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关高中高三历史寒假作业四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2540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剑门关高中高三历史寒假作业四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剑门关高中高三历史寒假作业四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剑门关高中高三历史寒假作业四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剑门关高中高三历史寒假作业四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剑门关高中高三历史寒假作业四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剑门关高中高三历史寒假作业四文档格式.docx

《剑门关高中高三历史寒假作业四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剑门关高中高三历史寒假作业四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剑门关高中高三历史寒假作业四文档格式.docx

D.社会生活全面体现等级观念

6.《日知录》中载:

“汉时赃罪被劾,或死狱中,或道自杀。

唐时赃吏,多于庙堂决杀,其特宥者乃长流岭南。

……宋初郡县吏,承五季之习,赎货厉民,故尤严贪墨之罪。

……元史至元十九年敕中官吏,赃罪轻者决杖,重者处死。

”中国古代对赃官严惩的主要目的在于(  )

A.维护法律体系的尊严 

B.维护和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C.加强官僚队伍的建设 

D.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7.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

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

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

C.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D.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8.八世纪初中期,唐朝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富。

”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背景是(  )

A.平定“安史之乱”的影响 

B.军政合一地方机构设置的影响

C.对少数民族首领实行羁縻政策所致D.加强边疆地区军事防务所致

9.《史记》记载:

“(战国)临淄之中七万户。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琵、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材料最能说明战国时临淄(  )

A.是当时的商业都市 

B.城市居民全员参与休闲娱乐

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10.清代画家郑板桥曾制定润格(即收费标准)“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

……”“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B.商品经济发展

C.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D.文人地位提高

11.“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

B.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限制

C.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发展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

12.孔子主张重人事而远“天道”,孟子提倡“济天下”,董仲舒强调“圣人之为天下者,兴利也”,降至宋明,理学家把提倡“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大学》抬到了“四书”的地位。

这说明儒家思想(  )

A.逐渐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有效工具

B.不断调整以顺应经济发展需求

C.一贯强调积极入世和社会责任担当精神

D.坚持追求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

13.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丘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

这表明孔丘在当时(  )

A.希望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 

B.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

C.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 

D.不满社会现状回到远古社会

14.“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

作为对古代中国“一统”思想基础的表述准确的是(  )

A.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B.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C.礼法并用,君舟民水 

D.礼乐文明、仁人志士

15.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

这反映了(  )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道教地位上升

C.道教深受理学影响 

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16.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

“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

”由此可以推断(  )

A.程朱理学不受重视 

B.空谈心性的理学受到批判

C.妇女教育受到重视 

D.儒者忠君报国值得称道

17.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

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

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  )

A.世界本原之争 

B.治学方法之争 

C.理气关系之争 

D.道统思想之争

18.梭伦进行民主改革时,贵族会议和执政官委员会的权力似乎并未被削弱。

正如梭伦自己在诗中所说,“如同以两支强劲的锚,稳定处在风暴中的船”。

由此看来,梭伦改革(  )

A.是稳定统治的一种手段 

B.以缓和阶级矛盾为目的

C.协调了贵族的内部矛盾 

D.承认贵族对政权的垄断

19.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没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

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

A.贵族之问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B.罗马法不能够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C.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

D.罗马法不利于调和贵族间的矛盾

20.除了面貌形体神人相同,希腊诸神的性格气质、道德品质亦与人类毫无二致。

他们不仅具有与人同样的喜、怒、哀、乐,而且在道德品质方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人类更富于虚荣心、更加忌妒成性,更加贪婪好色。

古代希腊的宗教神话这种“神人同形共性”的特点(  )

A.造成了对文化的垄断和束缚 

B.带有浓重的人文主义色彩

C.加深了对神权的内在恐惧 

D.孕育了人与人不平等的观念

21.“这个世界和它所有的美好事物看来是由全能的上帝为了让人使用而首先创造与构建出来的……人有知识和能力去统治它、管理它……在现实生活与来世生活中,他事实上在任何时候都拥有快乐和幸福。

”作者的主旨宣扬的是(  )

A.上帝创造万物灵长 

B.反对禁欲,强调来世享福

C.人类可以统治世界 

D.以人为本的宗教理念

22.布莱恩·

蒂尔尼的《西欧中世纪史》把公元300—1475年称为中世纪。

他认为,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动乱之所以没有导致文明的崩溃,是因为西欧人民表现出了非凡的再生能力。

下列符合这种能力的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新航路开辟

23.“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怀疑缘由于两大发现:

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围绕太阳转。

《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

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这一信仰危机引发了(  )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24.某画家目睹了一桩谋杀案,依据该画家描摹的嫌疑_人肖像画,有警察判断嫌犯是一位耄耋老翁,有人则认为是一位花季少女,甚至有的人认为是一台洗衣机。

该肖像画的绘画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现代主义

25.在纪实影片《帝国的毁灭》中有如下片段:

秘书打错了字或做错了其他什么事,希特勒总能宽大为怀;

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是一个对狗有着深情厚谊的人。

这些情节主要依据历史学家的著作和希特勒女秘书的回忆录设计拍摄。

对影片创作合理的解释是(  )

A.艺术作品一定要反映真实的历史

B.作者意在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历史

C.希特勒不愧为有教养、受人尊敬的领袖

D.作者企图颠覆人们对希特勒的固有印象

26.清代实行白银、铜钱双本位货币制度,清廷规定白银一两兑换制钱千文,但二者关系却不平衡,乾隆中期之前表现为钱贵银贱,道光年间表现为银贵钱贱,导致这一变化的应是(  )

A.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长期出超 

B.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国家减少了铜钱的铸造发行 

D.对外贸易顺差变为逆差

27.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

”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

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 

B.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

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D.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

28.1925年1月,中共四大《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指出:

“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有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

”这表明(  )

A.中共已经牢牢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B.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出现裂痕

C.中共意识到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D.中共否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

29.“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

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

”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指(  )

A.国民党反袁斗争的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30.《剑桥中国晚清史》载:

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入田赋25,088,000库平银,关税21,989,0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这表明当时中国(  )

A.工业文明已成主流 

B.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告别小农经济时代 

D.贸易逆差得以扭转

31.1896年,荣氏兄弟看到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

1900年他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

1903年独资经营,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

以荣氏企业为代表的民族资本主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有(  )

①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 ②推动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③民主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④有利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1919年6月9日,《民国日报》发表社论说:

“工人的生计,是很窘的,今天罢工,明天没有饭吃,这是一件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自家办的工厂、工场,如确有振兴国货挽留利益的功效,非但不应罢工,并且还要加工,……因为能多出产许多国货,即所以抵制许多日货”。

该社论旨在(  )

A.坚持实业救国理想 

B.促进五四运动发展

C.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D.肯定工人爱国行动

33.五四时期,各色各样的主义蜂拥而入中国。

从新实在论到尼采主义、国家主义,从先验主义到英美经验主义、实验主义乃至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都曾化为众多中国人的言谈和文章。

这一思想状况(  )

A.得益于政治民主思想自由的氛围 

B.反映了观念变革已是大势所趋

C.体现了国人自卑的病态文化心理 

D.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34.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

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

”这个变化反映出(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

C.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D.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

35.1926年创刊的《自然界》的《发刊旨趣》中说:

科学上的理论和事实,须用本国的文字语言为适切的说明,须用我国民所习见的现象和固有的经验来说明;

还须回转来用科学的理论和事实来说明我国民所习见的现象和固有的经验。

材料强调的是(  )

A.要用民族化语言解释科学 

B.固有经验能推动科技发展

C.科学必须民族化和本土化 

D.科学须以民族文化为基础

36.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

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37.“我的这一建议是:

我们同意从古巴撤走那些您称为进攻性的武器。

我们同意这样做并同意在联合国宣布这一承诺。

您的代表则必须发表一个声明,大意是就美国而言,考虑到苏联的忧虑和关心,将从土耳其撤出类似的武器。

我们可就双方何时将其付诸实施达成一项协议……”其中的“我”“您”分别是(  )

A.斯大林杜鲁门 

B.赫鲁晓夫杜鲁门

C.赫鲁晓夫肯尼迪 

D.勃列日涅夫尼克松

38.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学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其他人操作着著名的“土高炉”,读着由当局准备的专业指导小册子,使用着原始的工具和原材料(包括垃圾桶、平底锅和栏杆),那些从来没有见过钢铁生产的市民们建起了原始的砖炉,开始出产质量很差的钢锭。

材料最有可能在描述(  )

A.一五计划 

B.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运动

39.1992年,中国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发展。

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芜湖、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政策。

同时,开放哈尔滨、长春等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等13个沿边城市。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合中国逐步推进的渐进式开放战略

B.浦东开发直接带动内地经济飞跃

C.这些地区享有较大的政治管理权限

D.标志着我国开放体系初步形成

40.据新华社电:

“神舟六号尚在在这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

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

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

B.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C.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垄断空间技术的垄断

二、材料阅读

41.(2016·

广东广州荔湾、海珠二模·

40)(25分)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三表:

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至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十五磅。

愿减轻者听便。

第六表:

凡主张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

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妇有七去:

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宸”借指帝王所居,又引中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衷,曹司不敢与夺。

——《唐律疏议》

材料三第二条第三款:

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

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休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休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

他应接见大使和公使;

他应注意使法律切实执行,并任命所有合众国的军官。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四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4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和宪法坚持的原则?

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

(8分)

(3)材料四中的关于选举法的修订,体现了我国法制的逐步完善。

写出中国近代至建国初期法治发展过程中的三部主要法律名称及每部法律的特点或原则。

(9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法制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

(4分)

42.(2016·

河南开封一模·

40)(25分)某历史兴趣小组对“民”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民”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民主启蒙

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问题二民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劳动者数量在大量减少,农民大量向其他阶层流动和转移,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开始向上流动,这为社会中间阶层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重要条件,社会中间层是指几个具有相近或相似特征特别是收入处于中等或接近中等以上水平的阶层的合称,一部分是中小私营企业主、富裕个体工商户;

另一部分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行政与管理人员等,他们不但在收入上处于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而且接受过_良好教育拥有较好社会声望。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

问题三民观

材料三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民主思想逐渐传入中国,“民”的含义开始发生变化。

首次给“民”注入现代意义的是梁启超。

1899年,他对“国民”的含义作了解释:

“国者,积民而成,含民之外,则无有国。

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

”后来他又指出:

“国者,民之国也。

”国民应该能“治一国之事”,“享一国之权”,具有“权利”、“责任”、“自由”、“平等”、“独立”等几方面的基本素质。

——据《论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_的发生》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

(5分)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阶层流动的特点?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从背景、内涵、影响三个方面评述梁启超的“国民”观。

(12分)

43.(2016·

湖北荆州一模·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学者认为: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屈辱的历史,就是“沉沦”;

半资本主义的存在,就是“上升”。

1901年到1920年间二十年的历史,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黑暗到黎明的转折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选取中国近代1901—1920年间的主要史实,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

(12分)(说明:

可以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

也可以提出新的结论并进行论证。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4.(2016·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康)有为以好博好异之故,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以犯科学家之大忌,此其所短也。

……有为之为人也,万事纯任主观,自信力极强,而持之极毅;

其对于客观的事实,或竟蔑视,或必欲强之以从我。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1)指出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认识的异同(10分)

(2)指出材料三中梁启超观点的史实依据。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5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根据“急行文书包括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