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6318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文档格式.docx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实验班文档格式.docx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5.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

C.“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6.张謇认为“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

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此言论认为该革命最伟大的贡献是()

A.结束了专制统治B.促进社会习俗变革

C.推动工业化进程D.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7.在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毛泽东指出“在我们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这一论断旨在()

A.加快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B.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

C.调动各阶层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8.1957年,正当天津庆祝社会主义锣鼓喧天之际,何迟一气呵成写就了《统一病》,讽刺整个社会“穿一样的衣裳吃一样的饭,一样的思想说一样的话”。

后来在“文革”中被折磨致残的何迟躺在床上对人苦笑说:

“我是自投罗网。

”这一现象实际上说明()

A.人民公社化运动遇到了进步人士的抵制

B.党的社会主义建设得不到一些人的理解

C.文艺和科研领域呼唤“双百”方针的提出

D.“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9.下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美术流派具有的一些特征。

下列作品中属于该流派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B.《拾穗者》

C.《向日葵》D.《格尔尼卡》

10.“庙产兴学”就是利用各地寺庙财产来兴办教育,其始作俑者是康有为和张之洞。

康有为建议将各地庙宇废除并改为新式学堂,首开庙产兴学之议;

张之洞也主张征收全国数万座寺院、道观,利用其土地及建筑物,以节省巨额费用。

材料说明()

A.近代教育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民间信仰得到限制与批判

C.庙产兴学促进了新式教会的发展

D.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的瓦解

11.史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三民主义这个纲领表明资产阶级开始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关注民生并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生”“民本”主张依然带有“空想”色彩。

“空想”主要是因为()

A.基本上不变更土地所有性质

B.根本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

D.缺乏实现国富民强的具体举措

12.艾赛亚·

伯林曾指出:

“牛顿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

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同时,他从他那惊人的成果中获得了信心并由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说明()

A.经典力学直接导致了启蒙运动

B.牛顿思想全面影响法国社会

C.启蒙运动有利于经典力学发展

D.科技发展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条件

13.有学者指出:

“关于事实评价有证据辨其真伪即可。

然而对于价值评价却和当前人的价值取向及人们的需要有关。

”下列评价最符合作者价值取向和需要的是()

A.马克思: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B.麦克·

哈特:

马丁·

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导致新教的产生。

C.严复:

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发展“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杨凤城:

新中国“大体上到1956年前后文化转型初步告成。

14.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其主要倾向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

这反映出()

A.当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B.元代文人内心矛盾和苦闷

C.元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

D.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

15.反串名人李玉刚根据自己的特点,对传统京剧名段《贵妃醉酒》进行了全新的演绎,推出单曲《新贵妃醉酒》。

这说明( 

A.传统京剧依然是当今社会的流行主流B.反串演出是京剧表演艺术的精华

C.传统京剧艺术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D.传统京剧的发展已经陷入绝境

16.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提到“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

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为此,法国思想家()

A.倡导人人平等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D.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17.马丁·

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

“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

B.神甫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利平等的教士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

18.弗洛姆深刻地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

”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正确?

()

A.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生意义

B.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

C.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

D.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

19.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某一时期同类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凡国野之道……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周礼·

地官·

遗人》

“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语言杂乱),其事乱。

《国语·

齐语》

“农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则农不怠”

《商君书》

“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

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魏李悝语)

《汉书·

食货志》

A.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先秦时期各诸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秦国商鞅颁布“重农抑商”的政策

D.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商业经济的发展

20.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的诏书中说:

“汉唐及宋,取士各有定制,然但贵文学而不求德艺之全。

前元待士甚优,而权豪势要,每纳奔竞之人,夤缘阿附,辄窃仕禄。

其怀材抱道者,耻与并进,甘隐山林而不出。

风俗之弊,一至于此。

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

”材料表明朱元璋()

A.深刻认识到了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弊端

B.客观上传承与强化了中国儒家文化传统

C.真正以经世致用的思想确立人才选拔方式

D.对科举制度考试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变革

21.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

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

……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争论的核心问题是()

A.客观唯心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决定性地位

B.达到“理”的本源和实现的途径之争

C.明清官方哲学的主导地位之争

D.“格物致知”和“发明本心”的联系

22.《社会契约论》面世后引起了法国社会的强烈震荡。

拿破仑在卢梭墓前说过:

“如果我和卢梭不曾来到过这个世界,那它一定更安宁。

”这实质上()

A.肯定了卢梭对法国政治的重大影响

B.赞誉卢梭个人才华和他的影响

C.说明卢梭受到法国社会上层的欢迎

D.体现了思想对政治的重大影响

23.普罗塔戈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作用

B.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

C.尊崇理性,批判传统,强调道德作用

D.珍视个人自由,强调集体荣誉至上

24.杜甫在画家刘单创作的山水屏障画上的题画诗“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的创作境界颇为后世文人画家欣赏与向往。

王右仲评价道:

“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

A.唐诗的表意功能胜于文人画

B.文人画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

C.中国古代艺术内容是相通的

D.文人画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25小题12分,26小题12分,27小题10分,28小题18分,共52分。

25.材料一自鸦片战争以来,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冲击下,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而学习西方的思想成为中国近代前期思想的主流。

这一主流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陈独秀、李大钊等激进民主主义者则将这一思想主流发展到高潮。

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时代宣告结束,为民主、科学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但对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也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受了重创。

——摘编自《儒家思想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冲击下丧失主流地位》

材料二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

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

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

……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儒家思想在东西方地位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18、19世纪以来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状况,说明儒家思想在东西方的地位变化的原因。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涅创作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记录了他1843年从巴黎返回汉堡,途径亚深、科隆、哈根、明登等城市的旅途见闻和所思所想。

全诗分为27章,以冬天象征死气沉沉的德国,通过童话般的梦境和想象,对当时德国的腐朽落后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第1章就写道:

新的歌,更好的歌,啊!

朋友,让我替你们制作——我们要在地上建筑起天国。

我们要在地上得到幸福,再不愿老是饥肠辘辘,再不愿把勤劳的两手获得的东西,拿去填饱那些吃闲饭的肚腹。

——摘编自张思齐《梦的追随与西方文学》

材料二自文艺复兴以来,视觉艺术一直遵循着固定的表现形式和空间透视法。

但20世纪的很多艺术以非客观自许,拒绝模仿或复制自然,也拒绝像现实主义般或照相般忠实地再现对象。

艺术革命起始于1914年的法国,在战争年代和1945年以后加速发展,似乎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动荡和对理性主义、乐观主义的幻灭,还反映了弗洛伊德和心理学其他学派的影响,反映了对无意识和非理性的强调,以及新物理学的相对论和善于事件、空间、时间的不确定性。

——摘编自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所属的文学流派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艺术革命兴起与加速的原因。

归纳材料一、二中所涉及的文学艺术流派的共同点。

27.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

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

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

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

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

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

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

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解放后农民对于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是不可避免的。

党充分地了解了农民这种小私有者的特点,并提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但是,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这种劳动互助……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1年12月)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要求:

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逻辑严密;

表述通畅;

280字左右)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飘疾进时代》

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

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材料二使我数千年历史以脓血充塞者谁乎?

专制政体也。

使我数万里土地为虎狼窟穴者谁乎?

使我数百兆人民向地狱过活者谁乎?

——摘编自梁启超《拟讨专制政体檄》(1902年)

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经济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不同点。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启蒙之路与近代西方启蒙之路的不同及原因。

 

答案

1.B2.D3.C4.C5.D6.D7.C8.D9.D10.C11.A12.D13.C14.B15.C

16.C17.C18.B19.B20.B21.B22.D23.B24.B

25.

(1)地位变化:

在中国,儒家思想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冲击下丧失主流地位;

在西方,受到一些启蒙思想家的推崇,并成为他们反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

(2)原因: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农耕文明的冲击,促使学习西方的思想逐渐成为中国近代前期思想的主流;

西方推崇孔子,主要是启蒙思想家利用儒家思想中“民贵君轻”等有利于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为本国思想解放和革命服务。

(言之有理,皆可给分)

26.

(1)文学流派:

浪漫主义。

特点:

反对崇尚理性,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

抒发个人情感,积极寻求理想世界;

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而斗争。

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破坏,使西方社会出现精神危机;

二战后,长期冷战对峙使局势不稳;

科技的发展与其他学派的影响。

共同点:

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

27.

(1)认识:

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

传统文化中存在封速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

原因:

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

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

(2)略(注:

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官方答案为“略”)

28.

(1)不同:

前者是人文主义;

后者是理性主义;

批判对象涉及的领域:

前者思想文化领域;

后者政治领域。

(2)西方:

从思想解放到提出“理想王国”的蓝图。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逐步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人文主义宣传思想解放、理性主义宣传建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权。

中国:

从提出改革政体到思想启蒙。

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最迫切的任务;

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弱小这三者使思想解放滞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