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培训 ppt课件.ppt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95310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13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培训 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培训 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培训 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培训 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培训 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培训 ppt课件.pptx

《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培训 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培训 ppt课件.ppt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培训 ppt课件.pptx

诺如病毒防控知识专题讲座诺如病毒防控知识专题讲座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因此,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

诺如病毒感染发病的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国际上通常称之为急性胃肠炎。

我国一直将其列入丙类传染病中进行报告管理。

诺如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肠炎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疾病负担严重。

2013年以来,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暴发多以诺如病毒暴发疫情为主,尤其是2014年冬季以来,诺如病毒暴发疫情大幅增加,显著高于历年水平。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

(一)潜伏期

(一)潜伏期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小时。

瑞典曾对一起食源性传播引起的涉及30家托幼机构和学龄儿童托管机构的暴发数据进行分析,潜伏期中位数为34小时(范围:

2-61小时)。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

(二)轻症病例临床表现

(二)轻症病例临床表现诺如病毒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有两项研究对不同年龄组病例的腹泻和呕吐症状进行比较。

其中一项研究发现成人中腹泻更常见(72%VS52%),而儿童比成人更容易出现呕吐;而另一项研究显示,1岁婴幼儿(95%)和12岁组(91%)出现腹泻的比例高于14岁(84%)和5-11岁组(74%),而5-11岁组出现呕吐的比例最高(95%),其次分别是12岁组(82%)、14岁(75%)和1岁婴幼儿(59%)。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

(二)轻症病例临床表现

(二)轻症病例临床表现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的病程通常较短,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但高龄人群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

研究结果显示,40%的85岁以上老年人在发病4天后仍有症状,免疫抑制病人平均病程为7天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三)重症临床表现和相关危险因素(三)重症临床表现和相关危险因素尽管诺如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但少数病例仍会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

一篇系统综述对843起诺如病毒暴发数据进行分析,住院和死亡病例的比例分别为0.54%和0.06%。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三)重症临床表现和相关危险因素(三)重症临床表现和相关危险因素重症或死亡病例通常发生于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健康人感染诺如病毒后偶尔也会发展为重症。

2002年5月13日至19日,驻阿富汗英国军人中诺如病毒暴发,29人患病,最先发病的3名患者不仅出现胃肠道症状及发热,同时还伴有头痛、颈强直、畏光以及反应迟钝,其中一名患者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另两名患者需要呼吸机辅助支持。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四)隐性感染(四)隐性感染根据已有文献报道,隐性感染的研究设计包括志愿者人体试验、横断面调查和随访研究。

50名志愿者人体试验中,41人(82%)感染了诺如病毒,其中32%表现为无症状感染。

几项横断面调查对5岁以下儿童的隐性感染比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隐性感染比例相差较大:

英国一项大型研究(2205人)和布基纳法索研究发现隐性感染比例超过24%,尼加拉瓜、法国等研究在8%-11.7%,而我国和越南的研究仅为2.7-2.8%。

但健康儿童和非急性胃肠炎患病儿童的隐性感染比例没有明显差异。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一一)传播途径)传播途径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

人传人可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

食源性传播是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污染环节可出现在感染诺如病毒的餐饮从业人员在备餐和供餐中污染食物,也可出现食物在生产、运输和分发过程中被含有诺如病毒的人类排泄物或其它物质(如水等)所污染。

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和生食的蔬果类是引起暴发的常见食品。

经水传播可由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

一起暴发中可能存在多种传播途径。

例如,食物暴露引起的点源暴发常会导致在一个机构或社区内出现续发的人与人之间传播。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二二)季节性)季节性诺如病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们常把它称为“冬季呕吐病”。

根据2016年发表的系统综述,全球52.7%的病例和41.2%的暴发发生在冬季(北半球是12月-次年2月),78.9%的病例和71.0%的暴发出现在凉爽的季节(北半球是10月-次年3月)。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

(一)疑似病例

(一)疑似病例即急性胃肠炎病例,定义为24小时内出现排便3次且有性状改变(呈稀水样便),和/或24小时内出现呕吐2次者。

(二)临床诊断病例

(二)临床诊断病例在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或暴发疫情中,满足疑似病例定义,且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病例。

(三)实验室诊断病例(三)实验室诊断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中,粪便、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经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ELISA抗原检测阳性者。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u聚集性疫情聚集性疫情:

3天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养老院、工厂、建筑工地、游轮、社区/村庄等集体单位或场所,发生5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其中至少2例是实验室诊断病例。

u暴发暴发:

7天内,同一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养老院、工厂、建筑工地、游轮、社区/村庄等集体单位或场所,发生2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其中至少2例是实验室诊断病例。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

(一)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养老院、工厂、建筑工地、游轮等集体单位或场所发现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或暴发,应立即以电话或传真的方式向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二)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及时开展调查,根据疫情流行病学、病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对疫情进行核实。

(三)凡实验室确诊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事件,应严格根据病例定义统计病例数,包括以呕吐症状为主的病例。

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报告标准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报告。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聚集性疫情和暴发疫情的调查流程、调查内容相同,主要包括疫情发生机构基本情况调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和疫情终止评估,调查中涉及的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见“八、实验室检测”。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

疫情发生机构名称、类型(小学、中学等)、详细地址和定位信息(GPS经纬度);人员分布情况,疫情波及人数;疫情发生机构内部平面图,重点关注如教学楼、宿舍、食堂、卫生间的地理位置和供水线路分布等;供餐和饮用水信息:

集体餐饮供应模式(食堂、外卖、周围商业餐馆等)、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供应来源和消毒情况;其他相关信息:

近期天气异常(如长期暴雨)或灾害(如内涝)情况,其它可能影响疫情的特殊情况(如群体性活动、水电故障)等。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

(二)流行病学调查

(二)流行病学调查1.核实诊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调查组抵达现场后,应核实发病情况、开展访谈和采集病例标本等。

核实发病情况。

了解病例主要临床特征、诊治情况,查阅病历记录和临床检验报告等,摘录和复制相关资料。

开展病例和关键人物访谈。

病例访谈对象首选首发病例、指示病例、重症病例、住院病例、发病的食品从业人员、护理人员和教职工等。

访谈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发病和就诊情况以及发病前的暴露史等,访谈提纲可参考附件1。

关键人物访谈对象和访谈提纲根据疫情实际情况而定。

采集病例标本。

调查员到达现场后应尽快采集病例标本,标本采集要求见第八部分。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

(二)流行病学调查

(二)流行病学调查2.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参考上述病例定义制定疫情调查的病例定义。

采用一览表收集病例信息(见附件2),根据病例定义对搜索到的病例进行核实。

可参考以下方法搜索病例:

怀疑因聚餐引起的疫情,收集参加聚餐人员名单,通过电话调查或面对面调查等方式搜索全部病例。

对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的疫情,可通过收集缺勤记录、晨检和校医(厂医)记录等,搜索可能发病的人员。

涉及范围较小或病例居住地相对集中的疫情,或有死亡或重症病例发生时,可入户搜索。

涉及范围较大,或病例人数较多时,应建议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机构查阅门诊就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等,搜索并报告符合病例定义者。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

(二)流行病学调查

(二)流行病学调查3.个案调查参考附件3,并根据疫情需要自行修改个案调查表,对病例逐一进行调查。

也可将个案调查与病例搜索相结合,如采用此方式,应在附件2自行增加暴露史收集信息。

调查方式可根据病例的文化水平及配合程度,选择面访、电话调查或自填式问卷调查等。

调查内容应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发病和诊疗情况、暴露史等。

暴露史信息主要关注发病前3天的暴露情况:

饮食史:

各餐次进食时间、地点、品种及进食量,正常餐次外的进食情况等;饮水史:

饮水类型(市政供水、自备井水、桶装水、瓶装水等)、饮水习惯(生水、开水等)、饮用时间、地点和饮水量等;与类似病例的接触史:

接触时间、时长、接触地点和方式等;其他暴露:

参加的集体活动、医疗机构暴露史等。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

(二)流行病学调查

(二)流行病学调查4.描述性分析个案调查结束后,应快速建立数据库,及时录入收集的信息资料,按以下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描述病例中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住院、死亡等指标的人数和比例,分析病例的临床特征和疫情严重程度;绘制流行曲线,描述病例的时间分布和推断可能的暴露时间和方式;利用上述收集的疫情发生机构平面图,可绘制标点地图或面积地图,描述病例的地区分布;按性别、年龄(学校或托幼机构常用年级代替年龄)、职业等人群特征进行分组,以及考虑饮食饮水可能存在差异的相关特征(住校和走读,白班和夜班等)进行分组,分析各组人群的罹患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以推断高危人群,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各组人群在暴露史方面的异同,以寻找病因线索。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

(二)流行病学调查

(二)流行病学调查5.提出病因假设根据上述描述性分析和访谈结果,提出病因假设,常见假设为食源性传播、水源性传播或人传人,也可能同时存在多种传播途径。

各种传播途径的疫情特点如下:

食源性传播:

污染食物一次性供应常出现点源暴发,持续供应时则呈现持续同源暴发模式。

疫情早期大部分病例具有相同食物暴露史或共同进餐史,病例分布与污染食物的供应范围一致。

停止污染食物供应后疫情即明显下降或停止。

水源性传播:

疫情早期病例空间分布与污染水源供应范围或水源管网分布一致,可出现点源暴发或持续同源暴发。

病例出现前可能存在造成水污染的相关因素,如水管破损、维修,降雨量增加等。

水源性因素解除后疫情明显下降或停止。

人与人传播:

病例迁延不断,流行曲线呈增殖模式,可能出现班级聚集性、宿舍聚集性等。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

(二)流行病学调查

(二)流行病学调查6.分析性研究为验证病因假设,进一步查明暴发疫情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分析性研究,通常采用病例对照或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难以调查全部病例或暴露人群不确定时,适合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如暴露人群容易界定(电子就餐打卡记录等)且人群数量较少时,适合开展队列研究。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控制中心(三)卫生学调查(三)卫生学调查根据前期流行病学调查,获得具有一定指向性的危险因素后,及时开展卫生学调查,进一步调查食品或水的污染源、污染环节、导致疫情传播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验证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调查方法可包括访谈相关人员、查阅记录、现场勘察、采集样本检测等,调查内容因不同病因假设而异,具体如下:

乐东县疾病疾病预防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