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凤阳新世纪高考补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月考检测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6366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凤阳新世纪高考补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月考检测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安徽省凤阳新世纪高考补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月考检测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安徽省凤阳新世纪高考补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月考检测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安徽省凤阳新世纪高考补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月考检测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安徽省凤阳新世纪高考补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月考检测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凤阳新世纪高考补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月考检测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

《安徽省凤阳新世纪高考补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月考检测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凤阳新世纪高考补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月考检测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凤阳新世纪高考补习学校届高三上学期月考检测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

B.对青春期的影响很大的性腺分泌较少。

C.控制身高最主要的腺体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的结果。

D.父母遗传的因素。

9、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长高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生长激素先作用于肝脏等组织,然后就产生生长因子。

B.生长激素分泌太多或不足,都会影响人体发育。

C.生长激素是先通过生长因子,然后再对骨骼起直接作用。

D.如果有了肝病、肾病或营养不良,由于生长因子的产量不足,人就长不高。

2、{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秦士录①(节选)

宋濂

邓弼,字伯翊,秦人也。

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

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

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

“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一日独饮,萧、冯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

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

弼怒曰:

“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

”两生不得已,从之。

酒酣,解衣箕踞。

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

“勿走也!

弼亦粗知书,君何至相视如涕唾?

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

四库书从君问。

”两生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

弼笑曰:

“君等伏乎未也?

”两生相顾惨沮,不敢再有问。

弼索酒,被发跳叫曰:

“吾今日压倒老生矣!

古者学在养气,今人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世豪杰。

此何可哉!

君等休矣。

”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下楼,足不得成步。

泰定末,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袖谒之。

阍卒②不为通,连击踣数人,声闻于王。

王令隶人捽入,欲鞭之。

弼盛气曰:

“公奈何不礼壮士?

”庭中人闻之,皆缩颈吐舌。

王曰:

“尔自号壮士,解持矛鼓噪,前登坚城乎?

”曰:

“能。

”“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

”“突围溃阵,得保首领乎?

”王顾左右曰:

“姑试之。

”问所须,曰:

“铁铠良马各一,雌雄剑二。

”王即命给与,阴戒善槊③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然后遣弼往。

王自临观,暨弼至,众槊并进;

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面目无色。

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云雾中,连斫马首堕地,血涔涔滴。

王抚髀欢曰:

“诚壮士!

诚壮士!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

弼环视四体,叹曰:

“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

尚何言!

”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注释①秦:

地名,今陕西一带。

②阍(hūn)卒:

守门的兵士。

③槊(shuò

):

长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贱:

轻视。

B.两生素负多才艺负:

依仗

C.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阴:

阴险。

D.两生相顾惨沮顾:

看。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君何至相视如涕唾然则何时而乐耶

B.君等伏乎未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阍卒不为通,连击踣数人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D.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6.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选取了邓弼生平两件奇事,着力进行描绘,生动地刻画出邓弼英勇雄壮、言行奇特、豪爽狂放的个性。

B.邓弼强迫两位儒生喝酒,并让两位儒生拿七经来考问他。

他不仅对答如流,而且痛骂了两位儒生,显示了邓弼博学而又傲慢的性格。

C.文章描写了邓弼空怀文经武略,最终老死尘埃而不为时用的经历,以此来寄托作者自己身世的慨叹和对社会的讽喻。

D.宋濂散文,素以简洁质朴见长,而这篇文章却别具一格。

叙事曲折生动,不时穿插几笔描写,略作点染,使情节、人物丰富多彩。

7.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

译文:

(2)王自临观,暨弼至,众槊并进;

(二)古诗鉴赏(8分)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吴融,晚唐诗人。

昭宗龙纪元年(889年)登进士第。

曾随宰相韦昭度出讨西川,任掌书记,累迁侍御史。

一度去官,流落荆南。

(1)诗的首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有什么作用?

(4分)

(2)诗的第三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赏析。

(三)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一题,每空1分,共5分)

(1),。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

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夜泊泰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2)于是余有叹焉。

_____________①,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夫夷以近,__________________③,险以远,_________________④。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__________________⑤,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7题。

孕妇和牛铁凝

孕妇牵着牛从集上回来,在通向村子的土路上走着。

午后的太阳照耀着平坦的原野,干净又暖和。

孕妇信手撒开缰绳,好让牛自在。

当它拐进麦地歪起脖子肯麦苗时,孕妇唤一声:

“黑,出来。

”黑是牛的名字。

黑迟迟不肯离开麦地,孕妇就恼了:

“黑!

”她喝道。

孕妇爱赶集,只为了什么都看看,婆婆总是牵出黑来让孕妇骑,怕孕妇累着身子。

黑夜怀了孕啊,孕妇想。

但她接过了缰绳,她愿意在空荡的路上有黑作伴。

她和它好像有点同病相怜,又有点儿共同的自豪感,于是一块儿腆着骄傲的肚子上了路。

回来时,孕妇也没骑黑,走快走慢由着黑的性儿,当她走得实在沉闷,才冷不丁叫一声:

“黑——呀!

”她夸张地拖长声,把黑弄得挺惊愕,拿无比温顺的大眼瞪着孕妇。

孕妇乐了,平原顿时热闹起来。

远处,依稀出现了三三两两的黑点,是那些刚放学归来的孩子。

孕妇累了,在路边一个巨大的石碑上坐下来,黑又信步去了麦地闲逛。

这石碑属于一个王爷,后来让一些城里来的粗暴的年轻人给推倒了。

石碑躺在路边成了过路人歇脚的坐物。

碑上刻着一些文字,个个如同海碗大小。

孕妇不识字,他曾经问过丈夫那是些什么字。

丈夫也不知道。

丈夫说:

“知道了有什么用?

一个老辈子的东西。

孕妇坐在石碑上,又看见了这些字,她的屁股压住了其中一个。

这次她挪开了,小心地坐在碑的边沿。

她弄不明白为什么她要这样,从前她歇脚,总是一屁股就坐上去。

那么,原因还是胸膛下面这个肚子吧。

孕妇对这肚子充满着希冀,这希冀又因为远处那些越来越清楚的小黑点而变得更加具体。

孕妇相信,她的孩子将来无疑要加入这上学、放学的队伍。

若是孩子也问起这碑上的字,她不能够说不知道,她不愿意对不起孩子。

可她实在不认识这碑上的字啊。

放学的孩子们走近了,她叫住一个本家侄子,向他要了一张白纸和一杆铅笔。

孕妇一手握着铅笔,一手拿着白纸,等待着孩子们远去。

她仿佛要背着众人去做一件鬼祟的事。

孕妇将白纸平铺在石碑上。

当她打算落笔,才发现这劳作于她是多么不易,她的手很巧,却支配不了手中这杆笔。

她努力端详着那陌生的大字,然后胆怯而又坚决地落下了第一笔。

她描画着它们,心中揣测它们是什么意思,又不由得感叹:

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

夕阳西下,孕妇伏在石碑上已经很久了。

她的脸红彤彤的,茁壮的手腕不时地发着抖。

可她不能停笔,她的心不叫她停笔。

她长到这么大,还从来没干过这么累人、又这么不愿停手的活儿。

不知何时,黑已从麦地返回,卧在孕妇的身边。

它静静的凝视着孕妇,脸上满是驯顺,像是守候,像是鼓励。

孕妇终于完成了她的劳作。

在朦胧的暮色中她认真地数,那碑上的大字是十七个,她的白纸上那个也落着十七个。

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贤亲王神道碑

纸上的字歪扭而又奇特,像盘错的长虫,像混乱的麻绳。

可它们毕竟是字。

有了它们,她似乎才获得一种资格,似乎才敢与她未来的婴儿谋面。

孩子终归要离开孕妇的肚子,而那块写字的碑却永远立在了孕妇的心中。

每个人的心中,多少都立着点什么吧。

孕妇将她劳作的果实揣进袄兜,捶着酸麻的腰,呼唤身边的黑启程。

黑却执意不肯起身,它换了跪的姿势,要主人骑上去。

”孕妇怜悯的叫着,强令黑站起来。

孕妇和黑走在平原上,像两个相依为命的女人。

黑身上释放出的气息使孕妇觉得温暖而可靠,她不住地抚摸它,它拿脸蹭着她的手。

一股热乎乎的东西涌现在孕妇的心房。

她很想对人形容心中这突然的发热。

她永远也形容不出,心中这种情绪就叫做感动。

”孕妇在黑暗中小声嘟囔,声音有点颤,宛若幸福的呓语。

(有删节)

1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由于历史的原因,巨大的石碑被推到了,村民们拿它做歇脚的坐物,也算是发挥了它的作用。

B.孕妇非要等放学的孩子走了以后,才上前去描画那些字,表明她是个内敛害羞的人,他本来是可以叫会写字的人帮他写的。

C.孕妇努力描画石碑上的字,这些字给了孕妇无限的希望和寄托,她认为只有这样才有资格与将要出世的孩子见面。

D.孕妇在黑暗中小声的嘟囔,是因为回家的路尽管漫长,走起来很累,但母牛一路的相伴与温情,让一切变得幸福而轻松。

E.本文用诗意的笔调,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传达了一种温馨和谐的人生意味,表现了一个女人将为人母的幸福和喜悦。

11、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

请简要概述。

(6分)

12、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13、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的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

“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

”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

你的看法呢?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5、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选择题

14、.下列词语中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渲染(xuà

n)宣泄(xuān)一暴十寒(pù

)蜚短流长(fēi)

B.挑剔(tī)粗犷(kuà

ng)风声鹤戾(lì

)为虎作伥(chāng)

C.僭称(jià

n)收迄(qì

)怙恶不悛(quān)戛然而止(jiá

D.佣金(yōng)蛰伏(zhé

)非分之想(fè

n)察颜观色(yá

n)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个矛盾心态,显现出马英九以一个“外省族群”者的身份在台湾政坛立足的困难性,使得他在政治考量方面多了一份顾忌和如履薄冰的心情。

B.在朝鲜核试爆后,各媒体盛传中国军队在中朝边界修建铁丝网的说法纯属小题大做,其实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按国际惯例从没有停止过在重要地段修建隔离网以加强国土防卫的工作。

C.《开罗》记者艾哈迈德说:

“中国改革开放起步时,埃及的经济发展已如行云流水;

中国经济成就超越过我们时,我们才开始关注中国发生的一切。

D.很多人可以从《士兵突击》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体会到相同的情感,很容易把自己移情到其中的角色身上:

该剧的火爆和20年前《平凡的世界》的走红如出一辙。

1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行政院长刘兆玄看来,“江陈会”为扩大两岸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重要的,这不仅是东亚和平进程的重大事件,而且是两岸制度性协商的良好开端。

B.真心希望2008年的北京,这位亲口宣布北京申奥成功的老先生能够在网球场上看到中国女网选手再次拿到奥运网球金牌。

C.种种迹象表明,购房者的观望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坚持几日就选择放弃,重新加入到购房大军中去,而且从严的政策,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信心。

D.以超级写实油画《父亲》而闻名的画家罗中立表示,他现在描绘城市生活仍然关注进城的农民,这是他的乡土情结,也是他选择的创作方向。

17.下列句子衔接合理且语言典雅工整的一项是()

A.没有到过昆明的人,总以为这地方四季皆好,在这里住久的人,却以为冬天最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冬天无风无雨,天空最高最蓝,花色最多最妍,五百里滇池,净水明山,山上无云霭;

数峰青碧。

B.天空最高最蓝,冬天无风无雨,花色最多最妍,五百里滇池,净水明山,山上无云霭,数峰青碧。

C.冬天无风无雨,天空最高最蓝,花色最多最妍,滇池五百里,水净山明,山上无云霭,数峰青碧。

D.天空最高最蓝,冬天无风无雨,花色最多最妍,滇池五百里,水净山明,山上无云霭,数峰青碧。

(2)表述题

18、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这段文字语言简明,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苏泽广真是哭笑不得,苏泽广①觉得儿子合图还不懂事,把家托付给他②是徒劳的,便失望地起身。

然而他刚要离开,他③突然跳下椅子,合图④吹灭桌前的蜡烛,“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住他⑤的腿,在黑暗中说:

“爸爸,你放心吧,你⑥要是不回来,我⑦管这个家!

19、(据新华社电讯)城市路牌上的地名为什么要用汉语拼音标注,可否改成英文?

民政部近日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地名标志是领土主权的象征,用汉语拼音标注地名,事关国家领土主权和尊严,用英文等外文拼写地名标志,在中国是被禁止的。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民政部的明确态度和理由,不超付30个字。

20.学校家长会后,一同学的家长好心地对小鸥的母亲说:

“这次综合检测中,小鸥与同学们的差距这么大,我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应该到医院去查一查。

”母亲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然而回到家里却对儿子说:

“。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发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1)a.文中表达不得体的语句是:

(1分)

b.可改换为:

(2)联系上下文,补写出母亲说的话。

(2分)

答:

六、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暑假里,几个高中生一块儿回学校参加篮球训练。

他们看到有个女孩儿蹲在街边,地上用白粉笔写着:

前来旅游,钱包被偷,无钱吃饭和回家,求好心人帮帮我。

他们中的小赵动了心,在裤兜里摸出10元钱,放在女孩面前。

走过去之后,小钱说:

“谁出来旅游还带粉笔?

善良落入了不诚信的圈套。

小孙说:

“别因他人行骗,自己放弃行善。

小李说:

“诚信?

善良?

彭宇救人成了被告,谁还敢善良啊?

小周说:

“矿工聂清文去救人被困死井下,人们在他的遗体旁发现一顶安全帽,上面用白粉笔写着他欠人家多少钱。

这是最善良的人留下的最诚信的遗言。

小吴说:

“我提议,咱们训练后再回去看看,不管这个女孩儿说的是真是假,我们都得做些什么。

”大家都说好。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卷答题卡

1、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共9分)

1()2()3()

2、古诗文阅读(32分)

(1)文言文阅读4()5()6()

7、

(1)

(5分)

(2)

(2)古诗词鉴赏

8、

(1)(4分)

(2)(4分)

(3)9、名句默写(5分)13、选择做()题

3、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5分)

10.(4分)

11.(7分)

12.(6分)

13.(8分)

第Ⅱ卷表达题

4、语言的运用

(1)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14()15()16()17(

18(5分)、

19、(4分)

20(4分)

(1)a.文中表达不得体的语句是:

b.可改换为:

(2)联系上下文,补写出母亲说的话。

六、写作

语文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A(原文第二段中说“影响人的身体高矮的因素主要与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关系”,而A项是属于人的外分泌腺,故没有对人体身高起影响作用。

2、D(同是一母所生,两个亲兄弟的身高竟相差悬殊,显然不是父母遗传的因素。

原文“有的科学家认为,人的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

英国有份调查材料说,45%的身材矮小儿童是由遗传造成的”,仅是对单一个体而言,并非普遍现象。

3、B(A项表达错误,缺少条件,“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

”C项说法错误,生长激素对骨髓并无直接作用。

D项的前提条件应该是儿童,范围扩大。

4、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所选定四个文言实词虽然有两个不是大纲规定120个实词内的,但也是常见词语。

该题的考查方式和查字典差不多,只不过义项已经给定,只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就可以了。

【答案】:

C。

“阴”在这里的意思是“暗中、暗地里”。

这是教材中常见义项,根据上下文很容易推导出来。

A项“贱”属于意动用法,“把……看作下贱”,就是“轻视、看轻”的意思。

B项“负”,有人认为解释为“自负”更好,其实质是一样的。

D项“顾”,常见词,就是“看”的意思。

5、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文言虚词一直是考查的内容,但近两年,以全国卷为代表,不少份试卷不再考查文言虚词,而是对文章人物性格的分析。

可能就是虚词难度较大。

本想也改变一下,但考虑安徽卷一直还是考虚词的。

所选的四个词都是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虚词之内的。

两个“为”都是介词,都是“替”的意思。

A项两个“何”字,第一个是副词,“为什么”;

第二个是代词,“什么”。

B项两个“乎”字,第一个是句中语气助词,不要翻译;

第二个是介词,“对”。

D项两个“乃”字,第一个连词,“却”;

第二个副词,“才”。

6、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四个选项都是用现代文的语言形式对原文内容进行的概述,实际上语言形式的变化反映出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与否,本题设置的错误点也不是很大,只要认真阅读,完全可以找出选项与原文的不同。

B。

“傲慢”,没有根据,“狂放”不是“傲慢”;

“痛骂”也过于严重。

C项可能会引起争议,目的是引起考生对选文文体和作者的关注,本文不属于纪传体历史散文,而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言外之意”很明显。

【参考译文】

邓弼,字伯翊,陕西人。

身高七尺,能以力大服众。

邻居的牛正在相斗,无法分开,邓弼用拳敲牛脊背,牛骨折倒地。

然而(他)爱喝酒,怒目看人,人们碰到他就躲开,说:

“他是狂人,别接近他,接近他一定会遭到大祸。

一天,邓独自喝酒,有萧、冯两个读书人路过楼下,(邓弼)赶忙下去拉他们一同喝酒。

这两个读书人一向瞧不起邓弼,竭力推托。

邓弼火了,说;

“你们(如果)最终也不答应我,(我)一定杀了你们,(然后)亡命逃往山泽罢了,不能受你们的窝囊气!

”萧、冯两人不得已,答应了他。

酒兴浓时,解开衣衫,岔开双腿,像簸箕一样的坐着。

两个书生向来听说他是个酒疯子,想起身跑掉。

邓弼拦住他们说:

“别跑呀!

我也粗略读过一点书,你们怎么把我看做口水鼻涕一样?

今天并不是要邀请你们陪饮,是想稍稍吐出胸中的不平之气。

四库全书,随你们提问。

”两人于是从七部经典中,摘出几十条来问,邓弼一一举出传文和疏证,不漏掉一句话。

邓弼笑着问:

“你们服不服?

”两人彼此相看,颜色惨淡,不敢再发问了。

邓弼又叫添酒,披散了头发,跳着叫道:

“我今天压倒‘饱学之士’了!

古人读书在养气,今人一穿学士衣,反而气息奄奄。

只是想舞文弄墨,视一世豪杰为小儿,这怎么可以呢?

你们算了吧!

”两位书生,一向自以为多才多艺,听了邓弼的一席话,大为惭愧,下楼时,连脚都不知道怎么迈步了。

泰定末年,德王任西御史台执法长官,邓弼写了几千言的书奏,袖揣着去晋见。

管门的人不给传达。

一连打倒几个人,声音让德王听到了。

德王叫侍卫把邓弼抓进去,想鞭打他。

邓弼大声说:

“大人为什么不以礼节对待壮士?

”堂上的人听了这番话,大家都缩起脖子,吐出舌头。

德王说:

“你自称壮士,懂得拿起兵刃,大呼直前攻占坚固的城堡么?

”回答:

“行!

”德王问:

“于百万军中,能够刺杀大将吗?

”“在兵败突围时,能够保护主帅(安然脱险)吗?

“当然!

”德王对左右的人说:

“暂且试一试吧!

”又问邓弼需要什么,邓弼说:

“铁甲一副,战马一匹,雌雄宝剑两口。

”德王吩咐照给。

暗里派出精于用长矛的壮士五十人,飞马出东门外(埋伏)。

然后叫邓弼前去。

德王亲自观战,当邓弼到达东门外,埋伏在那里拿着长矛的士兵一起逼进;

邓弼吼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