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93693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高一历史必修一必修二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点:

逐渐打破时空限制,虽受政府严格限制,但仍相当繁荣

1、秦代管理“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2、汉代在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六朝时代,出现了“草市”

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四)“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1、“重农抑商”政策含义:

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目的:

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经济的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发育,这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

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海禁”政策扼杀了对外贸易进步的可能性,不仅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从而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一)开辟新航路

1、开辟新航路的背景:

A、必要性(原因):

(1)经济根源: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

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

(3)宗教根源:

传播天主教

(4)商业危机:

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

(5)宗教因素:

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B、可能性(条件):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2、15世纪中叶之前的长时期内,垄断传统商路的是:

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

3、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

葡萄牙和西班牙

4、第一个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是: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其航线是——开辟了由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发现了好望角。

5、直达印度的航海家是:

葡萄牙人达·

伽马

6、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哥伦布,他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远航的。

7、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

从西班牙出发,到达南美洲,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

新航路的开辟的经过

时间

航海家

国籍

支持国

方向

最终到达地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向东

好望角

1497年

达•伽马

印度

1492年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向西

美洲

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

环球航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对世界:

①引起了“商业革命”(商品种类--增多,贸易范围--扩大,贸易中心--转移)和“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社会分化)。

它有力地加强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最主要影响)

②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③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④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冲击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打击了教会的威信。

(2)对欧洲:

①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富国,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扩张。

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9、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新航路开辟后,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西欧开始崛起;

欧洲的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美洲的传统社会覆灭,但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作出了重要贡献;

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

白银大量地流入欧洲,刺激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荷兰;

“日不落帝国”是指:

英国。

2、荷兰能够成为世界范围内殖民帝国的条件:

(1)优越的地理位置。

(2)素有经商和从事手工业的传统,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

(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4)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3、荷兰建立殖民帝国的过程:

(1)组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

(2)袭击葡萄牙、西班牙船只,抢掠财物。

(3)探索新的航路。

4、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荣的商业中心是:

阿姆斯特丹。

5、荷兰垄断性贸易公司的权力有:

贸易垄断权、建立武装、管理殖民地。

6、荷兰的殖民地范围:

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

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占据中国的台湾;

北美洲——建立新尼德兰等殖民地。

7、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

17世纪末,失去海上殖民霸权。

8、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过程:

(1)英西战争:

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2)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

(英属东印度公司)

(3)英荷战争:

与荷兰进行三次战争,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改名为纽约。

17世纪末,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英荷战争的导火线: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航海条例》内容:

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

(4)英法战争:

与法国进行多次战争,其中通过七年战争夺得法国在北美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和印度的殖民地。

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9、英国殖民扩张的优势:

(1)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

(2)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

(3)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4)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10、英国在北美建立的第一块殖民地是:

弗吉尼亚。

11、导致英荷三次战争的直接原因是:

12、殖民扩张的影响:

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市场扩大的途径:

殖民扩张,掠夺、欺诈,商品输出)

(2)对殖民国:

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黑奴贸易:

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13、★如何辨证地看待殖民扩张活动?

提示:

破坏性、建设性

对殖民国家而言

(1)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2)打破世界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促进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对殖民地而言

(1)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2)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三)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如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2)工厂生产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为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如何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推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3)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4)资本主义列强凭借日益强大的实力,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生的背景有:

(1)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资本主义统治,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资金:

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

(3)劳动力:

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

(4)技术:

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

(5)市场:

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市场的需要。

(直接原因)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新兴的棉纺织业。

3、提高了织布速度的发明创造是:

1733年凯伊发明的飞梭。

4、工业革命起迄时间是:

18世界60年代——19世纪中期。

开始标志:

珍妮机的发明和使用;

结束标志:

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制造机器)。

5、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英国、瓦特、改良蒸气机交通运输业新的发明有: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6、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提高了生产力,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产生、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斗争不断;

(3)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

还可以这样回答;

(1)经济上:

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2)政治上:

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3)生产方式上:

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

(4)思想文化上:

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5)世界格局上: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兴起的条件: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

(2)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3)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

(1)电力的广泛应用(显著表现);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

(3)化工技术的发展;

(4)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开始的标志)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2)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新的交通工具:

汽车和飞机(内燃机驱动)。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5、垄断组织的出现:

(1)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2)方式:

兼并或联合。

部门:

最先出现在新兴工业部门和钢铁工业。

(3)评价:

积极——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然大资本家实行垄断的目的是追求更多的利润,但垄断的出现确实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对于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消极——垄断资本家掌握了经济权力之后开始涉足国家的政治生活,且不断扩大对外侵略,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13、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

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

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

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形成过程:

世界市场进程

推动因素

主要途径

初具雏形

新航路开辟后

新航路的开辟

殖民扩张和掠夺

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

以炮舰开路行不平等贸易

最终形成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瓜分世界

(2)初步形成的标志:

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和中国的“门户开放”。

(3)逐渐成熟标志:

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

7、中心:

美国和德国。

8、特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

(1)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2)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多国同时进行。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经济结构:

从重工业开始。

9、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促进生产力发展:

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垄断组织(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的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10、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

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

11、世界一体化趋势(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本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对一体化趋势的评价,有利有弊,详参p114-115。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过程:

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商品输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依赖夺取的更多的特权,加紧对中国商品输出,并打入内地市场,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逐渐地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2)表现:

A、农产品程度有了一定发展,并开始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B、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

C、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3)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表

阶段

原因

表现

影响

认识

产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的诱导

见上节

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要实现近代化,必须实现民族独立

初步发展

从甲午战争到一战前(19世纪末)

1.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客观,主要)

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观,直接原因)

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短暂春天

民国初期(一战期间)

(1912-1919)

1.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最主要内因)

2.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兴办实业

3.“实业救国”的影响

4.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5.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客观,最主要)

轻工业发展较快纺面;

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中共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曲折

发展

l

较快发展

国民统治前十年(1927-1936)

1.全国的基本统一2.国民政府推出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沉重打击

抗战爆发后

1.沦陷区:

来不及内迁的企业为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2.国统区:

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

官僚资本的垄断压制

官僚资本的膨胀;

民族资本的萎缩

萎缩陷入绝境

抗战

胜利后

1.蒋介石出卖国家主权△

2.美国商品充斥中国市场,排挤国货

3.官僚资本经济垄断,压榨

4.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纷纷倒闭

春天短暂原因:

(1)、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可知阻碍民族工业发展最大的因素是列强的侵略)

(2)、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出卖国家主权,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让美国攫取在华的政治、经济特权。

3、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1)时间:

(2)地点:

上海、广东、天津东南沿海地区。

(3)代表企业:

上海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南海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朱其昂创办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4)产生的途径:

一种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

另一种是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此外,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

4、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主要原因)

(2)外商企业的刺激

(3)洋务运动的诱导

5.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短暂春天)

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

纺织业、面粉业等。

代表人物:

张謇(状元、实业家,创办南通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周学熙。

特点:

(1)发展不均衡(①集中于沿海地区;

②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2)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一直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3)发展艰难(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利因素:

①先天不足;

②诞生和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决定其两面性:

革命性和妥协性。

)③后天畸形;

④战争和革命不断,政局长期动荡。

有利因素:

①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②清末至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③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④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7.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斗争求发展,逆境中奋进,但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1.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化三改造(国家工业化,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

①时间的长期性。

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时并举。

③“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

“三改”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实施。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

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A、形式:

国家资本主义B、政策:

和平赎买。

②对农业、手工业改造:

农业生产合作社与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形式。

(2)历史意义:

①、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②、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局限性:

后期工作急躁和粗糙。

二、中共八大

A、时间:

1956年

B、内容:

(1)指出国内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

(2)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朝气经济建设方针。

C、意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三、错误探索表现: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原因:

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

使“左”倾错误(主要标志: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B、“文革”对经济建设的破坏:

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失去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详参P57最后一段。

四、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基本内容

(1)思想路线:

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重点转移:

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3)重要决定:

改革开放。

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

2.经济体制改革

(1)起步:

农村的经济改革(重点,三农问题)

主要内容: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最早从安徽、四川两省开始。

作用:

极大调动农民积极性;

根本改变农村面貌;

推动城市改革。

(2)城市企业改革:

原则:

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意义:

通过这些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加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3.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的格局:

经济特区(首先)——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经济特区有五个: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1988年)。

(3)1990年,上海浦东成为对外开放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五.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1.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2.中共十四大:

时间:

1992年10月;

内容: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