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叠合板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完整版叠合板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叠合板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面积:
建筑总面积约为10万平米。
2.1.2工程特征
分项工程概况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
预制板既是楼板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现浇叠合层内可敷设水平设备管线。
叠合楼板整体性好,刚度大,可节省模板,而且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
3.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学习规范、图集,学习设计图纸及转化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并做好图纸会审。
3.1.2确定预制构件吊装顺序,并按照顺序将各编号构件进行排列。
3.1.3编制构件进场计划。
叠合板为甲供材,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向建设单位提供分段供材计划。
3.1.4确定吊装使用的机械、吊具、辅助吊装钢梁等。
统计吊运材料量确定塔吊数量:
由于增加了叠合板卸货与安装的工作,塔吊使用频繁,尽可能安排一般每栋楼安排一台塔吊,再辅以考虑施工分段及流程,避免冲撞临近塔吊塔身、建筑物主体。
根据单块叠合板构件(包括楼梯)重量、吊臂长度、吊臂长度、塔身间距进行选型。
塔吊定位需要考虑同时覆盖钢筋制作场、叠合板堆场、运输车卸货点,以及楼栋安装平面不同堆场对于吊运重量要求:
按照就重原则,在有预制楼梯时,塔吊一般就近楼梯设置,考虑最大单板重量及最远单板重量在塔吊工作范围,并考虑塔身之间间距,避免碰撞。
塔吊布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采用构件供应厂家提供的专用吊具进行吊装,供应厂家同时提供相应的吊具安全保证资料,吊装时根据深化设计布置吊点及位置,确保各吊点受力均匀。
吊索与构件水平面所成夹角不宜小于60°
,不应小于45°
。
3.1.5确定支撑体系方式。
采用钢管+顶托+方钢管龙骨支撑方式。
3.1.6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报审。
对塔吊司机、信号指挥、钢筋工、木工、砼工、吊装人员等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
3.2劳动力准备:
吊装施工必须持证上岗,施工前将特殊工种报项目部备份。
3.3施工机具准备:
3.4材料准备
主要材料计划如下表所示:
NO
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执行标准
1
叠合板
DB37/T5020-2014
2
3
预制楼梯
4
5
钢管
GB/T3091-2008
6
7
8
钢管扣件
GB15831-2006
9
10
11
方钢管
GB/T706-2008
叠合板生产计划详附件4
3.5其他准备
3.5.1在深化设计时考虑吊线孔、泵管孔、线盒位置以及穿线管直径等因素。
3.5.2设计时考虑装修图中灯位。
3.5.3编制工业化构件进场及施工计划,详见附件3.
3.5.4施工现场道路平整度、堆放场地硬化。
3.5.5底板与车厢载板间应有一定空隙,垫木放置在桁架筋侧边,板两端(至板端200mm)及中跨均应设置垫木且间距不大于1.6m,板与板层间垫木上下对齐,不同板号分别堆放,堆放高度不宜大于6层。
现场堆放同上述要求。
3.5.6叠合板堆放点靠近主干道,减少卸货时间;
堆放点硬化处理,排水顺畅;
根据安装顺序,向生产单位提出叠合板的装车顺序,叠合板卸货时按照平面吊装顺序图逆序堆放,便于吊装顺序开展,减少安装时间;
各单体预制板划分种类,预留吊运操作间距,分类堆放。
根据安装顺序向生产厂家提出顺向装车计划,使用工业化构件堆放场地备两层材料。
3.5.7叠合楼板安装工作由具备施工资质和吊装经验的人员进行专业施工。
3.5.8装配式结构正式施工前宜选择有代表性的单元进行试吊装、以检查复核构件尺寸、机械起吊工况,堆放位置是否合适,构件吊装的顺序,节点钢筋相互交叉顺序、根据试吊情况调整完善施工方案。
3.5.9根据设计及方案的规定进行设计验算或试验,并应根据预制构件形状及尺寸设置钢丝绳吊索及分配梁、桁架,以保证吊车主钩的位置与构件重心重合。
3.5.10装配式结构的施工全过程应对预制构件及其上的建筑附件、预埋件、预埋吊件等采取施工保护措施,避免构件出现破损或污染现象。
4.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
工艺流程
搭设临时支撑→调平支撑龙骨→叠合板安装→安装板上层钢筋网片→水电预埋→绑扎负弯矩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除临时支撑→板底拼缝处理施工。
4.1预制构件进场验收
4.1.1预制构件上标明生产单位、构件型号、生产日期和验讫章。
4.1.2构件上预埋件、插筋和预留孔洞的规格、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4.1.3预制构件不应有断裂等严重缺陷。
4.1.4预制板缺棱掉角不大于20㎜,且不能透底,否则混凝土浇筑时漏浆修补观感不佳。
4.2叠合板支撑体系
4.2.1材料选用:
采用扣件式Φ48×
3.6钢管堂支撑架,主龙骨采用50×
50mm方钢管。
4.2.2方案设计
方钢管龙骨垂直于板缝方向布置,立杆间距沿龙骨方向1.2米,垂直于龙骨方向立杆间距为≤1.2米。
立杆底设脚手板,离地20cm设置扫地杆,横杆步距1.8米。
水平杆采用6m~2m钢管进行搭设,其采用对接接扣件进行接长,端部可采用钢管搭接接长。
相邻水平杆连接扣件必须相互错开,不得出现在同一纵(横)距内。
叠合板间板缝处,按设计要求使用发泡聚乙烯条塞缝。
后期使用抗裂砂浆复合网格布进行底板补缝处理。
4.2.3叠合板周圈支座模板启口上粘贴海绵条防漏浆,而叠合板与现浇板交界处根据不同板厚,在不同位置粘贴海绵条防止漏浆。
4.2.4叠合楼排架支撑、梁上口标高的偏差验收标准按模板工程底模上表面标高执行,其标高允许偏差为±
5㎜。
4.2.5采用激光扫平仪复核对排架及梁顶面标高检查,当排架标高不符合要求时,及时对排架的可调顶托进行调整,当梁上口标高不符时,检查梁的截面尺寸及梁底标高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调整至符合要求。
4.2.6拆模强度执行DB37/T5019-2014第4.3.4条规定。
4.3吊装施工
4.3.1.构件准备
(1)检查预留孔位置、数量,是否畅通。
(2)检查构件预埋吊环(或用于做吊点的钢筋桁架)边缘砼是否破损开裂,吊环本身是否开裂断裂。
(3)梁板楼梯搁置边缘及相应搁置位置已根据标高线切割整齐
(4)人工粗糙面平均深度不小于5mm。
4.3.2.构件吊装
(1)水平构件吊装前应清理连接部位的灰渣和浮浆;
根据标高控制线,复核水平构件的支座标高,对偏差部位进行切割、剔凿或修补,以满足构件安装要求。
(2)在相应的梁旁模或其他支承结构上标出定位线
(3)叠合板吊装时必须专人进行指挥,当叠合板到达楼面高度时,应按图纸要求调整板的方向。
确保叠合板板搁置于梁侧板上,深入梁内距离为15mm。
(4)按吊装整体顺序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推进,每跨内按照先外后内、先不规则后规则的顺序进行。
(5)叠合板尽可能一次就位,以防止撬动时损坏薄板。
(6)叠合板定位、锚固长度等应在安装过程中进行平行检查,检查合格方后脱钩。
(7)铺设网片前可在板面接缝处批嵌抗裂砂浆,避免现浇层振捣漏浆。
(8)检查板侧边与梁模板侧边应在统一平面上,板的接缝确保密拼。
(9)用激光扫平仪检查板底标高差小于5mm,板底平整度小于5mm,水平度极差小于10mm。
接缝高低差须控制在5mm,方可确保相邻两板下表面平整度不大于5mm。
预制板自身水平度极差控制在5mm以内,结合梁侧模、横肋木方水平度误差允许值5mm,即使两者误差正向相交,板底水平度极差也可控制在10mm以内。
构件搁置长度偏差控制在5mm以内,这样可以同时满足构件中心线对轴线位置偏差。
每层通过预留的垂线孔自起始层使用激光铅垂仪引放控制轴线,控制轴线累计偏差。
4.4叠合板钢筋绑扎
4.4.1工艺流程:
清理板面及板缝,并整理墙插筋→绑扎板缝附加筋→绑扎支座负弯短筋→质量检验
4.4.2清理叠合板面及板缝的杂物,按图纸要求整理墙插筋。
4.4.3绑扎拼接板缝附加抗剪筋及构造筋,保证抗剪筋在板内锚固长度15d。
4.4.4绑扎支座负弯矩筋,其保护层保证不大于20mm,其与架立筋每扣均绑扎,负弯矩筋下加设钢筋马凳,以保证负弯矩筋正确的空间位置。
4.4.5支座负弯矩筋绑好后,不准踩在其上作业或行走,并派专人看护和修整,保持其正确的空间位置。
4.4.6安装水电管线时,不得任意切断和位移己绑好的钢筋。
4.5机电线管预埋施工工艺
工厂内按图划线定位→预制板内盒、箱稳固→平台现浇层内配管→扫管穿引线
4.6节点及叠合板混凝土浇筑
4.6.1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板内及叠合面垃圾清理干净,并应剔除叠合面松动的石子、浮浆。
4.6.2构件表面清理干净后,应在混凝土浇筑前24小时对节点及叠合面充分浇水湿润,浇筑前1小时应吸干积水。
4.6.3叠合板与周边现浇砼结构连接处,浇筑砼时应加密振捣点。
4.6.4砼浇筑时,不应移动预埋件位置,且不得污染预埋外露连接部位。
4.6.5叠合板混凝土浇筑后12h内应进行覆盖浇水养护,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宜采用棉毡或棉被养护,养护时间应满足规范要求。
4.7预制楼梯施工方法
4.7.1构件堆放
垫木避开楼梯薄板处,在垫木外套塑料布,避免接触面损坏。
4.7.2吊装
梯段吊装应在本层两个休息平台(含梯梁)混凝土浇筑、养护后进行,结构施工上一层时吊装两跑楼梯板。
吊装前使用砂浆将楼梯梁与梯段连接处找平。
控制线:
在平台上划出安装位置(左右、前后控制线),并根据休息平台完成面标高,在墙面上划出标高控制线;
复核:
对各控制线进行复核;
钢丝绳:
根据梯段角度计算出吊装用两根钢丝绳长度差78cm,进行加工制作。
起吊:
将吊装专用钢丝绳与楼梯板预埋的吊环连接,起吊楼梯段,重点保证楼梯踏步顶面水平;
就位:
按照图纸在设计位置就位。
就位时,先找好楼梯板的平面控制线,再缓缓下降吊装就位;
校正:
基本就位后再用撬棍微调楼梯板,直到位置正确,搁置平实。
安装楼梯时,应特别注意标高正确,下口用砂浆或流动性较好的灌浆料填实,校正后再脱钩;
灌孔:
将楼梯板前端预留孔与梯梁上的埋件使用砂浆浇筑连接;
成品保护:
采用废旧木板保护梯段。
4.7.3成品保护
梯段安装完成后要作为施工通道实用,周期也较长,一旦破损修补困难,所以梯段成品保护要求较高,利用废旧模板钉成方盒保护阳角,直至施工结束。
5.施工部署
5.1项目管理机构安排:
5.1.1建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5.1.2根据项目组织机构设置,本项目设项目经理、主任工程师、施工员、材料员及其他各类技术管理人员。
5.2施工段划分
按照楼号划分为区段进行,每个单体即为一个独立区段,各个区段平行施工。
5.3资源部署
5.3.1进度计划要求
施工时间:
5.4安全生产目标
无重大伤亡事故,负伤频率控制在6‰以内,杜绝死亡事故。
5.5机具准备
根据预制构件施工要求选择施工机具。
塔吊、钢筋设备、木工设备、砼设备等机具都要有产品合格证,以保证施工质量。
5.6人员要求
对管理及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明确作业人员的岗位资格要求。
施工必须由相应资质的专业吊装队伍来进行施工。
5.7施工条件要求
当风力达到六级及六级以上时,禁止进行叠合板吊装作业;
遇有大雪、大雾、雷雨等恶劣气候或夜间照明不足,致使指挥人员看不清工作地点,操作人员看不清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叠合板吊装作业。
5.8冬季施工措施
本工程经历2017冬季施工,根据进度计划,冬期施工内容有钢筋砼施工及吊装施工。
进入冬期施工以后,安排专人及时了解天气情况,提前做好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准备工作,在冬期来临前编制详尽的冬期施工措施。
5.8.1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冬期施工时保证入模温度不低于5℃。
进入冬期施工前,由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及时与业主、物资处及替补混凝土供应单位联系,并将相关要求书面通知以上相关方,拌制混凝土的水泥可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外加剂采用高效防冻剂,用于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及成型后的密实度,从而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
冬期施工期间多留两组同条件养护试块,一组用来测定混凝土受冻前的临界强度,另一组用作28d的强度测试,试块应在浇筑现场取样制作。
试压前,试块应放在有正温条件的房间内,解冻后再进行试压,停放时间约6~12h。
制作的标准抗压试块拆模后于当日(不超过一个工作日),既送往公司试验室进行标准养护;
同条件试块按混凝土实际情况进行保温,同时留出检验拆模强度的同条件试块。
当气温在-5~-8℃时,约48h,在-8~-12℃时约为72h,拆模后在混凝土表面应涂刷一层混凝土养护液,继续包裹养护,在混凝土达到临界强度前必须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养护。
为确保混凝土不受冻,注意搜集天气预报,当风力在5级以上时停止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时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
浇筑期间当夜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
现场根据长期和短期天气预报情况安排混凝土施工。
5.8.2钢筋工程
冬期负温条件下焊接钢筋,尽量安排在室内进行。
如必须在室外焊接,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20℃,风力超过3级以上时,有挡风措施,焊后未冷却的接头,严禁碰到冰雪。
闪光对焊,搭设钢筋对焊棚,钢筋端面不平整时,宜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工艺。
钢筋断面平整时宜采用热闪光对焊。
负温电弧焊时,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等缺陷,在构造上要防止在接头处产生偏心受力状况。
5.8.3吊装工程
(1)对塔吊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保证机械各运转部分工作正常。
入冬前做好大型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工作。
(2)做好防滑措施,塔吊的登机爬梯用麻袋包扎好,准备好扫雪的工具等。
(3)塔吊在冬季使用时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工作时加强检查监护,及时发现问题,将小的隐患消除。
气温下降,塔吊各传动连接件、螺栓、钢丝绳等会受低温影响造成强度、刚度的下降,液压系统连接接头等密封件会裂化收缩,造成密封不严,出现泄漏,制动机构制动带会因低温而失效。
所以要有针对性的对重要部位进行重点检查监护。
(4)大型施工机械在冬季作业时,随时注意天气的变化,遇六级以上的大风和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作业。
(5)施工人员配备防寒棉衣、裤、鞋,并配戴棉安全帽,但耳孔不得遮挡,以防听力受到影响,不利安全。
6.质量保证措施:
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DB37/T5019-2014)及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验收,达到合格标准,主体工程达到山东省优质结构,标准,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获泰山杯。
在万科内部每季度飞检实测实量成绩不低于98分,交付评估成绩不低于85分。
6.1每完成一道工序应有专人检查,特别是隐蔽工程要达合格,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2设专职质检员,全面负责工程成品、半成品、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及控制。
6.3所有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与设计要求,并经现场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6.4工程质量过程控制中执行“样板制”、“3检制”。
大面积施工前须先做样板,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总包单位按有关标准验收后,进行推广应用,大面积铺开工作面。
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和质量评定。
6.5通过内部审核与管理者评审,找出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制定改进的措施和跟踪检查落实等措施,使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7.成品保护措施:
7.1构件堆放成品保护
7.1.1构件堆放场地需硬化,表面平整,无积水。
7.1.2构件堆放应使用垫木,垫木必须上下对齐,楼板构件沿长向垫木间距不得大于1.5m,防止构件变形。
7.1.3每堆构件与构件之间,应留出一定的距离,应考虑运输吊运等位置,放置车辆进出碰坏构件。
7.2构件装车卸车成品保护
7.2.1构件起吊及放下,必须“轻起轻放”,防止猛烈冲击导致构件损坏、裂缝等。
7.2.2装运时多层构件之间应设置垫木,垫木设置原则同构件堆放原则,板两端(至板端200mm)及中跨均应设置垫木且间距不大于1.6m,堆放高度不宜大于6层。
7.2.3构件运输时应用绳索将构件绑扎牢固,防止运输过程中构件晃动导致损伤。
7.3构件安装过程成品保护
7.3.1构件安装就位,采用撬棍时应加设木块,防止撬坏构件、棱角损伤。
7.3.2安装斜撑及垂直支撑时,不得过于用力敲打,防止造成构件损伤。
7.4构件吊装完毕后现场成品保护
7.4.3楼层内搬运料具时应注意,不得磕碰构件,避免构件棱角破坏。
7.4.3对楼梯等应在楼梯踏步角部采用废旧多层板等做护角,防止棱角损坏。
7.4.3现场不得在构件上乱写乱画。
7.5交工验收前的成品保护
7.5.1在装饰和安装工程分层完成后,应组织专职人员负责工程成品保护。
7.5.2工程成品保护人员应按成品保护职责与方法,执行成品保护工作,直到竣工验收,办理移交手续后终止。
7.5.3在工程未办理竣工验收移交手续之前,任何人不得在工程成品内使用楼房内的任何设施。
8.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8.1操作人员必须教育考核后上岗,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消防设备,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8.2严格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中要持证上岗坚守岗位,不得戏嘻打闹,严禁酒后下岗作业。
8.3在使用架子时检查架子是否牢固,是否有飞跳或探头板,经检查确实稳妥方可作业。
高度超过2米必须系安全带。
8.4在立体交差作业时,应上下作好安全防护,互相配合,防止滴油或落物伤人。
8.5起重吊装时,当遇到超过6级风力时,操作人员严禁回车打反挡,防止回转组块失灵,或造成回转啃齿、断齿发生,造成相碰事故或机械事故发生。
8.6构件采用垂直吊运,严禁斜拉斜吊。
8.7预制构件卸车后,应将构件按编号,合理有序存放于场地,兵营设置临时固定措施,避免构件失稳造成构件倾覆。
8.8.雨期施工安全措施
雷雨时将高压闸拉开,并由专人负责,临时照明和动力线按规定架设,不允许就地乱拉,更不许直接挂在脚手架上,电机操作人员要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注意天气预报,做到有备无患,暴雨时停止露天和高空作业。
雨期所需材料、设备如水泵、塑料布、草袋等提前准备,对机具设备提前检修备用。
安排专人负责收听天气预报,密切注意天气变化。
做好塔吊、脚手架等高耸物件的防雷、预防台风措施。
做到塔吊顺风停放。
避雷采用φ12钢筋接地。
脚手架上应铺以防滑材料。
落地脚手架底部均设扫地杆,大风雨过后,应重新检查塔吊和脚手架,确保无变化后,方可继续使用。
8.9.冬期施工安全措施
冬期施工前,应将冬期施工所用的材料、机械、工具等备足备齐、并将责任落实到人,现场安排专人负责冬期施工的物资采购、保管和统一调度工作。
现场建立健全冬期施工领导班子,以确保冬期施工措施落到实处。
在冬期施工中,多注意收集天气预报,做好测温工作。
冬期施工中,高空作业应系安全带、穿胶底鞋、防止滑落及高空坠落。
生活及施工道路、架子、坡道经常清理积水、积雪、结冰,斜道要有可靠的防滑条。
施工时如接触汽源、热水要防止烫伤。
现场火源,要加强管理,使用煤气时,应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煤气中毒。
现场明火作业,必须有经理部签字的动火证。
加强现场消防工作,现场备足消防器材。
施工现场消防用水、灭火用砂及消火栓要设明显标记,并注意保管,不得随意挪用。
8.10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
9.应急预案
9.1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小组,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伤亡事故时,应急救援小组应根据当时的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进行现场抢救,并根据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9.2响应措施
9.2.1物体打击响应措施
(1)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2)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a)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
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b)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c)止血带止血法:
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
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
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9.2.2机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