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1485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生物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古生物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古生物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古生物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古生物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生物Word下载.docx

《古生物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生物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生物Word下载.docx

第一朵花14

i.白垩纪末的绝灭事件:

恐龙的灭绝15

小行星撞击地球说15

彗星碰撞说15

4.新生代16

a.概要16

b.各纪生物圈面貌和古地理16

古近纪16

新近纪16

第四纪17

c.山旺生物群17

d.人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17

三、专题展览18

A.澄江动物群18

B.恐龙天地19

C.微观世界19

D.无脊椎动物化石大观20

E.古植物园20

(1)陆生高等植物的演化20

(2)主要植物大类展示21

F.热河生物群22

G.南京直立人24

H.南京地史演变24

I.我从哪里来?

25

主要参考文献26

生物进化史

1.门厅通过大型浮雕和数字化地球仪表达展览主题:

“进化中的生命、演变中的地球”。

2.上山之路

将从恐龙厅上二楼的楼梯(长约30m)改装成上山小道,两侧(或一侧,以确保通道宽度)为岩石地层的复制,浓缩南京地区震旦系—第四系剖面的特征。

在剖面中巧妙嵌入各时代典型化石。

3.化石奥秘

依次介绍化石定义、化石类型、化石形成、化石作用和达尔文进化论,由此引出化石记录和地质年代表(“上山之路”和“化石奥秘”这两部分共同起到“引言”的作用)。

在有关地球生命演化历史的时空概念和基础理论建立起来后,开始进入生命进化史展览。

(1)化石定义:

化石即石化了的生物,是史前生物保存在地层中的遗体、遗迹和生物体的残余有机物分子,是生物进化和地球演化历史的见证。

(2)化石类型:

实体化石、遗迹化石、化学化石。

实物标本展示:

三叶虫化石、双壳类的印模化石(外模、内模、内核)、硅化木化石、琥珀化石、炭化树叶化石、带树叶的煤化石、腕足化石、珊瑚化石、象牙化石、“龙骨”化石、寒武纪早期遗迹化石等。

(3)化石形成:

通常的四个过程:

动物死亡→遗体埋藏→腐烂石化→形成化石。

以菊石为例,采用标本和示意图展示化石形成的过程,参考“恐龙百科全书”的化石形成示意图。

可考虑设多媒体显示化石奥秘。

(4)化石作用:

根据化石,我们能追溯地球生命的来龙去脉,确定含化石地层的相对地质年代,进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了解古地理、古气候、古环境以及地壳运动的发展过程,验证大陆漂移,探讨天文历史,进而为研究现代生物的多样性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由于多种沉积矿产的形成和生物作用有密切关系,有的甚至本身就是化石,如煤、石油、硅藻土等,因此化石和古生物学研究对国民经济发展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5)达尔文进化论:

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而进化。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古生物学的理论支柱,化石是验证和发展达尔文进化论的科学依据。

尽管达尔文认为生物的进化是一个以均一速度缓慢、渐进的过程,但是快速的、跳跃式的突变已被证明是客观存在的。

集群灭绝和适应辐射在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化石记录:

在沉积岩层序列中,较早形成的岩层在下,较晚形成的岩层在上,如此叠覆。

由于每一时代的地层都有其特殊的生物群面貌,而且生物进化的方向总是不可逆的,化石就成了“每一页”地质历史记录的标志或“页码”。

(6)地质年代表:

根据对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古生物群的特征和演化发展阶段的系统研究,地质学家很早就完成了对地质历史和地层系统的划分,像历史学家编年史一样,建立了与地层系统相对应的地质年代表。

4.前寒武纪

前寒武纪泛指地球历史上寒武纪以前的漫长时期,约占地球全部历史的近八分之七。

是地球和生命的起源与早期演化的历史阶段。

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行星存在至少已有46亿年,最初的地球是一个炽热的火球,随着地球表面温度逐渐下降,地球表面的熔岩开始固结,形成最古老的地壳。

最初形成的地壳很不稳定,到处火山爆发,岩浆横溢,这种喷发形成的蒸气是地表水的主要来源,为生命的起源创造了条件。

尽管不排除宇宙的其他星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但迄今为止,地球是惟一可以确定有生命存在的一个星球。

就科学家目前所知,水是生命的摇篮,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水环境中通过一系列漫长的化学变化最终形成的。

地球在太阳能和化学能的作用下形成复杂的化合物,由此产生了一切生命的机制。

多数科学家认为,生命的诞生是由于溶解在海水里的含碳物质间偶然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的结果。

有些反应形成了一些微小的泡状物,其外表的油状膜包包住内部的小液滴,使其免受外部海水的侵袭。

还有些反应形成了能够通过吸收周围更简单的化学物质而复制自身的物质。

这两种反应的结果以某种方式相结合,产生了第一批能够自我复制的细胞。

这些细胞一旦开始利用能量,生命便开始出现了。

直到细胞的出现,生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开始有了一层细胞膜,使生物和周围环境既可以进行物质交流,又可保持自身独立的体系。

原始的细胞的生物是以周围环境有机物为养料,如异养细菌。

当时大气中无游离氧,它们靠无氧吸收(发酵)获得能量,是嫌氧生物。

随后出现了具叶绿素的蓝菌,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成为自养者。

蓝菌的光合作用放出了氧,使大气有游离氧存在,并在高空形成臭层,减少了紫外线对生物的威胁。

这时生物由嫌氧发展为喜氧呼吸,能量代谢提高了。

蓝菌和细菌是原核生物,大约到了18-20亿年前出现了原始真核生物(绿藻,金藻),细胞形态更加复杂,并促成有性生物的出现,动植物的分化以及多细胞生物的产生。

多细胞化使得生物体内开始有了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形成,生物体明显复杂化,生物的进化步入高级阶段。

5.古生代

a.概要

古生代为显生宙的第一个代,从距今5.4亿年到1.9亿年,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是生物演化的一个重要时期。

它以一场至今不能完全解释清楚的进化浪潮拉开了寒武纪的序幕。

寒武纪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

但随着时代的延续,有些动物跟随着早期陆生植物转向陆地。

古生代后期,陆生植物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期,爬行动物和似哺乳动物也开始出现。

古生代以地质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宣告结束。

b.各纪生物圈面貌和古地理

寒武纪

寒武纪始于5.4亿年前,那时地球上首次出现了带硬壳的动物,寒武纪以前生命的星星之火已发展成为燎原之势,它反映了生物演化过程中的一个明显的特大飞跃,即“寒武纪大爆发”。

云南寒武纪早期澄江动物群的发现,为探讨生物演化“寒武纪大爆发”的奥秘提供了确凿的化石证据。

在澄江动物群中,从简单的海绵动物到复杂的脊索动物,几乎所有的现生动物门都有了各自的代表,还有一些形态如此奇特以至于无法归入任何已知动物门的疑难类群。

大型捕食动物奇虾的出现,标志着完整的生态系在寒武纪初期就已形成。

脊椎动物的起源也已追溯到寒武纪的开始。

寒武纪气候温暖,海平面升高,浅海广布,为新物种的诞生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出现了一批具有坚硬的外壳或内骨骼的动物,尤以三叶虫最为丰富,因此寒武纪又称为“三叶虫的时代”。

奥陶纪

奥陶纪开始于5.05亿年前,当时动物仅生活在海洋中,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其中重要门类有笔石、三叶虫、腕足类、鹦鹉螺类、苔藓动物、海百合类和珊瑚等,而以鹦鹉螺为代表的头足类取得了海洋霸主地位。

奥陶纪几乎所有的陆地均位于赤道以南。

非洲位于南极,同南美洲和澳大利亚接壤,这些大陆连在一起,构成了古时广袤的冈纳大陆。

奥陶纪动物在浅海繁盛一时,但气候的变化给这段黄金时代划上了句号。

冰川留下的刮痕显示冈瓦纳大陆曾为大冰盖所覆盖。

奥陶纪末期,地球变得异常寒冷,超过一半的物种消亡了。

地球生物圈经历了“寒武纪大爆发”以来的第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志留纪

志留纪开始于4.38亿年前。

随着全球气候转暧,环境渐趋稳定,志留纪海洋动物逐渐恢复了元气,并形成了浅海环境生物进化的高潮。

海洋中的生物仍以无脊椎动物为主,但三叶虫和曾称霸奥陶纪海洋的鹦鹉螺类开始衰退,笔石演化迅速,珊瑚、苔藓动物、双壳类、腹足类、竹节石类等得到进一步发展。

同时,脊椎动物身上正发育着重要的变化,即出现了带有真正颌骨的鱼类。

有颌类与无颌类的鱼都在偿试着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

同时,陆地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真正意义上的陆生维管植物在滨海沼泽中首次出现。

仅仅过了3000万年,到志留纪结束时,陆生动物分布已十分广泛,尽管身长很少有超过几厘米的。

泥盆纪

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的时代”,开始于4.08亿年前。

这一时期的脊椎动物开始称雄海洋,并首次进军陆地。

泥盆纪无脊椎动物依然在不断进化。

在软体动物中鹦鹉螺类的后裔衍生出具有螺旋外壳的菊石。

在早古生代曾非常繁盛的三叶虫、笔石等已经明显衰落。

腕足类和珊瑚类获得了进一步反展。

就脊椎动物而言,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出现了首批向陆地进军的先驱。

泥盆纪处于重要的地壳运动之后,这时全球海陆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

冈瓦纳大陆仍位于南极附近,但逐渐向北移动,欧洲和北美洲的一部分与格陵兰岛连成一体,成为一块横跨赤道的大陆。

由于气候温暖,在陆地上生长缓慢的简单植物逐渐让位于对干旱的陆地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的植物类群。

泥盆纪结束时,最早的森林已经形成。

石炭纪

石炭纪开始于3.6亿年前,是陆生生物大发展的重要时期。

陆地上出现了大片茂密森林,它们的残骸最终变为煤层。

作为一个主要的造煤时代,石炭纪由此得名。

绝大多数的陆生动物虽然是无脊椎动物,但它们的统治地位已受到有力挑战。

第一批爬行动物开始出现,并迅速进化,到石炭纪晚期,它们成了当时最大的捕食者。

同时,在淡水和海洋里,软骨鱼和硬骨鱼日益繁盛,没有颌骨的鱼则江河日下。

海生无脊椎动物的最大变化是蜓类的兴起,其次珊瑚、腕足类、牙行刺进一步发展,海百合继续保持兴旺,在有些区域形成了覆盖海底的大片水下“花园”。

三叶虫更为衰退,仅有少数代表,而笔石几乎销声匿迹。

石炭纪开始前,地球经历了一场因气候变冷导致70%海洋生物灭绝的浩动。

进入石炭纪,全球气候开始转暖,海陆分布的格局出现了巨大变化,西半球的陆地几乎一直延伸到两极,而东半球的大部分却覆盖着面积相当于太平洋的海洋。

二叠纪

二叠纪开始于2.86亿年前,是古生代最后一个纪,也是一个重要的成煤时期。

它以地球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宣告结束。

二叠纪时陆生植物进一步发展,在晚期还出现了松柏类、苏铁类和银杏类等中生代主要类群的先驱。

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和昆虫相当繁盛,鱼类中的软骨鱼和硬骨鱼都有重要代表。

似哺乳动物的兽孔目爬行动物成了陆地上日益重要的角色。

以蜓类、珊瑚、菊石、腕足类为代表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组合面貌与石炭纪相似,但成分有明显不同。

苔藓虫、双壳类有了新的发展,三叶虫仅存少数代表。

二叠纪末四射珊瑚、横板珊瑚、蜓、三叶虫全部绝灭,菊石演化为高级类型,腕足类属种也大为减少。

二叠纪时期,地球上的大陆互相靠拢,连结成一整块超大陆,即泛古陆。

泛古陆辽阔广大,气候条件千差万别。

南极覆盖着自石炭纪遗留下来的冰盖,而南回归线以北及北半球大部,多为酷热少雨。

c.生物登陆

在距今5.2亿年前后生物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登陆过程。

植物是生物登陆的先驱者。

在植物成功登陆后,无脊椎动物随之迅速登陆,并广泛分布。

在3.7亿年前后,在海洋中繁衍了近2亿年的古鱼类终于征服了陆地,出现了一类古两栖类动物。

生物登陆是生物进化中关键的一步,它为生物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生态领域,通过生物的不断演变最终发展形成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

d.二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

一个时代的终结

二叠纪末(约二点四五亿年前)发生的生物灭绝事件是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其影响甚至超过了著名的白垩纪末的恐龙灭绝事件。

这场灭绝事件的重灾区是海洋,约90%以上的海洋物种灭绝。

在陆地上,生物灭绝率也达到75%。

这场浩劫的受害者有三叶虫、四射珊瑚等一大批无脊椎动物,以及二叠纪陆地上某些最繁盛的爬行动物,如盘龙。

这场浩劫彻底改变了生物圈的面貌,为中生代生物的演化尝试提供了巨大的生态空间。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原因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推测:

一是小行星或其他天外物体撞击了地球,造成突然的大屠杀;

二是大规模的火山喷发,火山灰遮天蔽日,把植物赖以生存的阳光挡住,引起大批植物的死亡;

三是二叠纪晚期海平面下降,许多海洋生命栖息的近海浅滩消失了,因而造成物种的灭绝;

四是大陆气候的变化,二叠纪晚期气候转暖,然后突然变冷,陆上及海上的动物难以适应而遭受致命打击。

这些推测很难说哪一种原因是决定性的,多种原因的复合作用最终可能导致了二叠纪末全球生物圈的灭顶之灾。

我国浙江长兴煤山二叠系-三叠系全球界限层型剖面完整记录了这场重大变故的过程。

为探明事件发生的过程和原因,科学家还需做更深入细致的多学科研究。

6.中生代

中生代距今2.5亿年到6500万年,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相对于古生代,中生代生物面貌焕然一新,“爬行动物时代”、"

恐龙时代”,“菊石时代”赋予了这一时代特定的含义,而鸟的诞生,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出现以及裸子植物的极度繁盛构成了中生代一系列意义深远的生物进化事件。

三叠纪

三叠纪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自距今2.5亿年开始。

经历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后,三叠纪早期生物圈逐步复苏。

在海洋中,菊石类劫后余生,残存的类群再次繁盛;

六射珊瑚取代了四射珊瑚,成了新的造礁生物;

双壳类软体动物取代了腕足类;

鱼类则以全骨鱼类占统治地位。

三叠纪陆生植物群以松柏类,苏铁类,银杏类和真蕨类等植物为主。

这一时期出现了原始的恐龙和最早的鳄类。

三叠纪晚期,真正的哺乳动物开始出现。

古生代末期形成的联合大陆到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陆地面积扩大。

特提斯海呈西部狭窄,东部辽阔。

劳亚大陆形成,冈瓦纳大陆仍以大陆环境为主。

中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动导致中国华南板块与华北和塔里木板块相互拼合,古特提斯洋最终封闭,使中国的古地理面貌开始呈现出东西差异的转变,现代中国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

侏罗纪

侏罗纪自约2亿年前开始,是恐龙和菊石类极度繁盛的时代。

爬行动物第一次在陆地上、海洋中和空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恐龙家族中体量最大的蜥脚类在侏罗纪晚期达到全盛,成为地球陆地上出现过的最巨大的动物,中国著名的合川马门溪龙就是一例。

在侏罗纪结束时,蜥脚类已大大衰落。

直到侏罗纪末期,鸟类开始出现了,翼龙类在空中有了竞争者。

随着开花结果的被子植物的兴起,地球从此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从侏罗纪起,特提斯海地区普遍进入强烈沉降阶段。

而围绕太平洋两岸的宽广地带则经历了强烈、多变的构造发展。

劳亚大陆呈现古地理面貌的分异,冈瓦纳大陆则开始逐步解体。

北大西洋南段开始存在,印度洋的雏形形成。

中国的华南和华北联成一片。

沿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两侧出现显著的"

东西分异"

,该线以东的沿海地区发生强烈地壳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以西为稳定大型的内陆盆地。

白垩纪

白垩纪自1亿4千4百万年前开始至6千5百万年前结束,是中生代晚期的一个纪。

这一时期的被子植物迅速发展,逐渐取代了裸子植物原有的统治地位。

白垩纪海洋中造礁的厚壳蛤达到极盛,一度取代珊瑚成为主要的造礁生物。

白垩纪早期鸟类开始分化。

白垩纪恐龙种类达到极盛,这时候最著名的恐龙是霸王龙,是陆地上出现过的最大的食肉动物。

白垩纪末,海洋和陆地上的动物大量灭绝,仅少量残存下来。

曾盛极一时的恐龙家族完全灭绝,成为地球历史上最重大的生物灭绝事件之一。

白垩纪特提斯海的阿尔卑斯地区由于地壳构造运动普遍上升,喜马拉雅地区仍被海水淹没。

早白垩世早、中期,非洲、南美、印度、南极洲和澳大利亚之间开始了逐步分离。

原始的大西洋和印度洋开始出现。

中国的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一线以东地区的火山活动减弱并东移,松辽地区、华北东部及江汉地区形成了北北东向排列的大型近海平原盆地。

热河生物群

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

鸟类起源有三种假说:

鳄类起源说、槽齿类爬行动物起源说和恐龙起源说。

近年来在我国辽西发现的多种带羽毛的恐龙,使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得到普遍认可,并使鸟类飞行的树栖起源说占了上风。

最早的鸟类是侏罗纪世晚期出现的始祖鸟(Archaeopteryx),而侏罗—白垩纪之交和早白垩世早期鸟类进入第一次大辐射,既出现了与始祖鸟同属蜥鸟亚纲的孔子鸟(Confuciusornis),又出现了种类丰富的以始反鸟(Eoenantiornis)为代表的反鸟类,同时以朝阳鸟(Chaoyangia)为代表的今鸟亚纲的一些代表也出现了。

蜥鸟亚纲是鸟类中最为原始的类群,目前仅包括始祖鸟和孔子鸟;

反鸟亚纲是中生代种类和数量最为丰富的鸟类;

而今鸟亚纲是鸟类中最为进步的类型,所有现生鸟类都属今鸟亚纲。

h.最古老的被子植物:

第一朵花

“被子植物”,也叫“有花植物”,是当今植物界种类最繁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植物,已知有25-30万种。

世界公认的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是发现于以色列和英国南部早白垩世的晚凡兰吟期-早欧特里夫期的花粉化石,距今约130-135百万年前。

被子植物一经出现,即在随后短短的10-12个百万年内迅速演化出当今被子植物几乎所有的大类,包括木兰类、单子叶植物类、真双子叶植物类,并且在随后15个百万年迅速“占领”了地球植被系统,成为种数最多的植物类群,地球从此进入了植物界的“被子植物时代”。

我国的热河生物群时代上属于早白垩世(大约122-125百万年前),近年来由于发现两个“被子植物”新属而成为关注的热点,即古果属(ArchaefructusSun,Dilcher,ZhengetZhou)和中华果属(SinocarpusLengetFriis)。

古果属包括两个种:

辽宁古果(ArchaefructusliaoningensisSun,Dilcher,ZhengetZhou)和中华古果(ArchaefructussinensisSun,Dilcher,JietNixon)。

中华果属有一个种:

十字中华果(SinocarpusdecussatusLengetFriis)。

热河生物群被子植物的发现表明中国是被子植物的起源地。

恐龙的灭绝

白垩纪末,横行地球1亿5千万年的恐龙世界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

有关恐龙绝灭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如:

小行星撞击地球说,彗星碰撞说,气候骤变说等,其中最流行的是小行星撞击地球说和彗星碰撞说。

不过,人们普遍认为,恐龙绝灭的原因是复杂的,它既有恐龙自身的原因,如体温不恒定、大脑不发达、卵生和体躯庞大等不适应环境的剧烈变化的原因,也有如行星撞击地球或其他引起地球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外部因素。

小行星撞击地球说

在距今6500万年前,一个直径达几公里的行星猛烈地撞击地球,碰撞后卷起巨大的尘埃笼罩着整个地球,使得整个地球黑云遮日,不见阳光,并且气温迅速降低,这种情况持续了3到6个月。

植物因为没有阳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大量死亡,吃植物的恐龙和其他的动物因此相继死去,吃肉的恐龙也由于失去食物而相继死亡。

作出这一假说的直接证据是人们在墨西哥发现了一个6000多万年前由一颗直径近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大坑。

同时,在白垩纪末期的黏土层中发现了范围广泛的铱元素的异常富集,而铱元素在地球上含量很少,但在陨石中含量却很高。

彗星碰撞说

一些科学家认为,在距今6500多万年前,地球受到一颗巨大彗星的憧击,结果产生了一个温度高达3000℃的大火球,这个大火球迅速地向外扩展,造成了北美洲和亚洲的森林大火,把生物都烧成了灰烬。

科学家提出这样的假说的依据,是在6500万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比其他岩层里高出1万倍的碳灰成分。

还有的科学家则认为,这次彗星撞击形成的大爆炸引起了全球性的尘埃遮日,有毒物质污染了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使得地球的海洋变成了一个死海洋。

同时,爆炸后一些化合物在空气中与水蒸气相溶并形成了滂沱酸雨,进一步地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系统,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生物物种的灭绝。

7.新生代

新生代

a.概要

新生代从距今六千五百万年前至今,又称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时代,包括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

新生代继中生代联合古陆的分离后,进一步形成了一系列的海陆变化。

新生代气候自始新世后期开始趋冷,从新近纪开始已局部步入冰期,在第四纪冰期达到鼎盛期。

b.各纪生物圈面貌和古地理

古近纪

古近纪又称“老第三纪”,是新生代最早的一个纪。

古近纪哺乳动物迅速辐射演化,除了适应陆地生活的多种方式外,还出现了空中飞翔的蝙蝠类和重新适应海中生活的鲸类。

海生无脊椎动物中以有孔虫类、软体动物、六射珊瑚等为主。

淡水介形类等亦大量繁育。

被子植物更趋繁盛,植物分区更加接近现代。

古近纪大陆内部的海侵范围显著缩小。

由于地壳运动的结果,开始奠定许多山系的雏形。

我国老第三系以陆相为主,仅在台湾、西藏等地有海相沉积。

陆相沉积的主要类型包括干燥气候条件下山间盆地的红色碎屑堆积、湿润气候条件下凹陷盆地的含油和煤堆积、断块盆地的湖泊沉积以及山麓堆积。

新近纪

新近纪又称“新第三纪”。

生物界的总面貌与现代更为接近。

哺乳动物又有新的发展,以形体增大为特征。

在海生无脊椎动物中,有孔虫中的大型货币虫已被小型的有孔虫所取代。

六射珊瑚大量发展,形成大型珊瑚礁。

淡水介形类等大量繁育。

高等植物区系与现代近似。

新近纪只在大陆边缘地区发生小规模海侵。

到新近纪晚期,许多古近纪时形成的新山系继续隆起,山势基本上与现代相近,如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南美的安第斯山等。

中国西部隆起为山地,东部继续下降成为范围很广的凹陷平原,在隆起区沿断裂带发生连续的玄武岩喷发。

第四纪

第四纪是地球历史上最近260万年的一个时期,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

第四纪气候变化非常显著,构造运动异常活跃。

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发生,海平面频繁升降而导致几次海进海退。

青藏高原在新近纪末至第四纪初急剧隆起,对亚洲乃至全球地理和气候的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现代季风在第四纪形成。

生物界随气候递变迅速,出现重新组合和大规模的迁移。

第四纪是以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空前繁盛为特点,特别是人类文明的出现给地球环境的演变烙上了深刻的印记。

c.山旺生物群

山旺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以东20公里处,那里的中新世硅藻土地层薄而细,且层次分明,它们重叠在一起,好像厚厚的书籍,被称为化石“万卷书”。

山旺是一个珍贵的化石宝库,含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其中植物化石包括藻类约有160余种,动物化石主要有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类等。

山旺化石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保存完好,如树叶的叶脉、鱼类的细刺、蜻蜓的翅膀等都清晰可辨,有些化石甚至生物原来的颜色也得以保存。

山旺地层形成于湖泊环境,生物群反映当时的气候温暖而又湿润,适合生物的生存和繁盛。

三、专题展览

A.澄江动物群云南东部寒武纪早期的澄江动物群,以多门类动物软驱体化石的特殊保存为特征,是一个举世罕见的化石宝库。

现已发现的澄江动物群化石共120余种,分属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鳃曳动物、动吻动物、叶足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索动物等10多个动物门以及一些分类位置不明的奇异类群;

此外,还有多种共生的藻类。

澄江动物群生动再现了距今五亿三千万年前海洋生物世界的真实面貌,将包括脊索动物在内的大多数现生动物门类的最早化石记录追溯到寒武纪初期,充分展示出寒武纪早期生物的多样性,为揭示生物演化“寒武纪大爆发”的奥秘提供了极珍贵的直接证据,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