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领导科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自考领导科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领导科学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总结党的丰富领导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要。
(3)领导科学的产生是借鉴古今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
10.领导的含义:
领导是人类群体活动的必然产物,是一种行为,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
它是领导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带领和协调被领导者,为实现预定目标,共同作用于客观对象的一种行为过程。
11.领导活动的基本要素:
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
12.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以及领导者的主观指导与客观环境的矛盾。
13.领导活动的基本矛盾派生出其他一些矛盾:
领导者内部的矛盾、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领导者的决策与客观实际的矛盾、被领导者的执行与客观实际的矛盾等等。
14.领导规律的含义:
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领导现象中共同的、普遍的、经常起作用的东西,是领导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他表明了领导内在的必然趋势,不管人们的认识和愿望如何,它总是存在着并且一定要发挥作用。
15.领导科学研究的对象:
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领导的各个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
16.领导科学的含义:
领导科学是专门研究现代领导活动的矛盾、特点及其规律的学问。
是研究领导者、被领导者、群体目标和客观环境等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规律的科学。
17.领导科学的范围:
基本内容有
(1)领导本质的理论,
(2)领导观念的理论,(3)领导职能的理论,(4)领导体制的理论,(5)领导者素质和修养的理论,(6)领导方法、艺术、作风的理论,(7)领导绩效考评的理论;
核心内容是
(1)领导活动的主体,包括领导者的观念、职能、素质等问题,
(2)领导活动的结构,即领导体制等问题,(3)领导活动的过程,包括领导职能的运用、展开,领导方法、艺术、作风的发挥以及领导绩效的考评等问题。
18.领导科学的特点:
综合性、应用性、社会历史性。
19.领导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领导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而且也必须指导领导科学,但是不能也不应该代替领导科学;
(2)领导科学与政治学。
政治学是领导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3)领导科学与管理学。
领导比管理层次高,管理比领导门类多。
领导科学把管理科学中有关的领导方面的问题抽取出来单独研究,从管理科学中分化出来,但各有特点,相对独立。
(4)领导科学与党的建设学说。
二者有不少内容是相通的,但一般领导是比党的领导更大更复杂的系统。
(5)领导科学与其他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也有密切的联系,既要借助、运用其他科学的成果,又要区别开来。
20.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
(2)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
(3)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是促进干部“四化”、实现领导工作科学化的需要;
(4)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
21.分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是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要求各级领导必须树立和坚持科学的领导思想,必须积极稳妥地改革领导体制,必须大力转变领导作风和改进领导方法,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
为此,建设和发展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就成为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22.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的主要要求:
(1)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必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3)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
(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我国古代的领导思想。
23.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
根本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重视学习理论;
加强理论的应用,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具体的学习方法:
实证方法(调查研究)、历史方法、比较方法、案例方法、系统方法、借鉴方法。
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1.领导的含义: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客观对象,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2.领导的属性:
领导是社会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的自然需要,具有自然属性(带领、引导、指挥、协调的属性);
领导活动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尤其还具有社会属性(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和社会生产方式决定领导关系的这种属性)。
3.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着领导的本质:
(1)领导的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的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决定领导活动中主导要素得以形成;
(3)社会属性规定着领导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
(4)社会属性不受自然属性改变的影响,仍然决定着领导的本质。
4.领导的特征:
(1)领导认识的特征:
原则性、超前性(预见性)、综合性、创造性、系统性。
(2)领导实践的特征:
权威性、依附性、目标性、组织性、协调性、超脱性、服务性。
5.领导的类型:
P60,十种划分标准:
(1)按历史进程:
自然式领导、家长式领导、管理式领导、公仆式领导。
(2)按行为方式和特征:
原始简单领导、集权式领导、民主式领导、公仆式领导、专家式领导。
(3)按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的领导、剥削阶级社会的领导、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
(4)按工作领域:
政党领导、行政领导、军事领导、企业领导等。
(5)按领导成员:
个人领导、集体领导。
(6)按领导的层次:
高层领导、中层领导、低层领导。
(7)按领导关系:
层级式领导、单线式领导、星式领导、轮式领导、网络式领导。
(8)按工作重心:
以人为中心的领导、以事为中心的领导、人事并重式的领导。
(9)按领导所拥有的权力和影响的来源:
正式领导、代理领导、非正式领导。
(10)按领导手段:
正向领导、负向领导。
6.领导的基础:
指领导活动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根本条件。
表现为一种综合影响力。
7.领导影响力:
是指能够是别人服从或能改变他人思想、行为的力量。
8.领导综合影响力的内容:
(1)权力:
分外在权力(即法定权力或职位权力)和内在权力(即个人权力,包括威信威望、模范感召权、专长权、参考权等);
(2)凝聚性影响力:
品德;
知识;
才能。
9.凝聚性影响力的重要意义:
增加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服从感、信任感和钦佩感。
10.应该如何正确看待权力:
权力是一种重要的影响力,是领导履行职责必不可少的条件。
但权力并不是一种最有效,更不是唯一的影响力。
具有双重效应:
一方面,权力可以带来威势,推进决策执行,实现自己想实现的目标;
另一方面,权力可以腐蚀人、贻害人。
11.领导的本质:
是指领导者、被领导者与掌握生产资料的阶级之间的内在联系。
12.领导的社会属性决定领导的本质
13.服务是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属性
14.社会主义社会强调领导就是服务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1)指挥员和勤务员:
社会主义的领导,肩负历史重任,指挥社会活动的运转。
既是指挥员又是勤务员。
指挥是为了服务,服务必须通过指挥来实现。
(2)主人和公仆:
领导是社会的公仆、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
当然领导也是社会“主人”,只不过是全社会主人队伍中地位平等的一分子。
(3)教育者和学生:
领导者是当然的教育者,但必须首先当好群众的学生。
15.坚持社会主义领导本质属性的重要意义:
必须
划清资本主义国家所说的服务和社会主义国家所强调的为人民服务之间的界限。
16.领导者的含义:
是指在社会共同活动中,在一定的职位体系中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个人或集体。
17.领导者的本质:
是领导者与其他社会实践主体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属性,是领导者内在的固有属性。
18.不同历史条件下领导者的本质:
(1)原始社会:
领导者具有原始普通成员的性质。
(2)阶级社会:
领导者本质是广大劳动群众的统治者、剥削者、压迫者、奴役者。
(3)社会主义社会:
领导者是当权者、负责人、服务员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
19.领导者的五大特征:
拥有职权、负有责任、提供服务、富于创新、多重角色。
20.领导者职权的性质:
组织赋予、有明确而严格的限制范围、有客观内涵。
21.社会主义社会领导者的责任有几个方面内容:
政治责任、工作责任、法律责任。
22.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领导活动的主体只能是领导者,领导活动的主客体关系只能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首先,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
其次,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发动作用。
再次,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起统率作用。
23.被领导者的含义:
是指在领导者的领导下,按照领导的意图,为实现组织目标,从事具体实践活动的个人或集团。
24.被领导者分为绝对被领导者和相对被领导者两类。
25.被领导者的本质:
是指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属性。
它是由被领导者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所决定的。
26.在原始社会中,被领导者和领导者只是分工的不同,并不是地位的差别,都是原始社会的主人;
阶级社会中,被领导者的本质就是被统治者、被压迫者;
社会主义社会的被领导者的本质是社会的主人。
27.被领导者的五大特征:
服从性(强迫性的服从;
自觉性的服从)、受动性、对象性(受剥削的对象;
受服务的对象)、源泉性(被领导者是领导者开拓创新的基础,具有源泉性)、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低领导职务(所处的不同等级和层次;
分工不同)。
28.被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
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发挥着基础的作用。
第一,被领导者是领导者的对应面。
没有被领导者就无所谓领导活动。
第二,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
第三,被领导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
被领导者能否正确领会领导意图、认真贯彻领导决策,直接影响领导目标的实现,直接决定领导效能的高低。
29.做一个好的被领导者的要求:
其一是要服从领导;
其二是要支持领导;
其三是要监督领导。
30.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内涵丰富。
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性质、特征、地位、作用几个范畴中都有涉及,如:
公仆与主人、服务于服务对象、创新与源泉、主体与客体、权威与服从、主动与受动等等关系。
31.从性质上说,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也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者的协调统一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也不能忽视二者的冲突(冲突原因:
所处地位不同、观察处理问题角度不同、所代表的利益要求不同、层级限制的影响、体制上存在弊端等等。
分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
32.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
不同的社会条件形成不同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即使在同一社会,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二者关系也会发展变化。
33.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只是分工的不同,二者关系主要是:
(1)相互信任的关系;
(2)相互促进的关系;
(3)相互支持的关系;
(4)相互转化的关系;
(5)相互监督的关系。
34.正确处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科学的基本问题。
这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
二者的关系如何,直接制约领导目标的实现程度,直接影响领导活动的运行状况。
第三章领导的职能和原则
1.领导职能的含义:
就是领导的职责和社会功能,他是领导本质的具体表现。
2.领导职能的地位:
(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
(3)领导职能的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
3.社会主义条件下,领导的一般职能:
引导、指挥、组织、协调、监督、教育。
4.引导:
领导的具体任务就是为群众引路和导航,为此就要正确地规划目标,提出任务和制定实现任务的方法。
(1)正确的规划目标是引导的核心;
(2)正确地提出任务是实现领导的中心环节;
(3)科学地制定领导方法是引导的重要内容。
5.指挥:
就是运用组织权责,发挥领导权威,推动下属为实现既定规划目标任务而努力。
这是领导者权力的突出表现。
有命令(强制性、最常见)、说服、示范等三种方式。
要注意在不同场景正确运用不同的指挥方式。
6.组织:
组织就是根据目标合理设置机构、建立体制、分配权力、使用人员等,这是实现领导任务的可靠保证。
(1)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有赖于组织结构的合理配置,取决于组织结构内在要素的存在形式与组合方式;
(2)组织的力量依靠权力来体现,而权力的授予又以任务为依据;
(3)领导的组织职能还体现在选才用人方面,这既是领导组织职能的基本内容,也是领导的根本任务之一。
7.协调:
协调就是领导者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其所领导的系统同外部环境之间以及系统内部各个部分和组成人员之间通过不断、及时的调整,达到协调一致,相互配合,以便高效率地实现领导目标的行为。
(1)协调是领导的基本职能之一,贯穿领导活动过程始终,领导要懂“关系学”,协调要适应现代社会网络化管理的需要。
协调内容有领导系统与环境、领导系统各部门之间和各单位之间、领导各项职能之间、领导系统内外人际关系等协调。
(2)领导协调有两种形式:
通过积极的促进来达到新的平衡;
通过严肃的纠偏来维护正常的秩序。
(3)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善于协调,统筹兼顾。
8.监督:
监督就是经常检查规划目标任务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确保任务的完成。
(1)监督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查明“偏差”和“干扰”的控制手段,应贯穿于领导的全过程。
为此,领导应制定标准、深入调查,以便有效、正确的监督。
(2)监督的原则应该是及时而有效的,防止有名无实的监督。
9.教育:
教育就是对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培养、训练,从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改正错误。
一般分为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技术教育,前者是实现领导决策的保证,后者是完成具体业务的保证。
10.正确认识和确定领导的一般职能对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领导的一般职能规定了领导活动的方向,领导者只有在明确自身职责和功能的前提下,才能有所作为,不致产生方向性失误。
领导的一般职能也制约着领导活动的效能,领导职能发挥得好,领导效能就高,反之,领导活动效能就达不到良好的状态。
11.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
贯穿于一般职能始终的职能。
归纳为三个方面:
科学决策、选才用人、思想政治工作。
12.科学决策:
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工作的过程,也就是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或者说“领导就是决策”。
为了使得决策正确,必须进行科学决策。
(1)合理的决策程序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2)科学决策是一门综合的学问和技术,决策必须具有科学依据和现实条件,领导者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
(3)当代科学决策的重要特点是借助“外脑”。
(4)科学决策注意事项(五要):
一要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机遇;
二要不仅实事求是,还要恰如其分;
三要善于运用冲突,论证中的冲突有利于激发想象力;
四要具有自我否定的批判意识;
五要善于评价。
13.选才用人:
(1)选才用人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工作,领导工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人的得失。
(2)领导者的选才用人,离不开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
(3)领导者选人用人注意事项:
能级与能质对应;
优势定位;
结构优化。
(4)用人艺术同领导者的素质密切相关,领导者必须要识才、求才、用才、爱才、心胸豁达。
14.思想政治工作:
就是以人为对象,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思想认识和政治立场问题,从而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动员人们自觉地为实现当前和长远的革命目标而奋斗的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贯穿领导活动始终的一项基本职能,影响人们思想、观点和立场的思想政治工作必然要成为领导活动的中心环节。
15.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有其自身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在构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上。
根据我党经验,参照心理学等现代科学的成果,正确处理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应做到:
(1)内容和方法必须适应被教育者的思想发展变化规律。
(2)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环境;
二是要在一个单位里,运用人们各种交往和关系,组织互相之间的思想帮助活动。
(3)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16.领导原则的含义:
是指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标准或法则。
它是实现领导职能的根本途径,同时又是领导原理与理论在不同环境或条件下的具体体现。
17.领导原则的分类:
总原则、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18.掌握领导原则的重要意义:
正确的领导原则是领导活动的客观规律的体现。
只有按照正确的领导原则进行领导活动,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的作用,取得领导活动的预期效果。
否则,要实现正确的领导是不可能的。
因此,掌握和研究正确的领导原则,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
19.领导总原则的含义:
我国领导的总原则是指在我国实际情况中那些根本性和综合性的原则。
20.领导的总原则的主要内容:
党的基本路线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实事求是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群众路线原则。
21.领导的基本原则的含义:
又称领导的一般原则,是反映贯穿在领导活动各个方面、具有普遍性的共同规律的领导原则。
22.领导的基本原则的内容:
(1)统一领导原则;
(2)分层领导原则;
(3)系统整体原则;
(4)权责一致原则;
(5)民主公开原则;
(6)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23.统一领导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的含义:
要求领导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目标、统一的行动为规范。
统一领导是领导的实质内涵,是领导活动成立的原因。
(2)统一领导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组织体制应该坚持统一领导原则;
二是人员序列应该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
(3)处理好两种关系:
一是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二是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24.分层领导原则:
就是要在领导系统中建立合理的层次系列,掌握适当的领导幅度,正确处理层次之间的关系。
(1)分层领导由领导幅度决定。
领导幅度视情况而定,分层层次与领导幅度成反比。
(2)分层领导要与领导职能相适应。
要合理进行分层,相同或相近的职能应划分在同一层。
(3)分层领导应该促进领导工作的有效性。
25.系统整体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领导者用系统的观点去观察和处理问题,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形成最佳的整体效能。
(1)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就是整体性。
(2)整体与局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领导者要以战略的眼光处理局部问题,协调各个局部的工作,追求最佳的整体效应。
26.权责一致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各级领导者都应具备一定的职务、权力、责任和利益,并使它们相互一致,努力做到事有人管、管事有权、权连其责、利益与成绩相关。
(1)职务与权力分离,就会使领导出现工作“虚位”。
(2)权力与责任的分离是官僚主义产生与泛滥的基础。
(3)职务与利益相脱离会使得领导工作缺乏必要的动力。
27.民主公开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在领导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发扬民主,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事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1)在领导活动中贯彻民主公开原则,能较好地体现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
(2)贯彻民主公开原则将有助于领导决策。
(3)贯彻民主公开原则,办事程序公开,是群众对领导实行民主监督的前提。
(4)贯彻民主公开原则,也是提高领导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28.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这主要指工作中重大问题要由领导集体讨论和决定,集体决定的事情就要分头去办,各负其责,失职者要追究责任。
(1)重大问题按民主集中制进行集体决策决定。
它要求:
一、正确区分一般问题和重大问题;
二、集体领导必须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防止无人负责;
三、上级领导不能借口集体领导,随便干涉下级职权内的事情。
(2)集体领导必须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一、必须明确每个领导成员的职责和权力范围,确定相应的政治、工作、法律责任;
二、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
三、考核结果要与相应的奖惩措施结合,体现奖优罚劣原则;
四、分工负责必须以相互支持和配合为前提,以共同实现领导总体目标要求的任务为己任。
29.坚持领导基本原则的重要意义:
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
我们只有把从领导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科学原则作为指导,发现具体领导工作中的特殊规律,才能有效地推进领导活动,把领导工作做得富有活力、更加出色。
第四章领导观念
1.领导观念的定义:
领导观念是领导者对领导活动的根本看法,专指领导者对领导活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本质的认识或反映。
2.领导观念的基本内涵:
(1)领导观念对领导者个人而言,是领导者开展领导行为的方向性指导,同时影响被领导者,进而影响领导活动进程及效果。
(2)领导观念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从根本上说,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是推动领导观念更新的原动力。
(3)现代领导观念横向涉及多领域、纵向涉及多层次、时序上处于不断变革中,包含很多不同层面的内容:
如权力观念、法制观念、系统观念、服务观念、市场观念、人才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时效观念、创新观念、开放观念等等。
3.我国现代领导观念的基本特征: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备坚定的、鲜明的政治立场;
(2)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要摒弃或改变一切过时、错误、落后、腐朽的旧观念,又要树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正确的、进步的新观念。
(3)既要有中国的民族特色,立足本国和当前,又要面向世界与未来,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的需要。
4.领导观念的重要作用:
领导观念影响和制约着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