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辨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89284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成语辨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成语辨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成语辨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成语辨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成语辨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成语辨析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成语辨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成语辨析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成语辨析Word文档格式.docx

及:

涉及;

义:

正经的道理。

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辞不达意:

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地表达出思想感情。

含糊其辞:

指话说得不清不楚。

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言不由衷:

由:

从;

衷:

内心。

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

指心口不一致。

言人人殊:

说的话个个不同。

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妙语成珠:

巧妙风趣的精彩话语一个接一个,好象珠子串在一起。

口若悬河:

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

形容能说会辩,比喻十分健谈。

侃侃而谈:

形容人健谈有风度,多指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根据语境三句分别强调:

风趣别致、不寡言少语和镇定从容。

10、畅所欲言:

尽情地说出想说出的话。

各抒己见:

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直言不讳:

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

11、大张旗鼓”是形容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

像雷一样猛烈,像风一样快,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也泛指做事情声势大而行动快。

“闻风而动”是指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

12、群轻折轴:

轻的东西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

比喻听任小的坏事发展下去,也能造成严重后果。

集腋成裘:

腋:

腋下,指狐狸腋下的皮毛;

裘:

皮衣。

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

比喻积少成多。

众擎易举:

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情办成。

13、一诺千金 

诺:

诺言。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也叫千金一诺。

一言九鼎 

鼎: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九鼎:

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

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

一字千金 

意思是一个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见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

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

金,秦时指的是黄铜。

14、殊途同归”:

通过不同途径,达到同一个目的地。

“不谋而合”:

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完全一致。

“不约而同”:

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一般作状语。

15、超群绝伦:

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多指技能。

卓尔不群:

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特立独行:

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16、火烧眉毛:

火烧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多用于口语。

迫在眉睫:

比喻事情已经到了十分紧急的关头;

形容词性短语。

/燃眉之急:

像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

名词性短语。

17、因循坐误:

指情况有了变化,还照老一套办,因而耽误了事情。

一念之误:

一个念头的差错。

执迷不悟:

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18、自暴自弃:

自己糟蹋自己;

自己鄙弃自己。

形容不知自爱;

甘于落后。

妄白菲薄:

过分看轻自己;

形容自卑。

自惭形秽:

因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19、耳目一新:

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完全不同,令人感觉到很新鲜。

面貌一新:

样子完全改变,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焕然一新:

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

20、岌岌可危:

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岌岌:

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

危如累卵:

形容形势极其危险,如同摞起来的蛋,随时都有倒下来的可能。

危在旦夕:

指危险就在眼前,即短时间内就会降临。

21、风起云涌:

大风刮起,乌云涌现。

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方兴未艾:

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如日中天:

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22、扬汤止沸:

指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

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抱薪救火:

抱着柴草去救火。

比喻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灾害扩大。

齐头并进:

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

并驾齐驱:

形容齐步前进,不分先后;

也可指力量、水平、才能、程度等不相上下。

一蹴而就:

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一挥而就:

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23、“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望其项背”,能够看得见脖子和后背,形容能够赶得上.一般用于否定句;

“望尘莫及”,意思是远望别人跑过后扬起的尘土,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

24、“一视同仁”指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

“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25、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一锤定音,比喻凭某个人的一句话做出最后决定。

盖棺论定,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做出结论。

“25、风流云散”指轻风流动,云彩散开。

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

也比喻作品的散轶。

“烟消云散”指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

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

销声匿迹”,销通“消”,消失;

匿,隐藏;

迹,踪迹。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26、穿云裂石:

(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

响遏行云:

指声音高入云霄,把浮动着的云彩也阻止了。

形容歌声嘹亮有力,悦耳动听。

石破惊天:

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7、以讹传讹:

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人云亦云:

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

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拾人牙慧:

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28、“洞若观火”的“洞”是“彻底”的意思,比喻对事情看得十分清楚透彻。

“了如指掌”的“了”是“明了”;

“指掌”是“指着手掌”。

形容对人或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好象指着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

“洞若观火”偏重在观察彻底,“了如指掌”偏重在了解清楚。

“明察秋毫”极言能敏锐辨别是非,观察细微,不受蒙蔽。

29、九牛一毛:

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冰山一角:

比喻事物已经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

沧海一粟:

形容非常渺小

30、迫不及待:

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遗在眉睫:

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刻不容缓。

片刻也不允许拖延,形容形势紧迫。

31、语重心长:

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重在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常作状语,不能作谓语。

苦口婆心:

劝说不辞烦劳,用心像老大太那样慈爱,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

重在反复劝说,经常跟“劝告”“劝诫”等词语搭配使用。

耳提面命:

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

形容恳切地教导。

可以作谓语或定语,不能作状语

32、别具一格:

另具一种独特的风格。

首屈一指:

首先第一位的。

独一无二:

唯一没有第二个。

33、身体力行:

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

身先士卒:

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

34、守口如瓶:

形容说话慎重或严守秘密。

三缄其口:

形容说话十分谨慎,不肯或不敢开口。

讳莫如深:

紧紧隐瞒。

35、异曲同工:

形容做法不相同而效果一样好。

殊途同归: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二者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意思,但“异曲同工”偏重于效果极好,“殊途同归”,偏于中性,并且二者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

“异曲同工”针对的是不同的对象———“异曲”,“殊途同归”针对的是采取不同方法、途径———“殊途”。

形容事物消失净尽。

风流云散:

形容四散消失。

“烟消云散”和“风流云散”都含有分散的意思。

“烟消云散”侧重于消失,多用于物;

“风流云散”侧重于离散,多用于人。

一以贯之:

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

水到渠成:

指水流到之处便有渠道,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成功

36、不可思议: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不可理喻:

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不可名状:

名:

用言语说出;

状:

描绘,形容。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37、声势浩大:

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虚张声势:

假装出强大的气势。

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大张旗鼓:

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38、殊途同归:

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不谋而合:

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形容动作、想法一致。

不约而同:

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一般作状语,指行动相同。

39、畏首畏尾:

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投鼠忌器:

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

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杯弓蛇影: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40、金玉良言:

像黄金和美玉一样宝贵的忠告或教诲。

逆耳之言:

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药石之言:

指诚意规劝他人改过的良言。

41、浅尝辄止”指做事不深人;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

浮光掠影”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42、畅所欲言:

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重在说话尽情。

推心置腹:

把自己的心放在对方的肚子里,形容待人真诚。

重在待人真诚。

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重在发表自己的看法。

43、言不尽意:

44、绘声绘色:

本义是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

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惟妙惟肖:

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

栩栩如生:

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45、一字千金: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价值极高,不可更改。

一字千钧:

形容文字有份量。

一言九鼎:

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这三个成语都能用于形容语言重要,有份量,但又有差别。

其中“一言九鼎”偏重语言(说话)起决定性作用;

“一字千金”强调文字不可更改;

“一字千钧”,着重在文字有分量上。

46、气吞山河:

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宏伟豪迈。

气贯长虹:

形容正气旺盛,精神崇高。

气势磅礴:

形容气势雄伟。

47、天崩地坼”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

“穿云裂石”指(声音)穿过云层,震裂石头,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

发聋振聩”指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48、各有千秋:

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

比喻在同一层次内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半斤八两:

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

多用于贬义。

难分伯仲:

比喻人或事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也指兄弟之间美好的情谊。

“49、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

一无所长”即没有一点专长;

一无可取”指没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地方,形容没有一点优点

50、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正确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

满不在乎:

完全不放在心上。

形容对事情一点也不重视。

51、嗤之以鼻:

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语意重。

不足挂齿:

不值得一提,可表示自谦。

不屑一顾:

认为不值得看而不看。

52、洞若观火:

清楚得就像看火一样,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隔岸观火:

站在对岸看火。

比喻见人有危难不加帮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

百里挑一:

形容十分出众。

凤毛麟角:

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信口雌黄:

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一气。

53、背井离乡,侧重离别家乡;

流离失所,侧重无处安身;

颠沛流离,侧重四处流浪。

54、进退维谷:

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

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

进退两难:

前进和后退都难。

比喻事情无法决定,因而难以行动。

进退无据:

形容陷于困窘境地。

55、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均有最后一搏力图胜利之意。

前者含褒义,指富有勇气,不留退路,决心与敌一决胜负;

后者含贬义,指竭尽本钱赌一把。

“惨无人道”“惨绝人寰”均有悲惨之意,但前者形容某人或某些人行径卑劣,不讲人道;

后者形容某件事特别悲惨,其悲惨程度人间少有。

“心照不宣”“心领神会”均有心里领会,不必体现于语言之意,但前者一般指双方或多方,而后者一般指一方。

“56、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混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

“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57、不由自主:

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情不自禁:

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忍俊不禁:

指忍不住要发笑。

58、息息相关:

呼吸也相互关联。

休戚相关:

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

休戚与共:

忧喜、福祸彼此共同承担。

59、不孚众望: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应为不负众望。

一丘之貉:

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尸位素餐:

尸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望其项背:

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

一般用于否定句。

60、大张旗鼓:

形容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

闻风而动:

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

61、各执一词:

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不肯相让.

莫衷一是:

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62、飞黄腾达:

官职、地位上升得很快。

青云直上:

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

一步登天:

比喻一下子达到很高的境界或程度,也形容地位一下子升得非常高。

应接不暇:

暇:

空闲。

风景好看;

东西好而多,看不过来;

或人、事物太多,来不及接待、应付。

眼花缭乱:

缭乱:

纷乱。

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事物而发花、迷乱。

目不暇接:

闲暇;

接:

接收。

可看的东西太多,眼睛都忙得看不过来了。

63、旗鼓相当:

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势均力敌:

双方实力相等,不分高低。

平分秋色:

指双方各占一半。

64、同日而语:

同一事物或人在不同时间的比较。

等量齐观:

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相提并论: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看待或谈论。

65、量体裁衣:

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相应的妥善措施。

见机行事:

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顺水推舟:

比喻顺应形势行事。

66、沸沸扬扬:

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

沸反盈天:

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不可思议:

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司空见惯:

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习以为常:

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平常了。

67、风雨同舟:

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

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同舟共济:

坐一条船,共同渡河。

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也比喻利害相同。

不偏不倚:

不偏向任何一,表示中立或公正。

中庸之道: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常常偏向于调和折衷无是非和稀泥不讲原则,往往带有贬义。

处心积虑:

指费尽心思做坏事 

含贬义。

殚精竭虑:

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

含褒义。

68、振聋发聩:

比喻高明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

震耳欲聋:

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饶有兴趣:

指具有浓厚的兴趣。

饶有趣味:

很有趣,富有幽默诙谐的趣味。

汗牛充栋:

形容藏书非常多。

卷帙浩繁:

形容书籍很多或书的内容丰富,部头很大。

69、严阵以待:

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拭目以待:

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翘首以待:

形容殷切盼望。

三个成语都有“等待”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

“严阵以待”侧重“迎接”“迎击”;

“拭目以待”侧重“动向、结果”;

“翘首以待”侧重“急切”。

70、养痈遗患,养虎遗患:

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披肝沥胆,肝胆相照:

二者都有“坦诚”意。

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

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

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71、耳濡目染,强调长期看到或听到,自然受到影响;

耳熟能详,强调听的熟了,可以复述出来;

耳闻目睹,强调亲自听到看到。

72、一丝不苟:

形容办事认真。

毫厘不差:

连很小的误差都没有,形容极其精确。

滴水不漏:

一滴水也不外漏。

形容说话、办事非常细致、周密,无懈可击。

73、精妙绝伦:

精致美妙,无与伦比。

侧重于“精致”。

蔚为大观:

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侧重于繁多、盛大。

美轮美奂:

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一般用于形容建筑物。

74、惨淡经营:

惨淡:

苦费心思;

经营:

筹划。

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

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苦心孤诣:

指对某件事用心,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孤诣:

别人所达不到的。

筚路蓝缕:

筚路:

柴车;

蓝缕:

破衣服。

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苦。

75、耳提面命:

比喻教诲,用于“告诫教诲”的表述上。

春风化雨:

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多用于状态、环境。

如坐春风:

比喻受到品德高尚或具有学识的人的熏陶和教导,多用于感受。

76、目不暇接:

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应接不暇:

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

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

琳琅满目:

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77、放浪形骸:

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放荡不羁:

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风流倜傥:

才气横溢英俊潇洒,不拘礼法。

78、大张旗鼓:

原指古代高举旗帜、擂响战鼓,大规模地摆开阵势。

现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形容做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重在强调做事的果断和魄力。

如火如荼:

原比喻军容之盛。

现用来形容气势盛大或气氛、情感热烈。

79、目不转睛:

是形容注意力集中。

目不斜视:

是形容态度严肃,遵守规矩,不左右乱看。

目不窥园:

是用来形容埋头读书,专心致志地苦学。

80、一视同仁:

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墨守成规:

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故步自封:

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

徒劳无功:

白费力气没有成就。

劳而无功:

付出了很多的劳动,却没有收到功效。

劳而无功偏重在没有功效和功劳;

“徒劳无功”强调白费功夫而没有成效。

81、不可名状,指不能用言语形容,着重于强调复杂与深沉;

不可思议,指不能想象与理解,着重于强调奇特与神秘。

不约而同与不谋而合,字典的解释都是“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的见解和行动完全一致”。

但具体运用上,不约而同偏行动,不谋而合偏见解;

不约而同做状语,不谋而合做谓语。

不拘一格,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和方式,强调要多样化,褒义;

不拘小节,指不为无关紧要的琐事所束缚,中性,现在多贬义。

82、老骥伏枥:

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老马恋栈:

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

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老谋深算:

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

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83、“捕风捉影”偏重在没有事实根据;

“无中生有”偏重在本来没有的事实,凭空捏造,语气较重;

“无事生非”偏重于无缘无故找岔子,故意制造麻烦,语义最重。

84、刚愎自用:

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独断专行:

行事专断,只按自己的意思办。

形容作风不民主。

一意孤行:

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一意孤行”和“独断专行”,都可形容缺乏民主作风;

但“一意孤行”语气较轻,只含有“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意思,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应用范围较宽。

“刚愎自用”的反义成语是“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等。

85、小心翼翼:

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谨小慎微:

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以致流于畏缩。

谨言慎行:

说话做事都谨慎小心。

86、凤毛麟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吉光片羽:

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买椟还珠:

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缘木求鱼:

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

南辕北辙: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背道而驰:

比喻意见相左或方向相反。

“南辕北辙”一般只用于行动,跟目的相反的情形,适用范围较小,“背道而驰”则可用于一切方向或目的等相反的事物或行动。

87、作茧自缚:

88、一视同仁:

对不同的事物或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多用于指人。

一概而论:

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多用于否定句。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89、:

褒义词。

深思熟虑:

深入细致地考虑。

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

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

贬义词。

90、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需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另眼相看,指用另外一种眼光来看待,表示重视或歧视。

大跌眼镜,指对出乎意料的结果或不可思议的事物感到非常惊讶。

91、无可厚非:

厚,深重;

非,非议,否定;

不能过分责备。

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无可非议:

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表示做得妥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