规则是国家养活了人民。

有权力的人本来可以不给你饭吃,比如周洋出身很贫寒,农村的,进队是给她一种恩赐,她本来可以不给你,或者把你的饭给别人吃,叫别人它不叫你,有的是人,他为什么选择了你。

选择了你,不就是对你有恩吗,你不该感谢他吗,你还去感谢你的父母,你凭你的父母能进队吗。

所以按照潜规则又是一套。

但是后面一层意思是不能说出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一说出来就和国家宪法相矛盾了,权力是人民给的,宪法没说是国家养活了人民。

所以它是潜规则,周洋是按照明规则在说话,她不知道她犯了什么错,经过了教育,她懂得了规矩。

懂得了什么规矩,第一是要服从,第二讲假话套话,假话套话的作用也就在于使人服从,按照权力话语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嘴。

所以中国教育在今天它的内容其实就一个,就是用一切的方式包括假话套话。

来使人服从这个是官本位的来历。

服从地位高的人,服从有官的人有权的人。

这就是官本位。

这是教育的内容。

那么表现在教育的方式上面呢,比如说种种弊端,教育的大跃进,大学的扩招,高收费,学校体制的衙门化,行政主导下的市场化,这个教育腐败学术腐败,种种乱象,都出自于这种官本位体制。

这很容易理解,在中国目前只要有了权什么事情办不到,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地有地,要文凭有文凭,要论文有论文,要素质有素质。

唯独要学术要思想,没门。

那么近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这件事情做了研究和解释,这看来也能说明不同问题,但给人感觉总觉得没有说到根子上,说到点子上。

比如一讲起官本位,都认为是教育中一颗巨大的毒瘤,最近还有人提出来,要取消等级制,行政级别,我想恐怕这是不可行的。

这怎么可能取消行政级别,取消了怎么办,大学如何面对比如说财政部,教育部它如何面对。

但是官本位是大家公认的。

究竟是官本位导致了教育腐败呢,还是腐朽的教育理念导致了官本位,这是个问题。

我提出来的就是我们今天的官本位跟一般的官本位还不太一样。

它是一种特种的官师合一的官本位。

以前叫君师合一,最高的官就是君,君王嘛。

以前叫做君师合一,我们可以叫做官师合一。

是这样一种官本位。

官本位有很多,比如别的国家也有过。

德国当年就是官本位的,康德曾讲到过德国人特别重头衔,官大一级压死人。

什么都是用官来衡量。

德国也有官本位。

希特勒底下也有官本位。

日本也是,日本人在上级面前那一种唯唯诺诺。

打你一个耳光动都不动一下。

那也是一种官本位。

但是呢所有的官本位不像我们这里。

我们这里是什么情况呢,只要是一把手,你就成为了手下一切人当然的教育者。

这个我讲是官师合一。

比如一个单位,一个企业,出了问题,领导呢首先要检讨什么呢,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员工。

领导负有教育底下的义务。

君师合一,官师合一。

这个自古就有。

古代韩非子提出过,以吏为师,吏就是官吏了,不要有什么老师,你要不懂,你问当班的。

孔子提倡的是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以师为吏。

在学问中你是老师,那么你就可以当官。

孔子的儒家学说就是为了当官嘛,就是为了掌权嘛。

它是以师为吏。

说得好听点像古代希腊的柏拉图早就提出的哲学王的理想。

就是一个地方的国王该由哲学家来担任。

孔子也有这种倾向,虽然很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如果你是老师,你是最高级别的老师,你就应当来当国王,你就当官。

所以我今天想指出的是我们今天教育真正的病根出在我们几千年来的教育理念上。

这教育理念就是以忠孝立国为目标的官方教育理念。

这种教育理念以忠孝立国为目标。

这种教育理念不仅是教育问题,而且是整个政治制度的问题,立国嘛。

忠和孝它是用来立国的,它是用来治国平天下的。

这样一种教育,教育你忠孝是为了治国平天下,为了当官,为了成为国家栋梁。

这个教育理念不光是教育的问题,而是整个政治体制的问题。

因此教育理念的变革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

就是这样一种忠孝立国,官师合一,这样一种教育理念。

这样的教育理念如果不变革,那政治体制改革也是非常遥远。

今天教育领域的改革为什么比其他领域都更加艰巨,其他领域都在改,唯独教育动不了,原因就在这里。

当然要透彻说明这一点并不容易。

我下面来追溯一下。

首先,看看古代。

在中国自古以来教育就是家庭和社会的纽带。

我们说一个人有家教,有家教的人他是善于维系自己家庭的。

那么社会也一样。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

有家教的人都社会上去是受人欢迎的。

所以它又是政治生活的核心。

那么教字,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按照许慎的说文解字,从孝从文,左边一个孝字右边一个文字。

许慎的解释是上所师,下所效也。

上面命令你干什么,下面就跟着来。

效就是仿效。

仿效和孝顺的孝在古代是通用的。

对育字的解释就是,养子使作善也。

你养了孩子,育嘛,养育。

你养育你要是他变成一个好人。

所以是育。

没有变成好人你虽然生了他也不能叫做育。

按照段玉裁,育字上面就是一个倒写的子字。

为什么是子字呢,就是说不善者可使做善也。

儿子在母胎里头是倒着的,那么生下以后呢,你搞不好他还是倒着的,倒行逆施,他不听话,那么你必须把他正过来。

这育有一种教育的意思。

就是不善者可使作善也。

显然教育在中国首先它是家庭教育。

长辈对晚辈的上施下效。

垂直式的一种训育。

社会教育呢,也是围绕家庭教育而来的,而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孝。

这一点非常明显的体现在中国传统的儒家经典基本教材,就是孝经。

我们现在国学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就要孩子们去背孝经,那其实很难懂的。

不管它先背下来再说。

孝经其实就是教经,教本来就有个孝字,它是以家庭教育为基点而扩展到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其实也是家庭教育,大家庭教育。

小家和大家的关系。

中国教育本质上可以归结为本质上是一种孝的教育。

教就是孝,就是教你成孝。

所以在孝经里头到处都是以孔子的口来言说教育,开篇讲了,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这显然是来自于论语当中的一句话。

有子讲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孝悌是人之本,要务本,本末不要搞颠倒了,你要抓住根本。

孝是道之根本,孝也是人之根本。

那么为什么孝就是人之本就是道之本呢,有子是这样解释的,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因为孝悌之人他是不好犯上作乱的。

这是从后果上来解释,就是如果孝顺的话是很好的。

那么到了孝经里面呢就阐明了其中的道理。

为什么孝悌就不好犯上作乱了呢。

孝经里头是这么说的,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

君子如果孝悌的话那么对君王就可以忠。

孝和忠是连着的。

本来是对父母的孝,你可以把这孝转移到君王身上,那就是忠。

它说事兄悌,故顺可移於长。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这个官本位就出来了。

所以它讲,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原话有大段的解释,不录,特此说明)所以孝悌可以转变成忠君。

忠是更高的孝,这就叫做移孝做忠。

你把你在家庭里的孝转移到社会上去那就是忠。

在家里对长辈服从惯了,到社会上去也会对有权有势的人习惯性服从,不要威胁也不要武力强制。

也就是说孝可以培养人的顺从性,也就是奴性。

但孝的根源又是什么呢?

那就是人的自然本性。

孝经里面讲,天地之性仁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经也是人本主义啊。

我们今天国学讲中国是人本主义的,孝经就是这样的。

它说,父子之道君臣之义都是天性,父母生了你这是延续人的社会,君王亲自治天下,厚莫重焉,有就有恩那,这个恩德厚重。

所以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

所以君王看到人天经地义的属性,才因性施教把孝作为社会最基本的法则。

这样孝就放大到了整个的政治体制。

这点孟子表示的非常直接。

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的民财,善教得民心。

中国的政治体制理论上是建立在民心之上的。

老百姓拥护,那么这个政府就有合法性。

但是如何得民心,就要靠善教。

如何善教,就要教民成孝。

然后由孝而忠。

就是这样一个逻辑。

所以忠其实就是大孝,忠就是以孝顺的心态来事君,来为君王服务,把君王看做伟大的父亲。

比如说我们文革中跳忠字舞,跳忠字舞的时候唱的是爹亲娘亲比如毛主席亲,就是这种心态。

你不要以为文革把一切传统都破坏了,文革是中国传统里头很多东西的复辟。

反而在明规则上文革否认了一切儒教,但在潜规则上是儒教的复辟。

但是,上面讲了博爱了,但是孝经里头讲的博爱其实并不博,儒家讲爱,但是这爱是有差等的,不是人人平等的爱,对不同人有不同爱的。

你首先要敬你的父母你的双亲,不敬双亲而敬他人就是背理。

所以这两者是不可以等同的,敬爱亲人和敬爱他人,而是先后有礼数的,有个层次关系,父母是第一层,兄弟是第二层等等。

一个孝子在农村里面要去磕头要披麻戴孝,他都有规定的,这叫礼数。

他有一定的层次关系。

它并不是对人的平等的爱。

每个人首先爱自己的父母所以天下的父母都可以得到赡养,这就是博爱了,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她不可能首先爱别人的父母,他首先爱自己的父母,所以在这个方面呢,他其实还是私爱,它不是博爱。

但是墨子讲兼爱有点类似我们今天的博爱。

但是儒家讲的博爱其实还不是真正的博。

每个人首先顾着自己家里,顾好自己家里,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了,每个人的私亲之爱主观上都是要优于爱他人的,那现实中你有你的亲人他有他的亲人,自己要优先自己的父母,别人也有优先别人的父母,遇到一个客观上究竟谁优先的问题,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父母,即使每个人都讲孝道是整个社会陷入到一种混乱,就是各为其家。

各家争先恐后互不相让。

中国人在很多情况下就是一盘散沙。

家是团结的但是社会是混乱的,每个人都想比别人优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由谁来裁定各家各户的先后呢,这就需要一个超越各家之上的大家长,这就是父母官。

他以大家的名义在个个小家之间摆平了先后,以前的农村都是这样的,农村里的族长,当这一姓的人家里面发生纠纷的时候找族长,族长是一个氏族的权威。

仍然是维护了孝的根本原则,因为他还是一个大家长这是族长起的作用。

在不同的姓氏之间,张家李家,族长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呢?

那就必须请县官,或者是以前的保长里长。

张家李家打起来了,械斗,他们有世仇,他始终记得哪一年哪一年你们打死了我们村的一个人,那么这个时候呢,族长就不起作用了,族长要维护自己的家。

于是要请县官出来,县官就是父母官。

那么县官出来,那么他当然就是官方的了而不是家族的,他代表的是帝王的权威。

但是他仍具有孝的意义。

我们中国人都是一家,换句话说,某某县的人都是一家。

我是家长,那么你们个个小家都互相让一让。

这时候孝就有了忠的含义了。

在族长那里孝还不具有种忠的含义,到了县官就有了忠的含义。

县官仍是以大家长的身份出现的。

这个是中国文明的一大发明。

县官跟当地肯定没有血缘关系的。

从古代以来,秦始皇以来,就是异地做官,不能再本地做官。

只有在你没有血缘关系的地方做官,才能调和各个家族的利害关系,你如果在本地做官那就摆不平了,你是姓张的那你当然维护姓张的了,所以要异地做官,这是中国的一大发明。

异地做官,他虽然不是这一姓的,但是他仍然是大家长。

所以中国人这个发明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使中国人懂得服从不仅仅服从家庭,而且服从大家长,而且忠是更大的孝,有了忠才能保全孝,我们讲移忠做孝,忠孝不能两全,但是我们可以移忠做孝。

我们保全了忠就是保全了孝,所以中国人就会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这在逻辑上是不通的,因为大河的水都是小河流来的。

为什么大河无水小河干呢,所以中国人的心觉得很顺,没有什么怀疑的,是个大道理。

这是中国人的发明。

通过这样一种发明,孝的教育意义就被提升到了国家。

孝的教育意义本来是家庭,但通过发明,孝的教育意义就上升了,变成了政教。

所以中国的教育历来就是政治道德不分的。

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不分的。

只有通过大家长的专制主义,形成了一种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的国家体制,才能在中国的社会实现有差等的博爱,也就是我们讲的和谐,和而不同,大家如果平等的话就没有和谐。

和谐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各守其分各有各的名分,然后各自都越出自己的名分自己的范围,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爱有差等就叫和谐。

因此,看起来好像是温情脉脉的孝道,里面隐藏着国家专制的必然逻辑。

它必然要发展成国家专制,如果没有官本位,没有把孝变成忠,那是形成不了大一统的社会的。

我们可以看看阿拉伯人,伊斯兰教,包括哈马斯,打得死去活来,它就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我可以代表所有人。

意大利人也有这个特点,就是家族复仇始终无法摆平。

中国也有黑社会。

中国只有什么可以摆平呢,只有官方。

官方靠什么摆平,官方靠沿用黑社会的那一套同样的忠孝法则,但是把它用到正面,不是黑社会而是白社会,用到官方。

但是黑社会的原则和官方的原则历来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看看梁山泊,梁山泊当时也是黑社会了,他们就是忠孝,忠义堂啊。

它跟这国家是一样的。

梁山水浒要入伙是非常容易的。

他们道德原则是一致的。

这就是官本位在传统文化的根源。

那么在教育领域,人人都追求学官。

一个教授,当了教授还觉得不过瘾,要当个处长。

觉得如果没有一个级别就没有一个名分。

处长他有他的国家待遇,他不一样的。

学而优则仕。

当处长还要当厅长,还要往上爬。

教授当官还要往上爬,这也是中国特色。

人人都追求成为学官。

那么按照这种逻辑顺理成章,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这意味着你想成为更高的教育者,但是更高的教育者就是父母官。

我们刚才讲的官师一致,官师合一,只有当了父母官,你才成了一个真正权威的教育者。

光凭你的学问,你成为教授,你还不能成为一个教育者,你还是个受教育者,受你的上级的教育。

在教育领域里头是这样的。

那么在政治领域里面,官员治学,现在官员都有学位了,博士硕士要有就有。

也就是仕而优则学,非常顺理成章的。

从古代韩非的以吏为师,它已经说明了问题,就是一个吏,一个官僚,他本身就是民众当然的老师,仕而优则学。

你说他拿博士学位不应该,他没考试,他是当官的,他能教育你,他能教育你他为什么就不能当教授呢。

他既是处长厅长他又是教授。

按照中国的教育理念来说是没有什么不懂的。

也就是行政级别更高的大家长才可以成为权威的教育者。

教育者想成为官僚,官僚也带上了教育者的帽子。

这种看起来很荒谬的教育体制,只要懂得我们传统儒家教育是以孝为本,以上施下效的政治服从为目的,就一点也不荒谬了。

但这不仅是教育体制问题,而是国家体制问题。

中国官本位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性质的官本位,它和其他的官本位不同。

那么这个官本位最大的代表当然就是君本位,就是皇帝本位,皇上是最高的权力,同时他又是最高的教育者,他是哲学王。

我们的皇帝都是哲学王都是教育者,他是他手下所有人的教育者,所以他经常采取庭训的方式来教育他的大臣。

在古代大臣犯错误经常要庭训,被皇帝训斥,当着皇帝被打屁股,不管你当多大官,你先把裤子脱下来当庭打屁股,这是皇帝对大臣的一种教育,所有的下属都是皇帝的孩子,都是未成年人。

所以包括后来的毛泽东,他说他是马克思加秦始皇,你也可以把他看做是一个皇帝了。

毛泽东,当年林彪吹捧他说四个伟大,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

毛泽东不接受,但是毛泽东留了个余地,毛泽东说我要接受我就接受伟大的导师。

毛泽东为什么要接受伟大的导师呢,他是皇帝这个不用说。

你说是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这是多余的话。

但是伟大的导师这是不能少的,他不是一般的皇帝,他是明君,当然所有的皇帝都认为他是明君没有人认为自己是昏君的。

他是明君他当然就是哲学王了。

这种像古代书经里面也有这样的说法。

周书泰誓里面讲,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上天保佑下民为他们设立了君和师来领导他们来教育他们那么后来儒家还加上了一个叫作之亲,就是三个作之,由此形成了儒家的天地君亲师,无伦,天地就是天佑下民,最重要的是君亲师合一,君亲师三者合一,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模式是忠孝为教,君就是忠的对象,亲师孝的对象,师就是要教育人,就是教育者。

君王既是你的亲人你的父母,同时又是你的老师。

中国人讲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所以在中国君亲师三者往往是合一的,一日师终身为父,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那就绝对服从他了。

所以这三者是合一的。

这是中国的教育模式。

你要追溯中国教育你得追溯到这个。

我们怎么对待教育,我们怎么对待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我们国家社会的体制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但在这里呢,我必须要申明一点我不反对在家庭教育里面实施孝的家庭教育,孝的情感教育,这个是应当的,我反对把这种教育变成家庭教育唯一的或至上的教育内容。

反对把它拔高成人之本,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把它拔高到这个地位。

我认为所谓孝的情感只不过是一般人性中同情感和仁爱心的一种表现而已,人都有同情感都有仁爱心。

所以我认为孝不是仁之本,相反仁应是孝之本,应该这个关系颠倒过来,仁更基本。

什么是仁,我所理解的人就是那种人人平等的同情心和博爱之心,首先还没有这样一种家庭意识,然后你意识到这种仁爱之心,你的父母是第一个培养你仁爱之心的,那么你要对他们尽孝,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应该提倡的。

博爱之心首先应该包含平等意识,有这个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