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拱施组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9443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拱施组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连拱施组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连拱施组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连拱施组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连拱施组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拱施组Word格式.docx

《连拱施组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拱施组Word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连拱施组Word格式.docx

序号规范名称编号

1公路勘测规范JTJ061-99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26-90

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6爆破安全规程GB6722-1986

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SDJ65-82

8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遵循的施工规范、标准表表1-2(续)

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

10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38:

92

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程JTJ034-2000

12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13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053-94

14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

15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JTJ055-83

16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

17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

18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

1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

20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1995)1081文

2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2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材料JT/T203-95

2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24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96

25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

2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

2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T175-92

28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700-1988

2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质量及允许偏差GB/T709-88

30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8

3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91

3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

33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3787-83

34道路硅酸盐水泥GB13693-1992

35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36碳钢焊条GB/T5117-1995

37低碳合金钢GB/T5118-1995

3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39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699-88

40建筑石油沥青GB494-85

41排水用芯层发泡硬聚乙烯(PVC-U)管材GB/T16800-1997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项目地点

本隧道位于10合同的小那丫段,本隧道右幅进口桩号YK197+960,设计标高1316.61m,出口桩号K198+465,设计标高1322.75m,全长505m。

隧道左幅进口桩号ZK197+930,设计标高1317.93m,出口桩号K198+388,设计标高1325.89m,全长458m。

洞门均采用削竹式洞门。

二、地形地貌

该隧道位于构造剥蚀地貌的尖圆顶状低中山,穿越山脊,地形陡峻,地质作用以构造剥蚀作用为主。

三、气象

本公路路线位于广南县和砚山县境内。

广南县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较均匀,冬不甚寒,夏不甚热,雨水充沛,雨量集中,干湿明显。

年平均气温16.6℃,最热月平均气温22.5℃,最冷月气温8.1℃,日照率42%,年平均降水量1071.7mm,降水量多集中在5~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3.8%以上。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森林覆盖率8.8%。

砚山县为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最热月平均气温20.9℃,最冷月气温8.3℃,日照率43%,年平均降水量1005.9mm,降水量多集中在5~10月。

岩溶发育,降水渗漏,地表干旱,干湿气候分明。

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衫树等,森林覆盖率19%。

四、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层岩性

该隧道右幅进口及左幅出口端覆盖层约3.4~18.6m;

右幅出口及左幅进口端覆盖层厚度约7.7~8.7m。

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岩层富水性中等~强,局部富水性较弱。

隧道处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推测隧道初地下水丰富。

洞身围岩全部为Ⅱ类,本隧道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

(二)地质构造

测区位于南岭纬向构造体系的西端,各个构造体系的不同规模、不同序次,不同等级的各种构造形迹,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干挠、限制和切割,构成了全区比较复杂的区域构造。

隧道处构造发育,在隧道进出口端各有断层经过,岩层破碎。

(三)隧道围岩情况

小那丫隧道全段为II类围岩,围岩为灰黑、黑色炭质页岩、页岩,强风化、碎石状,节理裂隙、页理及片理十分发育,岩层破碎。

五、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

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岩层富水性中等~强。

ZK49(左K198+200右3米)钻孔地下水位为6.2米,隧道处地下水位埋藏较浅,隧道处地下水丰富。

第二节主要技术标准

一、道路等级、行车道宽度

(一)道路等级:

高速公路;

(二)设计行车速度:

80Km/h;

(三)行车道宽度:

3.75m(单洞)

二、建筑限界:

隧道设计净跨为11.2m,净高7.1m,单侧检修道宽0.75m,高于路面0.25m。

三、设计原理

本合同段隧道结构按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采用复合式衬砌,以锚杆、湿喷砼等为初期支护,并辅以钢拱架、大管棚、注浆小导管等支护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在监控量测信息的指导下施作初期支护和二次模筑衬砌。

隧道排水以排、防、截、堵结合无纺土工布;

沉降缝处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防水,施工缝处采用缓澎止水条防水,形成可靠高效的排防水系统。

第三节隧道设计概况

本隧道设计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分离式隧道。

并根据隧道埋深的不同,衬砌类型及长度,右幅由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为:

洞门15m、S1型(明洞)20m、S2型20m、S3型395m、S2型20m、S1型(明洞)20m、洞门15m。

左幅由进口至出口方向依次为:

洞门15m、S1型(明洞)15m、S2型20m、S3型358m、S2型20m、S1型(明洞)15m、洞门15m。

第四节本合同段主要工程数量

隧道开挖土石方约121667m3,衬砌混凝土约32830m3,喷射混凝土约7717m3,各种型号钢筋约1514538kg,锚杆、小导管约256183m,型钢(工字钢)拱架960榀。

第三章安全、质量、工期目标

第一节安全目标

杜绝因工亡人事故,避免重伤,因工年受伤率控制在0.5‰以下。

第二节质量目标

小那丫隧道工程质量目标为:

分部分项工程一次检查合格率100%,优良率92%以上,确保工程质量等级达到优良标准。

确保本工程为精品工程。

第三节工期目标

开工日期:

2005年7月15日。

竣工日期:

2006年10月31日。

第四章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

第一节工程特点、难点

一、工期紧、施工任务重

小那丫隧道是10标段重点控制性工程,它的贯通关系到路基及涵洞施工。

二、工程地质复杂、不良地质地段较多

左线隧道K198+030~+100段隧道顶部为水田,地表水丰富且埋深较浅。

三、现场条件较困难

1、本段工程地处重丘区,翻山跨谷,交通不便。

2、场内交通条件较差,且由于场地狭窄,施工临时设施布设有一定困难。

3、施工项目受场地条件的限制,各施工项目间存在一定的干扰,给工序的流水衔接和各项工程的尽早全面展开带来难度。

第二节施工对策

一、及早进洞,多开工作面、尽早实现贯通

加强洞口边坡防护,及早进洞,并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工序全面配套,突出贯通目标,加大人员、设备等资源投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优化施工方案

加强隧道地质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工作,及时反馈信息,以确定科学、合理的掘进方式和掘进参数,优化施工方案。

采取长大管棚进洞方案;

对于Ⅱ类围岩采用微台阶上下断面法开挖,喷、锚、网支护,及时封闭成环,并结合地质条件辅以管棚、超前小导管等预加固措施。

三、科学规划、合理投入、保障施工生产

根据小那丫隧道砚山端现有地形条件,科学规划,将进口左线侧面的山体分台阶的开挖,进行必要的挡墙防护、整平后用作隧道施工的加工、生产区,生活营区及办公区。

给水管路从小那丫村的小溪引到高压水池中,并在给水管路中间设水泵站,并派专人管理,保障施工用水的供应;

配备足够数量的先进钻、挖、装、运及支护、衬砌设备,全力保障施工生产。

四、加强施工调度、合理安排劳力、周密计划材料。

五、加强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突出质量与安全目标,确保工期。

第五章施工总体部署

第一节施工部署的总体思路

一、两个“确保”

一是确保安全和质量目标,二是确保工期目标。

二、达到“三高”

高标准控制施工全过程(用检测控制工序,以工序控制过程,以过程控制整体);

高效率建设本合同段工程;

高水平建成本合同段工程(一次达标,一次成优)。

三、坚持“四先”

在实施中,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配置来满足设计规范和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要求;

用先进的技术与工艺来保证质量要求;

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方法,结合本合同段工程特点,统筹考虑,科学安排;

用先进的思想观念来统一全体参建职工的认识,不凭老经验、老方法办事,把创优目标全面贯彻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

四、狠抓重点、难点工程

对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工程,始终放在突出位置狠抓不放,根据我集团公司多年从事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对浅埋地段、断层破碎带、岩溶、岩爆等不良地质地段等,提前预研,优化方案,择优选用,充分发挥我集团公司的施工优势,创出一流水平。

五、试验先行

根据小那丫隧道工程特点,对两次衬砌、路面施工等项目先做监控量测方案,以确定工艺参数的可靠性,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施工。

六、全过程监测、信息化施工

做好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对各道工序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并及时反馈施工全过程的各类信息,以便更好地指导施工。

第二节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一、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我单位计划抽调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管理、行政人员及具有丰富隧道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完成本合同段的施工任务。

按项目法组建本合同段工程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本合同段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下设六部一室(工程技术部、安全监察部、质量监察部、计划部、财务部、设备物资部、综合办公室,工程技术部下设中心试验室和测量班),分别负责本合同段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安全、质量、计划、财务、物资设备保障、材料试验与检验、行政管理等工作,全面保证本合同段工程建设任务的优质、高效完成。

详细组织机构参见附表1。

二、管理职责

(一)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代表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四有限公司负责对本合同段工程实施组织、指导、协调与监控,对建设单位负全责。

项目经理是集团公司董事长的被授权人,在有关《广南至砚山段土建工程10合同段工程》的实施、完成与缺陷修复等方面以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四有限公司的名义执行一切与此有关的事务。

(二)项目经理

(1)项目经理是本合同段工程安全保证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活动的正常开展。

(2)项目经理是本合同段工程质量保证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组织开展质量体系活动,确立本项目质量目标,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规,坚持全面质量管理,推进各项质量活动正常开展,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满足建设单位要求,争创名牌工程。

组织向建设单位提供质量依据,处理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提出的有关质量方面的要求。

负责对工程项目进行资源配置,保证质量体系在本合同段工程上的有效运行及对人、财、物等资源的需要。

(3)项目经理是本合同段工程文明施工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施工现场全面的文明施工管理,组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并结合本合同段工程特点,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4)项目经理是本合同段工程工期保证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按批准的施工计划,全面组织实施,并根据工程进展,适时调整资源配置,确保阶段、整体工期目标的实现。

(三)项目副经理

配合项目经理管理施工生产。

在施工中严把安全质量生产关,抓好施工中安全质量工作,把安全质量生产责任制落实下去;

抓好施工生产计划的落实,处理施工出现的具体问题;

并负责处理现场经理部中的一些日常工作。

(四)项目总工程师

对本合同段工程质量、施工技术、计量测试负直接技术责任,指导施工队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有效的技术管理工作;

提出贯彻改进工程质量的技术目标和措施。

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具体负责组织对本合同段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进行编制及经批准后的实施。

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通病及其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审核。

解决工程质量中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

负责本合同段工程项目的验工计价。

对本合同段工程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负责,结合工程特点及施工进度,及时下达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技术方案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

(五)工程技术部

负责本合同段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

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及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调度工作;

对测量、试验、量测监控等专项技术工作负领导责任并直接指导。

负责技术交底、过程监控,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

参与编制竣工资料和进行技术总结,组织实施竣工工程保修和后期服务;

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努力开发新成果。

(六)安全监察部

安全监察部负责依据安全目标制定本合同段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规划,负责安全综合管理,编制和呈报安全计划、安全技术方案和具体安全措施,并在施工中认真贯彻落实。

组织每周、每月安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监督整改。

负责安全检查督促,负责对危险源点提出预防措施,定期对施工队进行安全教育,关键工序提出安全施工防范的技术交底。

(七)质量监察部

质量监察部依据总部质量方针和本合同段工程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规划,负责质量综合管理,行使质量监察职能。

确保产品在生产、交付及安装的各个环节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标识,并保护好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

负责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最终检验和试验、不合格品的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本合同段全部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指导;

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工程项目的QC小组活动。

(八)计划部

负责对本合同段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管理。

按时向建设单位报送有关报表和资料。

负责本合同段工程项目施工计划制定、实施管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期要求,适时提出施工计划修正意见报项目领导批准执行。

负责验工计价工作。

(九)设备物资部

负责物资采购和物资管理及制定本合同段工程项目的物资管理办法,检查指导和考核施工队的物资采购和管理工作。

负责本合同段工程项目全部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制定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在总部设备物资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参与设备的安装、检验、验证、标识及记录。

参加本合同段工程项目验工计价,对各施工单位的材料消耗和机械使用费用情况提出计量意见,评价各单位机械设备管理情况。

(十)财务部

负责本合同段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成本核算工作。

参与合同评审,组织开展成本预算、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工作。

参加工程项目验工计价,指导各施工单位开展责任成本核算工作。

(十一)中心试验室

负责本合同段工程项目检验、试验、交验及不合格品的检验控制,按检验评定标准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负责现场各种原材料试件和混凝土试件的样品采集和测试、检验及质量记录。

根据现场试验资料,提出各种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土方施工最佳含水量等试验数据,并在施工过程中提出修正意见报批准执行。

负责工程项目的计量测试工作,并负责工程项目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核定、校准及使用管理工作。

(十二)测量班

负责根据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提供的三角网点、水准网点等数据测设本合同段工程的施工控制网,负责工程施工各阶段的施工放样等测

量工作。

(十三)综合办公室

主要处理项目经理部一切日常工作,负责党政、文秘、接待及对外关系协调等工作。

第三节劳动力部署、任务划分及主要技术力量

一、劳动力部署及任务划分

见详细组织机构参见附表1。

二、主要技术力量

为优质高效地完成本合同段的施工任务,我们将选派一批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并且有良好敬业精神的隧道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人员,分配在项目经理部和各施工队,充实和加强对本合同段工程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第四节施工进度计划

一、总体施工进度安排

本合同段工程计划总工期为15.5月,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主要完成施工便道、供水、供电、生产生活用房、交接桩撅和本合同段线路复测及控制测量、复核技术资料、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及进场材料的试验、办理征地拆迁以及解决通讯、组织机械设备、人员、材料进场等。

第二阶段:

主体工程施工阶段,主要完成隧道内全部工程。

第三阶段:

工程收尾移交阶段,主要完成隧道内清理、修补、竣工资料整理编制及交验等工作。

二、各分项工程具体施工进度安排

为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必须切实做好施工顺序安排,按照平行流水作业方式,多工作面展开施工。

第五节主要施工机械及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配备

本合同段工程配备的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详见表2《本合同工程配备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第六节施工准备与临时工程及施工总平面布置

一、施工准备

我们将安排专人负责配合建设单位与有关单位搞好本合同段的临时用地及征地拆迁工作。

并立即组织精测人员对设计控制桩进行复测,并将测量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及有关部门。

做好材料试验等开工前的各项准备,上报开工报告。

(一)调查施工环境

调查有关工程特征与要求的资料;

调查线路所在地区自然条件资料;

调查施工地区的经济技术条件;

了解当地交通运输能力及交通运输状况;

调查当地地材生产供应能力与价格;

了解当地民俗、风土人情;

调查当地卫生防疫情况,调查其他有可能对施工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二)规划安排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编制施工计划安排;

做好施工机械设备及主要的检测、测量仪器设备的配置;

做好施工任务划分。

(三)施工现场准备

完成“三通一平”;

确定临时占地计划;

搞好生产设施及施工营地建设。

(四)作业条件准备

组织物资的采购、进货与管理;

编制施工成本控制计划;

雨期季节性施工的特殊准备;

组织施工设备机械进场;

组织施工队伍进场。

(五)技术准备

会审图纸;

进行测量桩橛交接,并布置施工阶段的测量控制网;

线路及构造物位置的施工放样;

对施工队进行开工前技术交底和培训;

组织职工学习有关技术文件并进行安全教育;

对原材料进行各项检测试验;

选定施工所用的各种配合比。

收集施工技术资料;

组织有关部门对开工前的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成册,做到资料齐全,准备充分。

对下列项目进行重点审核:

项目说明书、工程数量、设备及主要材料规格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设计图纸是否齐全。

二、临时工程

(一)施工便道

本隧道的进场道路有两条,一条从者腊方向进入,另一条从那洒方向进入。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我隧道修建了两条施工便道——3号便道接从那洒方向的业主便道;

4号便道接从者腊方向的业主便道,总长3公里,具体位置分布详见表3《施工平面布置图》。

(二)施工、生活用电

建设单位负责将10kV高压电送至隧道口500m以内,本隧道工程设置高压接电点1处,由业主提供的高压接电点引入,在小那丫隧道出口(315KVA变压器);

同时自备315kw发电机组2套,以备急需。

生活用电就近自行架设临时低压线路引入营区供给。

(三)施工、生活用水及排污及垃圾处理

1、本隧道工程沿线水系较发育,水系大体呈树枝状分布,水质清洁无污染,可满足工程用水。

施工生产及生活用水就近取用溪流水和就地打积水井取水解决。

在隧道施工地点修建高压水池,从溪流或积水井抽水入池,作为隧道施工用水。

2、排污及垃圾处理

为达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目的,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排污沟渠,对施工中产生的污水作集中处理,并对生活及生产垃圾集中堆放,外运处理,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区域自然环境不被破坏。

(四)施工通信

我单位积极与当地电信部门联系,并取得批准,在项目经理部所在地架设了移动通信装置,解决了通讯问题。

同时购买了无限传真和网卡,解决了电子邮件和文件的传送问题。

保证了上下和对外联系的畅通。

(五)生产设施

1.混凝土拌合站

本合同段混凝土采用现场集中生产,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