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水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00452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0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水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水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水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水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水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水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水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水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水治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7.4配套用房27

7.5附属工程27

7.6土建工程明细表27

7.7仪器设备购置明细表29

第八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31

8.1估算依据及说明31

8.2总投资32

8.3资金筹措32

第九章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33

9.1项目建设期限33

9.2项目实施进度表34

第十章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及消防35

10.1执行排放标准35

10.2治理措施35

10.3环境监测36

10.4职业安全卫生36

10.5消防37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39

11.1项目组织管理方案39

11.2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39

第十二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42

12.1经济评价42

12.2环境效益45

12.3社会效益45

12.4风险分析46

第十三章招标方案48

13.1招标组织形式48

13.2招标范围48

13.3招标方式49

第十四章有关证明材料50

第一章项目摘要

1.1项目名称

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水治理建设项目

1.2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承办单位:

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1.3项目建设地点

某镇潘墩村安徽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场区内

1.4建设年限

本项目建设年限为三年,即2009年10月-2012年9月

1.5主要建设规模与内容

1、建设规模

(1)在公司养殖小区新建500m³

/d的污水处理站(其中包括90t/d粪便污水沼气净化处理工程工程,其余为屠宰加工废水及添饲场雨天淋溶水处理工程),完善废水治理配套设施。

(2)新建年产1万吨生物有机复合肥料厂。

2、建设内容

1)粪便污水沼气净化处理工程

新建格栅井9m³

(1个);

集水池100m³

固液分离机底座三座,水解酸化池180m³

调节定量池60m³

厌氧发酵罐每座350m³

(共三座);

沼液贮存池1000m³

田间沼液贮池15个,每个容积80m³

干化池100m³

兼氧滤池420m³

好氧生物接触氧化40m³

水生植物沟:

沟截面尺寸为600×

500mm,长1500米;

沼气贮气柜300m³

2)屠宰、加工废水处理工程

格栅井9m³

(2座);

隔油沉淀池150m³

,HRT4h;

气浮装置一套,钢制;

调节预曝气池,350m³

,HRT20h;

SBR反应池一组,有效容积450m³

,好氧生化时间6h;

3)有机肥加工中心

根据处理工艺的需要,有机肥加工中心主体构筑物包括有机肥发酵干燥车间1200㎡、复混肥车间800㎡和仓库1080㎡。

4)配套用房

新建发电机房60㎡,为单层砖混结构平房;

配电房30㎡:

为单层砖混结构平房。

5)附属工程

附属工程包括厂区道路等基础设施,以及绿化、消防、电气设备及安装等。

3、工艺技术方案

本项目采用以粪便冲洗水与屠宰加工废水为主以及添饲场雨天淋溶水(降雨前期)完全混合发酵工艺,厌氧采用USR厌氧发酵器,发酵温度为中温35℃,发酵罐容积1050m³

,滞留期10天。

沼液50%用于农田,50%经后续的兼氧好氧处理系统达标排放或用于灌溉;

沼气20%用作燃料,80%用于发电;

沼渣与干鹅粪混合用于生产有机肥。

技术路线:

建立养殖(屠宰加工)—沼气—有机肥料等各个生产环节相互关联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生产模式,以无害化生产为目标,综合开发利用各种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技术,为养殖场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提供保障,建设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体系。

整个养殖场形成生态农业循环体系如下所示:

图1-1养殖加工场生态农业循环流程图

1.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本项目建设总投资1280万元。

其中:

工程费用1140.95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89.1%;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2.31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5.65%;

预备费66.74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5.2%。

2、资金筹措

争取省级环保专项资金700万元,企业自筹580万元。

1.7项目运行费用

本项目建成达产后,年运行费用包括肥料添加材料、包装材料、燃料动力消耗、人员工资等费用,年需运行经费144.02万元

1.8项目效益分析

1、环境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的实现,场区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污染物经处理能够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改善场区和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

2、社会效益分析

1)本项目的实施切断了有毒有害病菌的生长周期,畜禽粪污经过治理后,杀灭了大量有毒害病菌,切断其生长周期,有利于人畜身体健康。

2)在发展产业化养殖的过程中,沼气可以满足人们生活用气,较好地解决再生性能源供应问题。

3)可以改善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同时也给附近的种植农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项目产生的沼液免费提供给周边农民,作为肥料施用于农田,可以减少农田化肥的施用量,为农民节省生产成本。

3、生态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建设减少了养殖和屠宰加工生产中有害废弃物的产生,利于改善和保护环境。

粪便污水集中入池,产生可利用的沼气、沼渣,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源和蚊蝇孽生场所,大大改善卫生条件。

沼气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可以有机地相结合,形成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生物链,完成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利用;

屠宰加工废水经过治理能过达标排放,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建成后,年生产有机肥10000吨,全年发电17.6万度,年平均新增收入409.7万元,年均利税185.3万元。

投资回收期6.9年(含建设期)。

1.9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7)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9号令)

(8)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

(9)《畜禽饲养场废弃物处理技术规范》(1994年农业部)

(10)《畜禽场废弃物排放标准》(1994年6月农业部)

(11)《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1992)一级标准。

(12)国家、安徽省、巢湖市及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3)《巢湖统计年鉴》2007年。

(1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2、编制原则

1)项目以“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产业化、生态化”为指导思想,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全面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2)积极采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进一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对项目技术方案进行研究、比较、分析,确定工艺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及主要配套工程的规模。

4)对项目的投资、资金来源进行计算、分析,预测项目各项经济指标及抗风险能力。

1.10研究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区行业发展规划要求,通过对粪污及屠宰污水的综合开发应用,不仅对改善场区和周边生态环境、治理水污染均有良好的作用,而且能生产再生能源和高效有机肥,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综合分析,项目各项论证指标客观实际。

项目单位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高,在工程技术和财务效益方面均是充分合理的,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2、建议

该项目建成后,不仅使安徽有限责任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向前进了一大步,而且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场区内及周边环境的污染,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达到节水、节能及资源综合利用的效果,使得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为此,建议国家、省、市、县有关部门积极给予支持和帮助,使该项目得以早日建成。

此外,由于本项目时间紧,建设单位一定要计划先行,做好衔接工作。

以期尽快搞好本项目的建设,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养殖场废弃物污染日益突出。

畜禽养殖业带来的污染物主要有畜禽养殖场有机废水、粪便、恶臭、致病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的抗生素,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转基因生物污染。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城市中畜禽养殖业的粪尿排污的人口当量均超过3000-4000万。

养殖业的粪尿排泄物及废水中含有大量度的有机物、氮、磷、悬浮物及致病菌,并产生恶臭,污染物量大而集中。

这些排泄物如果不按国家规定标准处理,势必对周围的水源、土壤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从而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同时也使宝贵的肥料资源、能源白白浪费。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朗得鹅饲养过程中产生的粪污和屠宰加工厂产生的屠宰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排出后会迅速腐败发酵,产生恶臭物质,污染养殖场及其附近的大气环境。

恶臭不仅污染人类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危害畜禽健康,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其它疾病,最终导致畜禽生长和生产性能下降。

再者,未经任何处理的粪污排放到水体中,将对地表水产生严重的污染。

公司目前饲养规模为10万只,按每只鹅每天排粪0.4公斤计算,鹅场每天排粪量达40吨;

屠宰加工厂每天产生的屠宰污水约为13m³

本项目的实施,将大大减轻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2、项目建设是促进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实施后,将极大改善养殖环境,促进朗得鹅健康生长,提高朗得鹅的成活率;

随着项目的建成,屠宰加工厂的屠宰环境得到提高,使得加工取材更符合卫生要求,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项目建设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需要

畜禽养殖业畜禽粪(尿)及屠宰污水的综合利用是发展生态农业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

畜禽粪(尿)及屠宰污水既是严重的污染源,又是农业生产系统内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

畜禽粪(尿)及屠宰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丰富的有机肥。

数千年来,我国农民一直将畜禽粪(尿)作为提高土壤肥料的主要来源,是宝贵的肥料资源。

实现生态农业的首要条件是保证土壤的生态性,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肥料。

畜禽粪(尿)及屠宰污水经处理后是优良的生态肥料,推广使用生态肥料是改善土壤、提高农产品品质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生态农业重要保证。

4、项目建设可以带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项目建成后,养殖场的屠宰加工废水经过SBR工艺处理后可以达标排放;

粪污经厌氧处理产生沼气、部分鹅粪与沼渣混合后加工为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可用于养殖场现有饲料基地及周边农田,使企业走了“养殖(屠宰加工)—沼气—种植”的良性循环道路,提高了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既净化了环境,又减少了苍蝇及害虫的滋生和传播,同时对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十分有益,并可为鹅场提供洁净的能源,创造经济效益。

因此本项目建设可以带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5、项目建设能够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生态环境又关系着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发展沼气,可以在解决场区生活用能的同时,带动了生态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而且从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畜牧业产业及环境保护政策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极其重视畜牧业的产业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在注重畜禽数量提高的同时,更注重畜禽产品的安全卫生。

相继出台了《环境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入标准》等法律法规,使畜牧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某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根据该县实际情况,多方论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振兴全县农村经济的突破口来抓,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畜牧业后劲,促进全县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2、项目技术原理和技术路线成熟

该项目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把生物、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诸多因素集合成一体加以综合研究开发,形成“鹅—沼—粮”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其技术原理成熟,技术路线易学易掌握,操作使用便捷。

并促进了生物、生态环境、能源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增加了循环因素,延长了生物链和效益链,改善了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强了拓展辐射功能。

3、项目主产品、副产品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该项目的主产品为沼气,副产品为沼液、沼渣。

沼气可满足场内职工烧饭用能、烧锅炉、鹅舍加温用能和照明,锅炉产生的热能还可满足小型浴池用能。

沼气是微生物在沼气池中进行多种生化反应的产物,因而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沼气燃烧产生的热量可在冬天低温时对沼气池有效地增温保护。

副产品沼液、沼渣是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的含有相当丰富的有机营养物质的有机肥,并对农作物具有防病灭虫显著效果,专业检测显示,沼液中含有17种氨基酸、22种微量元素和生物生长所需多种维生素、生物活性酶等,沼肥中含有机质达50%之多。

因此,沼液、沼肥是种植业的优质有机肥,可作养殖业的饲料,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产品可达绿色食品标准。

第三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3.1单位名称及性质

1、单位名称

2、单位性质

有限责任公司

3.2单位现状

安徽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位于某镇潘墩村,是一家从事法国朗得鹅养殖、鹅肥肝产品生产、鹅产品深加工的现代化农牧企业,主要产品为成品鹅、鹅肥肝和鹅肝酱。

公司占地面积18万㎡,是目前安徽省最大的鹅肥肝生产基地。

公司拥有养殖场9个,年产10万只填饲场一个,宰杀加工场一个,农民养殖户150个(分布在某、太和、枞阳、舒城、肥西等地)。

本公司依托郭河镇禽类养殖产业优势及公司现有的朗德鹅养殖基地规模,扩建填饲场,年填肝量达到50万只以上,居全国第一。

依托养殖规模,配套鹅肥肝等系列产品深加工流水线,完善鹅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产值,带动当地鹅养殖产业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公司产品畅销北京、香港、上海、广州、韩国等地,“金天歌”品牌已成为食品市场抢手的免检品牌。

第四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4.1项目建设地点

4.2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4.2.1地理位置及区域环境

某县郭河镇地处皖中腹地,位于合巢芜经济带庐段,距合肥45公里,离芜湖、铜陵、安庆120公里,距南京200公里,合铜公路、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连接南北,油路通村率达100%。

全镇总面积124平方公里,人口6.5万人,耕地面积约7.3万亩,境内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4.2.2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状况

全县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境内多为丘陵地貌,其中森林面积37789公顷,耕地面积92230公顷。

农业产业化趋势明显,形成了优质粮棉油生产和畜禽养殖两大支柱产业,其中家禽年出栏总量超过700万只,目前已建无公害养殖小区10个,大棚120多个;

矿藏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是省内为数不多的多矿种资源集中区。

现已探明的有33种矿产资源,其中能源型矿产3种,金属矿产7种,非金属矿产22种,水汽矿产1种等。

4.2.3政策条件

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一类(鼓励类)规模化养殖与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的“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4.2.4工程项目场址选择

项目建设在公司现有场区内,应遵循以下原则:

1)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应当利于管线的布置;

2)并充分利用地形;

3)满足防疫要求;

4)有利于工程的安全运行

第五章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5.1污水处理

本项目粪便污水采用USR厌氧发酵器常温发酵,HRT为10天,厌氧发酵罐总容积1050m³

(三座),日处理污水能力90t,日产气量350m³

建设300m³

贮气柜及沼液利用配套设施;

建设25kw发电机组三组;

建设年产1万吨有机肥加工中心一座,建设500m³

/d的污水处理站一套(其中包括90t/d粪便污水沼气净化处理工程,其余为屠宰加工废水及添饲场雨天淋溶水处理工程,采用SBR工艺)。

5.1.1设计原则

(1)减量化:

治理好禽粪污染,必须从污染的源头抓起,必须有效地削减污染总量,从而减少治理经费,达到将污染源控制在最低限度的目的。

(2)无害化:

选用先进工艺技术,所有屠宰加工废水必须经过SBR工艺处理后达标排放,所有粪便污水必须经过封闭式的厌氧发酵工艺,经过10天的中温厌氧发酵,可去除污水中的CODcr85%左右,病毒菌杀灭率96%以上,无毒无味运行,消除蚊蝇孳生地,切断寄生虫的生长源,细菌指标达到卫生防疫要求,整个治理过程工艺都是封闭式的运行。

(3)资源化:

有害粪污经过治理,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鹅粪、冲洗污水治理经过厌氧发酵后的沼液,经过固液分离产生的沼渣与收集的干清粪混合深加工成有机复混肥。

分离后的沼液中富含溶解氮、磷、钾和关闭植物生长细胞的黄腐酸,浓缩后可制成植物叶面有机喷施肥,或输送至农田和附近鱼塘中使用,可节省大量农药和化肥,促进增产增收。

该鹅场厌氧发酵所产生的沼气,又可供应场区生活用气。

部分沼气通过发电可解决养殖场和有机复混肥加工的用电问题,发电热水可供发酵原料加温用,整个工程是变废为宝,良性循环,资源全面综合利用的示范工程。

(4)生态化:

该场选用的先进治理工艺治理后,将治理后的无毒无害无臭味的有机液肥,输送到该场现有的玉米地或周边粮田和附近鱼塘中使用,形成“鹅→沼→粮(粮、渔)”的生态平衡系统,蔬菜和粮田间喷施沼液后,可修复长期施用无机肥板结的土壤,可少施或不施农药和化肥,促进增产增收,大量无公害的有机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等,有利于出口创汇,提高经济效益,是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

5.1.2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三类水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1992)一级标准。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9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规范》GB50108-20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5.1.3废水来源及设计规模

1、废水来源

该项目产生的废水可分为三种。

一是鹅舍冲洗水;

二是屠宰、加工废水;

三是添饲场雨天淋溶水。

添饲场雨天淋溶水:

添饲场雨天淋溶水主要成分是鹅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有机物浓度和水量变化很大。

只在雨天产生,晴天没有。

某县年平均降雨量为1188mm,添饲场面积按50亩计,添饲场雨天淋溶水量产生量约为40825吨/年。

某县日最大降雨量约为200mm,添饲场雨天淋溶水量产生降雨量日约为6660吨。

添饲场在晴过一段时间后的一个降雨过程中,初期的淋溶水有机物浓度比较高,后期淋溶水基本不含有机物。

添饲场雨天淋溶水的特点是水量变化大,水中有机物含量变化大。

屠宰、加工废水:

屠宰生产线废水主要来自于浸烫脱毛、冲洗、内脏加工、胴体分割等工序排水,废水主要成分是有机物。

鹅舍冲洗水:

在冲洗清洁鹅舍的过程中产生冲洗水。

冲洗水产生量由冲洗水用量决定。

主要成分是鹅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

有机物浓度较高。

公司目前鹅饲养量达10万只左右,按1只鹅日产粪为0.4kg,养殖场每天排粪量达40吨。

鹅粪先收集干清粪,然后用水冲洗鹅舍。

2、设计规模

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位于某镇潘墩村,从事法国朗得鹅养殖、鹅肥肝产品生产、鹅产品深加工,主要产品有成品鹅、鹅肥肝和鹅肝酱,是目前安徽省最大的鹅肥肝生产基地。

公司拥有养殖场9个,年产10万只填饲场一个,宰杀加工厂一个,按1只鹅日产粪为0.4kg,养殖场每天排粪量达40吨。

鹅粪先采用干清粪方式收集,然后用水冲洗禽舍。

因此,废水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禽舍冲洗水、宰杀加工厂的活禽屠宰、加工废水以及添饲场雨天淋溶水。

/d的污水处理站(其中包括90t/d粪便污水沼气净化处理工程,其余为屠宰加工废水及添饲场雨天淋溶水处理工程),完善废水治理配套设施。

5.1.4设计方案及布置

1、设计水量与水质

1)设计水量:

由于鹅粪先收集干清粪,再用水冲洗禽舍,因此,所用的冲洗水量相对较少,按每只鹅每日产生粪便污水0.9L计算,禽舍每天的粪便污水量为90吨/天,则;

宰杀加工厂每日的屠宰、加工废水为400m³

左右。

降雨初期(降雨初期两小时)添饲场淋溶水有降雨量大小决定。

2)设计水质:

根据某县环境监测站对原厂排放的废水监测分析结果,确定工程废水水质情况详见下表。

工程废水产生情况一览表

PH

COD(㎎/L)

NH3-N(㎎/L)

磷酸盐(㎎/L)

粪大肠菌群(个)

6.9-7.3

500-2000

10-15

2-8

10000-30000

2、排放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规定的一级标准值,即:

CODcr≤100mg/L;

pH:

6-9;

NH3-N≤15mg/L(水温>12℃);

TP≤0.5mg/L;

粪大肠菌群≤500个/L

3、工艺流程及说明

图5-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1)粪污的水解酸化:

由于鹅粪污水的特殊性,其污水中纤维含量较高,并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

水解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