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单元测试2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8895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2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2Word文档格式.docx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机械》单元测试2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2Word文档格式.docx

A.做功越多B.越省力

C.做功越快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

5.(2012•福建泉州)施工工地上,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和改进前相比较()

A.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B.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少了

C.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了D.做的有用功减少了

6.(2012·

湖南湘潭)下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7.(2012·

北京)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8.(2012·

广西北海)如图所示,利用四种机械分别提起同一个重物,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9.(2012·

四川宜宾)如图所示,—根铁棒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O点为转轴,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F与动力臂L的大小变化是()

A.F增大,L增大B.F减小,L减小

C.F增大,L减小D.F减小,L增大

10.某同学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

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实验次数

物重G/N

拉力F/N

1

1.0

0.65

2

1.5

0.90

3

2.0

1.15

 

A.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B.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11. 

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拉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B.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C.拉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物体被拉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12.如图所示,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1N。

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1s内将重为8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0.2m。

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4m/s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拉力F的功率为1.8WD.拉力F的大小为5N

13.(2012·

广东)右图中,若要让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要使所加力最小,该力应()

A.沿F1方向;

B.沿F2方向;

C.沿F3方向;

D.以上各个方向都可以。

14.(2012·

江苏连云港)图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

它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C.ABC是省力杠杆,OBD、OED是费力杠杆;

D.ABC是费力杠杆,OBD、OED是省力杠杆

15.(2012·

海南)如图所示,在大小为500N的拉力F作用下,滑轮组将800N的重物提升了lm。

在此过程中()

A.做的有用功是800JB.做的总功是800J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Ⅱ卷(非选择题 共65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6.(2012·

湖北黄石)如图所示是列车上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当前轮遇到障碍物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若把手推车视为杠杆,这时杠杆的支点是___________;

此时手推车可视为_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

17.(2012·

甘肃兰州)如图表示人的肱二头肌收缩使前臂曲肘时的情况,图中已标出了支点的位置、桡骨及茶杯的受力方向。

人的前臂是一个____________力杠杆,这种结构给人带来的好处是___________。

18.(2012·

江苏宿迁)如图所示,O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OA=0.3m,OB=0.4m,将重30N的物体悬挂在B点,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在A点至少需加__N的拉力,这是一个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

19.(2012·

湖南娄底)建筑工地上,施工人员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吊起建筑材料。

吊篮及建筑材料共重1200N,不计滑轮、吊钩、

绳的自重及摩擦,绕在滑轮组上的钢丝绳的拉力为_______N。

20.(2012·

广东佛山)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坑中原地打滑,司机在路边捡了一些枯草和碎石垫在车轮底下,再让副驾驶员按图甲的方法安装滑轮,副驾驶员用尽全力未能将汽车从泥坑中拉出。

后改用图乙的方法就把汽车顺利地从泥坑中拉出。

(1)司机在车轮底下垫枯草和碎石的目的是。

(2)图甲中的副驾驶员对汽车做功。

(选填“有”或“没有”)

(3)改用图乙可以把汽车拉出的原因是。

21.(2012年南宁市)利用图所示的斜面提升物体可以___(选填“省力”或“费力”)。

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将重为5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拉上斜面,物体移动的距离为1m,上升的高度为0.2m。

已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0%,则拉力大小为___N.若该斜面越陡,其机械效率____(选填“高”或“低”)。

三、作图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22、23各3分,24题13分,25题6分,共25分)

22.(2012•宜宾)如图所示是利用杠杆撬起一质材均匀的球形石头的情景,O是支点.请在图中画出石头的重力示意图以及重力和力F的力臂并分别用字母L1和L2表示.

23.(2012•凉山)在图中,O为支点,画出使杠杆保持平衡的最小力F(保留作图痕迹).

24.(2012·

广州市)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所示;

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

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

甲:

A较重;

乙:

B较重;

丙:

A、B一样重.

(1)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判断A、B的轻重.

所用器材:

操作方法:

现象及结论:

(2)为进一步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等间距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境如图所示。

根据上图的实验,可以判断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填“甲”、“乙”或“丙”)

根据上图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

只要满足“阻力×

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

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

a.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b.用图18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来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

25.(2012福州)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

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

(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

(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_______有用功,________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27题6分,28题8分共14分。

解答过程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步骤。

物理量要说明数值和单位)

26.一位瓜农用1.2米的扁担挑一担西瓜,前面一筐瓜重350N,后面一筐重250N.

(1)、他的肩应放在扁担的什么位置,扁担才能平衡?

(2)、若前后筐各减少50N的瓜,肩应在什么位置扁担才能保持平衡?

(扁担及筐的重力不计)

27.(2012·

苏州中考)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为23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高处,所用拉力为125N,时间为20s.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的总功;

(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4)工人做功的功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题共15小题,共35分

题号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A

D

BCD

AC

ABD

AD

16.后轮、省力17.费力、省距离18.40、费力19.60020.、增大摩擦力、没有、使用动滑轮省一半的力21.省力、2、高

三、作图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共25分)

22.(3分)

23.(3分)

24.(共13分)

(1)托盘天平(2分)将A、B两段胡萝卜分别放在已经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托盘上(2分);

托盘下降的那边胡萝卜比较重;

如果两边平衡,说明两段胡萝卜一样重(2分);

(2)甲(2分)a不正确(1分)

b:

1.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或斜向左)拉,保持杠杆水平平衡。

2.读出动力:

测力计的示数F1;

量出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L1;

3.用测力计测出三个钩码的重力即阻力大小F2,量出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L2;

4.计算F1×

L1的值与F2×

L2的值,再进行比较,可以得出上述结论不正确。

(每步1分)

25.

(1)高

(2)0.472.7%(3)增大(4)增大减小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25.

(1)由

=

有:

350N

L=250N

(1.2m-L)得:

L=0.5m(3分)

(2)(350N-50N)

=(250N-50N)

(1.2m-

)得:

=0.48m(3分)

26.

(1)W有用=Gh=230N×

6m=1380J

(2)W总=Fs=125N×

12m=1500J

(3)η=

=1380J/1500J=92%(4)P=

=1500J/20s=75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