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VPLS故障处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90009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1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05 VPLS故障处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0105 VPLS故障处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0105 VPLS故障处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0105 VPLS故障处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0105 VPLS故障处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05 VPLS故障处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0105 VPLS故障处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05 VPLS故障处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05 VPLS故障处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VPLS中的隧道用于承载PW。

一条隧道可以承载多条PW。

在VPLS中,隧道对应于封装二层数据的第一层标签。

对于VPLS,要建立到达对端的PW,就一定要有到达对端的隧道。

隧道的建立是隧道管理模块负责的,VPLS根据PW对端的目的地址向隧道管理模块查询。

如果没有到达对端目的地址的隧道,则PW不能建立。

VPLS支持应用隧道策略来选择隧道。

AC

在L2VPN中,CE通过AC接入到PE。

AC可以是物理链路,也可以是逻辑链路。

AC在CE和PE之间传输帧。

用户可以指定一个对端PE为本端的AC侧(使用关键字upe)。

这时,被指定为AC侧的PE不需要和其他PE全连接,也不再进行水平分割。

VPLS中的水平分割与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中的水平分割的作用类似,可以减少带宽消耗和防止路由循环。

VSI

VSI实现以太网桥接功能。

对于VPLS,PE上的一个VSI代表一个VPN。

PE上可以有多个VPN,因此一个PE上可以配置多个VSI。

每个VSI提供单独的VPLS服务。

5.1.2封装类型

AC上的报文封装方式

AC上的报文封装方式由用户接入方式决定。

用户接入方式分为两种:

●VLAN接入:

CE上送或PE下行的以太网帧头带有一个VLANTag,该Tag是ISP为了区分用户而要求用户打上的“服务定界符”,称为P-Tag。

●Ethernet接入:

CE上送或PE下行的以太网帧头中没有P-Tag。

如果此时帧头中有VLANTag,说明它只是用户报文的内部VLANTag,对PE设备没有意义。

这种用户内部VLAN的Tag称为U-Tag。

可以在设备上指定用户的VSI接入方式。

PW上的报文封装方式

PW上的报文封装方式也分为两种:

●Raw模式:

该模式下,P-TAG不在PW上传输。

对于CE侧的上行报文,如果收到带有服务定界符的报文,将其去除后再上送,压入两层MPLS标签后转发;

如果收到不带服务定界符的报文,则直接上送,压入两层MPLS标签后转发。

对于PE侧的下行报文,根据实际配置选择是否添加服务定界符,然后转发给CE。

不允许重写或移除已经存在的Tag。

●Tagged模式:

该模式下,上送到PW的帧必须带P-TAG传输。

对于CE侧的上行报文,如果收到带有服务定界符的报文,不去除P-TAG,直接上送,压入两层MPLS标签后转发;

如果收到不带服务定界符的报文,添加一个空的Tag后再上送,压入两层MPLS标签后转发。

对于PE侧的下行报文,根据实际配置选择重写、去除或保留服务定界符后转发给CE。

5.1.3MTU

VPLS的MTU是链路层的最大传输单元。

在VPLS中,封装类型和MTU均作为二层信息处理。

同一VPLS中各PE的MTU应该一致;

如果不一致,则两端PW不能建立成功。

本节介绍如下的内容。

●典型组网环境

●配置注意事项

●故障诊断流程

●故障处理步骤

5.2.1典型组网环境

典型拓扑

图5-1VPLS典型配置组网图

图5-1是VPLS基本拓扑类型。

在上述组网图中,采用了如下的方案:

●CE1,CE2属于同一VPN

●PE1和PE2间建立IBGP邻居传递携带内层标签的VPN路由信息

PE1和PE2作为公网侧用户接入设备,就像是一个二层设备,对CE1发送来的报文加上内外两层标签后进行转发。

报文通过外层标签(公网隧道标签)在公网中转发,通过内层标签(PW标签)找到对应VSI,然后进行二层转发,到达CE2。

此组网方案模拟了VPLS组网中的三个组成部分:

PE、P、以及用户CE设备。

此组网方案也满足了使VPLSVSI状态Up的条件:

隧道、AC接入、PW。

UPE分层VPLS

图5-1分层VPLS组网图

传统LDP信令方式要求VPLS的各个PE全连接,并要求在每一台PE上指定Peer,导致配置比较繁琐,对于各个PE的性能要求较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用分层VPLS。

核心网中的PE仍然要求全连接,并配置核心网中PE的Peer。

UPE作为用户的汇聚设备,UPE只需要指定与其相联的核心网VPLS的Peer。

5.2.2配置注意事项

配置项

子项

注意事项

创建VSI

在创建VSI时,需要指定VSI的名字。

如果BGP作为信令协议,使用关键字auto;

如果LDP作为信令协议,使用关键字static。

VSI的VPLS封装形式

和VSI的最大传输单元

默认情况下,封装类型为VLAN,MTU为1500。

对于虚拟租用线VLL(VirtualLeasedLine)网络互通,VLL的封装类型由PE私网接口的类型确定:

如果是以太网子接口,封装类型为VLAN;

如果是以太网主接口,封装类型为Ethernet;

如果是VLAN接口(Vlanif),封装类型为VLAN。

本端PE的AC接口的封装类型和MTU与对端PE的AC接口的封装类型和MTU要一致。

在配置MTU、封装类型之前,

如果是BGP方式,应在RD配置完毕后配置MTU和封装类型,否则系统会提示先进行基础配置;

如果是LDP方式,应先配置VSIID。

pwsignal

(PW信令协议)

创建VSI后,需指定VPLS的信令协议,指定为LDP或BGP方式。

MAC地址学习

MAC地址静态表项

每个VSI都有一个MAC表。

可以在系统视图下对MAC表项进行设置。

MAC地址黑洞表项

MAC地址学习能力

在VSI视图下配置。

MAC地址学习方式

VPLS的MAC地址的学习方式有两种:

qualify和unqualify。

默认的学习方式为unqualify。

qualify:

MAC地址的学习方式基于VLAN,即属于同一个VSI实例的不同VLAN有不同的MAC地址表;

unqualify:

MAC地址的学习基于VSI。

MAC地址的学习方式不影响互通。

对接收到的不可知帧的处理方式

unknown-frame

在VSI视图下,通过unknown-frame{unicast|multicast}{drop|local-handle|broadcast}命令指定对不可知帧的处理方式。

VSI(相对于LDP信令方式)

VSI对等体

在VSILDP信令方式下,如果要建立VPN,用peerpeer-address[negotiation-vc-idvc-id][tunnel-policypolicy-name][upe]命令指定Peer。

在配置Peer之前,要求先配置VSI-ID。

参数peer-address通常指定为对端的loopback地址。

negotiation-vc-id表示与对端协商时的VSIID,一般用于两端VSIID不同但要求互通的情况;

参数vc-id不能与本端其他VSI配置的VSIID相同,也不能与本端其他negotiate-vc-id指定的VSIID相同。

tunnel-policy是与对端通信时选择的隧道策略名。

要求是已经存在的隧道策略;

upe指定对端将以UPE接入。

VSI-ID

在VSI-LDP视图下指定VSI-ID。

在配置对端Peer时如果不指定参数negotiation-vc-id,使用此VSI-ID协商。

此时,要求与对端的VSI-ID相一致,且要求对端没有指定negotiation-vc-id。

VSI(相对于BGP信令方式)

VPN-Target

(相对于BGP信令方式)

VPN-Target是VPLS使用BGP为信令方式时的标签过滤策略。

VPN-target的配置风格有两种:

一种是AS:

nn;

另一种是IP:

nn。

AS是自治系统号,nn是用户自定义的数字,IP是本地的一个IP地址。

注意本端的VPN-Target属性与对端的VPN-Target属性的匹配关系。

即:

本端的export-extcommunity与对端的import-extcommunity一致

本端的import-extcommunity与对端的export-extcommunity一致

只有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流量才能正确地双向传输。

如果只满足一个条件,则流量只能单向传输。

一般为了配置方便,通常把4个数值配置成相同。

在配置VPN-Target之前要求先配置RD。

RD

同一台路由器上的RD不能设置成相同值。

SiteID

Site-ID用于标识一个VSI实例的Site,取值范围0~65534。

在非CE双归属的情况下,Site-ID的值要求在VPLS中唯一。

本端的SiteID不大于对端的range与default-offset之和。

但是本端的SiteID要大于对端的default-offset。

range是VSI实例的Site的个数范围,最大范围从1到65534。

default-offset的取值为0或1。

隧道策略

tnl-policy

隧道策略在系统视图下配置。

VPLS指定使用的策略。

除了可以指定VPLS隧道策略以外,还可以设置针对某一个Peer的策略。

默认选择LSP隧道。

在配置隧道策略之前,应先进行VPLS基本配置。

对于LDP方式,先配置VSI-ID。

对于BGP方式,先配置RD。

VSI与AC绑定

执行l2bindingvsivsi-name命令使连接CE的接口与VSI绑定。

应保证AC接口的物理状态为Up。

对于逻辑接口也要求状态为Up。

如果AC接入类型是VLAN,需配置子接口。

如果AC接入类型是ATM时需配置虚电路。

当要绑定以太网子接口时,需要在以太网子接口上配置VLAN。

对于以太网Trunk也是如此。

PE与CE相连的接口不要配置与所连接CE相同的网段地址,否则本端CE可能学习到错误的ARP表项,从而导致同一个VSI的CE之间流量丢失。

5.2.3故障诊断流程

图5-1VPLS故障诊断流程图

5.2.4故障处理步骤

步骤1查看AC状态

执行displayvsivsi-nameverbose命令。

如果显示信息中不包含InterfaceName项,说明VSI没有绑定AC,需要将连接CE的接口绑定VSI。

详细说明请参见配置注意事项。

步骤2查看Session状态

如果Session没有建立,使用displayiprouting-table命令查看是否有到达对端Peer的路由。

如果没有,配置动态路由协议或静态路由。

步骤3查看PW或隧道

如果Session状态为Up,查看PW状态。

如果不存在PW,可能是没有到达对端的隧道,可以执行displaytunnel-infoall命令查看:

●如果隧道不存在,配置相应的隧道;

●如果隧道存在,查看是否指定了VSI的Peer,该Peer应该与对应Session的Peer一致。

步骤4查看两端的参数配置是否一致

如果隧道不存在问题,但是PW仍然建立不起来,则查看对端的封装类型、MTU、VSI-ID是否和本端一致,并且本端的VPN-Target是否符合如下条件:

●本端的export-extcommunity与对端的import-extcommunity一致

●本端的import-extcommunity与对端的export-extcommunity一致

至此,如果还未能排除故障,请执行displaycurrent-configuration|beginvsivsi-name查看MAC地址学习方式的配置,或联系华为的技术支持工程师。

----结束

为了使MAC地址学习方式的配置生效,需要在对应接口上执行shutdown然后再执行undoshutdown命令

本节介绍如下常见的故障处理案例。

●信令协议使用LDP,VSI不能进入Up状态

●VSIUp,但两个PE间转发不成功

●信令协议使用BGP,VSI不能进入Up状态

●VSIUp,但是设备之间仍无法互通

5.3.1信令协议使用LDP,VSI不能进入Up状态

网络环境

图5-1VPLS组网图

PE1、PE2上配置以LDP为信令协议的VPLS,VSI不能进入Up状态。

故障分析

步骤1查看PE1、PE2上VSI的状态

执行命令displayvsiverbose。

PE1上的显示结果如下:

VSIName:

v1

VSIIndex:

0

PWSignaling:

ldp

MemberDiscoveryStyle:

static

PWMACLearnStyle:

unqualify

EncapsulationType:

vlan

MTU:

1500

VSIState:

down

VSIID:

1

*PeerRouterID:

3.3.3.9

VCLabel:

17409

Session:

up

TunnelID:

0x6002002,

InterfaceName:

Ethernet1/0/0

State:

PE2上的显示结果如下:

VSIState:

*peerRouterID:

2.2.2.9

17408

0x6002001,

Ethernet2/0/0

两端AC均为UP。

查看PW发现两端隧道存在(显示结果中存在“TunnelID”),且TunnelID的值不为0x0。

步骤2在PE2执行displayvsiremoteldp命令

显示结果如下:

VsiPeerVCGroupVsiMTUVsi

IDRouterIDLabelIDTypeValueIndex

11.1.1.1174090vlan1000-

从显示结果可看出:

PE2有到对端的标签。

但在PE1上执行displayvsiremoteldp命令,发现PE1不能收到PE2的标签。

说明PE2存在问题。

步骤3查看PE2是否向PE1发送了标签

首先查看PE2是否指定对端的Peer。

发现指定Peer出错,Peer应该指定为1.1.1.9,而不是2.2.2.9。

更改指定的Peer。

处理步骤

步骤1PE上执行displayvsiverbose命令。

步骤2查看VSI状态和AC状态,发现VSI状态为Down,AC状态为Up。

步骤3查看PW状态,发现PW不能建立。

步骤4查看隧道是否存在,发现隧道存在。

步骤5使用displayvsiremoteldp命令查看是否受到对端的标签,如果发现一端能收到,一端收不到。

步骤6收不到对端标签,查看对端的Peer配置是否正确。

案例总结

信令协议使用LDP,VSI不能进入Up状态,与Peer相关的配置错误有三种情况:

●Peer指定错误;

●Peer的地址不是对端的LSR-ID,使得LDPSession没有建立;

●对端的LSR-ID被重新定义,使得LDPSession没有建立。

VSI状态Up的条件是:

至少两个AC状态为Up;

或者至少一个AC状态为Up并且一个PW状态为Up。

定位这类问题时,可以从AC、PW状态入手。

ACUp的条件比较简单:

绑定了物理接口,且物理接口的“currentstate”为Up。

问题通常出在PW上。

PW状态Up的条件较多,如MTU、封装类型、VSIID、对端的Peer的配置等。

其中,关键是本端是否收到对端的标签、以及对端是否收到本端的标签。

可以使用displayvsiremote{ldp|bgp}命令。

通过是否收到标签判断哪台路由器的配置出了问题。

5.3.2VSIUp,但两个PE间转发不成功

配置VPLS后,在PE上查看VSI状态,发现VSI为Up,但两个PE间转发不成功。

步骤1查看PW是否存在。

使用displayvsiverbose查看PW是否存在。

如果PW不存在,则表明PW信息没有下发到接口板。

所以检查一下PW的下发状态是否为“OK”。

如果不是“OK”,则转发信息还未下发到接口板,导致转发不成功。

如果PW的下发状态是“OK”转发仍然不成功,则应检查具体产品的接口板工作状态。

步骤2查看配置的MAC-limit数值。

如果PW已经存在,但两个PE间转发不成功,则使用displaycurrent-configuration|beginvsivsi-name命令查看配置的MAC-limit数值。

如果MAC地址表项的数目超过了配置的MAC-limit数值,请重新配置MAC-limit数值。

步骤3查看BGP的对等体是否已重新建立。

如果MAC地址的数目没有超过配置的MAC-limit数值,则使用displaybgppeerpeer-address命令查看BGP的对等体是否已成功建立。

如果BGP的对等体正在重新建立,在很短的时间内,VSI状态始终为UP。

步骤4查看两端PE的封装模式。

如果BGP的对等体已经建立,则使用displaycurrent-configuration|beginvsivsi-name查看两端PE的封装模式,如果两端PE的封装模式不一样,请重新配置两端PE的封装模式为一致。

如果上述方法仍未能排除故障,请联系华为的技术支持工程师。

步骤1用displayvsi命令检查对应PW的状态是否为Up。

步骤2用displayvplsconnection命令检查PW是否存在。

步骤3用displayvplsfib检查该PW下发状态是否为OK。

步骤4如果已经OK转发仍然不成功则应检查具体产品的接口板工作状态。

VSIUp,但两个PE间转发不成功的故障原因可能是:

●PW信息没有下发到接口板;

●MAC地址表项的数目超过了配置的MAC-limit数值;

●BGP的对端体正在重新建立,由于时间短,所以VSI状态始终为UP;

●两端PE封装模式不一样。

5.3.3信令协议使用BGP,VSI不能进入Up状态

参见图5-4。

PE1与PE2之间建立IBGP关系并配置VSI。

配置完成后,PE1和PE2上的VSI均不能进入Up状态。

PE1的显示结果如下:

***VSIName:

bgp1

bgp

auto

BGPRD:

1:

1

SiteID/Range/Offset:

1/10/0

Importvpntarget:

2:

2,

Exportvpntarget:

LocalLabelBlock:

19456/10/0,

Ethernet6/0/1

up

PE2的显示结果如下:

***VSIName:

2

2/10/0

步骤2查看是否收到对端标签

在PE1和PE2上执行displayvsiremotebgp命令,没有显示任何信息,这表示没有收到对端发来的标签。

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