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脚手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0550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脚手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外脚手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外脚手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外脚手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外脚手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脚手架Word文档格式.docx

《外脚手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脚手架Word文档格式.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脚手架Word文档格式.docx

⑶外架的选定:

排屋屋面最高为19m,外脚手架实际需搭设的高度大约为21m。

故采用双排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

四、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

外架搭设要点:

⑴脚手架的作业程序:

编制外架专题方案→浇筑外架砼基础→搭立杆→大横杆→小横杆连接→拉扫地杆→搭剪刀撑、栏杆、连墙杆→满铺脚手片→挂密目安全网。

⑵各种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立杆强度刚度必须验算可靠。

各构配件外表应有防锈措施。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截面尺寸偏差应按规范验收合格。

⑶脚手架地基应平整夯实,用砼硬化,厚度不得低于100,落地立杆垂直稳放在砼基础上,并在立杆下铺设不小于5cm的木垫板上或不小于-100×

300×

300的预制砼垫块上。

⑷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的二步。

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应按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各项目搭设的允许偏差如下表:

⑸落地立杆纵横相连,设扫地杆。

扫地杆一般应设在立杆下部200以内。

⑹外架内侧与平台板的间距为200,之间应用脚手片作好层间封闭,设二道防护栏杆,外立面用密目网围护封闭。

外脚手架上不得堆设任何材料,施工活载考虑200Kg/m2。

其它搭设构造要求必须满足脚手架搭设构造验收规范。

⑺立杆横距为1.05米,纵距1.4米;

脚手架步距1.8米。

立杆与小横杆必须用十字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

立杆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架高的1/200且不得大于100mm。

剪刀撑与地面呈45-60度角,自下而上,左右连续设置。

⑻立杆与立杆的搭接应采用对接扣件,立杆接头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的立杆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的立杆的两个相隔的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立杆顶端高度应超出女儿墙高度1米。

⑼纵向水平杆应设在立杆内侧,并用直角扣件与小横杆固定。

纵向水平杆之间与脚手板撑档之间的接头宜采用对接扣件;

接头应交错布置,相邻两根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同跨内;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各摘录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

⑽每个主节点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小横杆应紧靠立杆设置。

用直角扣件与立杆固定,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小横杆两端伸出纵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小于100。

⑾竹脚手片下的纵向水平杆的间距不得大于400,纵向水平杆以小横杆作为支座。

脚手片与支撑水平杆用18#铁丝扎牢,固定点不少于四点。

不得设置挑头板。

⑿剪刀撑及栏杆的搭接应采用旋转扣件,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所用的扣件不得少于三只。

剪刀撑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角度取60度。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⒀脚手架与建筑物按水平方向不大于4.5m,垂直方向不大于4m设一拉结点,在转角和顶部处加密,其中转角1m以内范围按垂直方向不大于4m设一拉结点,顶部80cm以内范围按水平方向不大于7m设一拉结点。

所以当楼层平台梁板施工时,在每层的外围梁侧水平间距按不大于7米的间距埋设-8×

100×

100的铁件,外脚手架拉结点采用Ф48钢管与梁每层梁的预埋件焊结。

焊接质量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

结合本工程特点,局部外架再与砼柱和连系梁用钢管扣件进行进一步刚性联接。

⒁栏杆不得小于两根横杆,底部杆距脚手片为180,顶部栏杆高度为1200。

⒂脚手架外侧必须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不宜将网围在各杆件的外侧。

安全网应用不小于18#铅丝张挂严密。

⒃拆除外架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拆架的人员应经过项目部安全技术交底;

架上的杂物应先清除干净。

拆除脚手架时,必须划出工作区标志,并社警戒线,并有专人监管。

严格遵守拆除顺序,由上而下,后搭者先拆,先搭者后拆,先拆安全网、栏杆、脚手片、剪刀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

不允许分立面拆除或上下二步同时拆除,认真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

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架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二步,否则应增设临时拉结点加固。

拆至底部(不超过6.5m)时应先设临时抛撑,再拆除连墙件,然后全面拆除架体。

拆除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及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

⒄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经过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脚手架搭设完毕经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按规范规定进行验收,合格后挂牌使用。

五、架子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搭设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

2、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规范进行验收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六级以上的大风及雨天必须停止,架子作业,包括架子的拆除、搭设等。

4、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进行挖掘作业。

5、在架子进行电、气焊、气割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

6、架子应有接地、避雷的措施。

7、作业层的施工荷载为200KG/m2,不得超载使用。

使用过程中,应有施工值班人员,即每日派人巡逻架子的每个部位,各支撑体系、拉结措施是否完好,脚手片安全网是否绑扎牢固,扣件是否紧固等等。

脚手片上的垃圾、杂物就及时清理,以免增加架体负荷。

六、安全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并持证上岗,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者不得上架操作。

2、严禁酒后上班,作业时要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

工具及零配件要放在工具袋内。

穿软底防滑鞋。

裤口、袖口要扎紧。

作业时,严禁在架上戏闹和坐在栏杆上休息。

3、上下脚手架必须走设安全防护的出入道口,搭好人行斜道,严禁攀登脚手架上下。

4、仔细检查吊运机械,索具是否安全可靠。

5、遇强风、雨、雪、雾等特殊气候,要停止作业。

6、操作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要求,不得超载。

严禁将钢木模及其它建筑材料堆放于架体上。

架体只允许每段二步作业。

7、施工现场带电线路无可靠的安全措施,一律不准通过脚手架。

8、吊运钢管要用保险吊钩,严禁单点起吊,要堆放平稳。

9、脚手架四角应有接地保护及避雷装置。

避雷针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镀锌钢筋制作,设在房屋四角脚手架的立杆上,度度不小于1米,并将所有最上层的大横杆全部接通,形成避雷网络。

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阴值不得大于10Ω。

钢管落地脚手架计算书

扣件式钢管落地脚手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30.0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

立杆的纵距为1.30米,立杆的横距为1.05米,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60米;

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30米;

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2根;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

3.2;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

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为0.80;

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3.20米,水平间距3.90米,采用扣件连接;

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

2.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3.000kN/m2;

脚手架用途:

结构脚手架;

同时施工层数:

2层;

3.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浙江省慈溪市,基本风压为0.45kN/m2;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为1.00,风荷载体型系数μs为0.65;

脚手架计算中考虑风荷载作用

4.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2):

0.1280;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

0.300;

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2):

0.150;

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

0.005;

脚手板铺设层数:

7;

脚手板类别:

竹笆片脚手板;

栏杆挡板类别:

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

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N/m2):

0.035;

5.地基参数

地基土类型:

素填土;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

160.00;

立杆基础底面面积(m2):

0.25;

地面广截力调整系数:

1.00。

二、大横杆的计算:

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5kN/m;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2=0.300×

1.050/(2+1)=0.105kN/m;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

1.050/(2+1)=1.050kN/m;

静荷载的设计值:

q1=1.2×

0.035+1.2×

0.105=0.168kN/m;

活荷载的设计值:

q2=1.4×

1.050=1.470kN/m;

图1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图2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2.强度验算

跨中和支座最大弯距分别按图1、图2组合。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距为M1max=0.08×

0.168×

1.3002+0.10×

1.470×

1.3002=0.271kN.m;

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距为M2max=-0.10×

1.3002-0.117×

1.3002=-0.319kN.m;

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σ=Max(0.271×

106,0.319×

106)/4730.0=67.442N/mm2;

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为σ=67.442N/mm2小于大横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静荷载标准值:

q1=P1+P2=0.035+0.105=0.14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Q=1.050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为:

V=0.677×

0.140×

1300.04/(100×

2.06×

105×

113600.0)+0.990×

1.050×

113600.0)=1.385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1.385mm小于大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1300.0/150mm与10mm,满足要求!

三、小横杆的计算:

根据JGJ130-2001第5.2.4条规定,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作为小横杆集中荷载,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1.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5×

1.300=0.046kN;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1.300/(2+1)=0.137kN;

活荷载标准值:

Q=3.000×

1.300/(2+1)=1.365kN;

集中荷载的设计值:

P=1.2×

(0.046+0.137)+1.4×

1.365=2.130kN;

小横杆计算简图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标准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qmax=1.2×

0.035×

1.0502/8=0.006kN.m;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pmax=2.130×

1.050/3=0.746kN.m;

最大弯矩M=Mqmax+Mpmax=0.751kN.m;

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0.751×

106/4730.000=158.850N/mm2;

小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σ=158.850N/mm2小于小横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000N/mm2,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Vqmax=5×

1050.04/(384×

2.060×

113600.000)=0.024mm;

大横杆传递荷载P=p1+p2+Q=0.046+0.137+1.365=1.548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Vpmax=1547.520×

1050.0×

(3×

1050.02-4×

1050.02/9)/(72×

105

×

113600.0)=2.717mm;

最大挠度和V=Vqmax+Vpmax=0.024+2.717=2.741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为2.741mm小于小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1050.000/150=7.000与10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6.4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Rc

其中Rc--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6.40kN;

R--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P1=0.035×

1.300×

2/2=0.046kN;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2=0.035×

1.050/2=0.019kN;

P3=0.300×

1.300/2=0.205kN;

Q=3.000×

1.300/2=2.048kN;

荷载的设计值:

R=1.2×

(0.0460.019+0.205)+1.4×

2.048=3.190kN;

R<

6.40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为0.1280

NG1=[0.1280+(1.30×

2/2+1.30×

2)×

0.035/1.60]×

30.00=6.429;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

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30

NG2=0.300×

(1.050+0.3)/2=1.843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

采用栏杆、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5

NG3=0.150×

1.300/2=0.683kN;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

0.005

NG4=0.005×

30.000=0.195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NG1+NG2+NG3+NG4=9.149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3.000×

2/2=4.095kN;

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Wo--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Wo=0.450kN/m2;

Uz--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

Uz=1.000;

Us--风荷载体型系数:

取值为0.645;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

Wk=0.7×

0.450×

1.000×

0.645=0.203kN/m2;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1.4NQ=1.2×

9.149+1.4×

4.095=16.712kN;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

N=1.2NG+0.85×

1.4NQ=1.2×

9.149+0.85×

1.4×

4.095=15.852kN;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为

Mw=0.85×

1.4WkLah2/10=0.850×

0.203×

1.6002/10=0.080kN.m;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N=16.712kN;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1.59cm;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得:

k=1.155;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得:

μ=1.500;

计算长度,由公式lo=k×

μ×

h确定:

l0=2.772m;

长细比Lo/i=174.000;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lo/i的计算结果查表得到:

φ=0.235;

立杆净截面面积:

A=4.50cm2;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4.73cm3;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000N/mm2;

σ=16712.000/(0.235×

450.000)=158.030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158.030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0N/mm2,满足要求!

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15.852kN;

k=1.155;

计算长度,由公式l0=kuh确定:

长细比:

L0/i=174.000;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

φ=0.235

σ=15851.700/(0.235×

450.000)+80463.802/4730.000=166.909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166.909N/mm2小于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000N/mm2,满足要求!

七、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按《规范》5.3.6条不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NG2K(kN)计算公式为:

NG2K=NG2+NG3+NG4=2.720kN;

活荷载标准值:

NQ=4.095kN;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Gk=0.128kN/m;

Hs=[0.235×

4.500×

10-4×

205.000×

103-(1.2×

2.720

+1.4×

4.095)]/(1.2×

0.128)=82.562m;

按《规范》5.3.7条脚手架搭设高度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50米:

[H]=82.562/(1+0.001×

82.562)=76.265m;

[H]=76.265和50比较取较小值。

得到,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50.000m,满足要求!

按《规范》5.3.6条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Mwk=Mw/(1.4×

0.85)=0.080/(1.4×

0.85)=0.068kN.m;

Hs=(0.235×

10-3-(1.2×

2.720+0.85×

(4.095+0.235×

0.068/4.730)))/(1.2×

0.128)=76.448m;

[H]=76.448/(1+0.001×

76.448)=71.019m;

[H]=71.019和50比较取较小值。

经计算得到,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H]=50.000m,满足要求!

八、连墙件的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照下式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