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8097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植物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植物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植物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植物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x

《植物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学实习报告Word格式.docx

  5.详述数种相似植物形态特征的比较

  6.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收获与体会

  7.对今后实习工作的建议

  8、参考文献

  实习评语及成绩:

  指导教师:

20XX年月日

  本人签名:

20XX年07月20日

  1、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

  2)通过实习初步掌握生物学的形态鉴定方法,掌握标本的采集和压制。

同时,鉴别各种植物,了解其用途,提高对植物学学习的积极性,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5)通过野外实习,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增强我们独立思考能力好学习的积极性。

  2、实习地简介及实习准备工作

  1)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

30'

~121°

00'

,北纬35°

35'

~37°

09'

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的特点,空气湿润,温度适中。

  2)了解各藻类的分布:

褐藻类主要在潮间带中部;

红藻类主要在潮间带下部及低潮线附近;

上部和潮间带中部有绿藻类的分布。

  3)工具的准备:

小桶,凿子,锤子,镊子,标本夹

  3、藻类植物的共同特征

  ①植物体一般没有真正根、茎、叶的分化:

藻类植物的形态、构造很不一致,大小相差也很悬殊。

有些大型藻类在外形上虽然也可以把它分为根、茎和叶三部分,但是体内并没有维管系统,所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根、茎、叶,因此,藻类的植物体多称为叶状体或原植体。

  ②能进行光能无机营养:

一般藻类的细胞内除含有和绿色高等植物相同的光和色素外有些类群还具有特殊的色素而且也多不呈绿色,所以它们的质体特称为色素体或载色体。

绝大多数的藻类,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以进行光能营养。

  ③生殖器官多由单细胞构成:

藻类中除少数种类以外,大部分的生殖器官由单细胞构成。

  ④合子不在母体内发育成胚:

藻类植物的合子在母体内并不发育为胚,而是脱离母体后,才进行细胞分裂,并成长为新个体。

如果用动物学的术语来说,藻类则是卵生。

  总之,藻类植物没有真正根、茎、叶分化,行光能自养生活,生殖器官有单细胞构成,无胚胎发育。

  4、采集、认识到的藻类植物简介

  1)绿藻门

  ①肠浒苔

  【拉丁学名】E.intestinalisGrer

  【科属分类】石莼科浒苔属

  【形态特征】藻体绿色,管状,膜质,单条或基部少有分枝,常有皱褶或扭曲,上部膨胀或肠形。

  【分布及生境】青岛、烟台等地有分布

  【用途】可食用或作饲料和药用

  ②石莼

  【拉丁学名】U.lactucaL.

  【科属分类】石莼科石莼属

  【形态特征】藻体黄绿色,片状膜质,外形近卵圆形,体表无孔,边缘有波状褶皱,固着器盘状

  【分布及生境】胶东沿海地区有分布

  【用途】可食用或药用

  ③孔石莼

  【拉丁学名】U.pertusaKjellm

  【形态特征】藻体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

  ④寡枝刚毛藻

  【拉丁学名】C.oligoclonaKtuz

  【科属分类】刚毛藻科刚毛藻属

  【形态特征】藻体漂浮或固着,分枝对生或双叉形,次级分枝互生或单侧生,单细胞小枝棒状或针状

  【分布及生境】全省广泛那分布,生湖泊、池塘或水体中

  2)褐藻门

  ①海带

  【拉丁学名】L.japonicaAresch

  【科属分类】海带科海带属

  【形态特征】藻体褐色,有光泽,长带状,革质,全缘,带片边缘有波皱,柄粗短圆柱形或扁圆形,固着器分枝呈假根状。

  【分布及生境】原产日本,胶东沿海为人工养殖。

  【用途】供食用、药用和制胶、甘露醇等。

  ②裙带菜

  【拉丁学名】U.pinnatifidaSur.

  【科属分类】翅藻科裙带菜属

  【形态特征】藻体褐色,革质,分为带片、带柄和固着器,带片具中肋,两侧羽状裂,成体柄两侧生有木耳状褶皱的孢子叶,固着器假根状。

  【分布及生境】胶东沿海常见,生低潮带一下岩石上。

  【用途】供食用、药用及制胶。

  ③叉开网翼藻

  【拉丁学名】D.divaricataOkam.

  【科属分类】网地藻科网翼藻属

  【形态特征】藻体褐色扁平,复叉状分枝,具中肋,主枝下部圆柱形,上部及分枝扁平,固着器盘状,体表生有成束的毛。

  【分布及生境】全省各沿海有分布,生于低潮线附近岩石上。

  ④海黍子

  【拉丁学名】SkjellmanianumYendo.

  【科属分类】马尾藻科马尾藻属

  【形态特征】藻体褐色,主干圆柱形,上生几条主枝,分枝互生,叶披针形、叶缘有锯齿,气囊亚球形,固着器盘状。

  【分布及生境】全省沿海常见,生低潮带岩石上。

  【用途】可制胶

  ⑤鼠尾藻

  【拉丁学名】S.thunbergiiO.Kuntze.

  【形态特征】分枝轮生,叶短丝状,气囊较小,纺锤形,顶尖。

  ⑥瓦氏马尾藻

  【拉丁学名】S.vachellianumGrev.

  【形态特征】藻体黄褐色,叶具中肋,叶缘有尖锐锯齿,气囊球形,有长柄,固着器圆锥状。

  【分布及生境】青岛外海有分布,生潮流通畅的大于潮线附近的岩石上。

  【用途】制胶原料

  ⑦海蒿子

  【拉丁学名】S.pallidumC.Ag.

  【形态特征】藻体黄褐色,叶具中肋,固着器圆锥状,侧枝上的叶丝状,幼枝上具短小刺突,气囊球形。

  【分布及生境】青岛外海有分布,生潮流通畅的大干潮线附近的岩石上。

  3)红藻门

  ①石花菜

  【拉丁学名】G.amansiiLamx.

  【科属分类】石花菜科石花菜属

  【形态特征】藻体紫色,直立丛生,软骨质,主枝与分枝扁平,分枝对生或互生呈羽状,囊果着生在顶端分枝上。

  【分布及生境】青岛、烟台有分布。

生低潮线附近岩石上。

  【用途】供食用和制琼胶。

  ②小石花菜

  【拉丁学名】

  【形态特征】藻体暗紫红色,线状,软骨质,矮小密集丛生,匍匐或斜卧,羽状分枝对生或互生,囊果着生在膨胀小羽枝的中部。

  【分布及生境】青岛有分布,生中潮带岩石或贝壳上。

  【用途】供食用或制胶。

  ③茎刺藻

  【拉丁学名】C.lkamuraiYamada.

  【科属分类】球果藻科茎刺藻属

  【形态特征】藻体紫褐色,矮小丛生,丝状,纵横交叉缠绕呈绒毛状,茎圆柱形,不规则羽毛状分枝,顶枝尖细呈刺状。

  【分布及生境】青岛广泛分布,生高、中潮带岩石上。

  【用途】供食用和制胶

  ④角叉菜

  【拉丁学名】C.ocellatusHolmes.

  【科属分类】杉藻科角叉菜属

  【形态特征】藻体紫红色,顶端常绿色,扁平革质,丛生,数次叉状分枝,整体近似扇形,囊果椭圆,一面突起,另一面凹陷。

生中潮带岩石上。

  ⑤珊瑚藻

  【拉丁学名】C.officinalisL.

  【科属分类】珊瑚藻科珊瑚藻属

  【形态特征】藻体灰粉红色,石灰质,分节明显,羽状分枝2~3次,对生,下部圆柱形,上部稍扁,生殖窝卵形,生在小羽枝上。

  【分布及生境】青岛有分布,生高、中潮带岩石上。

  ⑥蜈蚣藻

  【拉丁学名】G.filicinaC.Ag.

  【科属分类】蜈蚣藻科蜈蚣藻属

  【形态特征】藻体紫红色,粘滑,丛生,主枝明显,扁平,羽状分枝,囊果球形,突出于体表。

  【分布及生境】全省沿海有分布,生中潮带岩石上。

  ⑦盾果藻

  【拉丁学名】C.affinisOkam.

  【科属分类】蜈蚣藻科盾果藻属

  【形态特征】藻体深紫色,革质,丛生,上部扁平,数回叉状分枝呈扇形。

  【分布及生境】青岛沿海有分布。

生中、低潮带岩石上。

  ⑧海膜

  【拉丁学名】H.sinensisTseng.EtC.F.Chang.

  【科属分类】蜈蚣藻科海膜属

  【形态特征】藻体紫红色,片状膜质,单条或基部1~2次分叉,囊果在表面呈点状突起。

  【分布及生境】青岛有分布,生低潮带岩石或贻贝养殖架上。

  【用途】可食用

  ⑨江蓠

  【拉丁学名】G.verrucosaPapenfuss.

  【科属分类】江蓠科江蓠属

  【形态特征】藻体紫绿色,直立丛生,肉质,圆柱形,主干明显,分枝1~2次,互生或偏一侧,囊果球形,突出于体表。

  【分布及生境】青岛有分布,生风浪平静的内湾。

  【用途】可食用和制胶。

  ⑩海头红

  【拉丁学名】P.relfairiaeHarv.

  【科属分类】海头红科海头红属

  【形态特征】藻体玫瑰红色,扁平丛生,基部有匍匐枝,向上生出扁平直立的羽状分枝,分枝上有齿状小枝,囊果突出于体表。

  【分布及生境】青岛有分布,生低潮带岩石上。

  11叉枝藻

  【拉丁学名】G.flabelliformisHarv.

  【科属分类】叉枝藻科叉枝藻属

  【形态特征】藻体紫红色,软骨质,扁圆丛生,3~4次二叉分枝,藻体轮廓呈扇形,囊果生于顶端分枝上。

  【分布及生境】青岛、烟台有分布,生中潮带岩石上

  【用途】供制胶用

  12金膜藻

  【拉丁学名】C.wrightiiYamada.

  【科属分类】红皮藻科金膜藻属

  【形态特征】藻体淡紫红色,扁圆柱形,柔软脆弱,中空,具短柄,不规则形分枝,分枝基部收缩呈楔形。

  13节荚藻

  【拉丁学名】L.hakodatensisYendo.

  【科属分类】节荚藻科节荚藻属

  【形态特征】藻体紫褐色,主枝圆柱状,直立,不顾则羽状分枝,基部收缩呈节荚状关节,枝端尖细,囊果球形,突出于体表。

  【分布及生境】青岛、烟台有分布,生中、低潮带岩石上。

  14日本仙菜

  【拉丁学名】C.japonicumOkam.

  【科属分类】仙菜科仙菜属

  【形态特征】藻体紫红色,软骨质,丛生呈团,藻体分节明显,复羽状分枝。

  【分布及生境】全省各沿海有分布,生低潮带岩石上。

  15三叉仙菜

  【拉丁学名】C.kondoiYendo.

  【形态特征】藻体紫红色,软骨质,丛生呈团,囊果球形着生在小育枝上。

藻体分节明显,二叉或三叉分枝,小育枝稀少。

  16异管藻

  【拉丁学名】H.japonicaYamada.

  【科属分类】绒线藻科异管藻属

  【形态特征】藻体玫瑰色,质软直立,基部生出数条主枝,分枝互生,小枝呈复羽状排列整齐,囊果球形生于侧枝上。

  17美丽异管藻

  【拉丁学名】H.pulchraFalk.

  【形态特征】藻体玫瑰色,质软直立,藻体纤细,主枝丝状,羽状分枝长短不一,囊果球形生于侧枝上。

  【分布及生境】青岛沿海地区有分布,生低潮带岩石上。

  5、详述数种相似植物形态特征的比较

  ①石莼和孔石莼:

  相同点:

都是石莼科石莼属,藻体黄绿色,片状膜质,固着器盘状

  不同点:

孔石莼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

  ②海黍子和鼠尾藻:

都属于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体褐色,主干圆柱形上生几条主枝,固着器盘状

海黍子分枝互生,叶披针形,气囊亚球形

  鼠尾藻分枝轮生,叶短丝状,气囊较小,纺锤形,顶尖

  ③瓦氏马尾藻和海蒿子:

都属于马尾藻科马尾藻属,藻体黄褐色,叶具中肋,叶缘有尖锐锯齿,气囊球形,固着器圆锥状

海蒿子侧枝上的叶丝状,幼枝上具短小刺突;

  瓦氏马尾藻则没有

  ④江蓠和扁江蓠:

都属于江蓠科江蓠属,藻体紫绿色,直立丛生,囊果球形突出于体表

江蓠肉质,圆柱形,主干明显分枝1~2次,互生或偏一侧;

  扁江蓠藻体叶状,二叉分枝。

  ⑤波登仙菜、日本仙菜和三叉仙菜

都属于仙菜科仙菜属,藻体紫红色,软骨质,丛生成团,有节,密生小育枝

波登仙菜有规则的二叉分枝

  日本仙菜藻体分节明显,复羽状分枝

  三叉仙菜藻体分节明显,二叉或三叉分枝,小育枝稀少

  ⑥异管藻和美丽异管藻:

都属于绒线藻科异管藻属,藻体玫瑰色,质软直立,囊果球形生于侧枝上

异管藻基部生出数条主枝,分枝互生,小枝呈复羽状排列整齐

  美丽异管藻藻体纤细,主枝丝状,羽状分枝长短不一

  6、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收获与体会

  ①环境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植物的分布反映了相应的环境,因此植物的生存与环境紧密相连,在本次野外实习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②在植物学的实习中,樊老师和曹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二十八种藻类,并说明了相似藻类的区别,同时采集其作为标本,加强了对植物的认识,而且通过考核提高了植物种类的鉴定能力。

  ③在这次实习中,初步了解到藻类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④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对植物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⑤通过这次野外实习,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奥妙,培养了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了我们积极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⑥这次野外实习同加强了师生关系。

同时,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互帮互助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7、对今后实习工作的建议

  ①实习之前,对学生的思想工作做的不够,好多学生将此次实习作为旅游,这就完全失去了实习的意义。

  ②工具的准备不是很充分,好多藻类的采集,尤其是长在岩石上的藻类,为了确保标本的完整性,需要用到凿子和锤子,一个班五十个人只有四个凿子,明显不足。

多人共用一个工具的情况就严重影响了工作的进度。

  ③实习过程中,藻类植物还好,尤其是崂山上高等植物的实习,我建议,分散学生,不要四五个班一块,因为道路狭窄,容易导致一些学生为了跟上部队而不断走路,不去采集标本。

这样同样失去了实习的意义。

  ④实习组织欠缺,老师人数明显不足,两三个老师带四五个班,有时在路上老师讲一些植物时,只是围着老师的那十来个同学听得到,其余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不知道。

显然效果不好。

  ⑤建议在崂山上的实习的时候重视一下花的解剖,更有助于学生认识植物,辨别植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⑴赵遵田樊守金《植物学实习教程》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

  ⑵樊守金《崂山植物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⑶李法曾《山东植物精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