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出洞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7777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3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出洞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隧道出洞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隧道出洞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隧道出洞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隧道出洞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出洞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隧道出洞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出洞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出洞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随后施工洞口管棚,管棚施工完毕后,从洞内、外两侧同时开挖掘进下台阶并及时支护,直至贯通。

4.1洞外施工

先对DK38+275~DK38+265明洞段进行部分开挖,深度至隧道上台位置。

然后对洞口段进行清表刷坡,清除表层松散圆砾土和松散岩体,边坡按1:

1坡度进行刷坡,洞内上台阶开挖在DK38+275处出洞后,立即对临时边仰坡进行喷锚网防护施工,在边坡挂设20cm×

20cmφ8钢筋网片,喷射一层10cm厚混凝土,并打设4.5m长φ22砂浆锚杆,间距1.2m×

1.2m梅花形布置,以保证坡面稳定。

边坡防护施工完毕后,从洞外往大里程方向打设一环φ108管棚,长30m,倾角上倾2°

,里程为DK38+275~DK38+305。

管棚施工完毕后,先从洞外往洞内开挖0.8m,架设2榀I16工字钢拱架,并及时喷锚支护。

然后从洞内、外两侧同时开挖掘进下台阶,直至出洞贯通。

4.2洞内施工

目前掌子面里程已接近至DK38+305,此段按要求采用两台阶开挖,台阶长度尽量减短,当上台阶掘进至DK38+305,即距贯通面30m时,停止下台阶的掘进,喷射混凝土封闭下台阶掌子面。

上台阶严格按照“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施工,严格控制装药量,增加周边眼和辅助眼的数量。

并每榀上台阶拱架设置I16临时仰拱封闭成环,以加强支护抗力,保证上台阶的稳固。

由于出口段覆盖层较薄,围岩自稳性较差,为防止洞口坍塌,上台阶施工时,要突出一个“快”字,即“快开挖、快支护、快封闭”。

隧道上台阶贯通后,从洞内、外两侧同时开挖掘进下台阶,及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初期支护,并尽早封闭成环,仰拱和二衬紧跟,控制好安全步距,确保隧道出洞段施工安全。

五、施工技术方案

5.1洞口边仰坡开挖及防护

5.1.1修筑截水天沟

为保证洞口边坡的稳定,防止后期被雨水冲刷,在洞顶放坡开挖前,在洞顶开挖边缘线以外按“港尾施隧参04-12”设置天沟,边仰坡施工时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施工洞口边仰坡外的截水沟天沟,截水沟天沟距仰坡边坡线的距离不少于5m。

天沟排水沟相连接,保证排水畅通,流到山梁以外。

砌筑砂浆采用M10水泥砂浆,片石的最小截面不应小于20cm,应及时勾缝,并进行洒水养护。

根据现场地形,左低右高,左侧采用自然排水,通过天沟将水引致山谷低洼处自然排走,右侧设置沟槽,将水引至左侧排走。

5.1.2永久边仰坡

采用人字型截水骨架内灌草护坡防护,边坡坡率为1:

1.25,具体尺寸如下图:

具体参数见”港尾施隧参04-11“图。

5.1.3临时边仰坡

开挖边坡坡率为1:

1,边坡坡脚挖到上台阶位置。

边坡开挖到位后,要及时清理边仰坡面松石及虚土,为了确保边坡的稳定,对边坡进行锚喷支护。

清除完边仰坡上松石及虚土后,采用喷锚网支护,初喷C25混凝土。

在初喷混凝土完成后,搭设钻孔平台,钻设锚杆孔,锚杆间距为1.2×

1.2m梅花形布置,锚杆长4.5m,采用φ22砂浆锚杆,砂浆配合比由实验室提供。

锚杆平面布置详见下图:

在锚杆安装完成后挂设φ8钢筋网片,钢格尺寸为20cm×

20cm。

钢筋网片焊接在锚杆上面,并紧贴岩壁,网片之间搭接不小于一个网格,铺设前要先除锈,钢筋网在初喷混凝土后挂设,使其与混凝土形成一体,要随初喷混凝土面起伏铺设,与初喷面间隙一般不超过3cm,钢筋网应与锚杆焊接牢固,保证在喷射混凝土时钢筋网不晃动、不外露,若有脱落的石块或混凝土块被钢筋网卡住时及时清除。

喷射C25混凝土在锚杆及钢筋网施做完成后,并报现场技术主管、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才能开始作业,喷射厚度为10cm。

5.2暗洞上台阶施工

5.2.1开挖

开挖采用光面爆破,减小装药量,进行弱爆破短进尺,挖掘机出碴。

每循环开挖不超过0.8m,开挖后及时进行初支。

如下图:

上台阶开挖断面图

5.2.2初期支护

1、初期支护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初期支护施工工艺流程图

2、上台阶支护由A、B、C单元及临时仰拱四个部分支护组成,如下图所示;

钢筋加工场地用砼硬化,精确抹平,按设计放出加工大样。

钢架弯制结合隧道开挖方法采用型钢弯曲机按照隧道断面曲率分节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先在加工场地上进行试拼。

各节钢架拼装,要求尺寸准确,弧形圆顺。

全环钢架为I16工字钢共由10个单元组成,上台阶支护仅由图中的A、B、C及临时仰拱六个单元组成,每0.8m一循环,主筋N1,N2采用HRB335Φ22钢筋,构造钢筋N3、N4、N5采用φ10、φ8、φ6钢筋。

钢架与钢架之间采用Φ22钢筋进行连接长1.2m,环形间距间距1m。

Ⅴ级围岩加强Ⅱ型衬砌钢架设计图

钢架尺寸表(单位:

mm)

衬砌类型

r1’

r2’

r3’

r4’

LA

LB

LC

LD

LE

LF

V级加强Ⅱ型

3460

4170

8900

5110

5407

2428

2203

4484

1062

4918

3、钢架在开挖面初喷砼4cm后架设,再复喷至设计厚度(拱墙23cm,仰拱10cm)。

4、喷射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搅拌采用自动计量强制式搅拌机。

原材料应通过实验室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在搅拌过程中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即水泥:

砂:

石子:

水:

速凝剂=440:

868:

941:

120:

17.6:

13.2(重量比)。

(2)混凝土喷射作业采用湿喷机(严禁使用干喷机),混凝土强度为C25,外加剂为防腐剂和速凝剂,喷射厚度不小于设计厚度23cm。

(3)喷射作业应连续进行。

喷施作业分层、分段、分片,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分段长度不应大于6m。

(4)边墙应从墙角开始向上喷射,一次喷射厚度7~10cm,拱部5~6cm。

(5)喷射时喷头与受喷面保持1.0~2.0m的适当距离,喷射角度尽可能接近90°

5、钢架与初喷砼间应紧密接触,空隙处用砼垫块楔紧,每处1号垫块1块,2号垫块2块,见下图。

1号砼垫块图(单位:

mm)2号砼垫块图(单位:

6、钢架架设时可利用系统锚杆作为定位钢筋,并在钢架拱脚,拱腰及墙角位置设Φ22锁脚锚杆,每根长3m。

7、系统锚杆拱部采用Φ25组合中空注浆锚杆,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长3m,间距1.2m*1.0m(环*纵)。

锚杆用砂浆强度不低于M20

8、钢筋网片为单层,在初喷后进行安装。

钢筋网环向钢筋直径φ8,纵向钢筋φ6,网格间距20cm*20cm。

9、每榀钢拱架设置一道临时仰拱,临时仰拱为I16工字钢,长度为7.27米。

临时仰拱横撑连接处或与钢架连接处均设钢垫板(24*20*1.6cm)。

5.3洞口管棚施工

洞口管棚施工里程为DK38+275~DK38+305。

5.3.1技术要求

检查开挖的断面中线及高程,开挖轮廓线应符合设计要求;

钢架安装垂直度允许误差为±

,中线及高程允许误差为±

5cm;

在钢架上沿纵向钻设管棚孔,其外插角以不侵入隧道开挖轮廓线为准。

孔径比管棚钢管直径大20~30mm。

钻孔环向中心间距为40cm。

钻孔顺序由高孔位向低孔位进行;

管棚钢管为热轧无缝钢管,并分段安装,钢管外径宜为108mm壁厚6mm。

每段长度宜为4~6m。

两段之间用丝扣连接,丝扣长度不应小于15cm,接头应在隧道横断面上错开。

当需增加管棚钢架支护的刚度时,可在钢管内架设钢筋笼,钢筋笼由4根φ22主筋和固定环组成。

注浆结束后用M7.5水泥砂浆充填钢管,水泥砂浆用注浆泵灌注。

封堵塞应有进料孔和出气孔,当出气孔流浆后,方可停止压注。

5.3.2施工要求

5.3.2.1施工准备

管棚施工前应先对管棚施工方法、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的了解。

5.3.2.2施工工艺

架设导向拱

⑴测量组根据隧道纵断面设计线、隧道洞轴线及明暗洞开挖轮廓线,放出隧道开挖轮廓线;

施工队根据开挖轮廓线及测量技术交底,将上半断面轮廓线以外的土石方清除掉,要求清除面平整,圆顺;

为了便与导向拱及钻机安装就位,垫设施工平台时可在洞口搭设支架支撑,顶宽度为6米,搭设支架的高度控制在管棚顶以下1米处。

⑵测量组检查开挖断面合格后,放出洞口钢拱架的具体位置、里程、高度,并布置好桩点、作好交底。

⑶施工队根据测量交底及现场桩点,安装洞口工字钢拱架,间距为符合设计要求,焊接牢固,用锁脚锚杆锁定锚固。

用全站仪仪、水平准将长为2米的φ140×

4mm导向管按照1~2°

的外插脚精确定位,并用Φ25连接钢筋与工字钢牢固焊接为一整体。

⑷导向管安装完毕后,经测量组复测,满足精度要求后,安装模板,按照规范要求浇筑套拱混凝土,并养生。

搭设作业平台

⑴钻机平台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搭设平台应一次性搭好,钻孔由1~2台钻机由高孔位向低孔位进行。

⑵平台要支撑于稳固的地基上,脚手架连接要牢固、稳定,防止在施钻时钻机产生不均匀下沉、摆动、位移而影响钻孔质量。

⑶钻机定位:

钻机要求与已设定好的孔口管方向平行,必须精确核定钻机位置。

用全站仪、挂线、钻杆导向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调整,确保钻机钻杆轴线与孔口管轴线相吻合。

钻孔

⑴为了确保钻杆接头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钻杆连接套应与钻杆同材质,两端加工成内螺扣(钻杆首尾端外螺扣),联结套的最小壁厚≥10mm。

为防止钻杆在推力和振动力的双重作用下,上下颤动,导致钻孔不直,钻孔时,应把扶直器套在钻杆上,随钻杆钻进向前平移。

⑵钻孔前,精确测定孔的平面位置、倾角、外插角,并对每个孔进行编号。

⑶根据孔口管的倾角和方向,利用钻杆的延伸和吊锤准确确定钻孔的方向,即可固定钻机。

钻孔仰角的确定应视钻孔深度及钻杆强度而定,一般控制1°

~3°

.利用钻机的变角度油缸,参照导向管的倾角确定钻机的倾角,确保钻杆线与开孔角度一致,以达到钻进的导向作用。

钻机最大下沉量及左右偏移量为钢管长度的1%左右,并控制在20 

cm~30 

cm。

⑷钻机就位前,可先利用M20的沉头螺栓将钻机固定在基台木上,再按确定好的方位角将基台木固定在搭设的井型钻作业平台上,四周用横木支撑,必要时打设地锚。

⑸钻机开孔时钻速不易过高,钻深20㎝后转入正常钻速。

第一节钻杆钻入岩层尾部剩余20~30㎝时钻进停止,用两把管钳人工卡紧钻秆,钻机低速反转,托开钻杆,钻机沿导轨退回原位,人工装入第二根钻杆,并在钻杆前端安装好联结套,方向对准后联结成一体。

钻孔达到深度要求后,按同样方法拆卸钻杆,钻机退回原位。

⑹换钻杆时,应注意检查钻杆是否弯曲,有无损伤,中心喷水孔是否顺畅等,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更换以确保正常作业。

⑺钻进过程中经常用测斜仪测定其位置,并根据钻机钻进的状态判断成孔质量,及时处理钻进过程中出现的事故。

⑻引导孔直径应比管棚大15~20mm,孔深要大于管长0.5m以上。

⑼钻进过程中确保动力器、扶正器、合金钻头按同心圆钻进。

⑽认真作好钻进过程的原始记录,及时对孔口岩屑进行地质判断、描述,作为洞身开挖时的地质预测预报参考资料,从而指导洞身开挖。

清孔验孔

⑴用地质岩芯钻杆配合钻头进行反复扫孔,清除浮渣,确保孔径、孔深符合要求,防止堵孔。

⑵用高压风从孔底向孔口清理钻渣。

⑶用全站仪、测斜仪等检测孔深、倾角、外插角。

管棚加工

⑴钢管在专用的管床上加工好丝扣,导管四周钻设孔径10~16mm注浆孔(靠孔口2.5m处的棚管不钻孔),孔间距15~20cm,呈梅花型布置。

管头焊成圆锥形,便于入孔。

⑵采用Z525-2A型台式多用钻床对φ108×

6mm的管棚进行加工,根据长管棚的长度,来确定下料长度,一般长度控制在4m或6m,丝扣长度为15cm,丝扣为2mm的螺旋方丝,钢管一端为内丝,另一端为外丝,丝扣加工端正,不得偏位;

钢管上每隔15cm交错钻孔直径为8mm的注浆孔。

先下奇数管孔,第一节用3米长的钢管,偶数孔时第一节采用6米长的钢管,以后每节均采用6米长钢管。

每孔第一节端头加工成锥型,长为10cm,最后一节尾部焊φ10mm加强箍。

安装

⑴管棚顶进采用装载机和管棚机钻进相结合的工艺,即先钻大于管棚直径的引导孔,然后用装载机在人工配合下顶进钢管。

施工前应首先做好套拱,套拱长度按设计采用1米长1米厚,导向管按设计位置布孔、并标注,架设管棚钻机,配备电动油压钻机1台,钻孔及推进钢管,钻孔时钻机立轴方向必须准确控制,每钻完一孔便顶进一根钢管。

钢管接头采用丝扣连接,丝扣长15cm。

各钻孔均应做好施工记录。

⑵接长钢管应满足受力要求,相邻钢管的接头应前后错开。

同一横断面内的接头数不大于50%,相邻钢管接头至少错开1m。

注浆

⑴安装好有孔钢花管、放入钢筋笼后即对孔内注浆,浆液由ZJ-400高速制浆机拌制。

⑵注浆材料为水泥浆。

水泥浆水灰比控制在1:

1,注浆初压力为0.5~1.0MPa,终压力为2.0~2.5MPa,注浆结束后用M7.5水泥砂浆填充,形成钢管混凝土;

坍方及围岩破碎且富水地段,宜在钢管内应先放置ø

22钢筋,再向管内注水泥浆(水灰比为1:

1)。

⑶注浆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为钻孔圆柱体的1.5倍;

若注浆量超限,未达到压力要求,应调整浆液浓度继续注浆,确保钻孔周围岩体与钢管周围孔隙充填饱满。

注浆时先灌注“单”号孔,再灌注“双”号孔。

注浆从低向高进行。

浆液由稀到浓,一般单管达到设计注浆量作为注浆结束的标准。

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10分钟后,进浆量仍达不到设计注浆量时,也可结束注浆。

5.4暗挖施工

暗挖施工工序同隧道V级围岩施工工序,采用短台阶开挖法进行暗挖施工,开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循环进尺长度每次开挖步长不得大于1榀拱架,开挖循环进尺不得超过0.8m,开挖后立即初喷4㎝混凝土,及时接长钢架并进行喷、锚、网系统支护,接长钢架,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长3m,间距1.2m*1.0m(环*纵)。

钢筋网片为单层,在初喷后进行安装。

喷射砼支护厚度为23cm,喷锚过程中注意拱脚处喷填密实。

在钢架墙脚以上30㎝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

打设锁脚锚杆,锁脚锚杆与钢架牢固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且左右侧应错开施工;

适时监控量测,及时反馈施工,为正确采用、修改开挖和支护参数提供依据,以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在浅埋偏压段施工时,二次衬砌在隧道仰拱施作15m后进行,仰拱每循环施工长度控制在4米以内,为便于施工,采用栈桥方式跨越。

二次衬砌采用9m全断面整体液压衬砌台车,砼由自动计量拌合站拌合,砼运输罐车运输,砼输送泵泵送入模灌筑,二次衬砌全断面一次施作。

Ⅴ级围岩与掌子面距离不大于35米。

六、施工安全措施

实行安全目标管理,逐层分解,做到人人目标明确,责任分明。

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中做到安全工作有章可循。

认真实施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

施工中严肃施工纪律和劳动纪律,杜绝违章指挥与违章操作,保证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使安全施工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可靠的防护设施上。

隧道出口处居民集中且距洞口较近,施工场地采用全封闭管理,同时做好群众的安全教育工作。

开工前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安规》,并定期进行安全考试,使大家熟悉和掌握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各专业工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试,合格后方准独立操作。

尤其是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例如爆破员、电焊工等必须持有上岗证,而且专业技术熟练。

进入隧道的内燃机械与车辆,要设置尾气净化装置,并加强装运碴作业期间的通风,加大通风功率,做好通风设计,保证洞内空气清新。

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负责人要会同有关人员对各部进行定期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每班指派专人检查,当发现喷锚支护变异或损坏时,立即增设锚杆并复喷混凝土或增设钢支撑,必要时立即进行衬砌。

当发现量测数据有突变或异变时,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并采取应急措施,保证施工作业安全。

各种工作台架上搭设不低于1米的栏杆,跳板设防滑条,通过力学验算确定受力横的大小及间距,工作台架下的净空要能保证运输车辆顺利通过,并悬挂明显的缓行标志。

雨季施工时,施工现场应及时排除积水,脚手板、斜道板、跳板上应采取防滑措施工。

加强对支架、脚手架和土方工程的检查,防止倾倒和坍塌。

处于洪水可能淹没的地带的机械设备、材料等应做好防范措施,施工人员要提前做好安全撤离的准备工作。

夜间施工时,现场必须有符合操作要求的照明设备。

高空脚手架作业人员务必戴好安全帽,安全带及相关必备安全防护措施。

6.1超前管棚施工安全措施

(1)、施工前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2)、施工设备定位稳定牢固,防止钻进时发生位移。

(3)、钻进过程中导轨附近禁止站人,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4)、焊接钢管过程中注意电焊机的接地以及电缆的防护工作,杜绝漏电事故的发生。

(5)、注浆前必须牢固封闭钢管端部与钻孔间的空隙,采用喷射混凝土封闭,喷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方可进行压浆施工,压浆过程中管口正面杜绝人员逗留,防止浆液喷出伤人。

(6)、施工过程中随时处理掌子面的渣土和撒漏浆液,保持掌子面干燥。

(7)、注浆人员必须佩带防护用品,防止浆液对皮肤的损害。

(8)、施工过程中人员设备较多,派专人现场协调指挥,杜绝混乱场面造成安全质量事故。

6.2明挖施工安全措施

(1)、首先做好洞顶、边坡的防排水系统工程,并妥善处理好陷穴、裂缝,以免地面积水浸蚀洞体周围,造成土体坍塌。

在边、仰坡开挖时要注意高边坡边缘的松土及孤石,如果发现应及时排除,以免滑塌,伤到施工人员及机械。

(2)、洞外边坡排水沟应进行铺砌,管理好施工用水,不使废水漫流。

因本隧道为连续下坡,为避免下雨时雨水漫流,在明挖基坑内设置汇水坑,并配备4台水泵,及时抽尽洞内汇水。

(3)、高边坡施工应设置安全通道;

开挖工作面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交叉作业。

边坡上方有人工作时,边坡下方不准有人停留或通行。

(4)、清理边坡上突出的块石和整修边坡时,应从上而下顺序进行,坡面上的松动土、石块必须及时清除。

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存放机具。

(5)、施工中如发现山体有滑动、崩坍迹象危及施工安全时,应立即停止施工,撤出人员和机具,并报告监理办和指挥部处理。

滑坡地段的处理,应从滑坡体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进行,严禁全面拉槽开挖。

(6)、施工中要设专人观察,严防塌方。

遇有大雨、大雪、大雾及六级(含六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

高边坡路堤下方有道路的,施工时应设置警示标志。

6.3边坡监控

6.3.1基本水准点的布设

边坡位移基准点在基坑边坡位移变形影响不大的稳定地点,即在基坑开挖上口线的边沿延长线上,一般距基坑开挖线5m以外,以确保观测点数据的准确、可靠。

沉降观测基准点在边坡高度2倍距离以外,稳定可靠不易被破坏处埋设三个基本水准点,构成基本水准网,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依据。

基准点埋设采用先挖一直径约1.0m的孔,深度约1.2m,在孔内浇注一水泥墩,于水泥墩中间埋置一直径20mm的钢筋头作为观测基准点。

6.3.2位移观测

为了采用信息化施工和保证基坑边坡安全,在本工程的隧道明挖和初支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边坡位移观测工作,以便根据边坡位移情况及时进行施工指导和提前采取处理措施。

边坡位移观测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点设置在距离边坡5m周边的稳定土体上,用以测量边坡的水平位移。

在边坡开挖前进行基准点和观测点的埋设,并记录其原始值;

从开挖第二步土时开始进行边坡位移变形观测,观测周期1次/天;

直至基坑开挖完成和边坡位移变形趋于稳定后,观测周期改为1次/2~3天;

连续三次观测结果相同后,可将观测周期延长至1次/1周。

其间可根据施工进度和变形发展及遇特殊气候或外界条件影响,如下雨、下雪、冻融、地表水入渗等时,应随时加密观测次数。

一般每7天向监理和甲方汇报一次监测结果。

如发现变形异常,应及时停止基坑内作业,分析原因,采取还土、坡顶卸载和增补锚杆等加固措施,以确保边坡的安全。

直至变形趋于零或二衬施工完毕后,经有关部门同意可停止观测。

6.4洞内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的目的:

围岩监控量测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对围岩支护体系的稳定性状态进行监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变位情况,及时提供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结构可靠性的安全信息,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设计参数的调整提供依据;

对已开挖、支护段的力学状态进行评价,预见事故和险情,以及时采取必要补救措施,确保隧道安全、经济、快速地施工;

是确保安全及结构安全、指导施工顺序、便利施工管理的重要手段;

采用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的隧道,监控量测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施工程序。

测点布置及观测频率

①、隧道收敛观测点及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同一断面,埋设稳固,并有明显标志;

②、沉降观测点布置频率,此段安装Ⅴ级围岩断面,1个断面/5米,每个断面5个点。

量测的时间频率,见表

位移速度

距工作面距离

量测频率

备注

10mm/日以上

0~1B

1~2次/1日

1、B为隧道开挖宽度;

2、节理、劈理发育的岩层,在丰水期,应适当加大量测频率。

10~5mm/日

1B~2B

1次/1日

5~1mm/日

2B~5B

1次/2日

1mm/日以下

5B以上

1次/周

量测的开始时间

要求在开挖24h内和下一循环开挖之前测读初次数,以获取围岩开挖初始阶段的变形动态数据。

量测的结束时间

当围岩基本稳定后,若无明显变形,报监理核批结束量测。

6.5.超前地质预报

根据港尾施隧-17图省山隧道施工图、港尾施隧DZYB-11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中初始风险等级显示DK38+275-DK38+305段为高度风险,超前地质预报的措施为TSP203+超前钻探(2孔)+加深炮孔(5孔)+红外探水。

6.5.1TSP203预报方法

TSP203预报系统测孔布置示意图

TSP203隧洞地震探测仪工作原理见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