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礼仪教学定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87962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与礼仪教学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国学与礼仪教学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国学与礼仪教学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国学与礼仪教学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国学与礼仪教学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与礼仪教学定稿.docx

《国学与礼仪教学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与礼仪教学定稿.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与礼仪教学定稿.docx

国学与礼仪教学定稿

国学与礼仪

一、国学与礼仪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世界素来享有盛誉,博大精深的国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通过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可以很好地拯救当代小学生的道德迷失,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

礼仪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

孔子曾说过:

“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

可见礼仪教育对培养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把国学经典教育与文明礼仪教育相结合,着力提高少年儿童传统文化修养,与文明礼仪修养的认识,把“读经典”,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当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进而促进青少年的发展。

二、课程开发背景

郑州市高新区百炉屯小学位于郑州市高新区百炉屯村,是一所农村小学,本校的办学理念是“促全面发展育阳光少年”,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挖掘每个孩子的独特潜能,让每个孩子张扬其个性,使他们心中都充满阳光,从而积极向上成长,个个都成为阳光少年。

但因为学校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而且三分之二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父母平日里忙于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很多孩子学习和生活习惯很不好,兴趣爱好也很少,同时学校认为一年级是孩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折点,这是孩子各种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开设国学与礼仪这门课程,这门课程选取国学经典中与时俱在的精华部分,对学生进行国学的浸透与熏陶。

通过书籍和礼仪的教导,让孩子懂得自立和懂礼。

使6—7岁的孩子,学习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使他们表达能力增强,性格更加开朗,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三、课程设计

(一)学习目标

1、我会正确诵读并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片段,会诵读一些儿歌和讲一些故事。

2、我会通过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片段对国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学国学、爱国学的好习惯。

2、我能从国学中学习一些基本礼仪,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学生。

(二)课程内容

本课程为基础课程,具体内容见下表:

课程类型

实施年级

课程内容

课时安排

1、分享课程纲要

1

2、好的环境助我成长

1

3、父母的教育要记牢

1

4、珍惜时间用心学习

1

5、好好学习好好做人

1

6、孝敬父母从我做起

1

7、积少成多成就人生

1

8、关爱使我们更亲近

1

9、用心感受大自然

1

10、我眼中的“五常”

1

11、我眼中的“五谷”和“六音”

1

12、我眼中的“七种感情”和“八音”

1

13、血脉和品质的传承

1

14、相亲相爱一家人

1

15、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

1

16、父母的良苦用心

1

17、我们要和睦相处

1

18、良好习惯伴我一生

1

19、做人要讲诚信

1

20、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

1

21、什么人才是真正的仁者

1

22、亲近仁者的好处

1

23、用心读书和做事

1

24、读书的好方法

1

25、虚心向别人请教

1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

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多方面需要,激发小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开放性原则;借鉴各种教育理论,吸取百家之长,突破那些束缚学生个性、阻碍学科沟通和开放的程式,解除那些看似天经地义实则毫无意义的“教学规则”,构建灵活、高效、有序的教学规范。

实践性原则:

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其才华,培养其能力。

合作性原则;倡导宽松、民主、开放的合作气氛,使师生的活动处于协调和谐的状态,倡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多重交往中发展自我。

活动性原则:

通过各种生动、形象、有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趣味性原则:

通过有趣的情境模拟,教会学生礼仪知识,让学生在欢乐中学做文明人。

灵活性原则:

教师对同一年龄段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个别辅导。

2、课程实施方式

(1)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参与,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形式、进行国学与礼仪互动活动。

(2)教师教学方式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游戏,引导点拨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互动。

(二)课程评价

为确保“国学与礼仪”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有效性,实现课程目标,建设成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课程评价遵循人本化和多元化原则。

具体从以下两方面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评价。

1.对教师的评价。

(1)过程性评价: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倡导教师和学校领导随机进行推门听课。

通过听课,教师填写《“国学与礼仪”课程实施教师评价反馈表》对课堂各环节实施评价。

(2)终结性评价:

学期末,学校组织人员从“国学与礼仪”指导方案、学习目标的确定、课堂教学实施、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等方面进行自评、互评、领导评。

校长室、德育处等都要参与到评价中去,给教师作出等级评价,并且组织国学朗诵与礼仪活动进行评比。

“国学与礼仪”课程实施教师评价反馈表

授课教师:

听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达到水平

乙甲

丁丙

丁丁

学习

目标的确

1、学习目标和校本课程目标是否统一

2、学习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和学校实际。

3、学习目标是否体现三维目标。

学习

环节

的设

1、关注学习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2、通过合作自主学习,掌握国学与礼仪的基本知识。

3、能将对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能够把所学的国学与礼仪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学习

方法

的选

1、教学方法的选择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学生乐于接受。

2、重视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进行朗诵、背诵训练,侧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3、注重个性和面向全体相结合,指导与评价及时,使学生对本课程充满兴趣。

学习

效果

1、能向学生讲述国学与礼仪的有关知识。

2、能在同学,老师的帮助下,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和欣赏故事视频,懂得一些礼仪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

课后

反思

1、听了本课后,您有何感受?

2、您对本课程有什么疑惑及建议?

国学与礼仪课程教师综合评价表

教师姓名:

任教班级:

评价时间: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分分数

自生自评

互家长评

校教师评

课程

设置(50分)

1、课程目标是否合理清晰。

2、内容选择是否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是否彰显师生个性。

3、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4、评价方法是否具有激励性与可操作性。

课程

实施

(50分)

1、制定学期实施计划,撰写课时教学计划。

2、按学校的课程安排上课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3、编排一些国学诵读节目,进行礼仪活动,能及时进行展示表演。

4、学校通过抽学生座谈,翻阅资料及学生展示,对教师进行考核。

总评

等级

备注:

90以上为“甲”,80—89为“乙”,60—79为“丙”,60分以下为“丁”。

2、对学生的评价。

借助读写绘作业,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置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项目,再由教师综合整理、结合课堂表现给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

学生、家长、教师的评价均主要采用等级表示。

国学与礼仪课程学生综合评价反馈表

学生姓名所在班级评价时间

评价

目标

评价内容

分分数

生生自评

家家长评

教教师评

知识

与能

(40分)

正确诵读并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片段,会诵读一些儿歌和讲一些故事。

掌握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

过程

与方

(40分)

能认真听讲,大胆、自信的表现自己。

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

积极参与课堂,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

情感

与态

(20分)

对这门课产生兴趣。

课堂活动表现积极。

接受合理的建议和批评。

对国学产生一定的兴趣。

争取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

评价等级

备注:

90以上为“甲”,80—89为“乙”,60—79为“丙”,60分以下为“丁”。

五、课程案例

好的环境助我成长

学习目标

1、我会朗诵、背诵《三字经》,知道《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我会读懂《三字经》,知道其中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8句三字经。

教学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二、新授感悟

三、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你们觉得读书有没有年龄的限制呀?

(引出不论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学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自读《三字经》中从“人之初”到“贵以专”。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8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8句三字经的含义。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

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5、让学生自己边学边讲。

6、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1)你认为那句话对你的启示最大?

为什么?

(2)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小时候就要怎么样?

7、请学生思考问题:

年岁大的人还要不要学习新知识?

(说明我们不能到长大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

我们是儿童,早上八九点中的太阳,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

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三、扩展活动

学了本课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孝敬父母从我做起

学习目标

1、学习《孔融让梨》的故事我懂得感恩,要学会感恩(重点)

2.我能换个角度看待科学教学目的:

3、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知道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可以增进团结,讲谦让是一种美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诵读《三字经》吗?

为什么喜欢?

不喜欢又因为什么?

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好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肯定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不喜欢学习的学生了解《三字经》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师简介《三字经》,板书:

言简意赅,内容丰富。

适时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语句举例验证。

二、复习已学语句

1、2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2、全班随音乐传球诵读《三字经》。

游戏规则:

每人诵读一句(6个字),接过球后,起立大声诵读,然后再转身传球。

3、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游戏中误读的情况发现、研讨、纠正、强化。

4、总结:

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三、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

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文释义

1、讲解:

(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然后提问:

(出示图片)

⑴图中谁是孔融?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

(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

他会怎样夸奖孔融?

⑹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

⑺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

⑻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

弟弟呢?

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

2、小结: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

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3、那么,我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什么呢?

四、学文晓理:

(一)、自读

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

五、新授

1、出示新授语句: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2、学生试读,教师引导学生正音

3、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4、老师解释语译部分。

5、指导学生朗读经文,背诵经文

6、故事情景再现:

学生表演。

七、总结

(1)朗读今日所学。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对父母、对家里的长辈、对老师。

也可以用完整的话说向老师和同学们说说你的打算。

关爱使我们更亲近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2.我知道一些古代星象知识,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

教学内容

1.《三字经》的新句子:

“三才者”至“应乎中”

2.结合句子,讲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重要概念,阐释“天人合一”

3.介绍我国古代“四象二十八星宿”的知识,介绍和星宿有关的诗文,如“南箕北斗”、“牛郎织女”、《西游记》里的“昴日星君”,古诗“迢迢牵牛星”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

为了便于当时孩子们的记述,《三字经》在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以后,接着用数字往下串着讲。

第一个数字讲”“三”。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这里头的"三才"和"三光",都是传统中国极其重要的文化概念。

二、诵读新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1.读2遍:

第1遍,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第2遍,大家一起诵读

2.讲解句子

三才者天地人:

“才”在这里就是“最基本的东西”,这一句意思是:

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

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

“三才”这个概念,来自于周易的说卦。

《易经》里讲,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注:

"易"是什么呢?

古时候圣人在创制易的时候,就是要用它来说明自然界最基本的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古人确定天的道理是阴和阳,地的道理是刚和柔,人的道理是仁和义,这个就叫"三才。

")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天,地,人”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板书“天人合一”),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发展,人类逐渐丧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罚,因此“天人合一”在现代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对应着“三才”,我国古代还有“三大”(板书:

“三大”)一说,请大家猜猜是什么?

(答案:

天大,地大,人大);

讨论:

人真的能有天地那么大吗?

雨果的一句诗:

“世界上最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辽阔的是人的心灵。

”人的心灵可以比天地更广阔,人的志向也可以比天地更远大。

那么,你的远大志向是什么呢?

三、总结:

“天人合一”另一重含义是告诉我们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努力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以自然为师,在自己的内心建设一个和天地一样广阔丰富的世界

三光者日月星:

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